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了解到孙嘉淦衣锦还乡的真相后,乾隆是怎么对他的?

了解到孙嘉淦衣锦还乡的真相后,乾隆是怎么对他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4/1/27 13:05:53

说到孙嘉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从隋朝开始,寒门子弟想要逆袭,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虽然有很多人在博取功名之后,不是为了给百姓谋求福利,而是使用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取钱财。但是也有一部分一心一意为国家百姓付出辛劳的清官,比如清朝时期的孙嘉淦。他恪尽职守,两袖清风,受到了百姓的爱,然而在他晚年告老还乡的时候办了一件“傻事”,让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并四处派兵抓捕孙嘉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嘉淦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自幼聪明好学,父母也是节衣缩食的供养孙嘉淦进入学堂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嘉淦在康熙末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之路。刚开始的时候孙嘉淦只是一个小官员,但是他刚正不阿的精神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康熙去世雍正即位,刚刚经历了九子夺嫡的大清朝出现了许多的危机,孙嘉淦敢于谏言,建议雍正皇帝“停止纳捐、亲近兄弟、西北收兵”。这个谏言对雍正来说就有些隐晦曲折,其中亲近兄弟这一条,就是在说雍正他酷无情,不顾及兄弟情义。雍正虽然有些生气,但是却能明辨是非,知道孙嘉淦的谏言是出于好意,于是对孙嘉淦颇为欣赏。

为了考验孙嘉淦,雍正让他去管理国库,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肥得流油的差事,历朝历代有多少公大臣倒在了这个位置上,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孙嘉淦不为所动,每天恪尽职守清理账目,到了查账的时候也是挑不出半点病,重视财政收入的雍正看到孙嘉淦做得如此细致,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此后雍正连续提拔孙嘉淦为刑部侍郎,吏部侍郎。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即位,此时的孙嘉淦已经52岁,三朝元老,官拜刑部尚书,但他却没有丝毫的架子,上对乾隆劝诫“三习一弊疏”,下为百姓治理河道加固提防,使得百姓免受洪灾之苦。在任职刑部尚书期间,他大力的抵制冤假错案的发生,让许多蒙冤的百姓得以昭雪。

又忙忙碌碌了12年后,孙嘉淦已经是一位垂垂老者,生活却依旧清贫,而乾隆皇帝看到孙嘉淦年老体弱就准许他告老还乡。在大清王朝做了34年的官,如今将要荣归故里的时候却家财稀疏,让家乡父老笑话到没关系,但给朝廷丢脸却万万不能,于是孙嘉淦苦思良久之后,决定“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

随后,他让下人准备了十口金漆木箱,并且在箱子里面装满了砖头,在为全家置办上一套像样的衣裳,随后用一辆车拉着十箱“财宝”踏上了归乡的路途。没想到,孙嘉淦刚走半道就被别人参奏了一本,举报孙嘉淦带着无数的金银财宝回乡,乾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勃然大怒,连忙派人抓捕孙嘉淦,查明钱财是不是多年贪污得来。

结果当官员抓住孙嘉淦后真相大白,乾隆得知真相心中懊悔不已,随后他对说身边大臣说到:“全都换成真金白银。”就这样,孙嘉淦带着的十箱砖头全都变成的白银。皇帝也借此机会大肆宣传孙嘉淦的为官之道,号召天下官员学习孙嘉淦。而孙嘉淦通过这个无心的举动,换来了名利双收,可谓是妙哉妙哉。

标签: 孙嘉淦清朝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学府费用贵不贵?管吃管住还包分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孔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为此买学区房,报课外班,各种“为孩子的明天”努力。也正因此,教育费用成为许多家庭开支中的大头儿。那么,古代的学校什么样?学费贵不贵呢?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官学,二是私学。所谓

  • 古代太监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卫生问题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监,古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太监生理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清宫剧中,总是看到皇宫中有大量的宫女和太监,她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服侍皇帝和嫔妃。因为皇帝毕竟有着三宫六院的嫔妃,所以每一年总是会有淘汰的宫女和太监,也就会有新进来的宫女和太监。说起太监我

  • 刘彻有哪些功绩?他是如何做出那么多影响深远的事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后面第二个拥有着卓越成就的皇帝。他的功绩数不胜数,比如:盐铁官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治黄河发展农业、通西域促进东西方文化经济科技交流、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北击匈奴上千里和收服南越等等。做出这么多影响深远的事,依靠的

  • 汉献帝做为一个傀儡皇帝,他真的很无能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汉献帝

    众所皆知,在三国演义里面汉献帝是一个很无能的人物,因为身为末代君主,他既没有勇气去振兴汉室天下,又没有自己的立场,始终在各路诸侯中徘徊,最终还被曹操的后人给篡汉。在三国演义的各路影视剧作中,汉献帝似乎只是一个只会哭泣,而且没有任何头脑的无能之君。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汉献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当

  • 安禄山是如何取得唐玄宗的信任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安禄山是唐朝的将领,也是杨贵妃的养子,然而公元755年,他率领20万士兵在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当时唐玄宗听到这个消息后,还认为是有人在造谣,没有相信。事实证明,安禄山真的起兵了。安禄山出生于公元703年,从小失去父亲,母亲是一名

  • 乾隆在接待英国使团的时候,耗费了多少钱?送了他们多少礼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那段岁月中,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是难以磨灭的。然而,没有谁是永远强大的,因此在明清时期,由于中国个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因此而落后于世界,并最终成为西方列强欺

  • 清朝为什么要闭关锁国?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你真的了解清朝的闭关锁国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顺治与康熙统治清朝时期,就开始实行海禁,到1757年时,乾隆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一口通商”政策。这是全面闭关锁国的开始,清朝末期,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跟清朝闭关锁国有着很大

  • 明朝调兵都是几十万起步 清朝调兵为什么只有几万人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调兵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调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清朝常备军总兵力长期维持在60万至80万人,只相当于明朝鼎盛时期200万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数小决定了清军每次调兵规模都不可能太大。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庞大兵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边境防御需要驻守重兵集团(九边总兵力长年维

  • 糜芳有哪些劣迹?为什么他会为后人所不齿?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糜芳,蜀汉

    糜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身为蜀汉大将,却诬陷张飞,坑死关羽,连刘备也因他而间接去世,堪称“奸臣”代表,然而他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结局却截然相反,此人便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当刘备早年还在徐州的时候,当地有一个门阀氏族,大富

  • 土木堡之变对明朝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土木堡之变,明朝

    对土木堡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