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什么是辟召制?它是如何在历史上发展的?

什么是辟召制?它是如何在历史上发展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1/20 13:27:18

征辟制,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跟现代的高考制度差不多,古代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也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手段。发展到唐朝时,科举制度算得上是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形式了,尤其是在当时权力地位至上的年代,这份公平实属不易。

无论是哪个阶级的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求官。广纳能人志士,将真正有能力的人拉到上层阶级,国家也因此具有了明显的进步性,这一点在唐体现得一览

科举制度确实是广为人知的选拔制度,但几千年来不止这一种考试模式。国家稳定快速的发展离不开能人志士,怎样挑选出政治正确且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

在科举制度被大力推广以前,其实各朝各代都有着自己的人才选拔体制。魏晋南北朝的辟召制,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其优越性可想而知。

一、辟召制彰显时代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可谓一片混乱,封建割据不停、战乱纷争不断,朝代更迭最为频繁。外教与异域化的流入,多因素互相融合、交相渗透,社会大环境“杂乱无章”,以至于许多制度都受到了影响。

辟召制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富有时代特色的选拔制度,是封建社会中与贵族利益密切相关的难得的机会。

1、社会背景

在三百年左右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交替灭亡。政治局势不算稳定,但辟召制仍能盛行近千年,起初占据了主体地位的便是九品中正制度,富有贵族政治特色。

这项制度有利于世家大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将特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最终获利方只是上层阶级的贵族,滋生出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为了更好的弥补九品中正制度存在的问题,辟召制应运而生。

2、辟召制的特殊之处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不安,但是文化和思想的格局却极其开放。也是在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及孔子的形象等问题,被重新审视,逐渐趋于复杂化。

儒学被取代后,文学的社会地位逐渐增高,多因素的文化成了辟召制的衡量标准。而辟召制保留了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模式,都是从上往下的筛选。

辟召制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的对贵族利益造成很大的损伤,但是又很好的筛选出了颇具才能的人。作为九品中正制度的弥补制度。

改善了先前低级层百姓无法求取仕途的处境,不偏不倚,取其正中,将中庸思想发挥到极致。加强官僚实力的同时,也照顾到了贫民百姓求官的心情,这也是辟召制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

二、实行辟召制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较于同为九品中正制弥补制度的察举制,辟召制的人员筛选涉猎范围要更广更大,无论是务农从商,还是族大夫,都需要通过辟召制进行选拔

古时候虽然重农抑商,但是步入仕途自然是上上之选,所以许多低阶层的百姓都挤破脑袋的想进入官场。

1、辟召制对社会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国家更迭频繁,流水的皇家铁打的贵族,这种境况是历史上少有的贵族权势滔天的时代。

把握了多条国家财政命脉,人才的选拔自然不会放过,贵族掌握了这条求官路的主动权,高等官职基本都收入囊中。到后期贵族的权势甚至威胁到了皇家。

辟召制逐渐形成主流的人才选拔模式,也是朝代更迭加快的必然结果。究其根本,其实这种制度没有一套规范正式的选拔流程,高阶层的贵族掌握了官职分配的主动权。

自己身居高职还远远不够,仍然贪婪的想把家族的人都送上仕途。不仅自己在官场上有了实力强劲的党派,还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后患无穷,同时也是辟召制不可忽视的一大弊端。但乐观的来看,辟召制在不动摇贵族权利根基的基础上,又抬高了入仕为官的门槛。对贵族从官人员要求变高了,就能将混日子的纨绔子弟关在门外,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2、辟召制对后世的影响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了三百多年就覆灭了,但是辟召制并没有因此退出时代的舞台,甚至还为日后科举制度的出现奠定了时代和思想的基础。

辟召制对人才的选拔并不受到阶层的影响,文学才华才是筛选的衡量标准。掌握了主动权的高位官员还可以亲自提拔为自己所用的低位官员,这种势力网在后来的官场中仍很见,辟召制的深远影响一直存在于往后的千百年。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贵族体系也较为稳定,将各方权势与人才的选拔结合在一起,稍有不慎高位官职就可能被贵族垄断。

辟召制给了平民百姓进入仕途的机会,推动加强了官僚队伍实力,而且还不动摇贵族的权益,可谓一举多得。辟召制的盛行得益于魏晋南北朝独特的社会环境,以至于该政策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对后来朝代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标签: 辟召制汉朝

更多文章

  • 长坂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真的能够七进七出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坂坡,赵云

    还不了解:长坂坡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坂坡之战赵云能够七进七出,历史上有这件事情存在吗?长坂之会是孙刘联合的起点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 这一年对于刘备来说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正是在这一年里,刘备在与曹操和袁绍两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刘备果断的决定

  • 清初三藩割据指的是什么?详解清初三藩割据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三藩割据

    想知道清初三藩割据指的是什么吗?三藩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财政,以及地方的实际统治权,其实已经‘势成割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中,平南、靖南二藩各有兵力十五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两万;平西王所属兵力五十三佐领,绿营兵一万二千,丁口数万。吴三桂自视功高盖世,兵强

  • 五虎将本领高强,诸葛亮最欣赏的是哪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关羽

    说起三国演义,那必须得说到蜀汉的五虎上将,他们可是代表着当时整个蜀汉甚至于说整个天下的最高战力,没有谁敢放言说能击败他们。而五虎上将在蜀汉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受大家敬仰和喜欢,那么这些人中,诸葛亮最喜欢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关羽关羽是大家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既是刘备的结义兄

  • 三国吴国后期发展的如何?三国吴国是怎么走的下坡路?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孙吴

    三国吴国后期发展的如何?三国吴国是怎么走的下坡路?孙吴应该是三国中皇帝变动最快的国家了,短短51年变换了4、5个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四月,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公元253年(建兴二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

  •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会昌灭佛的理由详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会昌灭佛

    唐朝有一位皇帝,叫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稳,智勇双全,杀伐果断,历史上与李炎有关的著名事件是“灭佛运动”,那么李炎为什么要灭佛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岁时登基。会昌五年八月(845年),在深入清查后,开始大毁佛寺,诏书明令拆除寺庙46

  • 袁崇焕如何从弱不禁风的书生到抗金重臣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崇焕,明朝

    袁崇焕如何从弱不禁风的书生到抗金重臣的?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改编的电视剧,当年红极一时的《碧血剑》主要讲解了明末抗金重臣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故事,袁承志苦练武功,后跟随闯王李志成攻破北京城,报了杀父之仇。但对于主角的父亲,袁崇焕本人呢?大家或许了解袁

  • 发起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最后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柬之,唐朝

    发起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神龙政变”,就不得不说武则天这个人。武则天是一个极其狠毒的女人。她为了攫取世间最高的权力,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不但几乎将唐王室李氏儿孙斩尽殆绝,就连自己生育的儿子也下得下狠手。她和唐高宗李治共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被她

  • 历史上命最苦的和亲公主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春秋

    历史上命最苦的和亲公主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中还有一些国家保留着皇室,很多人都会羡慕那些皇室公主天生就能享受最好的一切。但是历史上公主们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有一位公主可以被称为史上最命苦的公主,她年仅10岁就远嫁和亲,仅仅过了3个月之后就因为过度受宠

  • 明朝放弃安南,背后有哪些因素?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古代

    明朝放弃安南,背后有哪些因素?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在位期间曾派大军征讨安南,就此将安南归入明朝管辖。但时间并不长,到了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从安南撤兵了,导致安南重新独立了。明宣宗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认为得不偿失,大明对于安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安南时不时的叛

  • 关羽能把赵云当作兄弟 关羽为何看不上其他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赵云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里,关羽十分看好赵云并把他当作兄弟,但为何却看不上其他人在三国这个时期有许多军事指挥官。其中,如果说其中有个性而且能力很强的角色,人们首先会想到关羽,他一直是神话。关羽不仅是大英雄,而且还被敌人十分敬佩,而他本身最令人钦佩的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