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笨熊一样的冬天终于快结束了,为何唐代小姐姐们的衣领会越来越低?

笨熊一样的冬天终于快结束了,为何唐代小姐姐们的衣领会越来越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4/1/5 12:13:06

笨熊一样的冬天终于快结束了。

在漫长的冬天里,爱美的小姐姐们里一层、外一层,最后羽绒套一层。上裹布、下秋裤,事业线半点不露。不仅憋坏了祖国的花朵,宅男们也哀怨不断,眼福只能停留在二次元了。

二次元不是霓虹国特产,也不是在B站才能玩嗨!今天丝丝细雨妹子就带大家回到唐朝,在二次元世界瞄一眼唐朝小姐姐们的衣领,严肃讨论下唐朝姐姐们的衣领为什么越来越低。

其实,细究下来,唐朝小姐姐们的着装风格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封建社会礼仪规范手册——《礼记》中的《深衣》篇有述:“古者深衣,盖有制度……短毋见肤,长毋被土”。不论男女,都不能随随便便把身体肌肤裸露出来,女子出门更应该把脸都遮住。

汉魏旧俗秉持这一礼制,对女性身体的包裹程度要求十分严格。300多年后的宋代社会也承袭了这一“优良”传统,并将其列入妇德加以考察。反观处于两个年代之间的隋唐朝,却仿佛出现了bug:

妹子们遮脸的布越来越短,“脖子以下的部分”却越露越多。

在这里,还是要为初唐时期的女性同胞做个解释。

帝业初创,百废待兴,国家的各项资源都处于紧缺状态,没人不识趣到硬跟政府顶牛只为追求性感自由。能低调就低调吧!上着襦,下配裙,外面套上半臂,再搭上帔子(披肩),整整齐齐也严严实实,挺好。

前蜀杜光庭曾在《仙传拾遗·许老翁》中,对这一时期漂亮妹子的着装给以肯定:唐代益州士曹柳某之妻李氏“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明媚鲜艳中又不失妇女的朴实严谨,值得大力宣扬。

不光如此,小姐姐们出门也像《礼记》中所要求的那样,老老实实的戴上羃篱。“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羃篱,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在唐太祖、太宗这对著名父子的治下,小姐姐们还是很自觉的。

不过,等到经济建设步入正轨,盛世气象显露,追求自由的心逐渐躁动起来。羃篱?太不方便了,戴帷帽吧。脸还是要意思意思遮一下的,精心保养的曼妙身躯必须露出来博个眼球。

于是,大明宫中,一道道美丽的身影掀起了朝堂风云。武则天当先开场,踩着无数英豪的脊梁登上权力的巅峰,将帝国握于手中近半个世纪;她的儿媳韦氏紧随其后,以毒杀天子夫君的决然姿态,悍然向男权社会再次发起挑战;不幸的是,韦氏的对手是继承了武则天精明血脉的太平公主,左右时局犹如随手补眉,政变搞得比亲哥还溜。

权势地位皆在手,

女子地位向上走,

还有什么能够阻止她们把领口拉低

解放自我、展示自信?

不,

妨碍美丽的,

都是罪人。

越是高贵,

越是暴露。

没多久,盛世王朝迎来了它的巅峰,漂亮小姐姐也迎来了她们的狂欢——开元初年,宫人随 皇帝出行骑马者,均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干脆,啥都不戴了,就这么美着!

悲剧的是,美丽无法扑灭战火。安史叛军的铁蹄踏碎了繁华旖旎的美梦,当权者们却无力挽起狂澜,只能转身沉迷在温柔的美梦中拒绝清醒。同时,为了防止再有强势的女性趁势崛起,一不做二不休,还是把妇女打回相夫教子的角色中去吧。

妹子们失去了事业,就绝不能再失去美丽。因此,随着盛唐的余韵过去,漂亮小姐姐们的衣领就像国势一般下滑的无可挽回。腰身轻扭,宽大肥阔的袖子行云流水般拂过,端的魅惑迷人。

“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周濆《逢邻女》

高层的贵妇们被从灰尘中扒出来的礼教束缚着,有所忌惮,不敢过分肆意,底层的女妓们却是不需要顾虑太多的。干的就是这行,不漂亮点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很明显,男人们并不排斥女妓们的着装风格(心里应该很喜欢)。沈亚之在《柘枝舞赋》中就公然为女妓们点赞:“差重锦之华衣, 俟终歌而薄袒”。

若你认为尺度到这里已经达到被剪辑的标准,唐人该收敛点了,那就太天真。因为漂亮小姐姐中不乏豁得出去,袒露于外招揽客人的(每个行业都有敬业的人啊):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 笑倚江头招远客。”

—— 欧阳炯《南乡子》

不过,还有个问题横亘在这里:为什么唐代小姐姐们的裙子跟其他朝代的不一样?隋唐草创之时,女子便着低领曳地大幅长裙,不然也不会一步步下滑的似魔鬼的步伐吧。

其实,这一着装风俗的确不是汉民族化的锅。追根溯源,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人认为完美的女性应该拥有高耸的乳房和丰满的臀部(长情的西方人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祖先的审美眼光)。

因此,希腊的小姐姐们都喜欢穿束腰很高的裙子,来突出自己的好身材。

这股风潮传到西亚和中亚,又在南北朝时期通过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带到了中原地区。《梦溪笔谈》有载:“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坦胸露肩”就是一个典型的胡人特征。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就曾公然展露自己的胡人习性:“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

经过了几百年的融合,胡汉之间的风俗习惯搅和在一起。汉民族原本的“裸露羞耻”观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胡族挺括露肩领的风靡。到了唐代,唐军对西域的军事行动使得大批胡人入境,胡服大规模流行开。

同一时间内,上层统治者的崇佛行为带来了印度文化的广泛传播。裸乳势曲的女性形象与胡服发酵整合,便演化成了唐代小姐姐们“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的无限风情。

标签: 唐代

更多文章

  • 揭秘二战历史中,希特勒犯下了哪些奇葩失误?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希特勒

    中国有句老话叫“事后诸葛终无用,卷土重来未可知”,当然关于二战历史,我们绝不希望它重来,但是关于其中的几个颇有意思的细节,我们倒是可以带着追溯历史的眼光“事后诸葛亮”一把。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给大家聊一下,二战历史中希特勒犯下了哪些重大失误。首先是在敦刻尔克放走了英国人,当时德军稳操胜算,只要古德里安

  • 一战之后,汉武帝为什么不选择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打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汉武帝,漠北,匈奴,

    看过《汉武大帝》的人都知道,那是华夏族最为顶峰的时候,也是军事实力最强的时代,当时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率领军队多次出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河西走廊等多处地方,把匈奴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最后的漠北决战,更是消灭了匈奴军队的主力,彻底解除了匈奴对汉朝边境的威胁。但有一个问题是,当时漠北决战之后,汉武帝明

  • 清宫最令人脸红的一项工作,虽羞于启齿,但宫女们都争相向往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近几年,清宫剧特别流行,特别是有关宫斗题材的影视剧作品,都格外的受欢迎。也许是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关于清朝的史料记载也十分的丰富,所以我们现代人对清宫里的生活也充满了好奇心。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后宫的女人们,上到太皇太后,下到卑微宫女,她们的命运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 模特竟然是宋朝这个皇帝首先发明的,同样是模特,差距可是巨大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模特

    一提到模特,大家脑海里应该想到的是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没错,这些都是模特。模特主要承担展示时尚产品、辅助宣传媒体广告、服务大众审美需求、表现摄影艺术理念等,所以才会有内衣模特,上面的两张都是维密模特,还有车模,以及广告模特,T台模特,商务模特等等。模特在长相、身材、气质和展示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吕后

    公元前180年,强悍了一辈子的吕雉死掉,遂被合葬于汉高祖刘邦长眠的长陵。需要知道的是,古代皇帝与皇后合葬,并不是安厝于一个墓室,而是在皇帝陵区,也就是皇帝陵墓旁边另起一陵,并列排列。依汉制,皇后的陵墓一般要比皇帝的陵墓略矮略窄,象征着一种天为上,地为下的思想。可吕雉呢,她的陵墓居然与汉高祖刘邦的陵墓

  • 中国五大未解之谜,难道远古真有高等文明?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未解之谜

    考古,在很多人看来无非就是“挖祖坟”;还有人说中国研究老祖宗,外国研究外太空,其实这都是片面的说法。考古不是挖祖宗,而是保护祖宗;同时考古能够带来民族文化自信力,一个民族有了自信才能生生不息;再说了,外国要想“挖祖宗”也得有得挖啊。考古上有很多谜团,这些谜团在科学上基本无解,下面这5个就是我国比较典

  • 古人寄一封信要花100两银子,直到后来的清朝出现就结束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家书,快递,

    古时候的快递员杜甫有一句诗这样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充分说明了在打仗时候要是想收到一封家书是特别难的,那么有人可能会问,硬是不打仗的话收一封家书也是这样难吗?如今的网络购物催生了发达的快递业,我们很难想象古时候的快递费是很贵的:古人寄一封信要花100两银子。古时候的驿站 寄一次信要花100

  • 世界第一场人鸟大战,美军甚至是连炮弹都使用了,结果还是输给了一群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二战,美国,

    世界二战,是一场世界性发展进程关键的一场事件。二战改变了世界,同时二战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其中,二战中美军用机枪大炮跟鸟禽打了人与鸟的第一场大战。1942年,美军抢先日本登陆一座无人小岛构建防区,侦察兵爬上小岛时,发现岛上全是海鸟。很不巧,这几个侦察兵惊动这群在岛上休息的海鸟。海鸟看到领地被陌

  • 平王东迁为何没让周朝变强,反而是走向衰落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平王,东迁,秦襄公,

    历史上将周平王东迁视作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也是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那么,一次迁都行为何以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实际上在这次迁都行为的背后所蕴藏着的,是周王室与其分封的诸侯势力间的一次大洗牌。周代迁都图_图西周灭亡公元前775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因自己的一时喜恶决定废掉原立的申王后

  • 连亲生儿子嘉庆都不知道他的出生在哪里,乾隆出生地会是在这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嘉庆,避暑山庄,

    清朝的乾隆皇帝可谓创造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时代,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明君。乾隆在位六十年,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1795年,乾隆禅位给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面的嘉庆皇帝。虽说已经禅位,但是禅位后的三年实际权力依然掌握在乾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