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万历皇帝的一件家事,为何使得朝中四位宰相罢官?

万历皇帝的一件家事,为何使得朝中四位宰相罢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31 更新时间:2024/1/15 1:04:45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万历皇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张居正去世两个月后,朱翊钧的长子出生,取名朱常洛。但升格为父亲的皇帝对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喜欢,甚至还很嫌弃。原因很简单,这是他脑子一热临幸宫女后所得到的意外产品。

相比于那个土里土气的皇长子生母王恭妃,以及包办之下成婚的王皇后,朱翊钧更喜欢又漂亮又懂事的郑贵妃。很快,他们之间爱情的结晶、皇三子朱常洵就诞生了。喜不自禁的朱翊钧对这个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其具体表现就是想把朱常洵立为太子。

根据封建时代的嫡长子继承制,除非郑贵妃做皇后,不然这个太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朱常洵来做。朱翊钧没有那个魄力废掉王皇后,但却又想打破礼法的束缚把朱常洵立为太子。想法很好,问题是,外朝的大臣们能干吗?

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官们当然不会同意。早在朱常洵出生以前,身为首辅并且还是皇帝老师的申时行就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朱翊钧以皇长子岁数太小为由推脱了过去。但是很快,朱常洵一出生郑贵妃就升为皇贵妃,而诞下皇长子数年的王恭妃却没有获得升迁,这就让大臣们一致怀疑是不是皇帝想废长立幼了。

册立郑贵妃为皇贵妃当日,就有言官率先发难,直言这种做法是在忽视皇长子及其母亲,要求皇帝收回成命,其言辞相当激烈。万历勃然大怒将其贬到外地。不想立刻就有数位官员接连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万历将他们全部赶出京城,以示惩戒。

尽管处理官员的手段有些严厉,但是万历还是做了一些让步,表示其立储一定会按照嫡长次序来。就这样过了几年,申时行再次旧事重提,要求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万历表示会让皇长子出阁读书,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结果拖了几个月,万历口头许诺的出阁读书还是没有明文批示。内阁成员一商量,干脆以全盘辞职相要挟。万历深知自己离不开这些辅臣的帮助,便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诏令:一年之内如果没人再提国本的问题,就立皇长子为太子;如有人提,六年以后再说!

万历这么干,是因为他深知一定会有人按不住性子要提这桩事。果不其然,很快汤显祖(就是《牡丹亭》的作者)上书,言官群起而呼应,不仅大提国本,还捎带着攻击了首辅。结果,立储的问题就真的拖到了六年以后,而首辅申时行也只好被迫辞职。

申时行的离去意味着没有人在皇帝和朝臣之间起到缓冲剂的作用,双边矛盾愈发激烈。皇帝连续罢黜十二名官员,甚至连礼部尚书都被拖到午门廷杖,结果不仅没有让大臣们屈服,反而让仅剩的阁臣王家屏直接辞职走人,形势非常的尴尬了。

无奈之下,朱翊钧只好宣布他打算将皇长子、皇三子和皇五子并封为王,再从中选取优秀者为太子。此时的首辅王锡爵出于和稀泥的目的,表示应当将皇长子交给皇后抚养,以确立嫡子身份。皇帝很高兴,打算批准这个提议。

然而这种做法立刻遭到了其他大臣们的反对。顾宪成指出,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给皇长子拔高身价,实际上是在表明皇长子做太子合法性不足,留下了十足的隐患。于是大臣们一边抗议“三王并封”,一边痛斥王锡爵无能。万历也只好把这个自以为绝计的提议废止了。

王锡爵离任以后,赵志皋继任首辅。由于他性格温和懦弱,结果成了当时举国上下的出气筒。大臣们骂他不作为,皇帝嫌弃他顶不住。四年以后,争国本事件愈演愈烈,赵志皋却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终于,在皇长子十九岁那年,皇帝终于将其立为太子。然而促成争国本事件走向终点的并不是官员的力量,而是被儿子闹得实在看不下去的李太后出面质询万历为什么不立朱常洛。万历虎头虎脑地来了一句:“他是宫女的儿子。”话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因为他忘了自己的母亲原来也只是个宫女。

在李太后的勃然大怒之下,以及时任首辅沈一贯的敦促下,万历只好一万个不情愿的把皇长子立为太子。至此,持续了近二十年,逼退四个首辅的“争国本”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

然而这一事件的余波却根本没完。二十年来,明朝的文官们逐渐养成了一个恶习,那就是为了“国本”之类的清谈而奋不顾身地论战甚至搞斗争,全然不顾京城之外的事情。从近处来看,万历三大征的每一场战争都打得不甚漂亮,就与文官在内斗而无暇顾及战事有关。至于长远来说,由争国本所间接导致的党争局面,更是直接把明朝带往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标签: 万历皇帝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谋朝篡位那么多 世人为什么对司马氏篡魏耿耿于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氏,曹魏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氏篡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权臣“谋朝篡位”的事儿并不罕见,如王莽篡汉、曹丕篡汉、司马炎篡曹魏、杨坚篡北周、朱温篡唐、赵匡胤篡后周等。权臣强,皇帝自然弱,强大到了一定地步,权臣们自然会生出“更进一步”的想法。三国时期,先是曹丕篡汉,讽刺的是,曹

  • 古代男人如果娶不到老婆怎么办 朝廷都是怎么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单身

    对古代单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任何时代都有男人和女人,一般来说男女比例是平衡的,人类也就能只有发展,然而古代经常作战,而且是冷兵器时代,每次作战都会有大量人口消失,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巨大的伤害,古代衡量国家的强富,往往是以人口数量作为标准的,想要人口变多,定然要男

  •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叫丰绅殷德 这个名字竟然还是乾隆起名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的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和珅那可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吃香很。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也同样为乾隆所喜爱。说到这里,不经有人想问了:为什么和珅的儿子不姓和,而是叫做丰绅殷德呢?你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吗?其实吧,和珅这儿子生下来叫什么名吧,谁都不知道。但他

  • 将武则天赶下台的功臣 他们为什么不到一年都惨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神龙政变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是 神龙 元年(705年),太子 李显 、张谏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在神都紫微城发动兵变 ,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 ,复辟唐朝的事件。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

  • 洪都保卫战为什么在历史上被述为“守城奇迹” 60万大军连攻85天都打不下2万人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友谅,洪都保卫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洪都保卫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元末明初,最大的一场旷世之战便是鄱阳湖大战,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最终夺得天下的基础,而洪都保卫战作为鄱阳湖大战的第一战,正是其奠定了朱元璋最终取得胜利的基础,洪都保卫战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洪都保卫战被历史上述为“守城奇迹”。洪都保卫战的进程

  • 后唐末帝李从珂,真的靠一场大哭夺得了帝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从珂,五代十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从珂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从珂本姓王,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自幼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这魏氏虽然是个农家女子,倒颇有几分姿色,后来幸运地成为了李嗣源的妾室。就这样,十岁的李从珂成为李嗣源的养子。李嗣源当时是晋王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之一,能征善战,深得器重。李从珂

  • 十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哭求权臣登基还被杀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石弘,十六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石弘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十六国时期的皇帝中,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一生,就是一部非常励志的小人物奋斗史,他出身寒微,最惨的时候还做过奴隶,结果他硬是凭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还有超卓的才能,在乱世中崛起,成就了一番霸业。然而,石勒英雄一世,却万万没想到他的继承者是一个软弱可

  • 雍正是劳累过度而早逝吗?和批奏折有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雍正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后,极少数亲信官员开始按康熙的意图向他递交奏折,这种方式从此成了清朝上下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奏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充斥大量废话,让皇帝不胜其烦。可清朝重视祖宗家法,既然规矩定下来了,就

  • 元末明初时期的江南士族为什么不买朱元璋的帐 其实道理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朱元璋

    还不知道:元末时期的江南士族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初年,有一个让朱元璋非常头疼的问题——江南大批的士族并不买他的帐。这个问题的来源其实也很简单:在江南士族看来,朱元璋是叛乱分子,元朝才是他们真正的国家。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帮江南士族不支持“驱逐鞑虏”的朱元璋

  • 明朝皇帝一个比一个懒 清代皇帝为什么会成为工作狂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工作狂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导言: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官制上大体承袭明朝旧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将执政权彻底划入皇帝的掌心。毫不夸张的说,明清二朝是封建中央集权程度最高的时期,那么同样都是集权,帝王本来应该顺应大权归属而视天下为私物,为何明代皇帝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