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开600年前的谜题:北京紫禁城是谁建的?

揭开600年前的谜题:北京紫禁城是谁建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0 更新时间:2024/1/20 1:24:27

在外人眼中,紫禁城或许只是一个古代建筑,可是仔细研究才发现,故宫的构造其实大有讲究。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玄学理念。那么是谁设计的紫禁城呢?

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724250平方米,还没把护城河与城墙的绿化带计算在内。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建筑法式是指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代建筑标准化、定型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专项制度。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用料的规范。据此,现代建筑史家将古建筑房屋的各部分及其构件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和做法要求等简称为“法式”。

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二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无上的帝权威。

紫禁城宫殿的建筑法式在继承以往标准化、定型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行的《工程做法》是针对包括宫殿建筑在内的房屋建筑修造的条例规范,将宫殿修造的法式要求进一步制度化。

明清宫殿的建筑法式较之以往更为完整、详尽、实用,在地盘布局、台基栏杆、大木构架、屋顶式样、墙体形制、内外装修及油饰彩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晰规定。建筑法式的制度化,一方面标志着建筑体系的高度成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也有僵化的趋势,使建筑设计者的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04年~公元1424年)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造,具体负责是规划师吴中。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清朝沿用以后,只是部分经过重建和改建,总体布局基本上没有变动。

清代宫殿修造,由内务府会同工部共同掌管。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紫禁城的修缮事宜。营造司设“样房”和“算房”,负责设计图纸,制作“烫样”和估算工料。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刊行《工程做法》,作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等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工料核算的准绳。建筑施工总计十一个专业,约二十个工种,分工明确,各有所司。主要有木、瓦、石、扎、土、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专业。各专业相互配合,共保工程质量。

中国工人发明了一种超级有效的方法,能够移动巨大的石头长达69千米以建造中国着名的紫禁城。追溯到紫禁城建造时期,也就是1406年左右的记录表明,工人们会利用人造的道路网络从采石场拖拉100吨重的石头至69千米远的紫禁城。

然而,600年后,工程师们解释了水井和冰冻的道路系统如使石头更滑更易移动,这种方法比其它替代方法要更有效的多。中国北京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们相信工人们在人造的道路上每隔500米挖一口井,以获得水源倾倒在冬天结冰的道路上,同时也用作润滑。据称这些工人们是自己拖拉这些巨石的。

工程师们计算出移动石头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摩擦力,包括利用圆木作为滚筒——据称这种方法被用于建造很多古代石碑。研究小组的计算显示在冰上滑动石头并利用水来润滑是最有效地方法,期刊《科技新时代》这样报告称。

工程师小组表示,600年前北京的冬天非常寒以至于道路都结冰了,但也因为太寒冷冰无法在托运石头的木制雪橇底部以及冰冻道路层表面之间形成单独的好的润滑水层。然而,科学家们认为工人在冰上倾倒了足够多的温水以至于它们能够保持液态并帮助雪橇的滑动变得更容易。

工程师们计算出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需要338名男子拖动这123吨重9.5米长的巨石。然而,如果利用温水润滑冰冻的道路,那么只需要46名男子就能完成相同的工作。计算中采用的石头的重量和三维效果图来自于1557年书写的一份档,当时这项巨大的建造项目已经竣工。

现代工程师认为,在水润滑的冰冻道路上拖动雪橇比利用圆木滚动巨石更有效。在这篇发表在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中,研究作者表示圆木滚动的摩擦系数是0.2至0.4,而利用水冰滑动的方法摩擦系数只有0.2。

此外,专家还表示滑动雪橇比利用圆木更加简单,因为与制造木板层并操纵圆木滚动以及巨石相比,制造一条光滑的冰冻道路明显更加简单。在那个时期,带轮子的车辆还无法支撑巨大石头的重量,据工程师们这样表示。他们认为手推车能够拉动的最大重量是95吨。冰冻的道路和工人比骡子和手推车更可靠,尤其是据称紫禁城的建筑师们非常担心这昂贵巨石的安全性。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大批工匠、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史浩如烟海,湮没了多少秘密。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集体汇报演出”,同时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阴兵大复活 秦始皇诅咒成真?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阴兵大复活,秦始皇诅咒成真?秦始皇陵一直以来疑点重重,为什么国人不敢挖掘秦始皇陵,真的是想保护地下文物吗?长久以来,诅咒之说不胫而走,秦始皇究竟给自己的陵墓下了什么恶毒诅咒?秦始皇陵自古以来,多受大家揣测,里面到底埋了什么东西?秦始皇席卷天下,尽收六国,难道天下之宝都藏在阿房宫里被项羽一把火

  • 拨开千年迷雾:探索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

    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网络配图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

  • 揭开秦始皇手中的青铜剑可以千年不锈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同兵马俑一道,同时出土一批青铜剑,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地下沉睡两千多年,光亮如新,锋利无比。图片来源于网络无独有偶,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意外发现一把越王勾践剑,做工精细,削铁如泥,两大考古发现立即传遍大江南北,更大奇迹

  • 戚夫人的死和刘邦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汉高祖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夫人的死和刘邦有什么关系

    一旦事情和切身利益相连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刘邦也不例外。当刘邦面对项羽,面对韩信的时候,他能够冷静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当面对戚夫人,面对自己钟爱的小儿子刘如意的时候,却做出了一连串的不理智的事情。而这些最终导致了戚夫人的死亡。其一,刘邦贸然选择询问大臣的意见。网络配图在刘邦有了废太子的

  • 揭秘: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贪腐”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

    中国历史上为何没有“贪腐”皇帝?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几百个皇帝,以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标准来评价的话,有的是明君,有的是昏君,还有的是暴君。网络配图皇帝是数得过来的,大臣恐怕就数不过来了。在历朝历代数不清的官员中,真正有名的、被人记住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名,分为美名和恶名,都可以成为被记住的理由。这些

  • 李鸿章到底有多腐败?李鸿章有多少财产?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到底有多腐败

    李鸿章的家财到底有多少,这大概只有李鸿章自己知道,或者李鸿章自己也不太清楚。当时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李鸿章的家财总该在千万以上。当然,这里的“千万”,指的是银元或银子。给李鸿章作传的梁启超算是知情人,他给李鸿章算过一笔账,说李鸿章病死的时候,“家资逾千万,其弟兄子侄私财,又千万余元”。容闳,中国历史

  • 专家揭秘:说康熙与乾隆两帝死于“雾霾”靠谱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与乾隆

    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0位皇帝都死在北京寒冬,寒冬固然正是老年人最容易心血管病发致死的关卡,但与此同时,北京从元代以来“雾霾”之害逐步加剧,从而成为皇帝们火上浇油的死因之一。康熙乾隆死于“雾霾”符合史实吗?新闻背景:近日,有澳门医学界人士著书表示,根据作者对史料记载的分析,由于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1

  • 秦始皇陵千年未被盗 这座皇陵百年内被盗四次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墓葬之地,也是从未被盗过的千年古墓。可是同为皇家陵墓有一个却曾经三次被盗。这座倒霉的皇家陵墓到底是谁的呢?那就是清东陵。网络配图清帝陵位于唐山遵化,占地80平方公里,配有亭台楼阁,修建的富丽堂皇,宏伟壮观。其更是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正是如此

  • 彗星撞击?揭亚特兰蒂斯沉没海底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亚特兰蒂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位专家指出,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可能位于意大利撒丁岛,公元前1175年前可能一颗彗星碰撞邻近海域,最终巨浪吞噬了这座岛屿。网络配图亚特兰蒂斯研究专家塞尔吉奥-弗劳(Sergio Frau)称,地中海岛屿南部末端非常类似于一个水下庞贝古城,这与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十分接近。

  • 未解之谜:古罗马长明灯燃烧两千年奥秘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罗马长明灯

    导读: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想尽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盏明灯投射着幽幽的光芒。网络配图公元527年,叙利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