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赤壁之战背后的隐秘:是谁首先说服了孙权抗曹?

赤壁之战背后的隐秘:是谁首先说服了孙权抗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26 更新时间:2024/2/28 5:38:04

赤壁之战被称为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统一全国的战争,而对于孙权刘备来说,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大战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刚刚当上了丞相,七月就发兵南征刘表。八月,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也败走夏口,时间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本来曹操的兵力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刘琮投降,曹操又得到了荆州的水军,可以说是声势更加浩大,顺风顺水的曹操,要想他不趁机攻打东吴都难。

网络配图

面对这种局面,孙权的东吴政权必须做出一个决断:是迎战还是投降?对于孙权来说,要想做出这样一个决断也是两难的。投降,父兄的基业就毁在了自己手上;迎战,力量悬殊,胜算极小。何况,曹操还在安抚荆州各地,追打刘备这个残敌,迎战等于是引火烧身,失败就是加速灭亡。而此时的东吴,笼罩在一片投降阴霾之中,认为曹操不可战胜。可是最终,孙权还是做出了迎战的决定,并派出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和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再加上瘟疫曹操主动撤回到北方,终孙权一生,东吴再也没有遇到过这样大的危机。

孙权从犹豫不决到决心抗曹,是谁说服他做出这样的决断呢?

在《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跨江东行,到吴国“舌战群儒”,用激将法刺激周瑜,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就是说,主张抗拒曹操的是周瑜和鲁肃。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先说服孙权的呢?

网络配图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孙权得到曹操准备渡江东侵的消息,与诸位将领商谈,将领们都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入厕,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想单独交谈的用意,就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分析大家的意见,他们只想害将军,不值得与他们共商国家大事。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迎降曹操,至于将军您却万万不可。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迎降曹操,他会将我送还乡里,评定一个名位,还可以做一个闲散官署中的办事官员,乘坐牛车,携带随从,交游于名师荟萃的名城京师,多年之后经过逐级升迁,我肯定还会做到州郡一级的长官。如果将军迎接曹操,还有什么安身立命的处所?希望您早定迎战大计,不要采纳大家的意见。孙权叹息说:“刚才那些人所持观点,使我大失所望,现在你阐明了国家大计,正与我的想法相同,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孙权的指令前往鄱阳县,鲁肃劝孙权派人追上周瑜,招他返回。

周瑜是怎么说的呢?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孙权召集部下询问计策,与会者多数认为,曹操新得到荆州水军,东吴用来抗拒曹操的长江天险已经不再独有,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抗拒曹操。因此,最好早日投降。周瑜说:“……请让我为您分析一下:现在假如北方已经完全稳定,曹操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旷日持久地和我们争夺地盘,但是否能够和我们在水面上一决胜负呢?现在北方并没有平定,加上马腾韩遂还在潼关以西,实际上是曹操的后患。而且舍去骑兵,依靠舟船,和我们吴越人较量,本来就不是中原人的长处。

网络配图

现在又赶上天气奇冷,马无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远跋涉到江南之地,不服水土,必然生病。所列举的这四点,都是用兵者所应该担心的,而曹操却冒险行动,将军要活捉曹操,应该是在今天,我请求带领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你说应当抗击,和我的想法非常一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呀。”

很显然,是鲁肃说服了孙权抗拒曹操,同时又说服孙权追回周瑜。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黑张飞 历史上面如美玉的张飞为何被“黑”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张飞

    裹挟在历史中的人们,总会被后人们所误解误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江湖传言,信三成即可。历史上的张飞,长得面如美玉,风流倜傥,擅长书法,喜画美人。这样一个花美男,竟然被传说涂成了野兽派大黑脸,实在是够逆转。但如果联系一下他做的那些事儿,你一定会发现,他被黑得一点都不冤。网络配图作为刘备的同乡兼小弟,

  • 开元盛世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元盛世的影响

    “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唐玄宗,那么“开元盛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唐玄宗与杨玉环画像唐玄宗出生于685年的9月8日,与712年即位,756年退位成为太上皇,太子即位为皇。虽然“开元盛世”是对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所呈现的盛世的称呼,但是这个盛世并不是在唐玄宗一即位便开创了的,也不是在唐玄宗在位的45的时

  • 揭秘:大唐江山三代后为何会落入武则天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进宫被封为才人之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象母亲杨牡丹希望的那样发展。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另一星相家、当朝天文宫太史令李淳风观天象时,发现太白星连日出现在白天,于是,便占卜一卦,这一卦非常奇怪,李淳风不敢怠慢,奏太宗皇上说:“女主当昌。”与此同时,长安民间亦流传出一种手抄本《秘记》,上写:“

  • 古代中国人走路行车为何靠左:为了保护长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靠左

    咱们现在的交通习惯,不管步行,还是开车,都得靠右。往前追溯,民国时也靠右:国民政府制定的《国道交通规则》也要求行人和汽车靠右行驶,想超车,得从左方加速。再往前追溯,在清朝、明朝,近至隋唐两宋,远至秦汉魏晋甚至春秋战国,人们走路和行车是不是也靠右呢?不是,那时候——靠左走为了保护长辈网络配图南宋哲学家

  • 宋太祖为何杀林仁肇?真的是因为一幅画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林仁肇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网络配图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

  • 他灭三国擒三主:唐癫狂猛将为何全家被斩?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猛将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牙帐。网络配图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

  • 历史上真实西游记:玄奘乃假扮灾民偷渡出关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奘

    《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他如何出家?怎样出使西域?是否真的有徒弟?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中的真实情况吧……“破格”出家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 田忌是怎么死的?大将军田忌是个怎样的人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忌

    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军,一生勇猛善战,知人善任,宽宏大量,是齐国的中流砥柱,为齐国成为战国七雄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史学家都对田忌的评价很高,认为如果没有他,齐国的称霸事业不会这么顺利。田忌最先被人们所熟知的事情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田忌赛马,那时候他与齐威王的关系很好,君臣经常在一起赛马,可是田忌

  • 为什么卫皇后与太子刘据会死于“巫蛊之乱”?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皇后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无前91年),六十七岁的汉武帝己经到了风烛残年的生命晚期。这位曾经以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好大喜功著称的皇帝,老时便和其他君王一样,为求长生不死而迷恋方术。当疾病向他袭来的时候,他又担心自己会因病而死,甚至怀疑自己的疾病是因为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他而引起的。所谓“巫蛊”,就是用桐木刻成

  • 献文帝处死皇太后的情人居然让自己失去性命?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献文帝

    李贵人抚胸痛哭,她不想死。李贵人原本是南朝人,资质美丽,当年北魏的军队南征,李氏被永昌王抢到长安。以后永昌王获罪被杀,李贵人被送进平城的皇宫之中,被文成帝拓跋濬看中,以后李贵人给文成帝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拓跋弘。图片来源于网络文成帝想立拓跋弘为皇太子,北魏的皇室中有一个传统做法,皇太子的生母都要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