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犹太人为什么那么厉害?全世界流浪却没一个乞丐?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厉害?全世界流浪却没一个乞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1/5 8:58:09

犹太人自公元一世纪被罗马人奴役,开始流离失所,流浪全世界。直至二战结束的1947年才回到现在的家园。犹太民族是一个有强烈宗教信仰的民族。犹太人将学习视为信仰的一部分,学习是上帝表示敬意。每一个犹太人都必须会读书。塔木德就是犹太智慧的基因库,塔木德本身的含义就是“钻研”或“研习”。塔木德认为:“学习是至善行为,是美德的本源,一个人的虔诚、至善、平、优雅都是靠后天教育的结果”。

有一本书叫《虔诚者的书》。说到古时,墓园全要放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死者要从坟墓中爬起来看书。书是一生中的宝贝。书柜必须设在床头,不能设在床尾,否则被视为对书不敬。

犹太人认为:教师比国更伟大。犹太人对教师高度尊敬。学校在、知识在、书在,犹太民族无论流浪在处,都能生存下来,而且更为强盛。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何为知识?知识就是万事万物的真相和客观存在,而智慧就是将万事万物的真相与客观存在进行无限联接,综合总结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智慧,而智慧来自于知识。

读书的目的,就是拓展知识,具备了丰富知识以后,你学会了思考,你就会明白做人的道理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智慧!因此,智慧来自于知识,比知识更重要!

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创新是一种智慧,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知道的越多,越会产生怀疑。中国的家长对放学回家的孩子问的一句话是:“你考得怎样?”而犹太人家长会问:“今天你又提问了吗?今天与往日比有何不同?”

犹太人认为创新是“滚动的智慧,开放的智慧,灵活的智慧。”人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犹太式教育既封闭又开放。对犹太人内部是开放的,对外是封闭的,以保持犹太民族的生存竞争力。《塔木德》是准圣经,在公园2世纪到6世纪之间,犹太人用了500年,两千多个拉比和科学家合作编写出这本犹太人生存宝典。

犹太人认为,教育等于财富、等于个人感动,教育改变人生、命运,改变一切。在2000多年的流浪历史中,一切都被掠夺了,只有书和知识是夺不走的财富。由于犹太人对教育极为重视,对知识、对书无比重视,什么都可以不要。只有知识是最重要的财富,是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的财产!因此,犹太人是全世界最早消灭盲的民族,在1947年以前,犹太人连一片固定的国土都没有。可是在中世纪时期,犹太人就消灭了文盲。因此,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比其他民族要高出一筹,因此全世界的富人恨他们太聪明,穷人恨他们太有钱!

就是这些因素使得犹太民族在全世界流浪了两千年,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没有乞丐的民族!

“发现以色列的第一元素”

最具宗教智慧的国家:耶路撒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最具备生存智慧的民族——2000 多年以前被埃及人和罗马人驱赶流放,背井离乡,流散在世界各地,犹太教圣殿城堡被洗劫18

次,1948年终于重新建立了以色列国,返回失落2000 多年的家园,恢复希伯来语为第一语言,成为世界科技和军事强国。

最具商业智慧和财富智慧的民族:追求安静的财富,拼命挣钱,同时拼命捐钱,争做社会型企业,成为控制世界财富最多的单一民族。

最懂得教育艺术的民族:犹太人的家教之道堪称“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塔木德》成为人生经营必读书,涉及生存智慧、财富智慧、健康智慧、社交智慧等领域。

最具备创业与创新精神的民族:以色列永远将自己的国家称为“创业的国度”(Start-up

Nation”),永远保持创业激情和创新的动力:“质疑一切不可质疑之事”。

世界上最具创新国家中,除了美国以外,就算是以色列了。以色列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创业的人非多。有数据显示,平均每1844

个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创业。那么一个小国家每年的新创公司数量相当于欧洲各国新创企业之总和。

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的民族:169 人获得诺贝尔奖,占所有获奖者17.7%。

最具感恩意识的民族:由于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5万多犹太人,以色列永远感恩中国人民。自二战结束、以色列建国以来,不忘中国人救命之恩。一直背着美国向中国转让顶级高科技技术。

最注重民族团结情感的民族:犹太人非常注重民族内的互助和互利关系。

人均背包客最多的民族:热爱云游天下,“走远一点,停留久一点,看得更加深入一点”。

人均科学家、技师、工程师比例最高的国家:平均每一万名雇员中就有140名科学家、技师或工程师,美国每万名雇员中只有85名同类人才,日本为83名。

最善于智能开发的民族:以色列是世界上人均自然资源最贫瘠的国家,自然资源只有沙漠和石头。但是,用以色列人的话说:“上帝很公平,将石油给了拉伯人,而将智慧给了犹太人。”以色列人均图书馆最多,最善于阅读自学,普遍多才多艺,掌握多国语言,获得超人的智能。犹太人在美国的律师中占了30%,在美国的大学中教授占了30%。在医药、医疗器戒、农业、通讯、芯片与软件开发、军工产业等领域,以色列均居世界首位。

标签: 犹太人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做了哪些事,尤其是这种事最让人受不了。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当金田起义之时,洪秀全和冯云山就仿照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摩西所传上帝耶和华的十诫,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信条,总结提炼出著名的“十款天条”,“十款天条”平时为拜上帝会会员的生活准则,战时则为军纪,违犯天条者轻者杖责,重则立即处死。之后。各地会众团营一面变卖家产,一面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地从四面

  • 日本青森县海岸近日为何大范围出现沙丁鱼尸体,呈现出异样的光景?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日本

    近日,在日本海岸诡异现象诡异现象受到大家关注,日本青森县海岸近日大范围出现沙丁鱼尸体,呈现出异样的光景。日媒称,这或许是上天的恩惠,亦或是大事之前的征兆。虾米那一起来看看吧。据日本NHK新闻报道,被发现大量沙丁鱼冲上海岸的范围达40多公里。据日本各地的渔协称,从3天前(1月30日)至1日,有大量沙丁

  • 阿房宫为何取名“阿房”,中国最宏伟的宫殿起名却这么“随便”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秦始皇

    阿房宫正确读法应为[ē páng gōng ],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中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

  • 此墓无人敢盗,只因墓门上刻着8个字,乾隆见了赶快叫人住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墓,清朝

    盗墓这种活动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战争动乱年代,盗墓活动最为猖獗。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盗墓贼为钱财,没有什么墓是他们不敢盗的,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但是历史就有这样的一个特列,有一坟墓只因刻上8个字,400年间竟无人敢盗,就连乾隆皇帝看到了都被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叫停继续挖掘此墓

  • 亡皆诸臣误崇祯,到底是谁误了他?他何出此言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忠贤,明崇祯,明朝,袁崇焕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崇祯帝虽已下诏各地速来勤王,但已经于事无补!十八日晚,崇祯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身亡!死前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那崇祯皇帝说的诸臣误他,到底是谁误了他呢?有人说明末最大的奸臣当属魏忠贤了,阉党当

  • 历史上日本朝贡中国所上交之物,简直让人难为情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倭寇,明朝,光武帝,

    关于日本最早的记载是在《后汉书》,倭国派遣使者来朝拜,光武帝刘秀大手一挥,给了倭国国王一枚名叫“汉委奴国王”的金印,其中的“委”通“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被中国称之为倭奴。由于当时的日本实在太穷了,连点像样的贡品都凑不齐,所以使者是空手来的,好在刘秀看在其舟车劳顿的份上,勉强赐了一枚金印,

  • 影视中鬼子也拍的太弱了,老兵说至少5个方面是比较强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民国,抗日战争,

    在四川广汉有一名抗战老兵叫做马定新,马老爷子和鬼子交战多年,对鬼子十分了解。当他看到抗日剧中那些场面时,马老爷子很是气愤,他表示在那些抗日剧中,导演把鬼子拍的太弱了,几个人就可以手韧鬼子的一个联队。马老爷子说“要是抗日真的是这么简单的话,为什么我们还会牺牲那么多兄弟呢?马老表示当年的鬼子还是很勇猛的

  • 为什么说明朝是“大跃退”的,竟然不如宋朝,究竟明朝出了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创造的明朝却在宋朝的坐标下实现了全面大跃退。黄仁宇说,“明朝之采取收敛退却的态度者,也可以说是在王安石新法失败后的一种长期的反动”。明代的经济发展远远不及宋代。宋真宗时代,国家财政收入1.6亿两白银,而据黄仁宇计算,明王朝在1570—1580年间,平均每年财政收入是 3078万两,不过是宋朝的

  • 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飞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安全的飞机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飞机,号称安全性能无懈可击。这架飞机是时速为900千米的波音747-200型。“空军一号”之所以如此坚不可摧,是因 为它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全球反导弹系统。在 装有各种电子显示仪和液晶背投的工作台前, 防控人员处于高度警备状态,一有风吹草动,

  • 能让慈禧免除外国使臣的跪拜之礼的奏折,上面到底写着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慈禧,礼仪,礼节,奏折,乾隆,

    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国紧闭的大门被“轰然”打开,很多的外国人纷纷涌入中国,让中西的观点、礼仪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大碰撞。曾经有一位外国使臣要觐见慈禧,这本该是件小事,却引起了众臣激烈的探讨,讨论围绕着“外国使臣见到慈禧后该不该跪拜”的议题而展开。大臣们分为两个阵营,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