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临死前写了3个字,和珅看到后心如死灰

乾隆临死前写了3个字,和珅看到后心如死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1/23 13:50:21

长期以来,有个问题一直让大家捉摸不透,乾隆明知珅是大贪官,为不惩治他?

原因其实很简单,乾隆有求于和珅。晚年的乾隆沉迷享乐,挥霍无度,尤其数次南巡,更需耗费大笔银子。钱从哪儿来?有人以为,皇帝富有天下,钱从国库拿便是。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国库的钱是公家的钱,皇帝也不可能随意动用,皇帝有自己的私人库房,在清朝管理皇帝资产的机构叫内务府。

内务府的钱完全归皇帝个人支配,但乾隆的开销实在太大,内务府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乾隆自诩为明君,当然不肯打国库的歪主意,这时候怎么办?就只能靠大臣们孝敬。如果大臣们都领袖清风,谁来孝敬他呢?所以,晚年的乾隆为了享受,有意无意地纵容大臣贪污。

事实上,不止针对和珅,某些封疆大吏贪污,乾隆也睁只眼闭只眼。乾隆的内务府,收藏有各地官员进贡的古董珍玩,如果乾隆没有昏庸至极,就完全明白,官员们仅靠微薄的俸禄,不可能供奉如此昂贵的珍宝。

当然,和珅才是乾隆晚年最亲近的伙伴,也是他最大的摇钱树,和珅的进贡远超其他大臣。因此,乾隆也明白,进贡最丰厚的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贪官。但因为乾隆需要和珅资助他挥霍、南巡,所以一直没有对和珅下手。也就是说,和珅存在的价值,就是替乾隆买单,而一旦乾隆不需要他买单,那么和珅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乾隆绝不会担心在他死后,嘉庆严惩和珅的问题。甚至于,他还希望嘉庆能解决和珅这个大清国的蛀虫,毕竟自己利用和珅只是一时权宜、一时享受,如果后世帝都像他这样做,清朝非亡国不可。

正因为不必再顾及先皇的颜面,所以嘉庆才敢在乾隆刚死,尸骨未寒,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决和珅。

据说,乾隆在临死前给和珅留了一道诏书,诏书只写了3个字。当嘉庆处决和珅时,和珅满以为乾隆留给他的是救命诏书,没想到诏书上却是这3个字:留全尸。

和珅心如死灰,当初对乾隆有多孝敬,此时对乾隆便有多痛恨,自己为你鞍前马后服务一生,我之所以有恃无恐地贪污,不正是你乾隆默认的吗?我贪污的银子,难道没有孝敬你?如果说我和珅是贪官,你乾隆难道不是贪官的同伙,助纣为虐?可如今,你占了便宜便忘恩负义,卸磨杀驴,无耻啊!

当然,和珅这番话不可能一吐为快,他还要保全家人。最终,嘉庆秉持乾隆的遗诏,赐给和珅一条白绫,一代巨贪就这样自缢身亡。和珅临死前,留下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有人说,和珅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即他将来要报复清朝。所谓“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是指洪水爆发之日,就是他和珅重新做人之时。巧合的是,据说慈禧就出生在洪水爆发之时。

标签: 和珅乾隆

更多文章

  • 细数祖宗的10句话,告诉你怎么为人处世,至今依旧是真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人处世,文学

    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出处:《战国策·韩策》释义:“宵行”是走夜路的意思。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是却没有办法让狗不对着自己乱叫。比喻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感悟:明代徐渭说,“世间无一事不可求,无一事不可舍,闲打混也是快乐;人情有万样当如此,有万

  • 秦朝暴政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它对于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

    不久前读完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六卷,不禁心潮起伏,为作者的浩瀚长卷而赞叹,为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而自豪。长期以来,人们说到秦朝,言必称暴秦,进而联想到秦王暴政、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等等反面历史事迹。《大秦帝国》的问世,改变了秦帝国在世人心目中的“暴秦”印象,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手法为世人剖析了秦王朝

  • 大清灭亡后,皇叔沦落摆摊为生,解放后,却享受部长级待遇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新觉罗,

    其实清朝皇室后裔算是近千年来活的最滋润的了,我们可以看看,宋朝灭亡后,左丞相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死。元朝灭亡后,残余皇室子弟如果被抓到了,就是一个字,杀。明朝灭亡后,你只要看看康熙见到白发苍苍,七十多岁的朱三太子都要连夜杀了他,就知道其他皇室子弟的下场了。比起上述的这些皇室子弟,清朝

  • 唐朝公主到底有多开放?这个进士听到被赐婚公主都哭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公主

    在唐朝时期,当时国家强盛,百姓们都安居乐业的。唐朝这个时代比较自由,不像其它朝代太过重视妇女的贞操。民间女子都散漫开了,宫廷女子就更是放的开。“粉胸半掩疑暗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见字如人,公主们风流韵态,那私生活就更加丰富多彩。终唐一世大约有210位公主,但是真正嫁

  • 知识改变命运,穷小子咸鱼翻身成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诗,李绅,李逢吉

    中国有一首五言律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估计上过学的国人都会背,而且还能“创编”出N多种“坚苦朴素,珍惜粮食”故事,来教育下一代,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小编小时后,曾经被老爹老妈硬逼着学会了这首古诗,并认真贯彻“掉一粒米饭,将来就会被饿死”的家训,搞得吃饭小心翼

  • 鲁迅姓周,那你知道诸葛亮的名字叫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刘备

    看了眼目录,三国人物系列也写了130篇了,当初说数百篇也不算食言吧,有的人没写是因为太过神秘,有的是因为太过耀眼,比如今天的主角,诸葛亮,字孔明。提问:诸葛亮的姓氏?首先问个送命题,哦不送分题,同学请听题“鲁迅的姓氏是什么呢?”,请不要回答“鲁迅姓鲁”,他应该姓周,当然同学也该了解周迅是个女的,跟鲁

  • 百年的一家企业保留至今,如今两家子公司是500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洋务运动,

    很多中国人,不一定知道同治帝、咸丰帝、光绪帝,却一定听说过李鸿章的大号。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在民间得到的评价总是毁誉参半。不管是赞许还是批评,都容易走向极端。然而,在兴办洋务运动这件事上,史学家对李鸿章的评价却普遍较高。100多年前,李鸿章在那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环境里,极力主张向西

  • 此国为发动战争,偷了法国一指甲粉末,完全秒杀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

    在两千年的古代史上,中国向来以天朝帝国自许。汉朝时候,就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十足的说法。唐朝时候,万国来朝,更是牛得不行。中国人的牛气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根本不把周围的其他国家当回事。但是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列强的侵略,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给了国人一点教训。但是国人并没有因此觉悟。而中国看不

  • 地府四大判官是哪几位、掌管什么权利:别告诉我你就知道钟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判官,冥府,魏征

    判官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阴间官名,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辈。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那地府到底有几位判官,他们是谁、又分别掌管什么权利呢?一、赏善司:魏征赏善司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

  • 华雄辱诸侯,关羽出战,暴脾气张飞为什么那么老实?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华雄

    大家都很了解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里,“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情节吧!每次看书或者电视剧时总感到一丝困惑,华雄在阵前辱骂,关羽出城迎战,暴脾气的张飞为什么会那么老实,难不成是张飞打不过人家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张飞是能和吕布不分上下的人物,怎么会怕一个小小的华雄呢?所以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图片来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