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西」为何称之为「东西」?史上第一桩“打白条”竟是皇帝欠下的

「东西」为何称之为「东西」?史上第一桩“打白条”竟是皇帝欠下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5 更新时间:2024/1/6 13:36:40

「东西」为何称「东西」

据说,宋朝理学家朱熹在未出仕前的某一天,在家乡的一条巷子里,遇到了他博学多才的好友盛温和。朱熹看到盛温和手中提着一个篮子,于是问道:「你提着篮子去干什么?」盛温和幽默地答道:「去街门买东西。」之所以说盛温和幽默,是因为当时还没有「东西」这一说法。朱熹不解地问:「买『东西』是什么意思?为何不说买『南北』?」盛温和没有直接解答,而是笑着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煳涂一时啊。你把五方和五行对照一下就会明白了。」朱熹想,按照五方和五行对照,「东」即对「木」,代表一切植物;「西」即对「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属「火」,「北」乃「水」,「中」为「土」。朱熹终于明白了,塬来盛温和是用了诙谐的语言说,上街去买金木之类可以装入篮子的物品。若说买「南北」就不对了,篮子怎么可以装「火」和「水」呢?盛温和幽默的「买东西」,由于朱熹的大名而远播,渐渐地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叫龚玮的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语有「买东」、「买西」的说法,即到东京、西京购货。久而久之,「东西」就成为货物的代名词,「买东西」就这样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中。

古代为何把稿费称为「润笔」

文人为别人作诗文书画而获取酬劳,自古有之。不过,古代不叫稿费,而称「润笔」或「润资」。譬如,《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曰:「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为古时在用毛笔写字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把毛笔泡一泡,使之泡开,泡软,这样毛笔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程序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润笔」一词,典出《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颖戏谓译曰:『笔干』,译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古人出于自己所需,向文人墨客求取诗、词、赋、碑、铭、志、序、记、画等,俱需支付润笔。而支付润笔或润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银两以外,还可以用粮食、物品、布帛来支付。当然,有的文人则随自己喜好收取润笔,譬如,王羲之爱鹅,李白爱酒,而苏东坡则送羊肉也可以。史上获取润笔最多的当属汉朝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有了新宠卫子夫后,由于种种塬因,把塬来「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皇后,贬居于长门宫。终日愁眉不展的陈皇后,听说汉武帝非常喜欢司马相如所作的赋,便託人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相如为其作赋,述说对皇帝的思念之苦。司马相如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赋中尽述阿娇思念皇帝之情,汉武帝读后终有感悟,陈阿娇果真又重获汉武帝的欢心。至于陈皇后最终被废,那是后话了。《长门赋》共六百叁十叁字,而获百斤黄金,真可谓字字黄金。

「打白条」的来歷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春,因发动宫廷政变成功,己掌握朝中大权的赵王司马伦,想当皇帝。由是,他在一天上朝时,当着群臣的面,对俗称白痴皇帝的晋惠帝司马衷说:「昨天,我梦见了我的父亲宣帝(司马懿),他对我讲:『现在只有你出来当皇帝,天下才会太平。』再说,我本是你爷爷文帝(司马昭)的亲兄弟,也是你的叔爷爷呀!即位是情理中的事情。」司马衷虽然以头脑迟钝着称,但朝中的局势他还是看得出来的。他知道,如果他不让出这个皇位,别说当不了傀儡皇帝,恐怕连小命都要断送在这老东西手上了。于是,他便憨笑着当场痛快地答应,将皇位禅让给司马伦。

司马伦兴高采烈地登上皇帝宝座,在党羽们的叁唿万岁中,他笑着下旨,对鞍前马后跟随他闹革命的党羽大肆封赏,人人加官晋爵,个个赐金赏银。然而,当时国库空虚,金银少得连官员晋级的印绶都无银冶铸,更别说封赏的钱了。司马伦想了想,对受封的党羽说:「朕对众卿的封赏数目不变,银子多少先让中书令孙秀暂时开条记着,大家收好条子,待国库充盈后,再行兑付。」这便是「打白条」的起源。

标签: 宋朝俗语

更多文章

  • 蔡文姬被谁掳掠为奴?被封号为左贤王的匈奴贵族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蔡文姬,左贤王,东汉

    左贤王是匈奴贵族封号,魏晋南北朝氐族贵族也使用。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常以太子为之。乌珠留单于时(前8-13),以任左贤王者相继死亡,认为此号不祥,曾改称"护于"。与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合称"四角",贵于其余王侯。诸左王所居在匈奴东部。左贤王为匈奴封号,汉代匈奴常置。历史上大文学家蔡邕的女

  • 魏灭中山奠定战国初期格局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战国,燕国,秦国,中山国

    从十三年(前413年)开始,魏国连年向秦进攻,至十六年,已占领繁庞等地,确立了优势地位,遂将矛头对准中山国(今河北西南部),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他任命名将乐羊为主将,又向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交涉借道。中山国是春秋时期白狄鲜虞建立的国家,都城设在顾。十八年,魏已完全占领了秦的河西地

  • 为什么叫她秃发皇后?因为是“秃发”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秃发皇后,乞伏炽磐

    西秦时有一位皇后,姓秃发氏,她是南凉人,最后成了西秦国君的皇后,据说她出嫁的时候她的丈夫是在南凉国做人质。事情是这样的,这位秃发氏出嫁时,他未来的那位丈夫的父亲被后秦打败,将他作为人质留在了南凉。后来南凉的国君将她嫁给了这个人质。由此,这位秃发氏就开始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本以为这位被作为人质的太子

  • 秃发皇后的悲惨一生:父亲死于丈夫之手,自己死于妹妹之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秃发皇后,乞伏炽磐

    秃发皇后,南梁公主,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的皇后,叫秃发皇后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头发,而是她姓秃发,具体名字暂且不详。秃发皇后能够留名青史的原因可不是因为相貌如何,而是因为她的却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秃发皇后生于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陷入分裂的局面,在这十六国之中,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应该算得上最有作为的了。乞伏炽

  • 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到真正的平等,美国黑人用了整整一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建国时候的《独立宣言》明确规定: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司法解释又严格规定了:南方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时候的美国,黑人奴隶是被视为白人财产的一部分,是财产,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1865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才正式解除了黑人奴隶和白人之间的隶属关系。但是,这个时候的黑人仅仅是由

  • 额敏和卓的生平是怎样?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额敏和卓,大和卓,小和卓

    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军西征,讨伐准噶尔到今鄯善县境内,额敏和卓以辟展阿奇木伯克的身份率众归附清朝。雍正九年(1731)准噶尔部多次围攻鲁克沁,他率众奋力抗击,屡屡获胜。雍正十年(1732),为避准噶尔的骚扰抢掠,率众1万余人东迁瓜州(今甘肃安西一带)。清廷任命额敏和卓为札萨克辅国公,管理迁居

  • 美国历史如何从“黏合剂”变成“内斗武器库?种族矛盾为什么日益激增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种族主义

    2017年8月12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白人至上主义运动和反种族主义人士的冲突持续发酵,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继最早因为拆除内战时南方邦联军队司令官李将军的雕像而爆发的冲突之后,与邦联相关的其他一些雕塑也难逃厄运。时任总统特朗普拿出“华盛顿和杰斐逊也蓄奴”的例子以求平息争端,却反倒使建国之父们也遭到

  • 15世纪到16世纪的意大利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对欧洲有着怎样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意大利,战争,欧洲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政权长期分裂,

  • 剑阁道之战是哪两个国家参与的?双方主将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姜维,邓艾,钟会,刘禅,剑阁道之战

    剑阁道之战是三国末期强魏对弱蜀的一次战争,是完成全国统一的前奏。司马昭以邓艾、诸葛绪牵制及阻遏姜维于桥头以西至沓中地区,以关闭姜维大军于无用武之地,使钟会的主力得以越过汉中的阳安关口而直趋剑阁如入无人之境。又另派魏兴太守刘钦预先攻取子午谷与骆谷的南口,袭扰汉中蜀军侧背,可说是筹谋周密,部署适当。可是

  • 董卓讨伐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有哪些群雄参与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讨伐战,董卓,曹操,袁绍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