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 提出"联宋灭金"

成吉思汗临终曾立遗言 提出"联宋灭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88 更新时间:2024/1/8 0:44:18

古人云:得关中则得天下。六盘山地区的萧关则是关中地区的北大门。秦朝曾从这里发迹,汉武帝曾到此巡视。1039年,北宋和西夏的战争在六盘山地区爆发。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宋军失败与西夏达成了“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不过,后来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统治时期,宋夏之间又爆发了战争。1119年,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攻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灭。西夏蚕食宋朝西北领土,宋夏战争结束。蒙元时期,成吉思汗蒙哥汗和大元皇帝忽必烈等几代帝王,之所以选择这一地区作为南下消灭西夏、斩金虏宋和西征中亚的后勤基地,这充分说明其战略位置堪为重要。

网络配图

由于西夏多次背盟忘义,又联金抗蒙,对蒙古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1226年,西征回师蒙古后的成吉思汗,不顾年老体迈和鞍马劳顿,亲自率军6次征讨西夏。最后一次征讨正值酷夏,途中狩猎落马后,高烧引发伤病,于是不得不在清凉的六盘山行宫停驾,避暑消夏。

根据资料考证,成吉思汗驻跸六盘山,主要活动地点有两处:一是六盘山腹地、泾河源头的凉殿峡;一是六盘山下的行宫、后来成为安西王府的开城。有学者认为,凉殿峡中的“殿”字透露出了这里不同寻常的历史。也许是被六盘山的美景深深陶醉,也许是一生征战过于疲劳、需要休养生息,也许是为了等待最佳战机,成吉思汗在这里盘桓了两三个月,直至告别人世。在凉殿峡,后人看到了许多随意散落的石器,包括石墩、石槽、石础、石柱、石条、插旗台等,其中饮马槽等石器凿刻细腻、保存相当完好。这些明显供屯兵、牧马、生活所用的石器是否就是成吉思汗驻军所留?《化平县志》(即今泾源县)中的记载表明,前人不仅早就注意到了它们,而且认定其与成吉思汗在此避暑的历史经历有关。

与凉殿峡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比,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的另一处重要活动地点开城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开城遗址位于现在的固原城南约20公里处。成吉思汗病逝后,继任者太宗窝阔台、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就是由此发兵征讨四方的。如今已风光不再的开城留下了大量当时的文物,其中有皇家通用的琉璃构件,也有石雕龙、铜权、长颈银瓶、铁质三足盆、琉璃四足香炉等难得一见的珍品,还有重达50克的金手镯。城中作为附属建筑的延厘寺,格局与当时京城的寺院基本相同。开城当年的建造规模以及当年居住在城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临终遗言有三:一是蒙古汗位继承的问题。他反复给自己的儿子们讲多头蛇的故事,警告儿子们要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直接告诉自己的儿子们要遵从他的旨意,拥立三儿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把帝国的权柄交给窝阔台,并且要儿子们立下文书,保证把他的决定当成肉体上的灵魂,不许惹起祸端,更不能违反他的法令。二是提出“联宋灭金”计划和方案。他说,金朝的精兵在潼关一线,南接连山,北靠大河,一时难以攻破取胜。只有联合宋朝,让宋朝举兵唐、邓一线,逼近大梁。金兵必然增兵潼关。金兵千里增援潼关,人马疲惫之时,汗国再出兵一举破金。三是指出消灭西夏的方法。他告诉自己的部众,等他驾崩后,封锁消息,密不发葬。等待西夏兵众从城里出来时,择机将其歼灭。一代天骄的“六盘山遗嘱”,最终生效,对蒙古汗国消灭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应验。

网络配图

长期以来,关于成吉思汗的去世地点有3种说法:宁夏六盘山、甘肃清水县、宁夏灵武。他们的根据是:成吉思汗病逝时正值炎炎盛夏,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遗体不便于长途移动、送到远处安葬。但这样的观点也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成吉思汗墓地成为难解之谜与蒙古族独特的丧葬习俗有直接关系。按习俗,蒙古“汗”的墓地都是保密的,地面无迹可寻。据史书记载,蒙古族的王公贵族死后的遗体多被装入凿空的粗木之中深埋地下。下葬后,人们在母骆驼的面前杀死子骆驼,然后放马将留有子骆驼血迹的地面踏平,再派兵守护,直到地面长出青草、与周围的土地毫无异样之后才撤兵而去。此后如果要到墓地祭祀,则由母骆驼引路,它们悲鸣的地方就是墓地。成吉思汗墓葬地点的扑朔迷离,更给六盘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成吉思汗在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一带度过了最后岁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成吉思汗病逝后,再到蒙哥汗即位时,将京兆(今西安)列为忽必烈的封地。忽必烈重用汉人,推行汉法,得到了关中百姓的爱戴。1253年,忽必烈驻军六盘山,与蒙传佛教萨迦派结成了深厚的政治和宗教关系,并多次会见八思巴,接受宗教灌顶。这一切对后来西藏纳入中国的版图和祖国的统一,都尤为重要。

1258年,蒙哥汗率军进攻宋国,六盘山为进攻宋国的军事基地和后勤保障的大本营,并且后续驻兵2万于六盘山地区。是年,蒙哥汗的夫人也在六盘山病逝。

网络配图

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六盘山又成了西部主战场。后来,忽必烈的儿子忙哥剌被封为安西王,安西王府所在地是固原地区的开城,那也属于六盘山地区。忙哥剌的儿子阿难答继承安西王王位后,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将自己卷入元朝皇位之争,最终失败,直接导致安西王的王号被废除。

1206年蒙古大汉建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162年。期间,和六盘山发生政治和军事联系的,断断续续算起来就有80余年。蒙元政权在胶着和飘忽的162年里,无论经历了多少祸福兴衰,六盘山地区都是历史上有事实记载的见证地。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妻管严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时期开国帝王,即为明太祖,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人,生于公元1328年,最终死于1398年6月24日,死后被葬在明孝陵。朱元璋像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是以为地主放牛来生活的,后来为了活下来就进入了当时的寺庙皇觉寺做和尚,当时正好处于各地起义,人民反对元朝暴虐统治的时候,朱元璋在寺庙待了

  • 朱元璋死后“十三城门”出棺 隐藏惨绝人寰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南京过去有个民谣,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十三个城门抬棺材”。说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驾崩后下葬时的情景。这个怪异的下葬方式,后来就被当成了南京城的一大怪。这个事情并不是老百姓的谣传,在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上便有这样的文字,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网络配图乍一看起来,朱元璋搞的这个各门

  • 南梁朝是如何亡国的 南梁亡国皇帝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梁

    南梁之亡广州都督陈霸先趁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经过近十年的战争,陈霸先基本控制了长江下游地区,掌握朝廷重权。他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在557年废掉他立的梁敬帝萧方智,自己在建康称帝,建立陈朝。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梁元帝之孙永嘉王萧庄,于是萧庄从盆城南渡长江回到南方。同年二月,萧庄在郢州被王琳拥立为梁皇,

  • 世界谜团: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

    法国圣殿骑士团宝藏是世界历史上难解的一个谜团,据说,骑士团被解散以后,他们多年搜刮的财富根本就没有找到,甚至于有传说,最后一任大祭司将这个埋藏宝藏的秘密交给了自己的侄子。但是这笔宝藏至今下落不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从历史相关古籍中我们知道有关法国圣殿骑士团藏着大量的宝藏,一直到现在仍没有解开这个谜团。首

  • 武则天无字碑在哪?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大破解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大破解:武则天的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的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武则天无字碑是乾陵游客必览之景。乾陵的司马道东侧的无字碑与“述圣纪(或称述圣纪碑)”碑相对,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

  • 揭秘:奥地利惊现亿年前鱿鱼与章鱼的祖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祖先

    导读:奥地利科学家成功复原了一块此前未知的动物化石的原貌,根据研究发现这很可能是章鱼或乌贼的祖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奥地利科学家成功复原了一块此前未知的动物化石的原貌。根据复原图,这只动物浑身长满钉状结构,据信是现代鱿鱼与章鱼的祖先。此项研究由奥地利国家历史博物馆进行,研究人员利用3D扫描技

  • 秦朝龙脉之谜:秦始皇猝死竟与它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

    秦朝的龙脉在陕西咸阳。为什么这么说呢?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

  • 为何秦朝十几年即亡:因为暴政致阴魂不散?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朝

    春期战国时代,为了土地,利益,国家之间战乱不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秦国终于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开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嬴政称为“皇帝”,自称“朕”,历史上称之为秦始皇。网络配图在秦朝建立的过程中,秦国的滚滚车轮辗碎了无数残死的英魂。他们不甘心就此离开人间,丝丝魂魄昼伏夜出。躲过鬼使神差的层层追捕

  • 项羽的后代在哪里?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项羽是西楚霸王,他跟刘邦是死对头,项羽与其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兵败乌江自刎。那么项羽有后代吗?他们现在在哪里?网络配图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羽的曾祖父于公元前249前随楚考烈王攻鲁,因有功而受封于项,项羽家族便以食邑地为氏。项氏族人最初居住在中原一

  • 揭秘:慈禧与光绪死去的真正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光绪

    清德宗(光绪帝)载湉,四岁时即皇帝位,在慈禧太后淫威下长大,他不甘做傀儡皇帝,力图有所作为。甲午战争后,他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维新变法运动,下诏变法。维新运动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反对,他们发动政变,杀“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等出逃国外,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此后他一直未获自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