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解密:狡黠的牛贩子前蜀王建当君主后如何治蜀?

解密:狡黠的牛贩子前蜀王建当君主后如何治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3/12/11 23:35:44

韦昭度入蜀,以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陈敬瑄却拒绝交出兵权,韦昭度除了干瞪眼,也无计可施。王建觉得这个从朝廷来的宰相不仅帮不上忙,还多了个绊脚石,就劝韦昭度说,你还是回长安去辅佐皇上办大事吧,对付陈敬瑄这种小事情,交给我就行了。韦昭度犹豫不决,王建就耍起了流氓手段:他派士兵把韦昭度手下的一个小官员绑到军营里,活活割下他身上的肉吃了。之后,王建跑到韦昭度那里去哭诉,说是他的士兵们太饿了,要吃人肉,他也管束不了。韦昭度乃文人出身,哪里见过这种血腥场面,吓得把西川节度使的印信全交给王建,自顾回长安去了。

有了节度使的印信,王建更加理直气壮。他暂且抛开成都,令军队在西川其他地区攻城掠地,成都周围的资州(今资阳)、简州(今简阳)、嘉州(今乐山)等地均先后平定。等到这些地区都控制在手中后,王建开始进攻已成孤城的成都。

王建攻城时,田令孜曾经站在成都城头向王建高喊:我与你相交甚厚,你为何相逼到这种地步呢?王建回答说:我与你确实有父子之情,我哪里会忘记呢?然而我受天子的旨意,讨伐不肯听从朝廷命令的人,又岂能不尽心尽力?情知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的陈敬瑄听从了田令孜的意见:开城投降。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十月,唐廷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至此,王建真正地掌握四川了

投降并没能使陈敬瑄和田令孜得到善终。陈敬瑄被王建迁往雅州(今雅安),随后派人将其处死;以义父自居的田令孜,王建觉得他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在让他做过有名无实的监军之后,把他关在牢房里活活饿死。

王建并不满足于仅仅拥有四川这片土地,他决心把他的蛋糕做得更大。当时,北方的朱温李茂贞长期对立,相互间为争夺对唐昭宗的控制而征战不休。王建的势力无法和朱温、李茂贞相比,他又一次大耍两面派手段:他对朱温大骂李茂贞,表示他忠诚地站在朱温一边;对李茂贞则表示,他在必要时也会出兵讨伐朱温。而事实上,王建趁着朱温和李茂贞混战时,夺得了今天的陕西和湖北的大片土地。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唐昭宗下令封王建为蜀王,等于承认了王建在东川和西川的合法地位。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这是五代中的第一个王朝。称帝后,朱温曾派使者前往成都,要求王建拥戴他。王建没有答应,反而义愤填膺地下令传檄四方,宣布讨伐朱温,恢复唐朝。但这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朱温称帝五个月后,王建也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称帝,建国号蜀。从乡间的无赖到割据的皇帝,王建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当他如愿以偿地坐上皇帝龙椅时,他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白发老人了。

从牛贩子无赖王建的发迹历程不难看出,他的身上集中了狡黠多变、投机取巧等等特性。但作为前蜀王国的开国之君,王建也体现了一个人君的风范,在他执政的十多年里,前蜀王国基本处于太平局面。史家评论他“为人多智诈,善待士”。十国之中,前蜀的地盘仅次于南唐和吴,位列第三。

王建虽然目不识丁,但对文化人相当礼遇。唐朝灭亡后,不少唐朝旧臣和中原的文化人纷纷入蜀,王建大多予以重用。王建手下的一个将军认为王建对文化人好得有点过分,王建批评他说:“你们这些人见过什么世面?以前我在神策军中,负责宫门的守卫,亲眼看到皇帝半夜还召见翰林学士,相处得比朋友还要亲密无间,根本不是对待将相时的态度可以相提并论的。我现在这样对待他们,哪里能说过分呢?”王建对待文人的友好态度,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原来的唐朝官员纷纷投奔到他的旗下。

王建治蜀效果如何,史书上很少记载。多数记载的是皇室内猜忌内讧、分封赐爵,各处祥瑞征兆等等,贬多褒少。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如果前蜀真的那样靡乱不堪,中原名士不会冒战乱之危,山水之险,纷纷投蜀。据记载,当时入蜀的名士如韦庄、唐袭、郑骞、张格、王锴等皆被授以要职,其余有名有姓受信用的还有百余人,另外没落名姓的不知还有多少。如果单为避乱,他们是不会长居蜀地,客死异乡的。王建是头一年九月即帝位的,第二年正月就祀南郊。“祀南郊”不单纯是一种封建祭礼,其主要用意是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民富国强,其主观愿望不能不给以肯定。

前蜀开国之后,很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年六月下诏劝农桑曰:昔刘先主入蜀,武侯劝其闭关息民十年,而后举兵振摇关内。朕以猥眇,托居人上,爱念蒸民久罹干戈之苦,而不暇于农桑之业。今国家渐宁,民用休息,其郡守县令务在惠绥,无侵无扰,使我赤子乐于南亩,而有豳风七月之咏焉。”君臣协调一致,百姓休养生息,加上蜀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具备,蜀地繁盛自不必言。

在五代十国那种群雄争霸的战乱时代,军队的强大是一个政权能否存在的关键。王建重视发展骑兵,他利用与吐蕃相邻的机会,不断购进马匹。由是,蜀军的战斗力一直很强。但除非迫不得已,王建很少对外用兵,而是与民休息,发展农桑。就这样,当中原地区陷入连绵不断的战火硝烟时,只有远离战火的四川,在一片安宁与祥和中走着自己的路。

当然,王建的迷信思想也非常严重,从幼时同晋晖在舞阳墓中听“鬼语”对话开始,到后来的五台山洪道士看相,以及马腹中见小蛇,直至称帝后频繁的出现各种"祥瑞"征兆,迷信思想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其实,这并不奇怪,但凡平民出身的人想夺取天下,建立大业,几乎都少不了使用这种能迷惑人的狡黠手段。

光天元年(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王建驾崩,终年七十二岁。幼子王宗衍即位,改名衍,是为前蜀后主。

王建晚年的最大错误在于,对内过于宠幸徐氏姐妹,对外过于重用宦官唐文扆,疏远了故将大臣,错立了太子王宗衍,从而造成人亡政息。他死后不久,前蜀遂亡。虽然临终前他也有所觉察,但已力不从心,为时晚矣。

窃以为,王建年轻时虽是卖马盗驴贩私盐的无赖,但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特别是当了蜀国皇帝后,擢用才智、抚养士卒、劝课农桑、轻省徭赋,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安定祥和的生活,作为一个"草莽英雄",能做到这些就很难得了。

标签: 王建前蜀君主

更多文章

  • 如果不是长孙皇后的早逝或许没有武则天的时代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孙皇后,唐朝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同父同母的亲妹妹,由于她母亲离世早,从小跟着舅舅高士廉居住。在她十三岁那年,舅舅告诉她有一个青年俊杰要娶她,她害羞极了,同时也在憧憬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汉。那一年,她嫁给了十六岁的李世民,从此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此后李

  • 太平天国壁画藏身百年 房客用石灰掩盖人血牡丹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壁画

    堂子街是南京城西一条普通的小巷,却与太平天国壁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52年,南京遗存的太平天国壁画正是在今天的堂子街108号首次被发现,经著名学者罗尔纲等人的考察鉴定,太平天国壁画艺术终于在藏身百年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那么,堂子街壁画是怎么被发现的?背后有怎样传奇的故事?南京又有几处这样的历史遗存呢

  • 揭秘:曾雄霸天下煊赫一时的五胡是怎么消失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乱华,晋朝,历史

    五胡十六国: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于公元304——439年间活跃在中国北方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散居在各地的少数民族部落,

  • 状元似儿戏 宋朝奇葩规定:谁先交卷谁当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状元,宋朝,规定,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

  •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为何无马和羊?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朝,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它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 重庆农民家门前挖出大量化石 专家:这是剑齿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重庆,农民,考古,

    重庆晚报讯 巫山县建平乡一农民在自家房前空地挖出几块巨大的牙齿。昨日,经重庆自然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些化石是东方剑齿象的臼齿化石。专家表示,此处可能还埋有更多化石。这个农民名叫罗文廷,发现化石的地方是他家屋前陡崖下的一块空地,原本打算用来垒羊圈、种菜,上周五他爱人整理那块空地,突然发现地上露出了一块奇

  • 段誉南帝段皇爷什么关系?历史上真实大理段氏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段誉,大理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武学门派-大理段氏,他们不仅凭借“一阳指”、“六脉神剑”等武林绝学独步天下,而且各个贵为皇子王孙,地位身份极高。大理段氏虽然偏居西南一隅,却也是威震天下。无论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痴情小王爷段誉;还是嗜武如命,最后出家的“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以及风流成性

  • 谁是谁非?明朝毛文龙与袁崇焕的恩怨是非之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袁崇焕,毛文龙

    昨天写了一篇《另有隐情?一代名将袁崇焕为何凌迟惨死》的文章 ,引起了一些读者朋友们对毛文龙之死的强烈反馈。由于该文的内容侧重于袁崇焕之死,所以没有过多涉及袁崇焕与毛文龙的是非恩怨。本文着重以毛文龙的经历为主,结合一下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试图揭开二人背后的恩恩怨怨。毛文龙,生于1576年,钱

  • 清朝也有因为狷狂穷死的 还是备受慈禧太后青睐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慈禧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猖狂之人自有风骨,在清朝也有一个人,因为狷介穷死了,那个人就是为慈禧太后弹过琴的张春圃。张春圃,晚清文人,善弹琴。最初是在北京的琉璃厂给人弹琴,赖以为生,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广受好评。据说,张春圃琴技出神入化,听者抚掌大叹,自有风骨。他为人也真,待人诚恳,从不虚与委蛇。慈禧太

  • 千年帝都长安在100年内 逐步丧失成为首都资格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安,唐朝

    说到全国的历史名城,西安绝对是第一。作为十三朝首都,西安拥有傲视群雄的资本。不过在历史之中,长安的地位一直遭到洛阳的挑战。把首都定在洛阳还是长安,成为很多皇帝头疼的一个问题。在隋唐两朝,干脆一起用。洛阳作为东都,长安作为西京。它们两个的辖区一个是京畿道,一个是都畿道,实在难分高下。不过就在唐朝中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