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杭氏当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尸骨不知去向

杭氏当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尸骨不知去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3/12/11 19:15:06

明代宗在位七年,先后立过两任皇后,第一任为汪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至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位,后被废黜;第二任为杭皇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至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在位,病死。

生前风光,死后悲凉,这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杭氏,生年不详,父杭昱,正统年间成为郕朱祁钰的侧妃,与正妃汪氏共侍一夫。二人相比,杭氏比汪氏要幸运一些,杭氏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七月抢先生育,且生下了一个王子,取名朱见济;汪氏则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才生下一女。后来,朱见济被立为郕王世子。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大明帝国无主。在危急情况下,皇太后孙氏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郕王朱祁钰则由居守而监国,由监国而称帝,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六,大明帝国有了朱祁钰这位新皇帝,是为明代宗。明代宗即位后,立正室汪氏为皇后。政局稳定后,明代宗已经不满足于朱见深为太子,他认为“父有天下,传至与子”是天经地义的,故想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汪皇后因无子,大概也出于对情敌杭氏的嫉妒,丝毫不配合明代宗,但明代宗心意已决。时机成熟后,明代宗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废掉朱见深,改立朱见济,同时将汪皇后废为庶人,改立杭氏为皇后。母凭子贵,杭氏凭借朱见济这个宝贝儿子,风风光光地戴上了凤冠。杭皇后的父亲杭昱、兄长杭聚都得到了提拔,分别任锦衣卫指挥使和锦衣卫千户。杭氏一族达到了鼎盛状态。

然而,好景不长,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太子朱见济夭折。痛失爱子,杭皇后身体每况愈下,于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薨逝。六月,明代宗将杭皇后葬进自己的寿陵,希望日后与其合葬,并给了她一个“肃孝”的美谥。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复辟,后废明代宗为郕王,“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杭皇后也被削去了皇后名号。明代宗死后,明英宗下令其妃嫔殉葬,若非杭皇后早死,她必殉葬,因为她的儿子曾抢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英宗复辟,尽夺景帝所授外亲官,尤恶杭氏”。

因为早死,杭皇后算是逃过了一劫,但她的身后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京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即襄王朱瞻墡。朱瞻墡是明宣宗的弟弟,明英宗的叔叔,威望很高,数次与皇位擦肩而过,故遭到明英宗猜忌。此次来京,朱瞻墡在拜谒长陵、献陵等先祖皇陵后,出于对明英宗表示效忠,他给明英宗上了一道奏章,这道奏章极具杀伤力,导致了明代宗寿陵被毁。

据《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五月”条载,“(襄)王还,上章言郕王葬杭氏明楼高耸,僣拟与长陵、献陵相等,况景陵明楼未建,其越礼犯分乃如是,臣不胜愤悼,……杭氏僣拟之迹而不废,虽圣德之可容,柰礼律之难恕,伏望夷其坟垣,毁其楼寝,则礼法昭明,天下幸甚!”奏章主要意思是说,明代宗、杭皇后已经被废,但其寿陵规格超标越礼,天理难容,希望明英宗“夷其坟垣,毁其楼寝”。明英宗早就对明代宗、杭皇后不满,于是一声令下办了此事。

对于明英宗毁掉明代宗寿陵一事,《明史·景帝纪》中仅五个字,“毁所营寿陵”。翻看《明英宗实录》“天顺元年五月”条,该条载“癸酉(十一日)命工部尚书赵荣毁寿陵。初,襄王瞻墡来朝,……上章……上(明英宗)是王(襄王)言,遂命荣帅长陵等三卫官军五千人往毁之”。赵荣是明英宗的心腹,惟命是从。于是,明代宗苦心营建数年的寿陵,很快便在五千军士手里成了废墟。

从景泰七年(1456)六月二十二日下葬,至天顺元年(1457年)五月十一日毁陵,杭皇后在地下待了不到一年。在一片挖坟掘墓的混乱中,杭皇后的梓宫下落不明,其尸骨也不知去向。除了陵墓被毁,尸骨无存,杭皇后的皇后地位也不被史官所承认,在《明史·后妃列传》中没有杭皇后单独的传记,就连清人编撰的明朝后宫著作《胜朝彤史拾遗记》中也没有专门的记载。岂不悲哉!(原来自刘秉光的头条号)

标签: 杭皇后明朝

更多文章

  • 兰陵王的生母是尼姑?揭秘高长恭人生四大谜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陵王,高长恭

    在中国历史上,北齐是个非常另类的朝代,它虽然仅存在27年,但却给后世留下深刻记忆。北齐皇室大多行为怪诞,颠狂嗜杀的文宣帝高洋,荒淫暴虐的武成帝高湛,羞涩自卑的后主高纬,当然其中也有一位神采奕奕的人物,他就是兰陵王高长恭!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兰陵王身上有许多谜团,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都尚未待破解!那么

  • 揭秘:唐肃宗李亨策划马嵬坡兵变诛杀杨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唐肃宗,杨贵妃,马嵬坡

    这是大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元盛世让唐军将士忘记了还会有战争,连兵器都散发着安逸祥和的光辉。不想,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长安。唐玄宗避乱逃出长安,关于杨贵妃魂断马嵬坡这一段,很多文史学家都认为是禁军愤慨要挟李隆基,千古宦官高力士的审时度势,玄宗无奈传手谕赐贵妃死。可禁军要挟皇帝是

  • 海运严禁的历史背景:倭寇大规模侵扰沿海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运,明朝,明太祖,

    元末起义军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击败其他义军,将蒙元政权逐出中原,于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不过明朝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战事结束,据《明史》及《明实录》记载,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374年这七年间,倭寇对中国沿岸的侵扰次数多达二十三次,可见当时倭寇的猖獗。洪武年间正值日本的南北朝内战,流离失所的日本平民为逃

  • 为什么明朝贪腐屡禁不止 工资太低养不起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贪官

    “公务员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公务员热”之所以持续不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务员的收入稳定、待遇高,所以人们才趋之若鹜。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公务员的待遇都很高,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明朝公务员的工资是历朝历代中最低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对官员是极为苛刻的,体现在工资待遇方面,就是实行可

  • 历史上张耳与陈余是好朋友为何转眼做了仇人?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耳,陈余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怨无爱的恨。历史上有很多机缘巧合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某些事而相互仰慕,而又因为某些事分崩离析。比如张耳陈余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又因为相互指责和埋怨疏远了对方,最后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张耳是魏国公子无忆的宾客,曾经一贫如洗,可是一位土豪却发现张耳很

  • 男宠韩嫣与嫔妃通奸 为何事发后汉武帝仍为其求情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嫣,男宠,通奸,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时宫中的宠臣,士人之中的马首是瞻者就是韩王信的曾孙韩嫣。韩嫣是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汉武帝在做胶东王的时候,韩嫣便和他一起学习书法,两人彼此间十分地友好、相爱。等到刘彻当上了太子,他就更加地亲近韩嫣了。韩嫣擅长骑马、射箭,又善于谄媚。刘彻即位以后,想发兵讨伐匈奴,而韩嫣事先学习、熟知了胡人的

  • 中国空军阎海文牺牲后竟让日本人登报感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阎海文,日军,抗日

    1937年9月11日,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特派员木村毅发回日本国内的一则报道,在日本列岛引起了强烈震动。感佩至极的木村在文中叹道:“我将士本拟生擒,但对此悲壮之最打算倒萨后,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殓……此少年空军勇士之亡,虽如苞蕾摧残,遗香不允,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心情,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

  • 隋炀帝面对一个讽刺他弑父的诗人 他是怎么做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炀帝,薛道衡

    隋炀帝统治的前几年时间里,他一直忙于宣扬大隋的威武,东南西北地奔忙着。当时也的确给了周边小国强有力的震撼,加上大隋军队对西域强有力的控制,使得吐谷浑,高昌等国根本不敢乱动,哪怕是突厥都服服贴贴,听话得很,当然有朋友会说,那不得听话吗,每次都是牛羊送来,金银回去,当然这也是实情。在隋炀帝终于消停一些,

  • 越灭吴之战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越灭吴之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灭吴之战,勾践,夫差,

    勾践灭吴后,尽并吴国土地,乃率军北渡淮河,在铜山(今江苏省铜山县)会见晋、齐等诸侯,并遣使致贡于周天子。周元王派使者赐勾践祭肉,命他为侯伯。勾践把吴国侵占陈、宋的土地归还两国,把淮河上游的土地送给鲁国,把泗水以东的五百里土地送给楚国。勾践遂号为霸王,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吴越战争,双方经过长期较

  • 虎门销烟影响:直接导致了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林则徐

    虎门硝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虎门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