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梁山英雄结局都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4/1/8 11:52:28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了宋徽宗统治末期的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随着电视《水浒传》的热播,宋江与梁山泊英雄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而随着最近吴越品水浒、tegic点水浒的对台戏的pk,更是使他们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江及梁山泊起义,真的那样“惊天地,泣鬼神”么?

实际上,据历史资料记载,宋朝三百多年,大大小小爆发的农民起义有几百次之多,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但宋代的农民起义终未形成全国性规模,活动范围只限于一隅,参加的人数也有限,持续的时间很短。在宋代几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不论从规模还是影响上讲,基本上算是较小的一次。

那么,它的影响何以那么大呢?首先是南宋时编《宣和遗事》把这次起义演义化、故事化,其次是明人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更是以梁山泊英雄好汉为主线,才使梁山泊与宋江的故事深入民间,影响越来越大,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小说虽与历史有某些联系,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宋江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宣和年间,激起农民起义的导火线是北宋设置的“西城括田所”。宋徽宗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于政和元年(1111年)设立这一机构,专事搜刮。起义以梁山泊为根据地。

因为梁山地处黄河之北,所以宋江等人也被称为河北剧盗。梁山泊是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南方那个环绕在梁山(今梁山县南)周围的一个大湖泊。这个大湖泊是由于北宋时期黄河的两次决口形成。那时,黄河决口,河水泛滥,注入了这个本来就有的浅水滩,从而在梁山周围形成了一个方圆800里的大湖泊。那时,在梁山周围生活的都是些主要以捕鱼、采藕和割蒲为生的贫苦农民,他们生活得十分艰苦。可是在梁山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北宋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向辽、西夏交纳“岁币”银帛,还要对这里的老百姓加重剥削,除了原来交纳的赋税之外,又一下子增加十万余贯,人们交了朝廷的赋税后,连生活都不能保证。而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又在梁山泊周围设卡征税,梁山的老百姓无论是捕鱼还是采藕都要按人头数交税,否则就要按照漏税的法令来施以重罚,就是遇上水旱灾害,百姓颗粒无收也不减免征税。梁山附近的老百姓实在忍受不了官府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就以梁山泊为基地进行反抗。

梁山泊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面积3.5平方公里。梁山是《水浒》故事的渊源所在,以此名扬海内、久负盛誉。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黄河曾经有三次大的决口,滚滚河水倾泻到梁山脚下,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浒传》中所描绘的“港汊纵横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梁山泊。

梁山泊

起义的规模有多大,据有关史书如《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记载,只有36人,这36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当然根据现实推测,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此36人就“横行齐、魏”,宋朝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办到的。据此有人认为这36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可能是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然以36人名字称呼,这种解释有点合乎情理。那么,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有多少人?由于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也无法统计,粗略估计,大致有数千人的队伍。

史书记载宋江起义有三十六位英雄,那么为什么到了《水浒传》就变成一百零八位呢?郎瑛在《七修类稿》这样解释:“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所以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说。施耐庵在写小说有感于宋江起义有“替天行道”之言,对于当时那些“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自亦异于他贼也”,才将梁山36位英雄写成108位,小说终归是小说,我们不能当成历史来对待。

在沈家仁的著作《煮酒说水浒》中,作者对水浒的招安做出了细微到骨头的分析,但是这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历史上的水浒,根本没有招安这一说法。

宋江起义结局如何,《水浒传》这样安排的:当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出于为弟兄们的前途和归宿着想,决定接受朝廷招安,最后率领梁山好汉归顺了朝廷,宋江被拜将军攻打方腊,剿灭方腊后,徽宗便杀死了他,其他归降的梁山好汉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所剩无几。有人认为梁山好汉确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且还举出了例证。成书于宋元之际的《宣和遗事》也提出了梁山好汉的结局,说他们受了招安,一一被加官晋爵,与《水浒全传》描写一致。北宋末年李若水所写的《捕盗偶成》中明确载有宋江“三十六人同拜爵。”李若水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末年与梁山好汉活动的年代相去处不远,他虽未亲见梁山好汉们受招安的场面,但他的记录也不会太离谱,毕竟是有些根据的。

但是,据正史记载,梁山好汉并未被招安,而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军俘虏的。宣和三年三月,宋江率军沿水路向南扩张,引起了附近沿海官员的恐慌。海州知州张叔夜是位年长的官员,他处事经验丰富,对于这件事自是不敢马虎,赶紧通知临近州县,迅速调集数县的武装,很快就组织了一支千余人的敢死队,设好埋伏,准备用计将梁山好汉全部拿下。果不出张叔夜所料,宋江一行中计了,他们仓促地登陆与官军作战,只留了很少的一些人守船。张叔夜命人乘机烧起火把,将宋江装有粮食军备的船只烧了起来。这样,宋江一帮人身后无退路,斗志削弱,结果被张叔夜打败做了俘虏。

从正史看来,梁山好汉并非受了招安,更没有“三十六人同时拜爵”。宋江等人被打败后,张叔夜与两位州官一起受到宋徽宗嘉奖,张叔夜以后官职也是一升再升,受到朝廷重用,可以说与这次剿灭宋江等人是有极大关系的。正史中这种说法,同样受到人们的质疑,首先,宋江等英雄好汉流动性大,行军极其迅速,并且已身经百战,再加上智谋军师吴用的出谋划策,对于行程一定是做好了周密的打算,而张叔夜从探知消息到召募千余“死士”战斗却并非一日两日可以解决得了的,宋江等人为什么却在海边等着挨打呢?

再说,宋江一行的战船被烧,按照梁山好汉的一贯做法,一定会背水一战,怎么却会“皆无斗志”呢?按说“官军莫敢缨其锋”的梁山好汉闯荡江湖也有数十载,一夜之间却将宋江等人全部捉拿,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所以这种怀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张叔夜本也是海防重地的长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再说还有两名富有经验的州官帮助他,能够随时调集周边数县的武装,连同张叔夜自己统率的部队,完全具有打败宋江的能力,所以正史中记载的梁山好汉们被俘或许是事实。

除去以上的说法外,关于梁山好汉们的结局还有几种说法更是神乎其神。一种说法是王登父子打败了宋江等梁山好汉并且最后全部将他们杀掉了。这种说法是北宋末年词人葛胜仲在《承仪郎王公墓志铭》,也就是王登的墓志铭中所说,赞颂王登英勇善战。可笑的是就在葛胜仲写这篇墓志铭后不久,一个破落文人又为王登的儿子王师心写了一篇墓志铭,其中讲述的是王师心破获宋江等人的事情。将这两篇墓志铭两相对照就会发现很多破绽,王登(父亲)墓志铭上说这次战役是他亲自组织的,已全歼宋江数千名弟兄,功劳可谓大焉;到了儿子那里却变成了儿子引兵打败宋江,而宋江等人却又逃走了。更可笑的是,王氏父子二人的官职都没有高过沐阳县尉,手下顶多八十个人,又怎能打败以至全歼宋江的数千之众呢?而宋江等人如果连一县也不可对付,又怎有能力闹得大宋朝鸡犬不宁呢?可见这种说法并不可靠。

还有一种没来由的说法是梁山英雄多被蔡居厚残杀。蔡居厚是北宋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市)人,也有的说是杭州市人。蔡居厚字宽夫,进士及第,历知沧州、应天府、秦州等,曾迁起居郎,右谏议大夫、户部侍郎等,后因事罢职。据说蔡居厚不久就病逝了,而他死后,亲戚王生也暴死了,可是三天后王生奇迹般复活,并神秘地告诉家人说,自己死后到了阴曹地府,那里十分令人恐惧。他在里面行走,可是走着走着竟然看到了蔡居厚,他是囚犯模打扮,正在被两个大鬼以桶血浇头,蔡居厚痛得大叫,王生赶紧走前去问蔡居厚怎么回事,蔡居厚说是因为在郓州杀了梁山好汉五百人所以受到此刑罚。蔡妻听到王生这样说,赶紧请了道士为丈夫超度亡灵,并向被斩杀的五百梁山好汉谢罪,一家人这才平安无事。这一记载更是像神话一样,更是不可细究其有无。就算是蔡居厚真的镇压了起义军,也不会是在郓州,这不仅与蔡居厚经历不符,也与宋江等人事迹不相吻合。所以也是不可信的。

标签: 水浒传宋朝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史上谁误把乾隆当哥们惹来杀身之祸?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

    一切从一个叫李禧的人身上说起。这是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的农历九月十一日,25岁的弘历,即乾隆皇帝,刚登上清帝国最高元首的位置才八天,雍正永远离开了他的大清帝国也才两个多星期,李禧来找这位新皇帝了。李禧是什么人?是个比较大的官,当时驻扎在北京的八旗兵,按照部队所在地区的方位,分为东西两翼,又称为

  • 古代皇帝如何壮阳?揭秘中国古代的“土伟哥”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皇帝

    自古至今,世界各国的君主们,大多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皇帝则天天都要消耗精力,以身体健康作为渲淫的资本。长年累月,积劳成疾。纵然每天山珍海味,各种营养滋补,恐怕都难以应付。一旦性功能减弱,势必要在壮阳上大做文章。那时候,还没有发明伟哥,只能服用起阳的春药,或是吃一些增强血液循环的鹿茸、牛鞭、

  • 盘点西游记十大高手:齐天大圣孙悟空竟未入前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悟空,西游记,牛魔王,

    大家都知道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很能打,但在人才济济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却不是最能打的,甚至连前三都进不了——第一名: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父。武力:100)。《西游记》前面的章回中,菩提老祖的徒弟们的武功可谓五花八门,有气功高手如小道童中指喷火,孙悟空的一群师兄弟武功皆不一样。而且孙悟空学成后归花果山,闯

  • 穿越者的无解难题:古代户籍登记问题无法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穿越,户籍,古代,

    穿越剧看多了的同学,总是会时不时开个脑洞:你看电视剧中穿越到古代的主角们,要么大杀四方挣功名,要么埋头苦赚黄金白银,要么考上状元娶位名门佳丽,要么练好神功独步武林。本来嘛,我们现代人拥有那么多古人掌握不了的历史、科技、文化知识,穿越到过去混得好那还不是必然的事情。待我遇到穿越机会,一定速速穿过去,

  • 古代出门拜亲访友不轻松:脱袜入室坐席坐姿讲究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礼仪,文人,

    在古代,出门拜亲访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穿衣梳妆停当,终于可以去拜会朋友了,这是真正考验普通人个人风度的时候。别急,登门之前准备好礼物先。这倒不费什么脑筋,《周礼》早就规定好了见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礼,“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帝王)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终于提着

  • 古代妃子侍寝10大潜规则绝技:妃子是怎么侍寝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妃子,后宫,侍寝

    古代妃子侍寝10大潜规则绝技:一、“羊车望幸”法来源:“羊车望幸”的发明者是晋武帝司马炎。史载司马炎后宫宫女众多,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

  • 历史上最成功的上访事件:缇萦上书汉文帝救父亲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访,缇萦,汉文帝,

    钟不平则鸣,心里有了不平事,找个地方说道说道,就是我理解的上访。两千多年前,一个小女孩逆风飞扬,高调上访,不仅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还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革,上访者作为励志榜样被写进《新三字经》。上访事件的原由从一个公务员的业余爱好说起。汉文帝四年,山东临淄有一户复姓淳于的人家,户主淳于意是看守仓库的小公

  • 欺师灭祖还是尊师重道:宋仁宗为何使老师被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皇帝,宋仁宗

    北宋真宗子嗣一直零落,虽然郭皇后曾经生下三子,可是都先后去世。一直到宋真宗四十三岁,宋仁宗赵恒才出世。对于赵桓,宋真宗非常喜欢,视如珍宝。对儿子的教育,宋真宗当然看重,于是特意挑选了博学多闻的张怀政作为太子的老师。张怀政不但博学,且为人风雅,不拘小节,和童年时期的赵桓相处很是融洽。当时,宋仁宗不过八

  • 堂堂蜀国宰相诸葛亮在蜀国竟也有不敢惹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曹操真的屠杀徐州百姓数十万吗?曹操屠徐州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徐州,三国

    关于曹操屠徐州一事,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杀了多少人,怎么杀的,为什么杀,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公论。据《曹瞒传》载:曹操彭城坑杀男女数万。而《后汉书陶谦传》则称,凡是杀男女数十万,而《资治通鉴》则说仅彭城一次就坑杀男女数十万!那么这些是事实吗?据史书记载,曹操的确有两次用兵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