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后失恋写了首诗,还被封为千古女词人

太后失恋写了首诗,还被封为千古女词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1/18 18:34:52

古代王朝实行世袭君主制,皇帝驾崩,皇子继承,若小皇帝年幼,则多由其母亲临朝,历史上垂帘听政之事屡见不鲜,如大秦宣太后,满清慈禧太后等。她们在所谓“牝鸡司晨”的同时,也养男宠、蓄面首,北魏胡太后也不例外。

胡太后,北魏宣武帝妃胡充华,孝明帝元诩生母。宣武帝驾崩时,孝明帝尚不足六岁,母亲胡太后掌管朝政。胡太后看上了本国武将杨白花,史书说太后“逼幸”。

杨白花是北魏著名猛将杨大眼之子,他武艺高超,颇有谋略,且身材魁梧,英俊潇洒。虽被胡太后逼迫,与之私通,但杨白花心里还是很不情愿的。不久之后,寻了个机会,他便率部投降了南梁,改名杨华。

一国太后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失恋了,这让胡女士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凄婉的情诗,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她还让宫女挽着手,踏着脚,日日夜夜不停地演唱,史书上说“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

《杨白花歌》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

二、三月际,杨柳作花。看见那漫天飞舞的杨花,纷纷扰扰如同她的思绪,怎能不叫她睹物思人呢?她盼望着,盼望那秋去春来的双燕子,能把心上人带回她的身旁。

我们姑且不论胡太后其人,单说这首诗还是很不错的。

全诗皆用比兴,诗中的杨花,是自然界飘洒的杨花,也是胡太后的心上人。所以诗中句句写杨花,亦是句句说相思。婉转而炽烈,情真而动人,沈德潜评其“音韵缠绵,令读者忘其秽亵”。

身为太后,不但敢写这样的情诗,还命人彻夜唱之,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敢和热情。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悲伤,热烈地倾诉自己的思念,她的思念是“理直气壮”的,是“正大光明”的。她知道他不会再回来,却仍然怀着难泯的深情。

你跑了,丢下我,我就要让你、让世人知道,我是真心喜欢你,即使你不再回来,这歌声、这真情、这思念也会传到南朝,传到你的耳中。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有感此事,也写了一首《杨白花》诗: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鸿未断城鸭起。

《彦周诗话》评“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

胡太后当政之初还颇有作为,广听民意,招贤纳才。晚期大兴佛教,穷奢极欲,为了长期把持朝政,竟然毒死自己的儿子,致使政坛动乱,终被权臣朱尔荣沉入黄河而死。

胡太后“性聪慧,多才艺,能诗”,虽然仅存诗一首,即这首杂言古诗《杨白花歌》,但却以意境优美、情真意切被收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更被《中国文艺词典》定为北朝的代表作,她本人也被列为中国优秀女词人。

作为政治家,胡桃后是失败的;作为诗人,胡太后是成功的。

标签: 胡太后北魏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徐勣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人生在世,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机遇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人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因此,或许有些时候,你偶然的低谷,却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未来,比如隋唐名将徐茂公便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

  • 吴三桂在明末直接投降了清军,但为什么后来要反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最有争议的人物了吧,李自成入京后,吴三桂本来是要去投靠李自成的,怎奈因为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投降清军,打开山海关,还给清军当先锋,大破李自成,绞死南明永历帝,吴三桂的历史罪行怕是洗不清的,说他是“民族败类”毫不为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这样一个人,

  • 五代时期的兴教门之变是怎么回事?它与哪位帝王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焚兴教门。唐庄宗的近臣多数逃逸,仅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抵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混战中,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大恸而去。最后,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乐器,放在庄宗的身上点火,焚尸而去。史称兴教门之

  • 湘南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湘南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历史解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昌起义军余部在中共湘南特委领导和湖南省南部地区工农群众配合下举行的武装起义。湘南起义发生在1928年1月12日下午4时的宜章县城。朱德、陈毅在中共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成功,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宜章,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揭开了湘南起义的

  • 汉文帝生性仁厚,却在母亲面前逼死亲舅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文帝,汉朝,野史秘闻

    汉文帝刘恒原先本是代王,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早年有幸躲过吕雉的屠刀,等到诸吕之乱被平定后,代王刘恒就被周勃和陈平迎立为天子。谋立有功,积极运作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其仁厚的性格主要来源于自己母亲薄太后的影响。薄太后自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潜心修道、清静寡欲,与后宫的嫔妃们也没有什么利益冲

  • 杨玉环原本是李隆基的儿媳 李隆基是怎么从儿子手里抢过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将杨玉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来的?“四大美人”的名号由来已久,虽然现代人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却乐于对她们抱有最美好的期望,似乎将一切修饰美貌的词语放在她们身上也不为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是因为她们而衍生

  • 欧阳修和狄青两人一文一武,狄青为何最后却忧郁而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欧阳修,狄青,文史百科

    在两宋时期,有两起文臣陷害武将的事,有一个千百年来妇孺皆知的是,秦桧陷害忠臣岳飞,但是有一起大家也许不知道,那就是北宋的名臣欧阳修,陷害武将狄青,由于欧阳修的多次陷害,最终致使狄青郁郁而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带来了很多负

  • 董卓讨伐战的经过怎样?为何最后会失败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盟军决裂,形成

  • 陈硕贞:比武则天稍微早一些的“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硕贞,唐朝,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之下,难免会有天灾人祸。高宗即位不久,天下各州或多或少有旱涝,朝堂倒有所救援,但也有些地方会有遗漏,而睦州(今浙江建德)正是此中之一,加之当地官府无视百姓疾苦、灾年仍受高赋税。由此,睦州出现了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陈硕贞。陈硕贞,自幼父母双亡,与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姐妹俩年纪小、手无缚鸡

  • 翁曾源当了状元,慈禧竟看上了他,吓得他辞官连夜逃跑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解放后的教育改革之后,一般对省市先的文理科总分第一名也相应的称为状元,也就是状元郎。所以,“状元郎”在我们心中算是很美好的词汇,毕竟,那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对寒窗苦读的一种交代。古时候,高中状元等同于取得了仕途的“通行券”,不少大官都是从正经的科举制度里一步步高升的,这样的人,也被后世称为“科班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