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武将的画像肚子那么大?为什么都是大胖子?

为什么武将的画像肚子那么大?为什么都是大胖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4/2/16 4:51:04

对于古代人的长相,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一些画像来构建出他们的样子了,毕竟当时也没有相机,他们真实的样貌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古代武将的画像却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肚子总是非常大,这就让人想不通了,肚子这么大,上战场了怎么办?挺着一个啤酒肚一样的大肚子,怎么能够杀敌呢?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变高,人们为了更高的需求而努力,越来越注重自己身材的塑造,许多男士的目标都是肩宽腰细八块腹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因身材好而受到好评。而在中国古代的绘画和雕塑中,武将们却大多都是圆脸粗腰,有着较为起伏的将军肚。而且中国古代形容壮士的语言,也都是类似于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这种,突出强调了腰腹要厚实。那么为什么我国古代武将的雕塑和绘画形象都是没有很强壮的肌肉,反而有着“水桶腰”“大肚腩”呢?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中国古代对孔武有力的武士的描写也有类似“板肋条筋”、“猿臂狼腰”的语句,这种形象就勉强可等同于现在我们眼中的匀称肌肉男的形貌体态,但是古人似乎认为那样的描写更符合年轻武士的形象,比如赵云马超等这类年轻武将。而像关羽这样的武将,几乎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关于关羽画像、塑像中,我们都能看见关二爷挺着大大的肚子,飘着长长的胡须,这是中国古代对男子的两个最重要的审美标准。

与现代生活水平相比,中国古代生产力肯定是低的,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地区也并不算一直发达,这时候的审美主要讲求实用性、时效性。加之阶级划分明确,社会大环境纷争动乱不断,这个背景下男子有两大评价标准:生活水平与力气大小。将军肚代表着生活质量高,古代并不将大肚子看成是现代中年油腻男的表现,相反,大肚子在古代是令人羡慕的一个表现。

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条件是较差的,正常情况是“瓜果半年粮”,肉类较少,有部分人连粮食需求都不能满足,更无法跟现代的这种高质高量的粮食产出相比。将军身份和地位可以吃到足额的粮食和肉,而大大的将军肚,是将军地位的最有力的象征之一。古人眼中的将军和力士,大多都是食量大的。如老将廉颇,吃饭都以“升”为单位;又如樊哙力士,当着项羽的面吃生猪肉,都是孔武有力的形象的鲜明反映。

关羽曾经对曹操说:“贱躯颇重,马不能负。”可见关二爷身躯之分量。连马都载不动的关羽,体重应该不轻,所以画像和塑像中腰腹部偏大的状况应该比较贴近具体情况。而且关羽身高预估一米九以上,体重估计两百多斤,骑在几百斤的马上,奔跑起来类似现代的小型汽车。这种冲击力下,再抡起分量也不轻的青龙偃月刀劈下去,顶得住的人也极少。所以关羽在《三国志》中是极少的几个真正在战场上有斩将记录的人:羽望见颜良宝盖,匹马刺良于万众丛中,绍之将莫能挡者,遂解白马围。这便是关二爷斩颜良的描写。

同样,从“精忠报国”的抗金名将岳飞塑像、画像中看,他也是位有着将军肚的人,但参考有关历史记载他徒手能拉开3石弓,相当于300斤。可见,中国古代有名的大肚腩力士自身分量大,力气也极大。

综上所述,区别于现代的思想观念,中国古代的将军们的将军肚不仅是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孔武有力的表现。在达成一定的社会共识后,挺着将军肚上战场更能给对手一种心理压迫。以上仅为笔者个人看法,欢迎读者留言交流。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五湖四海指的是哪五湖,哪四海?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五湖四海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及频率比较高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或者是世界各地,也带有各方团结的隐喻。但你知道五湖指的是哪五湖,四海又是哪四海吗?这就要从五湖四海的典故说起了。五湖四海最早出自《周礼·夏官·职方氏》,文中写到“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又提&

  • 嫦娥是怎么从蛤蟆变成女神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在民间传说当中,“嫦娥”一直都是月宫女神的代名词,她居住在广寒宫里,不食人间烟火,是个十足十的清冷的女神,而有关嫦娥的神话传说也一直流传着。不过,在“嫦娥”这个形象最初诞生的时候,并不是现在我们想象中这样美丽,而只是一直癞蛤蟆。这两个差别就非常大了,那

  • 岐山臊子面来历是怎样的?臊子面起源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臊子面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喜欢吃面食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臊子面。其实臊子的意思就是肉丁,而臊子面的做法也并不复杂,除了臊子在准备一些蔬菜自己就可以在家做出一碗美味的臊子面。臊子面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在岐山各个饭馆都有自己的招牌臊子面。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臊子面的起源和来历,经

  • 没出嫁的女孩为什么叫黄花闺女?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古人用来称呼一类人,总是会有很多的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人群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称呼,例如人们会把那些尚在闺阁还没有婚嫁的女孩子们叫做“黄花大闺女”。只是为什么人们要这样来称呼她们呢?为什么是“黄花”,而不是称作“红花”“蓝

  • 为什么要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买东西买东西大家一定每天都要买吧,但是大家有没有这么一个疑问,那就是买东西为什么要叫买东西呢?为什么不叫买南北呢?其实这些都还是很有说法的啊,其实这个和古代一位叫朱熹的人是分不开的,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下面一起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人们经常念叨的“东西”它似乎是个万

  • 星期制度起源介绍,古代何时采用星期制?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星期制是古巴比伦人创立的制度,后来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则用自己信仰的神灵为七天一周命名。星期制最早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制定,在321年正式实施,此后星期制被传递到了世界各国,以至于成为了世界上的通用制度。中国古代并没有七天一周的说法,基本就是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那星期制度是怎么传

  • 封神榜完整名单和职务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封神演义》最后,姜子牙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因为封神只能封死人,所以最后活下来的人是没有进入封神榜单的。西周阵营的功臣杨戬、李靖、哪吒、金吒、木吒、韦护、雷震子全部肉身成仙,其中几位更是位列仙班,也算得到了不错的回报。很多人还比较好奇这三百多号神仙都有谁,这次就为大家把封神榜完整名单都给列举了

  • 烽火为什么叫狼烟?是燃烧狼粪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狼烟”两个字,我们就知道,这里说的是“烽火”,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烟火,等到诸侯率领大军前来护驾,才发现自己是被耍了。而烽火狼烟,都是代表“战争”的意思,也是同一个意思,那为什么要把

  • 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过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年一次的盛典,在过年期间可以获得一年当中最长的一次假期,可以和家人团聚,可以见到很多久违的亲朋好友。不过,对于莆田人来说,一年中竟然可以过年两次,这是怎么回事?莆田人过年过两次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一个过年的习俗的呢?莆田从明代开始有一个独特的民俗,

  • 揭秘顶上三花削掉会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大家再看封神演义吧,不知道大家看到哪了,但是小编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话说先前小编看旧的封神榜的时候好像记得云中子是有三花聚顶的,但是这个十二金仙却没有,那么这件事情就有点尴尬了啊,话说这个三花剧顶是好事,但是这个顶上三花削掉又会怎么样呢?先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顶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