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春节各项习俗图解,春节传统风俗我们还剩多少?

古代春节各项习俗图解,春节传统风俗我们还剩多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2/16 5:08:16

还有半个月就要过年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不是非常激动呢。不过我们现在期待过年,好像也就是为了七天假期,过年的氛围似乎越来越不被重视了。其实春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是让家人团聚,更是一个狂欢节,祈福、娱乐和饮食都是在春节各家会展现的大项目。古代对于春节的各项习俗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反而是到了今天,已经有很多习俗我们已经舍弃看不到了。下面就以字和图片的形式为大家讲讲古人都是如过春节的,真是十分令现代人羡慕呢。

在古代,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古人是怎么样过新年的呢?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感谢王弘力老先生用绘图记下了这些风俗习惯,回望古人淳朴鲜活的原生态,传承古老智慧的民间习俗。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

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

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

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谓之新妇不跪。

元宵节,走百病摸门钉。多走走去百病。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正月十五赏花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二月二日,迎富,古人携鼓到郊外游玩,早出晚归。

年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有鞭春牛的习俗。

莺花三月,姑娘小姐纷纷踏春放纸鸢(风筝)、荡秋千。

姑娘们吟诗作对,打闹取笑。

集市上,耍猴人在让小猴子表演,小儿笑呵呵。

男子的休闲娱乐之一,蹴鞠,即今日的踢足球。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真的就是汉献帝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汉献帝其实还是有很多故事可言的,话说汉献帝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就是汉献帝,这就有点意思了,话说这怎么可能呢?好像没有证据说汉献帝是诸葛亮啊,这诸葛亮真的就是汉献帝吗?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诸葛亮,生于181年,卒于234年。汉献帝,生于181年,卒于23

  • 揭秘60岁活埋是哪个朝代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古代一到60岁就要被活埋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太残忍了啊,让人觉得完全不能相信啊,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传说到底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呢?还有就是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自古以来“孝”字就是中国文化中相当重

  • 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工资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的一些事情,其实还是挺有趣味的,话说大家也都知道的,在古代有七品芝麻官这个官职,当然了既然叫七品芝麻官了,那一定是最小的一位官职了,那么就有人好奇的问了,这七品芝麻官一年能拿多少钱呢?也就是一年的工资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七品芝麻

  • 古代战车为什么会被骑兵替代?“战场霸主”被淘汰的原因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战车是一种可以用于攻守两端的重型装备,在战场上曾是“霸主”一般的存在。但是这种看似无敌的工具,在春秋以后便逐渐没落了,原因是骑兵的崛起逐渐替代了战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骑兵能够代替战车的作用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分析下其中的原因。在古带战场,战车的最大作用,往往是利用巨大

  • 匈奴为什么不杀被俘的汉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匈奴人大家都知道的,非常的凶悍强悍,但是大家也懂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怎么能打天下,但是如果熟悉匈奴的历史的网友会发现,那就是匈奴如果俘虏了汉朝的名将之后,会选择不杀这些人,话说这和匈奴人性格不符合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不防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

  • 为什么我们称韩国人叫棒子?其实这个称呼在古代就已经在叫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现在的人总是喜欢给人或者其他各种东西取外号或是昵称,就像我们经常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毛子”,说印度人是“开挂民族”、“三哥”,说韩国人是“高丽棒子”、“韩国

  • 冯小怜和花蕊夫人谁更有志气?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冯小怜和花蕊夫人其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这两个人都是传说中的烈女,很有志气的两个人,在一些事情面前表现出来的就是大无畏的精神,所以还是比较的让人佩服的,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假如把冯小怜和花蕊夫人放一起,那么谁会更加的有志气一些呢?更加大无畏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 故宫首次复原天灯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从1月8日开始,故宫就开始了一次与众不同的特殊展览,这一次的展览,是希望为大众还原出一个古代宫廷新年的盛况,这必然需要用到很多古籍上的相关资料,其中“天灯”和“万寿灯”就非常重要,但是过程又很曲折,既然要还原,自然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而在1月21日,这

  • 二战一位日本飞行员的作死举动,让10万日本侨民倒了血霉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围绕着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三个轴心国展开了对世界的侵略,从而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在当时的欧洲战场上却出现了非常奇怪的一幕,那就是一直完全有日本人组织起来的军队不帮着德国人打仗,反而是伴着盟军几度摧毁了德军的防线,成为了盟军最终取胜的关键功臣之一。那么问题来了,

  • 古代打仗的时候为什么不会装死,装死会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自然是躲避,尤其是自己没有能力对抗的时候,躲起来不丢人,留得青山在,日后总会有机会反击的。但是在战场上,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而且古时候人们打仗的时候,也并不会采用装死的办法躲过一劫,这是为什么?如果装死的话,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一起来看看吧。1.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