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苏坦妹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苏坦妹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37 更新时间:2023/12/24 8:08:50

苏坦妹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她其实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设定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位才女,而历来才女的命运都未必好,苏坦妹也是一样,她年纪轻轻就被朱元璋杀掉,死的时候才只有24岁。然而朱元璋杀了苏坦妹,却并非是因为苏坦妹犯了罪,而是被朱元璋误杀的,后来朱元璋为了表示自己的悔意,专门在她坟前立了一块罪己碑。这就很让人奇怪了,朱元璋为何将一代才女杀掉,而且还是误杀呢?

1.苏坦妹简介

苏坦妹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刘辰《国初事迹》: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此记载与朱元璋唯一侄子朱文正征战经历吻合,指朱元璋曾斩杀朱文正献上的约二十岁能作诗的才女,但并未提及该才女的姓名等信息。

苏坦妹,祖籍浙江省金华,元末明初人,一代著名的江南才女,和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死时年仅24岁。

苏坦妹同浙江四贤,刘伯温等人也是素有往来,经常参加浙江地区当时有名的“兰溪会”,在会上常常高谈阔论,吟诗作对。

24岁卒于朱元璋误杀,后来,朱元璋为了表示悔意,在苏坦妹的坟前立了一个“罪己碑”。

楚方玉,是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虚构的人物,为元末明初江南才女之一,死时年仅24岁,14岁便与江南另一才女苏坦妹并称“江南楚苏”,在浙西文人汇集的著名诗会——兰溪雅会上,以诗才力压群贤.与苏坦妹并称,二人交好情同姐妹.明初因苏坦妹被朱元璋误杀,作为挚友的楚方玉悲痛万分,立誓要为苏坦妹申冤,随后就有了她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并一夺状元之举,在大殿上羞辱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兰溪会』是浙西四贤和闻名江南的才女“楚苏”(楚方玉和苏坦妹)每年一次的聚会,堪称佳话。而12岁的苏坦妹在第一次亮相兰溪会时便诗压四贤,独领风骚。但如此风雅的一个文艺之会却在无情残酷的战乱之中“风雨飘摇”。

2.苏坦妹的死因

苏坦妹死因详推起来,全是源于她的忧国忧民之怀。她没有将自己的绝顶聪明、绝世姿容藏身于乱世之后。

事情是这样的(以下情节据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所述,未考诸正史,请读者自酌):

朱元璋的部队打下浙江,他便竭力诚邀贤人志士。当时的浙西四贤朱元璋早有耳闻,一面派人四处查询,一面在他占领的城池张贴告示,体恤百姓。老百姓在看朱元璋的贴文,可是由于教育的盲点,百姓不懂贴文的意思,苏坦妹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为大家解释贴文的含义,这个举动酿成了苏坦妹之死的诱因。

她的这个举动被正在巡逻的朱元璋的养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济看到了,他们被苏坦妹的惊人美貌和独特的气质而震撼,于是借口“私藏惑乱百姓的传单”将苏坦妹掠走。朱文正想以此表示孝心,将苏坦妹献给父亲朱元璋。

而当朱元璋看到苏坦妹的美貌时,他感到震惊,半晌无语。他说:这样的美丽再铁石心肠的男人都会心动的。说完带点儿神魂颠倒的臆想走了。这是朱元璋第一次也是从未感觉过的“近美情怯”。

第二天,朱元璋审理胡德济一案,原因是胡德济攻下城池后将青楼女子掠至家中淫乐,败坏军纪。胡德济在庭上为自己力辩:前有车,后有辙。他所指即朱元璋的养子献美女苏坦妹的事情。

为匡正军纪,朱元璋将苏坦妹也带来庭审。当时的朱元璋在整治军队上律法严明、不徇私情,也绝对不会徇私枉法。他冒胡大海谋反之险毅然斩了他的儿子胡德济和那些青楼的女子。

同样,为体现自己以身作则,朱元璋杀了苏坦妹。苏坦妹的死亡仅仅是一个冤枉的牺牲品,朱元璋不杀,则无法对杀胡德济的事作出交代,更无法服众。一代才女就这样在24岁时成了“红颜薄命”又一个版本。

这个识字不多的皇帝也曾经诵读过苏氏的诗作,可是他为了帝王大业,还是杀了才女。虽然事后朱元璋非常后悔,在苏坦妹的墓碑前竖了“罪已碑”,再次俘获了天下士人的心,但是一代才女的香消玉殒是无法挽回的。

苏坦妹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她的美丽与气质。美丽与独具气质是没有错的,可是错的是她在不适当的时间展现给了那个好色而又野心勃勃的乞丐首领。苏坦妹的美丽在朱元璋眼中变成了一种他自己都无法抗拒的魔力,这种魔力很可能会消蚀他的志向,使他沉沦于此而不能自拨。在这种魔力面前,朱元璋的心理压力得到了空前的考验与折磨,继而在无法承受或是零承受的状态下变成了魔鬼化的魔鬼选择。朱元璋在苏坦妹的美丽面前溃不成军,他害怕,他恐惧,因为这种害怕和恐惧,朱元璋的所有男人的尊严和人格而构筑起的摩天大厦在苏坦妹的美丽面前轰然崩溃。苏坦妹的美丽对不堪一击的朱元璋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所选择了破坏美、撕裂美!

从另一个层次看,朱元璋杀胡德济算是替苏坦妹抵命,因为正是这个混混小子把苏才女掠到了营中,最终才有了这样的下场。而苏氏的死,又向胡大海证明了“我朱元璋是公平的”,不光杀你儿子,也杀了全天下的美女、才女。你胡大海就别不心服了。在才女之死的背后,朱元璋结结实实收了一回“一箭双雕”之利。

才女之死,无非是命运不济,生逢乱世而又碰到了朱元璋,只能令我们扼腕叹惜、追祭香魂!

祭词曰:

京门伤古,无限踌躇。元明风流,江浙沉浮。诗文盛会,首推楚苏。

浙西诸贤,抱袖折服。流离乱世,宋刘结庐。卿居兰溪,抱玉怀璞。

三章诏告,阅帖代抚。劝农喻桑,教化村夫。岂知狼豺,潜踪掠居。

兰心蕙质,催若柳蒲。明堂诘酋,怒斥鹰狐。罪其怀璧,犬死殃鱼。

玉碎钟毁,白练血图。苌虹化碧,哀猿啼枯。悲卿之丧,哀恸江湖。

百代相望,我为卿哭。韶华已逝,诗文在竹。遍求馆藏,竟无一椟。

秋风既起,置酒推樽。芳容渺远,唯在我心。拙词以祭,安飨香魂!

长雁孤鸿,梧桐声声。商商汤汤,祭者何人?红楼剑客,狷狂书生!

注:“宋刘”指浙西四贤中最出名的刘伯温和宋濂。

3.朱元璋杀苏坦妹的原因

“父亲,如何?”这是朱元璋侄子、养子朱文正将绝代美人苏坦妹献给朱元璋时的问话。朱元璋沉默半晌,在苏坦妹的窗外对养子道:“如此美人,纵铁石心肠之人也难免不会动心。”朱文正以为这样一来,父亲就会享用这个美人了。可结果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朱元璋摆摆手道:“今晚不便!”

美色当前,朱元璋却不享用,显然并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这不能,是因为就在他得到美人的当日,他就接到了军中将士胡德济将妓女带回淫乱、扰乱军纪的消息。

此时的朱元璋正在与陈友谅张士诚打仗,他的部队刚刚打下浙江,在这种情势下,高瞻远瞩的朱元璋知道,只有整顿军纪,才有拿下天下的可能。大凡成功人士,多是能随时抓住主要矛盾的人,他们从来知道:在合适的时机干合适的事。眼下的境况,军纪是第一要务,这种时候军纪涣散就等于前功尽弃。所以,朱元璋身为首领,是绝不能在这种时候自己不正的。

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虽然进献美女之人是自己的亲侄子,可早不献晚不献,偏偏这时候献,肯定事出有因。按照正常逻辑推算,朱文正是想以拉朱元璋下水的方式,帮助好友胡德济逃脱惩治。可朱元璋是何许人,岂会上这种当。

果然,第二天当胡德济的罪证被呈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看着老鸨和妓女眉头皱到了一块。他大声道:“你(胡德济)虽是功臣之后,可扰乱军纪也当受罚,为了整饬军纪,你和同伙全部处斩。”

胡德济一听立马慌神了,他想起朱文正已将他们寻得的美人送给朱元璋便大着胆子道:“前有车后有辙,不能单单处置我一人!”朱元璋并不慌张,到此时他便已经完全明白,昨日的美人是个陷阱。于是,他不慌不忙道:你说的,可是昨日文正献给我的美人?

胡德济低头不语,朱元璋一声喝令:“带上来!”很快,绝世美人苏坦妹便被带了上来,众人一看顿时惊呆了:如此美人,真真绝色也。朱元璋看着美人也心生不舍,但他知道,此种情况下,只有牺牲她才能整顿军纪。

朱元璋指着妓女和苏坦妹看向众将士:“她们,都是女人,能让人生邪念的女人,可我们的军中不能有邪念,所以为了整顿军纪,她们都得死!”说这话时,朱元璋的两眼微微动了一下,他心里隐隐有一丝痛,只是这痛无人能察觉。他痛的是,这个叫苏坦妹的女子竟无端端被牵连其中,自己却分明没有解法,大概这就是命吧。

苏坦妹不仅绝色,也有一身才学,她自然不会如此甘心被无辜处斩,于是她大喊:“凭什么杀我,就因为我美丽会让你们动邪念吗?简直荒唐!”

朱元璋听完越发对这女子心生怜惜,但军令如山,他既已下令便不会轻易更改,他缓缓道:“我知道你是无辜的,可眼下的境况下,你不死,我军中的军纪就没法整治,所以,对不住了!”朱元璋话音落下后,就有将士将苏坦妹拉了下去,一代才女美女就这样匆匆结束了短暂一生。

苏坦妹死后,朱元璋深为悔恨,他甚至为此专门在苏坦妹坟前留下了一个“罪己碑”。这罪己碑虽未流传后世,但它却助朱元璋得到了“浙江四贤”的归附。

因这“罪己碑”,朱元璋严明军纪不惜冒着大将谋反的风险、不惜牺牲绝色美人的故事便广为流传了,他称霸天下的雄心也为更多能人志士知晓,就是在这之后不久他一心想找寻的“浙江四贤”竟主动归附于他了。

说来,在这段历史里,朱元璋是个完全意义上的赢家,而苏坦妹则是个完全意义上的输家。这是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的必然结果,也是千百年来“女色误国”论调下的必然!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爸妈年青的时候都长什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有句老话“相貌都是爹娘给的”。这句话真不假,在基因学来说,相貌也是会遗传的。比起现在的“网红脸”当年的美女不知道多自然,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美。回家翻翻看家里的老照片,看看当年的父母,他们也曾跟我们一样年轻过、徇烂过。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看看当年英俊

  • 古代皇帝打赏金瓜子有什么用?为何嫔妃们都想要?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黄金属于一种抗氧化的贵金属,因为他的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常常会被拿来打造成各种样子,我们现在去逛首饰店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精雕细琢的金饰。而且金饰也是古代皇宫贵族们必不可少的收拾之一,象征了财力、地位等等。其中有一种东西叫做金瓜子算是一种货币,这东西别看它不起眼,它的来头可不小,乃是皇帝御用打赏之物,可见

  • 隋唐十大钝器排名中为什么前三的都是锤子?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隋唐其实也非常的繁荣,隋唐的小说啥的什么的也非常多,所以隋唐的一些故事还是被人熟知的,隋唐传言有十大钝器,这个是力气的象征,所以也还是非常吸引人的,这是十大钝器中的前三名好像都是锤子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隋唐英雄中,每个好汉都有自己独特的兵器,但

  • 朱元璋为何要杀给他算命非常准的相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朱元璋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有故事的一个人,非常的励志,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却又非常的喜欢杀人,今天就说说朱元璋杀人的另外一件事情,话说这个朱元璋把给他算命的相师给杀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朱元璋为何要杀给他算命非常准的相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说到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于他的故事数

  • 古代的刽子手为何大多数都没能娶妻生子?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要说起我国古代女人最不愿意嫁的人是谁,估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太监这个群体了,事实上除了太监意外,还有一类男人女人是不愿意,也不敢去嫁的。这个群体就是刽子手了。按理来讲,这类男人的收入在当时而言,可以算得上是非常高的。女人若是能嫁给这些男人,起码吃穿应该都是不用发愁了。可是实际上,古代女人并不乐意嫁给

  • 东北八大怪是哪八大怪?有着怎样的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各个不同的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风俗,在各个方面都是很不一样的,而在东北地区就有着“东北八大怪”这样的说法,这个说法很多人可能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这究竟说的是什么,其实这指的是东北地区的八个生活习惯,但既然是生活习惯为什么要叫做八大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清朝的官员们为何每天要饿着肚子上朝?这其中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皇室的主体民族是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很多文化习惯上跟汉人是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这其中清朝的官员每天都要饿着肚子上朝这个习惯就跟我们汉人要吃早饭再做事的习惯就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在非常注重养生的古代,为什么上朝的官员要饿着肚子呢?吃饱了上朝不行吗?首先来看看上朝的时间吧,在清朝不是

  • 古代人在投河自尽的时候为何要把鞋子脱掉?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古人其实有很多想法是现在人体会不到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吧,话说这个古人在投河自尽的时候会选择把鞋子给脱了,想要自尽的人其实都已经非常绝望了,还想着脱鞋子干嘛?所以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大家在古装剧(稍微严谨一点的)中可

  • 督战队是一种怎样的部队?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历史上孟子与梁惠王聊天的时候说国一句话:“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便是50步笑百步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士兵在战场上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的情况那是家常便饭。为了能够加强军纪,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

  • 当年的九龙杯被盗事件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九龙杯其实大家也知道还是非常非常给力的,也有很多的故事和传说,传说啊这个九龙杯以前还没盗过,但是很快就找回来了,过程当然也是非常的惊心动魄的,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记得这件事,曾读过当年九龙杯失窃找回整个事件,过程有点扣人心弦,那是1971年3月25日,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