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社交用什么代替名片?古代让别人记住你的方法有哪些?

古人社交用什么代替名片?古代让别人记住你的方法有哪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4:26

在现代正规社交场合,名片同样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身份信息,因为你想让对方记住你的话,名片是必不可少的。那古人社交的时候是用什么替代名片的呢?感觉在古代可能社交的场合会更多,因为也没有电话和网络,大家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相互认识,所以要让对方知道你、了解你,就必须要有一份你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对方。古人也不傻,早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介绍自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对于名片,做销售的同志肯定不会陌生,基本是必备的,尤其是社交工具还没这么发达的时候,轻轻的一声“这是我的名片。”顿时觉得自己特有面子、优雅,因为名片一般为成功人士所有。

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名片的普及程度也提高了。现代的名片一般用于商业交往,上面标注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公司职位等。简单来说,名片是一种交往工具,一种快捷的自我介绍方式。现代社会名片这么普及,那么古代的人会不会也有名片?答案是有的。

现代的名片都是印制的,一个长方形硬纸块,非常轻便。我国古代名片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那时没有纸张,可没有现在的那么方便,材质一般为木块或竹块,块头也大得多,也不叫做名片,称为“谒”,叫法之所以那么奇特,与先秦时期政府机构设有“谒者”的官员有关,侍奉国君左右专门掌管传达等事务。

秦国统一后,各朝基本都设有“谒者”或类似的官职,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达官贵人也设立有专门负责接待客人的“谒者”,通俗点来说应该是“通仆”,因为他们不是一种官职,根据主人的意思来反馈信息给来访者,工作内容大概和今天的秘书相似。后来为了方便,出现了“谒”,上面写有自己的信息,求见原因,直接投递到对方府上,不再需要专人负责来访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秦汉时期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谒”为达官贵人所用,不被平民百姓所触及,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汉高祖刘邦,在秦朝当亭长时,有一回县令宴请各界有名人士,并规定没有钱的只能在大堂外,“地痞”出身的刘邦看到这种场面,自然想掺和一下,没有钱怎么办,他递了一个“谒”,并附上贺钱三万,实际上他一分钱都没有,这一大胆举动震惊了宴上的吕公,为日后吕雉嫁给刘邦埋下了伏笔,看来成大事者脸皮要够厚,不拘小节,无疑刘邦都拥有了这些特点。

到了东汉时期,“谒”易名“刺”,随着纸张的发明,“名刺”也改用纸张,纸张的发明也促进了“刺”的使用,不再像秦汉时期有那么多等级限制,东汉时期的“刺”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据记载东汉名士郭泰经常收到名片,夸张到用车来装,汉末狂士祢衡也有很多名片,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的不是别人投的,而是自己做的,投不出去,以至于“刺”上的字都磨没了。

东汉到唐宋时期,名片不再叫“刺”,而是称“门状”,唐宋时期科举盛行,这给底层百姓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了渠道,每次科举考完试后,不能像今天一样高考完了就可以完全放松了,这些新科进士,寒门书生还得四处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赏识以及提携,为自己以后政治前途铺一下路,要见到这些名门贵族先得投“门状”,看主人是否接见。

古代“名片”与“名”字沾上边是在明朝,称“名帖”,在明朝,读书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识字的人在明朝相比其它朝代有所增加,也比较讲规矩,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递上“名帖”。“名帖”上的字要大,以表示自己的谦恭,如果太小则被视为傲慢,且要写满整个门贴,明朝“名帖”大小约为长七寸,宽三寸。“名帖”直到清末民初才称“名片”,趋向于了小型化,尤其是在官场,“名片”大小来显示地位,官大的名片小,官小的名片大。

古代名片除了各时期的称呼不同,内容和规矩和今天也有一些的差别。身份和地位相近的人,名片上一般写官职、郡里、姓名,在一些不是很庄重的场合,还可以只写姓名。下级拜见上级,内容多为谦恭之词,如“某谨上,谒某官,某月日”,或“某谨祗候”、“某官谨状”等。

古代名片的使用规矩也不少,出门拜客必先投名片,投了名片如果不见面,必被人们反感。明清时期等级不同的人,使用的名片也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颜色,位高权重的人使用红色,如果是皇亲国戚就更加与众不同了,例如亲的,名片上会写有“王”字或者别号,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尊贵。

名片的使用与一些习俗、礼仪也有关联,家中有丧事,名片上的左角会写上“制”字或四周画上黑边框。古代名片还有一个用处,可以用来拜年,年关将至,亲戚朋友过多,古代交通落后,不能一一拜访,这时可以遣派仆人携名片去拜年,称“飞贴”。有意思的是各家都会在门前贴一红纸袋,用来接“飞贴”,意为接福。“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是诗人文征明的《贺年》对“飞贴”拜年的生动描写。

“名片“是我们老祖宗适应经济文化发展交流发明的交流工具,且与时俱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并没有消亡,现代的名片也是由古代名片发展而来,还传到了国外,日语目前都还在使用“名刺”一词,名片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专利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吕布在杀了董卓之后,为什么会被赶出长安?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吕布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虽然厉害吧但是就是有一点点的智商欠缺,但是其实真正的历史上也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小说演义杜纂而已,话说吕布在长安把董卓刺杀之后,他应该就算是占领了长安的,也算是兵强马壮吧,但是为什么最后还是被赶出了长安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吕布没有兵强马壮

  • 金庸小说当中,有哪些人物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直被人们看作是武侠当中的经典,也一定有不少人是将金庸武侠全部都看过的,对于其中描绘的世界和人物都耳熟能详,甚至随便抛出一个名字,都能够知道他在哪些作品当中曾经出现过。武侠虽然是虚构,但是书中还是有不少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这些都有哪些人?一起来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呢?1.射雕英雄

  • 金庸群侠编年史,跨越2000多年的江湖情仇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金庸每本小说都承载了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中我们能看到各种爱情和仇恨,还有家国大义,这也是金庸先生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那如果把金庸先生作品的时间线全部联系起来,我们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编年史呢?这次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这个时间线非常长,中间整整跨越了2000多年。可能在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还是在宋朝

  • 晚清的遗老遗少,过了几十年却不知清朝已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朝代的更替是历史上必然的结果,然而每一次朝代更替的时候,必将是天下大乱,战争不断,各地老百姓痛苦不堪。说起中国近代的历史,晚清时期就是我国的屈辱时期,那个时候很对人做出了自己的宣战,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当了叛徒,有的则勇敢的站出来抵抗,而有的却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乱世。就在1950年的时候,就发现了一批晚

  • 清代妃子怎么都是用被子包起来抬进寝宫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清朝的妃子们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其实如果能被皇帝宠幸那就是真的是飞黄腾达了,但是如果不被宠幸那也是孤苦一辈子了,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最近小编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清代妃子们在被翻牌子的时候竟然是用被子包裹起来寝宫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

  • 越战期间,美军是如何对待越南女兵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就像是世界警察一样,表现得十分活跃,哪里出了问题都要却插一脚。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很多地区的战争,几乎都能看到美国人的影子。而在这段时间里,最让美国人印象深刻的战争那就非越南战争莫属了。因为这次战争,是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战争,最终以北越游击队和越南人

  • 中国古代四大风流韵事是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有数不清的人,自然也就有数不清的事情,由此诞生的很多流传千古的故事,有一些也很是值得说道,比如古代有四大风流韵事。这四件事或许不像四大美女那样人尽皆知,但也还算是比较有名了,你知道这都是哪些事情吗?这四大风流韵事的主人公都是谁,他们都做过些怎样的事情呢?古代最著名的四大风流韵事

  • 古代女性择偶看什么?颜值和才华怎么选?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人找对象,大家都会把颜值摆到第一位,但是想把今后的日子给过好,光有颜值肯定是不够的,当然这其中的道理我们老祖宗也早就告诉我们了。那古代女性择偶又有什么标准呢?其实大的方向和现代差不多,不过才华和家庭条件还是摆在首位的。因为古代非常讲究四个字“门当户对”,阶级相差太悬殊的家

  • 古代皇帝赏赐给大臣猪肘子,为什么大臣出门就扔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猪肘子其实在古代也还算很有名气的一种食物了,因为这个东西在古代一般的穷苦人家也算得上是一辈子都吃不到的美食了,但是在皇宫,在帝王面前这样的情况就显得简单了,因为皇宫里面帝王是随便吃的呀,但是这里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些皇帝在给大臣赏赐猪肘子的时候,这些大臣竟然出门就把猪肘子给丢了,那么

  • 古代八百里加急中途换人么?换人不换马是不是真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对于古代人来说,运输会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不管是快递还是书信都需要靠马来传送。但马也只是一只普通的动物,它也会累,所以碰到紧急情况的话古人会怎么做呢?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八百里加急”这句话,八百里加急并不是让一匹马连续跑八百里,那可能这匹马早就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