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我”在古代为什么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我”在古代为什么是兵器?究竟是长什么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2/3 18:32:21

“我”这个字,已经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汉字了,而这个字现如今最用的意思,就是表示自己,我,我们,都是表自己活着与自己一方的人们,是一个很基础的汉字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汉字在古代,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它的意思现在的意思不一定还是一样的,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一些意思,而我这个字也是如此。你能想到,“我”在古代的意思竟然是一种兵器吗?这个“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而这个字为什么现在又和古代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了呢?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我是什么兵器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很大。

我,是指商朝至战国时的一种砍杀型兵器,于秦朝以后渐渐不再流行。我是一种一边有三排尖齿、顶部尖利的扁平状兵器,需要再加装长柄才可以使用。“我”从戈,是个会意字,有杀戮的意思。由于戈是古代一种常见兵器,我字逐渐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称“自己”的意思,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说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我”是三根齿罢了。“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三角刺砍将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保全的。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字。那时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专用词,《尔雅·释诂》中解释说:“朕,身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称。至于“寡人”,更是大众用词,《诗经·邶风》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寡人”到了唐代,才成了皇帝的专称。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作为代词用,指的是“我们”。“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它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再也没有变动过“我”的意思。

2.我为什么会变成第一人称

看过历史书或者经常追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会发现,古人在说自己时常常用的是“吾”、“余”、“在下”、“鄙人”、“孤”、“寡人”、“臣”、“小人”等等,几乎没有“我”。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我”字?“我”字的本意又是什么?

在汉字中有不少象形字是模拟人体的,比如“人”字,是个侧面的人形,“大”字是个正面的人形,这两个模拟人体的象形字看起来都是一目了然的。

但你仔细看“我”字时,会发现怎么看也和人没有什么关系。那么“我”字究竟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学者们终于找到了答案。甲骨文中的“我”字,其实是一个兵器的名称,我们现在所说的“我”,是甲骨文的象形,也就是兵器的象形。

商代金文中的“戈”,它非常忠实于原物,一看就知道“戈”长什么样子,拿甲骨文中的“戈”和甲骨文中的“我”做一个对比,会发现他们同样有一个兵器的象征,就是长柄的尖头的兵器。“我”字对比“戈”字多了一个锯齿形的多刺的尖头,所以“我”字也就确证是一件兵器。

学者们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它和“我”的前端非常相像,也许这就是失传已久的“我”。

在上古时候,“我”字只有读音没有字形,大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形给它,突然发现兵器里面有这么一件叫做“我”的,所以就把它借用过来,给了这个字,所以两个字的意义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同音假借”的关系。在汉字的造字过程中,“同音假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3.我是怎么从兵器变成自己的

上周时期,战乱频多,且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国家最重视的两件大事,除了祭祀就是战争。于是乎,为了表示自己很厉害,古代的室贵族,都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方的战士。

就这样,但凡是自己的人,都称为“我”方战士,大家可以多默念几次,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自己一方战士都是“我”方战士……发现了吗?对了,我代表自己的意思就出现了。从此以后,我就可以用来代指自己了。

《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句子,而这些词句中的我,就是指代自己。这就表明,至迟在春秋中期,“我”就可以表示自己的意思了。

最后,“我”为什么不作为兵器了?

一方面,日益完善的铠甲,能更方便保护士兵,“我”不再具有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冶炼兵器技术先进,尤其是弩、剑和戈、矛、铩、铍等锐利长兵器,让秦军在战斗中,极具优势,“我”于是逐渐淡出了战场。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把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帝王选一位当营长谁比较合适?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也还是有不少的故事,话说啊这个前前后后有接近400位,这个人数那刚好是一个营的人数了。最近就有人非常有意思了,他们做了一个假设,假如把这些个帝王全部放在一起,那么这个谁比较合适当这个营长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有感兴趣的别错了,速度来喵喵吧

  • 愚人节真正可怕的事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愚人节到了,大家都过得如何?有没有很爽快的整人?或是被别人给整了?又或者是你将平时那些难以启齿的实话故意挑选在今天说出来,让人以为你撒谎?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发生在愚人节的事情,不知道大家今天有没有听到什么谎言是如果成真了,那将会很糟糕的,或许里面其实也含有真实的成分也说不定哦!也许这就是愚人节真正

  • 愚人节有什么起源和传统?西方人怎么过?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知道,4月1日是愚人节,而这个节日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虽然说进入国内之后,有了很多新的含义,但是如果想要了解最正宗的愚人节,还是要看愚人节的起源,以及它在国外流传的历史,还有西方人对于愚人节的过法。那么,你知道愚人节这个节日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吗?愚人节作为一个“愚弄人”

  • 意大利专坑德国一百年,至今还在坑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从蒙古阵营跳出来加入到了协约国阵营,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正式开启百年坑德国的生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原本意大利是加入德国以及奥匈帝国一方的同盟国。然而在战争爆发之后突然间就毁约改投向了英法为主的协约国阵营。这一正一反造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整整两个意大利的实力升降。话说

  • 为何说定陵不要随意去参观?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这个定陵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其实这个地方现在是一个可以参观的陵墓地点了,也就是可以到这个地方去玩,但是他毕竟是陵墓还是有很多忌讳的,最近就有传言说了,这个定陵是不能随意参观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能随意参观啊,还有这个参观定陵有什么忌讳吗?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值得讨论的,下面我们一起来

  • 为什么道士和太监都拿拂尘?两者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古装剧里面看到,一些道士手里都拿着拂尘,不仅是道士,在神话剧中,很多神仙手里也有,而这些神仙基本上也都是道教的神仙们。如果说拂尘是道士的标志,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在一些太监的手中呢?一些电视剧里面,不仅是道士,或者说道教人士,信道教的人们,而且还有在太监的手里也会拿着拂尘,这究竟是为

  • 考古界十大凶墓是哪十大?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看到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个考古界的十大凶墓,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那么这个考古界到底有没有这个十大凶墓呢?其实当然是有的啊,当然了这个也只是一些笑谈而已,不具备真实效应了,所以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传说这个秦始皇陵墓、罗马古城庞贝城还有什么印度泰姬陵、奥茨冰人葬坑都上榜了,所以有对这个感兴趣的可以一起

  •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方形而不是圆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天圆地方”很多人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是我国古代人们的一种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与现代人所认识的世界自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过这中间毕竟还是有着千百年的跨度,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而我们也发现,在古人的生活中,其实很多方面都有与这种思想有很大关系的地方,比如城市的形状。在看

  • 清河公主为什么要满门抄斩以前救过他的富家女?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河公主还是比较有故事的,关于她的传说也非常的多,最近很多人说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清河公主好像以前落难的时候被一位富家女给救了,但是后来清河公主恢复这个省份之后啊,这家富家女好像没满门抄斩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的操作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

  • 玥字真的不吉祥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玥”字不吉祥在民间是的的确确有这样的说法的,有人研究说“玥”字最早出现在北宋的《广韵》,但是经过详细的调查发现,其实并非如此,“玥”字很早就出现了,但是由于这个字十分的特需,所以一般人真的不会用,在古代“糕&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