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时候的“发配边疆”是发配到哪里?犯人们去哪里做什么?

古时候的“发配边疆”是发配到哪里?犯人们去哪里做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4/2/17 2:38:03

很多人一定都在各种影视剧或者其他学作品当中听到过这样一个词,“发配边疆”,有些是免了死罪之后的降刑,有些则是直接判了发配。边疆,在我们的印象中,大概一直都是一个苦寒之地,生存困难,有一些原本是贵族的人,犯了罪被发配边疆,地位一落千丈不说,还要过着自己从来都没有过过的苦日子,能不能活着走到发配地都是一个问题。那么,那些发配边疆的人们,他们每天都是做什么呢?

首先,边疆在哪里?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历朝历代的边疆的范围都是不固定的,比如唐朝时期的南方大概就是现在的广东地区,北方就是渤海地区,而清朝时期,北方就到了现在东北的北边,西边就是蒙古国,南边能远道南海。所以,发配到哪里还要看是在什么朝代,如果地盘小一点,那么路上的时间也会少一点,但是如果地盘很大,自己光是走过去,有些可能就直接累死在路上了,还真的不如直接判死刑,死前还要遭受那么多折磨。

其次,他们到了边疆都会做些什么呢?当然不可能是让你去享福的,第一个也就是最初的目的,充军。这种刑罚在古代是轻于死刑而重于流刑的,流刑也是发配,只不过不是充军而是服劳役。充军其实也就类似于现代的劳改,只不过更严苛一些,是作为死刑的代用刑存在的,正所谓“刑莫惨于此”,很多犯人宁肯被判死刑,也不愿意遭受发配充军,由此可见这种刑罚看起来是给了你一条生路,实际上却比死还要不如。

发配的地区也不仅限于最边缘的地区,它分为四种,四千里称为极边、烟瘴,三千里称为边远,两千五百里称为边卫,一千里就是沿海附近,也会到这些地方进行开发,那么发配的犯人就成为了劳动力。其中“极边”一听就是那种最遥远的地方,一般都是最北端或者最南端,有的时候有些人也会被发配到海岛上面去。古时候的海岛可不像现在这样,一听就充满假日七夕,那个时候的海岛上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偏僻不说,四面都是水,到了海岛上,想要逃也逃不走,例如现在山东蓬莱的沙门岛,从五代时期就成为了重要的流放地。

还记得《水浒传》中出现的流放的情节吗,只能说他们运气还不错,要是真的被流放到了海岛上面,一百零八将都不够了。不过,也不是就没有人逃出来过,传说中的“八仙过海”,有一种起源认为就是北时期有八个犯人,从沙门岛游了几十里的水路逃了出来,之后就成为了八仙传说的来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戍边的任务,毕竟一个犯人一个士兵,一起来戍边,士兵当然成本比犯人要高,人家又没有犯错,该给的一个都不能少,而犯人就不一样了,还能活着就已经是恩典,他们也没办法去祈求什么。还有耕地,在边疆地区土地开发,很累,费时费力,如果将犯人派过去进行开发,他们就都是免费的劳动力,也就根本不需要考虑开销问题,再加上这样做能够获得的利润可比流放一个犯人要多得多,因此发配边疆的犯人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士兵来源。

当然,除了这些体力活苦力活,也有一些是比较轻松的文案工作,只不过这一项主要是针对发配过去的一些官员们设定的,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担任,所以更多的还是靠体力活才能做到的。

边疆路途遥远,有很多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当然也有很多坚持不下来的。有一部分是在半路上,每天每天担惊受怕,而且路途遥远。即便是有命活到走到了发配地也未必就能顺利活下来,毕竟后面多的是苦日子在等着呢。

当然了,流放也有很积极的人,就比如大文豪苏轼,他也去过海南,不仅没觉得苦,反而觉得有那么多好吃的。当然了,特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他被贬去海南,并不是充军发配,他还是去做官的的。

再比如柳宗元,他也是被贬过去了广西柳州,但是他们都去教化当地居民,尽管生活条件还是艰苦,但对他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流放至少没有直接是死刑,听起来更人觉得仁慈一些。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猪八戒到底是白猪还是黑猪?在原著中又是什么形象?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西游记》在中国绝对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你也许觉得红楼梦很无聊,也许觉得三国演义格局太大,也许对水浒传没有兴趣,但是对于西游记,你一定是最有兴致的。《西游记》的影视剧一直被看做是暑假时期的霸屏神器,每一幕都带着小时候的回忆。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剧中都存在,那就是猪八戒的肤色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猪八戒究

  • 六位帝皇丸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几个"六位帝皇丸"?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你是不是曾经听说过,“六位帝皇丸”的说法?这可不是某种药的名字,虽然的确有一种药与它同音。在这里,“六位帝皇丸”指的就是唐中宗李显。李显不仅自己、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儿子是皇帝,这些听起来都没什么问题,皇帝不就是这样继承的嘛,可是,除此之外,他的弟弟、侄

  • 二战意大利爆笑史,无辜的潜艇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话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是先加入了同盟国,然后再跳槽到了协约国,而且这次跳槽来的很突然,所以很多人一时间都还没适应过来。1917年3月,意大利潜艇阿尔贝托·古列尔莫蒂号在自家门口巡逻,瞎晃悠,也没招谁惹谁,也没搞得其他任何人不高兴。但当它们晃悠到科西嘉岛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事情。他们碰见了盟

  • 古人会留多长的头发?他们是怎么洗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题材的影视剧或者游戏动漫当中,我们总会看到里面人物一头长而飘逸乌黑的的长发,喜爱古典美的人会觉得这很有感觉,仿佛一举一动都带着由内而发的气质,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疑惑,古人没有洗发水,他们又是怎么洗头的呢?他们留那么长的头发,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做。不知道你们是

  • 项羽举鼎是不是真的?他举的鼎有多重?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在历史上,项羽一直都是“霸王”的代名词,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才能出众,而且还留下来很多趣事,比如他曾经举起一口大鼎的故事。我们知道,鼎在古代是很重的器物,普通人但是看一眼,一个人推都不太可能推得动,更不要说把所有重量都加在自己身上,把它举起来了。那么,项羽举鼎的故事是真的吗?他真

  • 避讳怎么避?古人用过哪些办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避讳”在古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讳”就是指名字,但也不是所有人的名字,一般来说,指的是当时代的君主和自己的尊长的名字,而对于这些字眼,自己绝不可以随意念出来,就是谐音一般也不可以。那么,为什么古人要对避讳如此重视?为了避免那些不能念出来的字眼,他们

  • 逼兜是什么意思,是哪里的方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关于方言可能有很多人最熟悉的方言就是自己的家乡话了,但是对于其他地区的方言就没有那么熟悉了,最近有听到很多人说“逼兜”,这个就是一句方言,是属于晋北方言中的一个词,那你知道这个方言是什么意思,它具体又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吗?逼兜指的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说这句话,他又是想表达什么意

  • 头面是什么样的首饰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电视剧里面听到这样一个词“头面”,简单的理解就是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的统称,但其实在各种影视剧中所出现的“头面”都不是特别的准确,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将首饰表达出来,那古代所说的头面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头面究竟有哪些首饰,古代人的头面到底是

  • 4亿年前的金属齿轮是真是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关于类似的史前文明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了,比如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远古三叶虫化石上的人类鞋印,玛雅超级文明等等。然而,事实证明,大多数史前文明都是站不住脚的。可以说,地球历史上第一个先进文明就是人类文明。而且不会有第二个文明。人类的历史虽然不算太长,但诞生至今也不过几百万年,人类真正的文明时间

  • 古代晚上要几次水是啥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这个人都在说这个一些古代人的故事了,其实古人也非常的有意思的,古代人其实比现代人含蓄多了,也就是古代人很多的事情都是用另外一个说法展现出来的,最近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件事情就是有的人说了,经常性听到有人说古代的老爷晚上要水,而且有的是要几次水,那么这个要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这个问题懂的自然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