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古代男女结婚的步骤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男女结婚的步骤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1/7 6:01:35

我们都知道婚姻的重要性,相比现在的婚礼,古代男女结婚的步骤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古代现实的结婚程序要比影视剧上的复杂一些,据周朝《礼记·昏义》记载,古代结婚步骤分为以下六个程序。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和女方合对眼了,想要成亲,这个过程可不是像现在一样,可以双方商定好然后就可以结婚。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首先得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才可以下聘礼。

为什么一定得先请媒人呢?古人讲究明媒正娶,绕过媒人是与礼相背,即使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也会假媒人之口上门提亲,古代媒人不是今天的媒婆,随便要两个人的联系方式约出来见个面,古代媒人则工作量大很多。媒人会全程参与,直到两个人成婚,期间得充当跑腿,婚后如果夫妻不和睦,媒人还得从中调解。

据记载古代媒人有两个工具分别是斧和秤。斧是源于《诗经·豳风·伐柯》中的:“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匪媒不得。”秤自然是衡量,古人崇尚婚姻要门当户对,等级观念严重,癞蛤蟆吃天鹅肉的现象发的几率是非低,即使有,那也是大多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悲剧收场,良贱不婚似乎已经是铁打的规律了。

除此之外,纳采重要的一环是奠雁,因为雁代表的是忠贞,阴阳和顺,完毕后把雁放生,否则不吉利。

纳采之后就是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即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看双方八字是否相合。

接着进入纳吉环节,主要是把问名的结果告诉女方,并送礼但不是聘礼,下婚书,这个过程也要奠雁。

第四是纳征,所谓纳征,送聘礼也。聘礼贵重依据男方的财力决定,一般都为金、银、娟等之类的。《梦梁录·嫁娶》记载到,条件好的富贵人家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次一点的人家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再次一点的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看来古人结个婚压力也不比现代人轻啊!

钱送完了,接下来当然是择良辰日子成亲了,即请期。

最后一步是亲迎,简单说就是新郎亲自到新娘家接回新娘子,古代的亲迎和现代的接亲程序差不多,要说最大区别就是大红花轿变成了汽车。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反而在婚礼时间选择上选择黄昏时刻,不免让人想到古人的时间掌握的刚刚好,拜完堂,直接可以入洞房,毫不拖泥带水。

其实对于选择黄昏时刻结婚,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晨迎昏行,“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白虎通》上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古人选择黄昏举行婚礼据说还来源于上古一个传说,母系社会父系社会过渡期间,男子不需要再到女方家去生活,然风水轮流转,女方需到男方家住,女子当然不愿意,软的不行当然只能来硬的,男子便抢人,黄昏时刻,天色渐暗,正是“干大事”的时候,把女子抢过来,强行结婚,从此女从夫居便沿袭下来了。

至于现在的婚礼为什么在白天举行了,那都是帝皇的功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百姓地位卑微,皇帝自然不能与百姓为伍,这就造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象,皇帝要在黄昏举行婚礼,你百姓就得避开,得选择其它时间,久而久之,婚礼在白天举行的习俗形成了。

婚姻是合二姓之好,娶到一个贤内助,有可能真的“少奋斗二十年,”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更是人尽皆知。古人把婚姻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朱元璋能取得天下,背后离不开马皇后的深明大义,她死后朱元璋泪如雨下,此后在位不再立皇后。

纵然古人结婚都比较早,平均年龄在15岁左右,这与古人的寿命有关。三妻四妾是家常便饭,但也只限于富贵人家,帝皇更是后宫佳丽三千,贫苦人家都是一个妻子,总而言之,古人的婚礼繁琐而又不失庄重。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出嫁女子梳头有哪些步骤和注意事项?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给出嫁女子梳头想必大家都听过看过,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梳头的寓意讲究。给出嫁女子梳头的人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被称为有福气的女人,这一礼仪据说能给新郎新娘带来和谐、财富以及多子多福。那么给出嫁女子梳头有哪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呢?一、结婚当天给新娘梳头顺序1、新娘梳头的顺序其实就是从额头前梳到头发最后,只是在梳

  • 古代女子出嫁前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女子出嫁是非常早的,但是女子在出嫁前也是要掌握一些必备技能的,那么一般人家会在女子出嫁前教授哪些知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女子出嫁前学的那些教育吧。古代的婚姻讲究个“合两姓之好”,结婚从来与爱情无关,而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为了维系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那么,女孩出嫁前的突

  • 古代未婚女子每天在家都做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普遍比较低下,甚至于受到传统礼教束缚,女子在未出嫁前在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每年只有在上元节的时候才能出去逛一逛,其他时候只能待在家里,不准与其他男子见面。那么,困守于一隅之地的未婚女子,每天会在家做些什么呢?除了日常的吃饭休息之外,女子每天有很多空闲时间,又不能出去玩,但她们

  • 古代女子的嫁妆一般都包含有什么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大户人家嫁女儿要准备的嫁妆,小到马桶、床柜、妆匣样样不少,大到棺材都有,让女儿哪怕不花夫家一分钱自己也可以过的很好。嫁妆是女子的底气,这样在夫家才有底气不用看婆家人脸色。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女子的嫁妆都有哪些东西。床榻:六大门类之一床榻,是当今古典家具收藏备受热衷、备受人们追捧的对象。床榻是陪

  • 古代女子佩戴的首饰都有哪些种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现在的女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首饰,其实古代女子的首饰也不少。虽然以前的那些首饰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但还是有很多种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女子佩戴的首饰都有哪些种类吧。佩戴的首饰之:簪子钗和簪听起来差不多其实是两样东西。电视剧里女人拿来割腕插喉咙的是簪。古代的女人是喜欢拿首饰来当信物的。佩戴的首饰

  • 荧惑守心是什么现象?都有哪些历史记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对荧惑守心这个词都不太熟悉,这其实是一种古代天文学中的天象。古代的人又特别信奉这种,它的出现就代表将会有大事发生,对于帝王来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据传在秦始皇驾崩之前就出现过荧惑守心,而在民间还有传言“荧惑守心圣人出世”的传言。荧惑守心是什么现象“荧惑

  • 古人冬天是如何利用火进行取暖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古人在四个季节中恐怕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天了吧,一到冬天古人就要头疼取暖问题了,平民百姓是最缺乏取暖工具的人。这个时候火就是很重要的取暖方式了,那么古人冬天是如何利用火进行取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人用火过冬取暖的六种方式吧。古人取暖方式第一种:烤火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取暖方式,其实在人类出现之后,这种

  • 中国古代著名的铸剑师都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在中国古代长达数千年的冷兵器时代,打造神兵利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因此冷兵器时代涌现出许多大师级人物,而且,有的传说中铸剑师为了让宝剑练成还以身试剑,甚至殉剑。那么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铸剑师呢?他们真的会以身试剑吗?中国铸剑鼻祖:欧冶子如果说起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辈们,欧冶子首当其冲。欧冶子并不见到是中

  • 故宫的井水为什么不能喝?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众所周知,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明、清两朝历代皇帝都居住在紫禁城中。经过数百年的不断修缮,故宫每一处都可谓金碧辉煌,各种配套设施也非常健全,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故宫的水井也充满着知者甚少的秘辛。在故宫生活的所有人,无论妃嫔皇子或是宫女太监,没有一个人会饮用故宫的井水。这就不得不令人产生疑问,如果建

  • 北京故宫里为什么一棵树都不栽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现在我们都知道树对人们生活的重要程度,其好处想必也不用多言。可是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的豪宅,里面却一棵树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有下面几个原因。1、防火灾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建筑大多数是木质的,容易着火。一旦皇宫里发生了火灾,周围的树木很容易造成火势大面积蔓延。不仅皇宫里的奇珍异宝会遭殃,而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