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

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2/19 8:53:21

大家知道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吗?放心,他们自然有妙方。现在为大家介绍古代最典型的三种喊冤方式,包准你看了会直呼自己早就知道了。

虽然古代社会有皇帝统治,可是皇帝就算再有空闲,也不可能事事躬亲,况且天高皇帝远,各地就算衙门再多、官员再广,里头自然不乏对民生疾苦视若无睹的贪官污吏。爱财贪权的官僚自然是不会信守公生明,廉生威等金科玉律,贫苦百姓若遇上他们,不免再为衙门添上一桩冤案。

然而,有钱有势的民众则是可凭钱财与人脉买通官员,为自己翻案或将其他平民胡乱定罪。因此,民间不乏揭露这种恶状的谚语:“千里为官只为财”、“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莫怪乎晚清伯元于谴责小说《活地狱》中写道:“唉!朝廷为着百姓,立了座衙门,谁知倒开了他们生财的捷径,你道可恨不可恨呢?”至于那些含冤未雪的百姓,可就得自己找法子去伸冤了。

在撰写这篇章时,小编不禁联想到多年前的八点档连续剧《包青天》。这部红遍大街小巷的《包青天》早就告诉大家古人是如喊冤的了。“击鼓喊冤”与“拦轿喊冤”这两种方式,您绝对很熟悉,至于第三种的“临刑喊冤”,大家可能就比较没听过了。没关系,小编就赶快来介绍吧。

一、敲登闻鼓喊冤

“登闻鼓”制度源自于汉代,也就是指:吏民“击鼓喊冤”。衙门左侧都会放置一个大鼓,提供给有冤者击鼓喊冤。一般来说,击鼓者多是蒙受冤屈而被关押的犯人家眷。当这些家属击鼓完后,再由官员记载并上奏上司。

说完这个“登闻鼓”制度,小编再介绍一下它的由来。

传说刘邦当上皇帝不久,他的侄子就仗势欺侮一位民女苏小娥。当时,街上有位身材魁梧的大汉,他看不惯弱女子被一群人这样欺负,就仗义执言。可是,大汉却惹怒了皇侄,双方遂动起武来。结果,侍从本要挥剑刺杀大汉,却给大汉灵巧地躲过,反倒是皇侄就这样给刺死了。皇族自然是不会放过那名大汉,大汉被告到了官府,还被判了死刑。

受到大汉帮助的苏小娥,决心为他申诉昭雪。当时戒备森严的衙门是没有大鼓可供击打喊冤的,为了能顺利喊冤的苏小娥想到一个妙招,她妹妹各持小鼓与小锣,两人跑到衙门前猛力敲击,还连连大喊冤枉。这件事情是闹得满京城的人都知晓,连刘邦也知道了。后来,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大汉被无罪释放了。

从此以后,各级官署大门就开始设置一鼓一钟。朝廷还规定钟鼓一响,官员必定得上堂,以利民显德政。击鼓鸣冤制度就流传了下来,直至清末。

二、拦驾喊冤

影视作品出现过不少民众跪地拦轿或阻挡乘坐马匹的官员继续前行的桥段,这就是“拦驾喊冤”所衍生来的故事。“拦驾喊冤”多半是由喊冤者手持状纸,双膝下跪于帝、高官重臣或地方官员所乘坐的车辆或轿子会行经的路途上。百姓之所以拦驾,无非是希望冤情得以昭雪、洗清罪名,在正义伸后,善者能被护佑,恶者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三、临刑喊冤

小编觉得这一种听起来最危险,因为“临刑喊冤”指得是要被行刑的囚犯在临刑时喊冤。您想想,都要被执行死刑了,突然大喊冤枉,官员还会多加理会吗?没错,的确有人被重新翻案的,可那种例子实在罕见。

因为,官员也是经过审核才定案,若遇到刑犯临刑前喊冤,要求监斩官明察秋毫,厘清冤情,官员多半也是不再理会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宋代嘉佑二年进士榜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我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是在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届,当时科举的前三名默默无闻,前三之后能人辈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终止,历经了一千

  • 为什么探花比榜眼出名?榜眼没有探花名气大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名落孙山是用来形容考生的落榜,历来考试也会对上榜的考生有一个排名,状元就是第一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但是许多中了探花的人比中状元还要兴奋,这是为什么呢?贪官界的典型人物,清朝和珅。和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他也是探花出身,不知道因何原因就受到了乾隆爷的厚爱,野史有记载说和珅长的像乾隆喜欢的一个

  • 古代科举考中状元以后一般会封什么官?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作为科举考试最优者,他们在经过10年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以后,到底会封什么官呢?这个在每个时期都不同。宋朝时期,一般会封个某州通判,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亲自设立的一个官职,由皇帝亲自任命,到各个州去辅佐知州(州一把手)治理地方。一般会负责地方的粮运,水利以及诉讼等相关事项,

  •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瘟神指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话说当年武王伐纣,截教门人沿途阻拦,姜子牙率阐教众仙虽一路攻城拔寨,其中也是波折重重。行至穿云关时,遇到一截教毒仙的阻拦。他就是被称为“绝命毒师”的天下用毒第一人吕岳。姜子牙攻克这一关可是颇费了一些周章,《封神演义》中吕岳的出场就颇有戏剧效果,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 东北五仙都叫什么?东北五仙详细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由于民间对生灵的崇拜思想,逐渐演变成力量强大的妖仙。人们普遍认为五大仙属于亦妖亦仙,如果对它们进行供奉祭拜,就会保护家人平安。反之,如果有冒犯它们的行为,也会遭到报复。狐仙狐,民间称之为狐仙,可以说是最为人所熟知的神灵精怪。《山海经》中对九尾狐的记载十分明确,而且将它列入四大祥瑞之中。而在民间,对狐

  • 曹操以汉律处死华佗,为何后来又后悔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华佗的名声家喻户晓,一个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神医形象呼之欲出。不过历史上的华佗少了些神性更具有人性,华佗年轻之时并未从医,同为乡里颇有名气读书人,但因科举未出只能依靠察举制才能进入仕途。奇怪的是华佗名声传遍,应当有人举荐,但其一直没有入仕,有人说是淡泊名利,但史书所载却又让人生疑。华佗年轻时思虑再三最

  • 古代农民穷人吃得起盐吗?古代普通人吃盐有多难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盐在古代是十分宝贵的,拥有盐的经营权的人,往往都是最富有的。既然盐很金贵,不容易得到,那么,古代农民穷人吃得起盐吗?古代普通人依靠什么办法获得盐呢?一、政府调剂政府也知道盐很金贵,有一些大盐商,常常会利用自己能垄断盐的机会,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如果老百姓得不到盐,就有可能发生暴动。因此,古代政府为了

  • 八百里加急有被打劫过吗?为什么没人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的劫匪,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劫匪还是有道德的,大部分的劫匪都是会拦截一些押镖的或者就是运送粮食的人,毕竟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所以对于这些财产或者食物都是缺乏的。但是如果说对于那些传令的士兵,在古代劫匪会去拦截吗?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互联网时代到来,足不出户就能沟通,在网络世界

  •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的各种说法猜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是西域谜最喜欢研究的谜题之一,因为在古丝绸之路上,埋藏了很多秘密,至今还是谜团。楼兰古国地处罗布泊西岸,是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国,扼守着丝绸之路的咽喉。根据《史记》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国家,然而楼兰这个曾经繁华的千年古国却神秘地消失在一片黄沙中。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

  • 草原牧民为什么喜欢喝茶?茶叶对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茶叶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饮品,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饮品之一,被誉为国饮。其实,茶叶并不仅仅是一种人们喜欢的饮品,在古代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原王朝常常把茶叶作为对游牧民族贸易战的重要武器,因为茶叶,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没少发生战争。明朝时期,明朝推行“以茶制戎”的边疆政策,多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