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月全食是什么?历史上出现过多少次?

月全食是什么?历史上出现过多少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2/29 13:48:34

月食,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自然的天现象,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者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挡住了太阳投射在月球上面的光,看上去就像是月球缺少了一块。而又因为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并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两者之间存在一个5度的夹角,因此,月食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通情况下,每一年最多只会有三次月食,有的时候一次也没有。

而月全食,就是月食的一种,只不过情况比较特殊,是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完全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月球完全进入到地球的阴影之中,没有光,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的月全食。之所以会变成红色,是因为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会被大气层折射和散射,波长短的就被散射掉了,剩下波长长的红色,就被折射到月球的表面,因此才会呈现出红色。

其实,并不只是月全食,计算不是月食的时候,红色光线仍然是会被折射到月球上的,只不过并不是很明显,而月全食的时候,太阳光线照射不到月球,月球就只能反射红色光,因此比之其他时刻更明显一些。

只不过,因为并不常见,至少肉眼很少见,我们现在拥有科学解释,但是在信奉神明的古代,这种现象可能就真的成为具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的事情了。那么,古人有没有对月全食进行记载呢?又是不是曾经有人已经发现了月全食的原理?

记载的确是有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有关月食的记录,是在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其次就是我国公元前1136年也有的一次记录。不仅如此,在《诗经》当中,也有过一些描写,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一篇中,不仅是月食“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还有日食“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但是限于认知度的限制,古人还是将这些现象当做是凶险的征兆,“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天狗食月,对于自己无法理解也找不到原因的事情,古人会用神鬼之事来进行解释。相传,有一个名为“目连”的公子,为人良善,但是他的母亲却生性暴戾。某天,他的母亲心血来潮,想要捉弄一下吃素的和尚,于是命人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要送到寺院施斋。目连极力阻止母亲,母亲怎么会听他的,他便派人通知了寺院的方丈,方丈也准备了三百六十个素馒头,每个和尚的袖子里藏一个。

目连的母亲来了,把狗肉馒头分给他们,和尚们悄悄都换成了素馒头,母亲还以为他们吃的都是自己的狗肉馒头,拍手叫好。事后,方丈将那些狗肉馒头全部埋在寺院后面。然而这件事情被玉帝知道了,震怒之下,将目连的母亲变成一只恶狗,打入地狱不得超生。目连是个孝顺的孩子,为了母亲修炼成地藏菩萨,打开地狱之门,救了自己的母亲,但是也放出了无数恶鬼,作乱人间。玉帝命目连投胎,成为“杀人八百万”的黄巢,传言就是来收服这些地狱里面跑出来的恶鬼们。

至于目连的母亲,逃出地狱之后,自然对玉帝十分痛恨,可是跑到天上去也没找到玉帝,就像去把太阳和月亮都吃掉,让天上和人间都变成一片黑暗。只不过因为她很害怕鞭炮、锣鼓之类的东西,人们用这种办法,逼得她又把吃下去的太阳月亮都吐了出来,恶狗不甘心,又追上去吃,就这样形成了一次次的日食和月食。

当然了,这属于是神话传说,其实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成因。“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他认为是地球走到了月亮的前面,从而遮住了太阳光。

张衡的贡献自然远不止这一些,例如地动仪、浑天仪、地形图、指南车等发明,还有在历法、机械、文学、数学、绘画等诸多方面,张衡都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也正是因为他的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古籍中,一共有一千多条关于月食的记录,单单是《史》中就有近两百条,但是历史上的月全食数量并不多,综合来看,一般平均370年一次,但并不是说370年一定会有一次,而今年一年出现两次月全食,也是非常难得的。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人洗脸是怎么洗的?以前有洗面奶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洗脸,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而且现在有很多品牌的面部清洁用品,针对这种皮肤的,针对那种人群的,针对不同时间段的,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同样也需要日常的清洁和美观,既然古代有古人自己的化妆品,那么,是否也有清洁用品呢,比如洗面奶?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古人是不是也会用

  • 古代人们的"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身份证”是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证件,顾名思义,身份证自然就是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其实里面包含有太多的个人信息,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古代,人们又该如何去辨别别人,或者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古代是不是也存在证明

  • 古时候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高考,每年都会有,而考试结束,成绩评定完成之后,就该选择自己未来的学校了。学校选择完成,就该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发放了。现在很多名校都争相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录取通知书,学生们尽管还没有进入学校,就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息。但“录取通知书”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同样拥有“

  • 古代没有电人们用什么照明?除了能用蜡烛还能用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灯泡自然是近代才出现的产物,有了电,才有了灯泡。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会对一些非用电的照明工具有所了解,比如家中停电之后就会用到的蜡烛,以及很多人小时候,或者长辈们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历史上,电的历史并不长,更多的是没有电的时代,那么,在没有电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照明的呢?他们除了蜡烛,还有什么工具可以

  • 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古人能够做到?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两个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单地说,就是路上不管掉了些什么东西,都没有人会因为贪财而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到了晚上的时候,睡觉都不用关门,因为不会有人进来偷东西。这种社会状况,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童话故事,很多人即便是

  • 小说里有哪些形式各异的毒药?有些毒药竟然真的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先来说说那些真实存在的。比如,鹤顶红。“鹤顶红”这个名字,来源于丹顶鹤头顶上那一块红色的部位,也就因此,很多人都会误以为那块红色就是能够产生剧毒的部位,有一些影视剧中也出现过直接去取丹顶鹤头顶那一块红色的情节。其实这都是一种误解,丹顶鹤之所以会出现红色,完全与它们自身的基因发

  • 古代皇宫里的妃子们每天都会做些什么?她们有什么工作?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古代题材的影视剧,都会涉及到一些皇宫的内容,只不过限于剧情和篇幅的影响,我们能看到的都是一些有情节的内容,并没有办法通过影视剧去了解住在皇宫里面的妃子们的日常生活,毕竟除了勾心斗角,日子也还是要照样过的。那么,古代皇宫里面的妃子们每天的日常都是做些什么呢?她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古

  • 蒙恬的妻子是谁?和造笔传说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古时候总是有很多故事传说,对于古老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的,总会有一种好奇的态度,但是又没有办法解释,所以就产生了传说。但是很多历史名人,却也有一些真假难辨的传说流传于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关于秦朝名将蒙恬的传说。相传毛笔就是蒙恬的发明,而且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造笔专家”。那么,他

  • 没有工作他们是如何挣钱养活自己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古装剧里面都出现过一些武功高强的“大侠”,能力足够强的人,通常都会自己一个人浪迹天涯,去各种地方,而且这些大侠都还有一个特点,不缺钱,他们似乎从来都没有为经济问题烦恼,他们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这不禁让人疑惑了,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什么收

  • 同治怎么得的花柳病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同治帝为什么会得花柳病,在说这之前,先来说说历史背景。这京城的八大胡同在清朝后期的时候就是个烟花之地,但是这里的妓女也只是在光绪皇帝统治的时候才开始兴盛的,在光绪帝之前,这八大胡同可都是“鸭业”。这就是所谓的“南方瘦马、北方相公”。因为清朝时,是禁止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