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洗脸护肤保养皮肤的方法用什么?

古人洗脸护肤保养皮肤的方法用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3/2 11:59:31

提到洗脸,现在我们都习惯用洗面奶,尤其是妹子们,如果只用清水洗脸,老是有一种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但是在古代没有洗面奶的情况下,古代女性用什么洗脸呢?要知道女人对美的追求就从未停止,所以其实在古代洗脸的方式不仅多,还让人感叹我大中华真的个个都是人才。

魏晋时期,“澡豆”洗脸逐渐普及。

先秦时期,淘米水和皂荚洗脸的方式广为流传。据传,西汉时的窦皇后家中贫穷,也是用淘米水洗头洗脸。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兴起,“澡豆”(用豆粉和药物研制而成的粉状物)这种东西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一开始主要是佛家用,因为其中加入了的药物,有美容功效,便逐渐普及了。

关于“澡豆”还有这么一个笑话:敦刚和公主结婚时,上完厕所出来时,侍女端了水和澡豆过来,本来澡豆是用来洗手的,王敦这哥儿们以为是干粮,直接给吃了。

《世说新语》: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唐宋时朝:“澡豆”的升级版出现。

在盛唐时期,有人将“澡豆”进行升级,将皂荚做的豆粉研制成了皂体。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曾记载,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便成可用来洗涤的澡豆(猪胰这种原料虽然听起来怪恶心的,那会还是奢侈品呢,一般贵族才用得起)。

而唐朝那位鼎鼎有名的“美容大王”永和公主就不得不提了,她完全将研究美容养颜作为一项自己的事业,让洗脸有了质的提升。

永和公主“搞研究”

据传,为了方便自己搞美容研究,还专门种了二三十亩的原材料,在她不断地尝试下,由此发明了“洗面粉”: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里,是用鸡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g,皂荚300g,大豆、赤小豆各250g,研磨筛尽,去筋去皮,制成药粉。稍微懂点药理的伙伴肯定知道,这些材料都有活血美白的作用。

到了宋代时期,“澡豆”就非常成熟了,充分结合了“皂荚”的清洁功效和“洗面粉”活血美容的作用。

清朝时期:美容达人慈禧首创洗面奶理念

明清时期开始,“澡豆”改称为“散”或者“粉”,肥皂在制作商也多了一道程序将花香掺到固体皂中。(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香皂”雏形),改良后的“澡豆”被称为“胰子”

到了清末,慈禧发明了“加味香肥皂”,正式提出“洗面奶”理念。

市面上出售的“胰子”都是用来洗手洗脸洗全身;而慈禧太后发明的肥皂,是专供洁面的。第一次突出了“洗脸和洗澡所用的清洁用具应该分开”的观点。为了更加便捷,这种肥皂被加工成了颗粒状,一次使用3~5颗。

《老佛爷用药底簿》里记载:老佛爷洗脸,重点是两样:热敷+定制洗面奶(定制听起来就很高端)。

先用热毛巾敷脸,为的是让毛孔彻底打开。热敷所用的毛巾是特制的,据说比较细腻柔软,在浸透了加了香料的热水之后,敷到脸上。按照德龄公主的说法,慈禧每天早上热敷的时间很长,差不多能敷上半个小时,为的是不长皱纹。

然后再使用定制洗面奶"加味香肥皂”做二次清洁,而这种香肥皂的配方也被记录了下来:

《老佛爷用药底簿》:松香三斤、木香九两六钱、丁香九两六钱、花瓣九两六钱、排草九两六钱、广零九两六钱、皂角四斤、甘松四两六钱、白莲蕊四两六钱、山奈四两八钱、白僵蚕四两八钱、麝香八钱、冰片一两五钱配制。配制方法:将上述药研成细面,用红糖水合成小(锭),每锭重二钱。

据说,这种“加味香肥皂”不仅颇受老佛爷的喜爱,光绪帝也使用,还会被当做赏赐给心腹重臣,由此可见这个肥皂地位比较高了。

果然女人天生爱美,哪个时间段也不例外。时至今日,洗面奶也彻底普及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也正是古人的不断尝试和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结果。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后辈们也感叹着我们的各种发明呢!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史籍大力士有哪些?排名第一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史籍中常有关于大力士的记载,而且往往是奇人伟力,拥有像外星生物一样的万夫不当之勇,常常超出了我的认知底线。不过史书中的这些大力士个个人物鲜活生动,有的鲁莽、有的可爱、有的凶狠、有的搞笑。今天就来聊一下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力士们。第五名、彭生彭生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也是位有名的大力士。鲁桓公娶了

  • 厨师给慈禧吃羊下水被满门抄斩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年,眼见着国将不国,列强入侵,可慈禧太后却依旧贪婪奢侈,各种铺张浪费令后人唾弃,在吃上,她也是花了大

  • 吃醋一词来源于哪个历史人物?房玄龄版本典故由来的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房玄龄是唐朝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能谋善断,贤明通达,但是他也有缺点,就是因为这个缺点,常常遭人嘲笑,不过,自从发生了一件事后,大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对他的“缺点”逐渐钦佩起来。事情是这样的。先说说房玄龄的缺点。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怕老婆。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请各位功臣吃饭,酒过三

  • 古代店小二所说的打尖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在历史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幕,客人走进客栈,店小二热情地迎上去问道:“您是打尖还是住店?”许多人心里或许会产生疑问,店小二为何不直接问是吃饭还是住宿,而是把吃饭说成打尖,不怕别人听不懂吗?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常用语,“打尖”就属于古代客栈工作人员的行话

  • 古代人用什么证明身份?古代平民普通百姓的身份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身份证的优势有许多,无论是在学生入学,还是成年人就业等等,身份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用途,可以说,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备的一样物品。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有身份证呢?如若没有,古代人怎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呢?实际上在中国,身份证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说,现如今我们使用的身份证,并

  • 古代人在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先烫一下温着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来咱们中国的酒文化已经是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非常的悠久,对于酒也是非常的喜欢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古代人在喝酒的时候为什么要先烫一下温着喝呢?是酒烫了再喝比较有滋味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喝酒前需要热一下。第一点、酿酒技术不完善古代人的酿酒技术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完善,因为他们那时候的

  • 古代人真的一辈子不剪头发吗?头发不臭不油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在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人们都是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而只有长发才被认为是美丽的存在。在古代无论男女都有蓄头发的习俗,一是因为古时以长发为美,他们以追求长发之美。二是因为古时的人们认为头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们是父母赐予的就应该加以爱护珍视。三是古时中医认为头发与血相关,蓄头发可以和血结合起来,达到

  • 古代时候的流放地点一般都是哪里和哪些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在现代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犯人被流放充军的桥段,基本上都是老少边穷的地方,尤其是水浒传中,很多梁山好汉就因为犯罪而被流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因此这才不愿意去。那么古代的流放地点一般都是哪里?现在很多地方那都是富得流油了。首先要说明的是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何要设置流放?犯人为何不直接关起来或者直接杀掉呢?主

  • 为什么中国古代当官的官员不能经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官员不能经商这项规定对大多数人来说想必不会感到陌生,不过这一规定并非现代社会的新产物,而是在中国延续了长达两千多年。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当官的官员不能经商呢?有人认为,古代将天下万民分成四类,即“士农工商”。官员处于士大夫阶层,是四民中的最高层,而商人处于四民中的最底层。士

  • 旧社会什么叫三教九流?哪三教,哪九流?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三教九流是一个汉语词语,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佛教(释教)、道教。儒教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