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国师是干什么的,是皇上的老师吗?

古代国师是干什么的,是皇上的老师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31 更新时间:2024/1/24 5:25:06

经常在影视剧或小说中听到国师这个词,国师的权力似乎很大,但是,说起古代历史官职来,听过丞相、宰相等,没见过具体的官职里有国师呀。那么,国师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那么与太师、丞相相比,哪个官职最大,国师又有哪些作用和特权呢?其实国师的职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不同的朝代,国师是一种不同的官职,它有一种不同的意义。

国师是帝王给予高人的法号

古代宗教盛行,所以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有帝王赐予宗教徒中修行较好的高人为法师的称号,其中元朝和清朝最多。例如在唐代时,女帝武则天曾经封唐代高僧神秀为国师,神秀和尚是北宗禅的创始人,后来被迎至洛阳被武则天召见,并深受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敬重和爱戴,后人更称之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

除了神秀之外,佛教高僧吴景鸾,儒士杨筠松和道士丘处机也都被赐予国师的封号。如此看来,古代帝王对于古代各宗教都给予一定的优待政策,并不只单独封某一个教派中的高人为国师。

国师是王莽时期的官职名称

在《汉书·刘歆传》中有记载:“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这段话描写的主人公刘歆,与王莽也算是贫困患难之交,后来王莽上台之后,特意让刘歆做了国师。

那为什么王莽会让刘歆来做国师呢?

从刘歆的生平可以看出,要做国师首先得到皇帝的认可必不可少,其次就是要有文化有著作,刘歆与父亲刘向编纂了《山海经》,刘歆本人也是一个古文经学的研究专家,不仅帮王莽占卜,懂得研究天象,他还知识渊博,常常著书立说,为王莽成就大业提供了许多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支持。

如此看来,要当国师就要多才多艺,知识要懂得,书籍要写得,理论要说得。

国师是太师的别称

在某一些朝代中,国师又是太师的别称,例如《后汉书·赵典传》中有记载:“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这里面的国师就是太师的意思,所以在后汉的时候,国师是等同于太师这一职位的,担负辅佐君主的职责。

国师也指国子祭酒

国师除了指古代帝王赐予各宗教中的高人称号、一种官职和太师的别称之外,在有些时候也特指国子祭酒这一官职。

国子祭酒是古代的一种学官名,主管国子监和国子学。在《梁书·王承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

王承不久就转任为国子祭酒这一官职,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曾经担任过这个职位,一家三代都担任国子祭酒这一职务,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在这句话中,“国师”指的就是国子祭酒。

综上所述

这下我们知道了,国师在不同的朝代都有不同的意义,可能在历史记载中两个人的都是国师,但他们却不一定做同样的工作享受同样的特权。想要与太师、丞相比较,看看谁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可是要分情况判断的。

如果这个国师是各教中的高人,因修行被皇帝赐予国师这一称号,例如神秀法师和丘处机之类,那他们享受更多的是名誉上的福利。

帝王给予的认可是其思想上的认可,这样就给了他们学说学派一定的正统地位,所以说,他们在权力上可能不如太师、丞相之类,可是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参政的野心。

但是一旦有了国师的称号,对于他们学术和学派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更何况在唐代时,神秀国师的“三帝国师”这一称号,更是向天下宣告了神秀学派的佛教正统地位。

如果这个国师是王莽时期的国师,因为王莽时期的国师指的一般就是刘歆,刘歆所享有的具体权力在历史上记载不详,但仅从他的人物事迹上可以看出刘歆负责的是儒生士子的蒙作用。

刘歆本人对于古文经说十分有研究,王莽想借助刘歆的研究及威望拉拢士子,于是令他“典儒林史卜之官”,所以从中看来,王莽时期的国师一职主要是掌管书籍占卜之类的闲事,虽然与丞相、太师相比,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没有两把学术上的刷子,想当这个国师也是不行的。

如果这个国师指的是国子监祭酒这一职,与太师、丞相相比,他就相当于高等学府的校长,虽然不能像丞相和太师一样掌握着国家权力的中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所掌管的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是国家的学术交流中心和人才输出的起源地。

国子监祭酒虽然权力不大,但是他的学生们,他日若成为一国之相,作为老师的他们自然也免不了“得道升天”。

如果这个国师指的是太师,在古代历朝历代中,太师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多为一些大官的加衔,为虚衔。而丞相则属于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级别的官职,丞相与太师有时可能是一体的,有的官员虽然担任丞相但也具有太师的虚衔,享有多一份的恩宠罢了。

所以说在古代生活中,国师与丞相、太师相比,因朝代不同意义不同,有时会等同于太师、丞相之类,但大数时候能够担任此职的人都与学术文化有关,现在想想申公豹那张奸诈的脸,实在与国师这个称号不相符。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计时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几种?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在商朝的后期,中国就已经开始将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当时出现将昼夜分为100等分的百刻计时制,之后一直使用百刻计时制,直到清朝才被废除。在后来时间的划分变得更加精细,有了更加详细的时间观念,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就有写:“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

  •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因为时代和技术的限制,八百里加急不仅是古代价格最昂贵的消息传递方式,而且还是最快的消息传递方式。那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八百里加急和现在的快递差多少?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这八百里加急的运行原理。其实和我们现代的物流一样,为了达到最快的速度,是由多个节点连接起来的。而这八百里加急的节点,在

  • 古代的人们多久才会洗一次澡?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看水浒传的时候,潘金莲常常沐浴洗澡,看甄嬛传时,那些嫔妃也都是天天沐浴洗澡,那么历史上古代人洗澡也这么频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古代的人们,多久才会洗澡一次?那些没有常常洗澡的人,他们是否会有很大的味道?商周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沐浴,那时的沐浴,不单单是洗个澡这么简单,还是一种礼仪。比如诸侯朝见天

  • 古代官员都是几岁的时候退休?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人很在乎的一个问题就是退休年龄,其实在中国古代时期,很多的官员也会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古代官员都是几岁的时候退休的呢?退休这个词语不是老早就出现了,它是在唐代的时期才开始出现的,其实唐代之前也是存在退休这种行为的,但是并没有给它命名为退休。古代从周朝开始一直都是七十岁才能退休的,除了清朝六十岁就可

  • 古代当官的退休还有俸禄和退休金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人们工作几十年之后到了退休的年纪,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退休金,开启自己的养老生活。那么在古代当官的退休还有俸禄和退休金吗?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又该怎么去养老呢?1、古代官员退休的规定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当中,一般被称为“致仕”,即《公羊传》当

  • 古代大侠行走江湖不工作哪来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在我国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大侠在打抱不平。古代大侠是逢恶必打,逢魔必除。只要江湖中有不平事,就可以看到大侠的身影,似乎大侠就是为了打黑除恶而生。但不知大家想过没,这些大侠整日在江湖上游走,又不上班,钱从哪来?第一、达官贵人的施舍在古代,达官贵人要搞事情会做一件事儿,那就是“

  • 古代中国没有辣椒之前用什么代替?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辣椒是不少中国人喜爱的味道,尤其是重庆、四川、湖南等吃辣重镇,更是无辣椒不欢。坊间盛传,像四川盆地吃辣椒是为了祛除湿气,那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古人们想吃辣椒怎么办呢?辣椒的替代品:花椒(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当成调味品)花椒是我国古代烹饪中所使用的重要佐料,但不同地方种植的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却差异极大,放在

  • 中国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什么能喝那么多?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酿造酒历史悠久,名酒品种繁多,在国内外都享有良好的声誉。酒在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即酒神精神的符号。酒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它的发明者有仪狄和杜康两个说法,但二者是并列的。晋人江统说:“酒的繁荣兴盛来自于皇帝,

  • 古代男子佩戴的饰品配饰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传统男子和现代人一样都会随身佩戴饰物,所以不要以为佩戴饰物的男子都是很娘的,在古代佩戴饰物的男子是很有男人味的。而且古代的男子饰物更加讲究,今天就说一说中国古代男子的饰物吧。1、男士的发冠首先是发冠,古代男子除了戴发冠以外,还会簪花,听上去是不是觉得有点神奇呢?一般在现代不是只有女子会簪花吗?其

  • 在古代社会中真有比武招亲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比武招亲,第一印象就是在某部电视剧中见过,摆着擂台,台上站一女子,旁边人敲着锣打着鼓,一些没有成家的男子如果想抱得美人归,要先和台上的女子打斗一番,能够取胜的男子就可以和女子成亲了,如此也就达到比武招亲的目的了。但这毕竟是电视或者武侠小说的场景,在古代社会中真有比武招亲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在作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