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怎么防止宦官干政?清朝宦官都有哪些权利?

清朝怎么防止宦官干政?清朝宦官都有哪些权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2/3 23:04:53

明朝的衰落就和宦官从政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清朝也是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就出台了了一些政策防止宦官干政。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宦官,做到权倾朝野一辈子也算值了。但宦官也有着很强的人格缺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那在清朝的时候,到底是怎么给宦官分布权利的呢?其实这也非常考验皇帝们的行政水平,一起来看看清朝的宦官平时都干些什么吧。

乾隆初年,奏事太监为秦、赵、高三姓。奏事太监是和朝廷政务发生关系的主要群体,乾隆皇帝这么做,是为了自儆,时刻牢记秦朝太监赵高指鹿为马,揽权乱政的教训。乾隆皇帝待太监极严,之后凡是可能参预奏事或者沾染政务的太监,事先都强令改姓为。“王”姓普遍,太监改个大众姓氏,让其他人分不清此“王太监”和彼“王太监”到底谁是谁?“宵小无由勾结也。”(珂《清稗类钞?阉寺类》)

宦官干政问题,是古代政治的一大顽疾。历朝历代都严防死守,但真正杜绝此患的朝代绝少。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出现了严重的太监干政问题,阉宦揽权,掏空了政体。相比而言,清朝的太监恶政轻之又轻,皇帝把身边的太监管得相当好。

“今宫中使令,无太监不可,故使之耳。朕岂肯以权假次辈。”这是圣祖康熙对太监的定位。他认为,太监“不可假以威权,事发即杀之耳”。这也是清朝历代皇帝“高度重视”的共识。但是,只有“高度重视”,没有具体措施,事情是打不成目标的。所以,制度建设必须跟上。

历代宦官揽权,都有制度保障。明代太监气焰嚣张,就得益于制度:一是太监秉笔,帮皇帝在公上批红;一是太监掌握东厂、西厂,监督百官;还有一项是太监外出监军、监税、监矿。汉唐允许太监出任中央和地方官职,甚至领兵打仗,封侯拜将,更是导致太监乱政。如此一来,皇帝主子反过来要看太监奴才的脸色,成了“儿皇帝”。

清朝吸取历史教训,早早就树起了禁止太监干政的铁牌。太监不得担任外朝官职,不得插手政务。顺治皇帝严令,太监品级不能高过四品,“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字置买田屋”。顺治十二年六月,顺治专门铸立铁牌,强调太监“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这铁牌,被很多戏曲和传说演绎为“严禁太监干政”“太监私出宫门一步者,斩”的金牌。清朝“恪守祖制”,这块牌子就成了后人不敢逾越的祖制。

除了大原则,清朝还设计了实施细则,最主要的就是内务府制度。内务府主管宫廷事务,是如今清宫戏的“常客”,在戏里从上到下一溜儿的太监。这是歪曲史实。内务府是清朝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总管大臣、郎中、主事等官员和书吏,都是正常的男人,属于文官序列。内务府下辖十几个司局,还有诸多的派出机构。管理太监事务只是它的一项职权而已。内务府仪掌司下设敬事房,管理太监。敬事房全部由太监组成,是内务府下属的司局级衙门;首领太监是正四品,也相当于府道和司局的长官级别。清宫戏以小代大、以偏概全,把敬事房误作了“内务府”。

与太监有关的另一个内务府部门慎刑司,也是清宫戏中常见的衙门。在戏里,太监、宫女犯了错,就给拉到慎刑司挨打。该司的确是负责惩治太监、宫女的衙门,但长官是正常的文官,而不是太监。该司的司法权非常有限,只限于笞刑、杖刑,徒刑以上就要移咨刑部。因此,刑部拥有插手太监事务的合法权力。在理论上,朝臣可以将犯错的太监“先斩后奏”。大臣们可以通过刑部与慎刑司的渠道,把看不顺眼的太监直接拉出来杀掉。不过,清朝大臣没有这么实践过。宫廷内部就是万般反对也没用,因为这是朝臣的合法权力。相比明朝太监动辄就把朝臣往死里整,清朝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可是,太监接触政务不可能完全杜绝,毕竟皇帝需要太监在宫廷和朝廷之间上传下达。彻底斩断太监与政务的联系,难不成皇帝要事必躬亲,自己跑腿送文件?防范森严如清朝者,也不得不保留了太监传递公文、处理档案。为防太监趁机舞弊干政,清朝设内外两个奏事处。内奏事处由太监组成,在宫门口接转公文;外奏事处由中央各部院选拔的文官组成。一般公文,统一由外奏事处收纳、整理后,再交内奏事处传递给皇帝。只有军机处奏折和高级官员的密奏,才直接交给内奏事处,直接传递。内外奏事处其实可以合并,之所以同时存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太监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奏事处太监反过来羁绊内务府,清朝规定,内务府奏事,一律由外奏事处转交。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魏璎珞令妃真的拉过皮条么?令妃每次怀孕乾隆都是怎么对她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魏璎珞令妃的出身是非常卑微的,应该算是乾隆后宫身份最底下的人,但是令妃却能成为皇后,但是下人皇帝的亲妈,可见令妃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了。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令妃肯定也是一位很有手段的人,皇帝后宫的血腥程度不亚于真实的战场,那令妃到底是靠什么上位的呢?反正肯定是要比电视剧里的情况要难的多,而且

  • 吞金自杀真的能划破肠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吞金自杀这个事情其实也真的是很有说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吞金自杀好像在原理上就说不通,金子怎么就能轻松把人杀死呢?其实很多人都说了好像就是因为金子比较重能把肠子划破,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也一起来分析分析揭秘看看吧!“吞金自杀”之说,古已有之。

  • 孙悟空为什么打不赢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是西游中最厉害的坐骑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印象中,给孙悟空造成最大困境的妖怪就是青牛精了。青牛精原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手中握有法宝金刚琢,其实别说孙悟空搞不定青牛精了,就连天上的众多神仙也都拿青牛精没办法,主要是这个金刚琢能力实在太过变态。如果没有金刚琢青牛精的实力也会大打折扣,不过太上老君的坐骑肯定也不会一般,说不定还能抵上一两个神仙的能

  • 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什么能成为情侣间的典范?牛郎织女藏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是七夕节,这里奉劝各位单身的朋友下班后就早点回家吧,以免遭受多重伤害。不过中国的情侣应该是最幸福的人群了,一年能过两个情人节,还是中西合璧。不过今天先给大家讲讲牛郎织女之间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大家已经烂熟于耳了,还有什么好讲的呢?但是你知道牛郎和织女为什么能成为情侣之间的典范人物么。其实这里面还

  • 荆州应该是刘备幸苦打下来的,为什么都说是借东吴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荆州很多人都说了这个地方的战略意义真的非常的重要,所以不管是蜀国还是东吴都对这个地方非常的觊觎,也包括曹魏,但是其实在小编的印象中荆州这个地方好像就是刘备他们的啊,但是为什么又经常有人说是找东吴借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民间俗语讲“刘备借荆州

  • 司马懿凭什么能活到了72岁?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历上的三国时期人的寿命问题其实也还是挺有趣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的寿命都好短啊,话说只有26岁左右,但是我们反观司马懿这个人,他竟然活到了72岁,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其实这个事情也还是有道理可言,有原因可言的,下面就跟随小编来仔细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

  • 黄河河底有没有文物?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小编有看到这个问题,那就关于黄河文物的,很多人都说黄河这么大这么长那么他的河底会不会有文物呢?其实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的,但是黄河也非常的湍急啊这些文物会被冲走吗?还有黄河中的文物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

  • 关羽刮骨疗毒到底是怎么回事?关羽刮骨为什么不打麻药?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关羽开刀刮骨去毒还不打麻药,关羽到底是靠什么才忍耐下来的?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存在这样的疑问,难道关羽就不怕疼晕过去么。不过硬要解释的话,也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关羽虽然没打麻药,但是喝了很多酒,古代的酒可能酿造的工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酒的度数会比较的高,人都醉了也就相当于是打麻药了。二是因为关羽整条右臂

  • 清朝皇宫为什么一天两顿饭?难道他们都不觉得饿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一日三餐,对于我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有的时候如果某一顿饭落下了,不仅会觉得饿,可能还会觉得不应该这样做。然而在清朝时期,皇宫里,皇帝与后妃们一天却只有两顿饭。两顿饭相比于一日三餐总是少了很多,为什么他们一天只吃这么一点呢?难道他们在宫里面就不会觉得饿吗?清朝的皇帝大抵做起来

  • 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刮骨疗毒故事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不管是放在个人还是整个三国来看,刮骨疗毒这个故事都是非常出名的,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关云长了。不过光看“刮骨疗毒”这四个字还感觉挺血腥的,如果是放到现代有医疗技术支持可行性还是存在的,但是在2000年前就能做外科手术就有点不带现实了,不过刮骨疗毒这个故事主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