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浊官是什么?除了清官历史上还有浊官

浊官是什么?除了清官历史上还有浊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38 更新时间:2024/2/20 7:10:09

“清官”大家都知道,一直以来都是称呼那些为民办事、清正廉明的官员的,而在历史上,真正做到清官的官员也并不在少数。不过,除了清官,历史上还出现过另一种官员,那就是“浊官”。乍一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与清官相对相反的官员代称,不过在这里要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浊官”。这个浊官到底是什么意思,真的是一些不好的官员吗?

《南齐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出自吴兴高门的丘灵鞠,原本担任东观祭酒,当他被授予骁骑将军时,竟勃然大怒,愤懑地对别人说:“我要去挖了顾荣的坟墓。江南地方几千里,出了那么多风流士子。就是顾荣引来北人南渡(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妨碍了我们南人的仕途,真是死有罪!”

骁骑将军在南朝是有兵权的武职,丘灵鞠担任这样的职位,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这里,就涉及到南朝官制的特有现象——“清官”、“浊官”传统。丘灵鞠由清官变成浊官,因此大发雷霆。

01 东晋南朝门阀政治

要论官职清浊之分,首先就要介绍一下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众所周知,魏晋时代,是一个贵族政治时代,世家大族在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五胡乱华之时,北方一些世家大族,纷纷逃到江南三吴地区,如琅琊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

北方大族到了江南,被称为侨人高门,他们拥护司马睿称帝,维持着东晋半壁江山。在东晋建立之初,司马家和侨人高门,对江南当地的三吴高门,尽力拉拢。随着政权的稳固,侨人逐渐在江南站稳阵脚,有了自己的根基,不需要再讨好三吴高门。

于是,南人的政治地位下降,侨人垄断了小朝廷。而且,侨人高门在政治上、社会上的显赫地位,甚至可以不借助帝王而保持。从东晋到齐梁陈,好几次政权更替,侨人高门屹立不倒。

这便是南渡侨人主导的东晋南朝门阀政治。门的意思是门第,阀的意思是阀阅,合称门阀,将士族和庶族严格区分,区分的标志便是婚宦。婚姻上,门阀贵族之间联姻通婚,不与庶族通婚。官宦上,士族只愿意担任清官,对于浊官,则是不屑一顾。

02 “清官”与“浊官”

请各位朋友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提到的清官,不是指清廉的官,浊官也不是指贪官。这里的清官和浊官针对的是两类不同特点的官职。

宋齐梁陈的官职制度,大部分都是承袭魏晋,但是,在具体的每一个官职上,却有了清浊之分。一些高门经担任的官职,被认为是“清望所归之官”。另外的一些官职,则被称为是浊官。

哪些官职,是高门喜闻乐见的清官呢?

最典型的就是国子祭酒。国子祭酒最初由晋武帝所设,是朝廷主要是学术官员。虽然不是类似于大司马、都督这样位高权重的官职,但却是侨人高门比较愿意担任的清官,有清望所归之称。

东晋时国子祭酒,可考证的一共有12位,侨人占了9位,南人仅占2位。刘宋时可考者8位,侨人占了6位,南人仅占2位。萧齐时可考者9位,南人有4位,比前朝稍微多一点。到了萧梁,可考者13位,南人只有2位。最后一个陈朝,9位国子祭酒,南人仅有3位,其中的2位还是陈朝宗室。

由此可见,侨人牢牢地垄断了国子祭酒这一清官。除此之外,清官还有散骑常侍、侍中、郎中令、太子洗马等。大体上,中书散骑、东宫属官、秘书著作,都属于清官。清官也并非都无实权,比如,吏部尚书,又有“大尚书”之称,职权重要,又是门阀喜闻乐见的清官。

然而,有些官职,权力较大,却是浊官。比如尚书郎、御史中丞,宪台之官,在东汉以来便是极其重要的官职,在南朝却成了高门不喜的浊官。另外,各种武职,比如各种有实际兵权的将军、校尉,也被看成是浊官。像本开头提到的丘灵鞠,他所担任的骁骑将军,就是高门所鄙夷的浊官。

03 清浊之分的由来

官职清浊之分的由来,来自于门阀贵族的长期习惯。东晋以来的侨人高门,早在东汉之时,就是世代研究经学的大家族,素有“通经入仕、累世公卿”之称。

东晋时期,各大门阀还保持着学术传统,因而高门子弟入仕,往往从秘书著作起家,资深者担任中书散骑。贵族家的一些不学无术的膏粱子弟,往往会被安排担任东宫属官,因为这一类官职并无实权,品级又高,比较适合用来安排没有才能的贵族子弟。

久而久之,上述的一些官职,高门长期担任,逐渐形成了垄断。因此,在南朝时,这些官职,只能由高门担任,庶族不能染指,被称为清官或清职。

与之相对应的,庶族寒门,进入仕途,通常是军功起家,出身武将。尚书郎和御史台属官,公务繁忙,士族不愿意担任,于是成为了寒门子弟的专属,这便是浊官。

南朝官员对于清浊之分极其看重,《通典》中有一句话,“官有清浊以为升降,从浊得清则胜于迁”。官员看待官职升降,以清官、浊官为标准,不仅仅以看品级。而且,有些官员从浊官变成清官,即使品级、俸禄下降,也会当成是升官而高兴。

尽管侨人高门不喜欢担任武职,但出于政治需要,有时需要掌握军权。于是,又出现了“带帖”制度。高门本身担任文职清望官,然后兼任武职,称为“带帖”。这样既是清官,又配合军权,对于高门来说,堪称完美。

官职清浊之分,从根源来说,还是门阀政治的一种体现。高门垄断了一些官职,成为清官,而庶族寒门只能担任浊官。

宋齐梁陈之时,高门子弟只愿意担任清闲的清官,不做学问,亦不学弓马,使得门阀迅速腐败下去,失去生命力。最终,南朝覆灭,被北方统一,这也是门阀政治的腐化的结果。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宦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早期的宦官其实并不用割下体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宦官也就是太监,算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官员。宦官是专门负责服侍皇帝还有皇室成员的,算是皇帝的仆人。那宦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这次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其实最早的宦官是不需要阉割下体的,但是后来因为皇帝怕宦官和皇室成员或者皇帝的后宫通奸才出此下策,毕竟皇室也非常看重面字,传出去也不

  • 朱棣和朱允炆在打架的时候,蒙古为什么不乘虚而入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明朝的朱棣其实也真的不容易了,对外都是一些少数民族再搞事情,对内又有一些内患了,这其中就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花说朱棣和朱允炆在国内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蒙古人为什么不选择乘虚而入了,难道明朝不仅仅可以一边对内,还能一边对外啊不落下风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 皇帝的龙袍能不能洗?皇帝有多少衣服?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当中地位最高的人,而在看一些宫廷题材的影视剧的时候,我们发现皇帝的龙袍是会经常换着穿的。只不过这一点也就让很多人产生疑问,皇帝既然那么尊贵,他的衣服还不得是成堆的吗,如果更换下次再穿那一定需要洗,但是真实历史上皇帝的龙袍会不会洗呢?不洗。我们疑惑这个问题,就

  •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吗?诸葛亮真实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说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出山,这都是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的耐心,真相真是这样么?如果当年刘备没有三顾茅庐,来了一次看到诸葛亮不在就走了,那诸葛亮不是永远都出不了山了?那考不考验也都失去了意义。其实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另有目的,因为当时诸葛亮还有考虑好到底是不是跟随刘备,毕竟刘备不是曹操、

  • 中国古代怎么没有帝王选择在武汉建都啊?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武汉其实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什么的也非常的好啊,而且物产也丰富啊,但是我们反观历史其实我们会发现好像没有一代帝王是在武汉这个地方建都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武汉有毒吗?小编感觉挺好的呀?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简单说来,历朝历代帝王不选择武汉作为首都,充分说明他们的脑子,是

  • 古代新官上任怎么防止被冒名顶替?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有新官上任,如果是被安排到自己偏僻的小镇,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的路程才能顺利上任,不过当时并没有网络,如果官员被冒名顶替了怎么办呢?历史上还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朝廷就需要想办法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例如发布一些独一无二的物件,或者书信。这些就相当于是官员们的身份证,以免人被弄错,下面就为大

  • 三国时期哪个国家领土最大?三国版图对比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国,魏国占领的面积也是最大的。但是从整个三国的地图来看,东吴和曹魏的土地面积感觉差不多,而且楚汉也不算小,三国的真实面积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次就为大家来对比下三国版图,当然也并不是说领土越大人口就会越多,主要还是看地理位置。当时三国都争夺的荆州就是一块肥沃之地,人

  • 李白能喝多少酒?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唤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李白的好基友杜甫写的一首诗,诗中杜甫毫不隐晦直接称赞李白的酒量好,李白的诗那是天下闻名,而且流传后世的基本全是佳作,像他这样的一位大才子却有一个爱喝酒的嗜好。不仅是他,现在看来,几乎所有的文人骚客都喜欢喝

  • 扎马钉是诸葛亮发明的么?扎马钉最早是用来干嘛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不仅是战略家、政治家、文学家,还是三国时期的发明家。诸葛亮的发明都可以出一本发明手册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诸葛亮一个比较冷门的发明扎马钉。实际上就是现代交警为了拦截车辆,铺在路面上的钉子,扎马钉就是这些钉子的原型。不过扎马钉在实战中真的有效果么?只能说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当年还因此救了蜀国10

  • 历史上万历究竟有多懒?官员连写123份辞职信都不回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一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简直堪称历史上最懒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竟然有三十年的时间都没有上朝,尽管国家并没有因此破灭,不过这样的奇葩,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少见。而且,当时有一个官员李廷机,为官清廉,一步步做到了内阁首辅,但是后来他想要辞职的时候,几乎就是一部血泪史,连续五年,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