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没有摄像头靠什么抓住逃犯?画像真的有用吗?

古代没有摄像头靠什么抓住逃犯?画像真的有用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4/1/25 10:47:12

其实很多案件的成功破获率并没有很高,基本上都是因为没有目击证人或者不清楚罪犯是谁。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摄像头,那要怎样才能抓捕到罪犯呢?在影视剧中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贴一张逃犯的画像,然后再城门口一一对照,这样虽然可行但是效率低下,而且成功率也很低。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古代到底是怎么抓捕逃犯的,其实比大家想象中要复杂的多,可能几个月、半年才能破获一起案子。

古代虽然没有监控,也没有照片,但抓捕逃犯却并不一定比今天难,有时候效率反而会比今天还要高。

在古代,在抓捕逃犯前,也会在各地张贴海捕书,这就是古代版的通缉令,多数情况下,海捕文书只有文字描述,只有少量情况下会辅助有逃犯的画像,名曰“画影图形”,当然,这个配图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毕竟古代的画像很难画的惟妙惟肖,真正起作用的是海捕文书上的详细描述,包括嫌犯的姓名、籍贯、身高、有没有胡须、脸上有没有痣等面部特征。

那么各地官府的捕快仅仅靠这些文字描述就能像大海捞针一样抓到逃犯吗?答案是能!为什么呢?

1、古代的交通。古代的交通并不像今天一样便捷,加上古代人口流动性很低,可以说一个地方不会像今天一样每天都会有新面孔出现。特别是在古代,各地都推行保甲连坐制度,遇有行踪不明的人出现在自己的村子,保里的人都有义务及时报官,否则一旦被证实此人是逃犯而保中无人检举的话,是会受到牵连的。

此外,逃亡的交通不便,但拘捕者的交通却是非便利的,仅靠两只脚逃亡的逃犯,无论如是跑不过官府的马匹车辆的,毕竟他们可以通过官方驿道从容的将海捕文书下达到各处关卡。西汉时期,官府在抓捕一名诅咒汉宣帝的巫女时,海捕文书甚至下到了甘肃一代的长城烽火台。

2、照身帖。古代虽然没有照片,但也是有身份证明的,也就是所谓的“照身帖”。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就在秦国境内推行了这一制度,结果到商鞅逃亡时,却因为没有这个“照身帖”而被旅店拒绝入住。此后这一制度就被后世朝所继承,并不断发展也演变。如明朝时,商人、进京赶考的秀才出行都需要有路引,否则寸步难行。

要知道,在古代除朝外,所有朝代都是实行宵禁的,逃亡在外的人,如果晚上没有落脚点,很容易被巡夜的官兵抓捕。唯一的选择是走人迹罕至的山野小路,或者干脆逃入深山之中,与野兽为伍。那做个假的照身帖行不行呢?很难,古代做假照身帖可不像今天这样有成熟的黑暗产业链。

3、悬赏。上面提到,遇到行迹不明的人不举报会受到牵连,除此之外,还会有重金悬赏,这样双管齐下,自然会有人乐此不疲的去检举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在明朝时,检举逃犯,有时候甚至会被授予官职,而逃犯家中的全部财产也会奖励给举报人,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故宫不能走回头路?又为何五点要关门?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故宫,明朝和清朝时期两代的皇家宫殿,很多前往北京游玩的游客都希望能够前去一览风采。不过,在故宫却有很多听起来让人有些不寒而栗的规矩,比如,走在故宫里面不能走回头路,故宫下午五点就要关门。也许是本能的会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这些规矩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故宫是我国最大的宫殿,据说有

  • 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关羽其实还真的是有超多的外号的,有什么关二爷啊,有什么财神啊,有什么武圣啊,还有什么关公啊,反正都是他的外号了,但是其实关羽还有一个外号叫“美髯公”了,那么这个关羽为什么要叫美髯公呢?关羽美髯公是谁先叫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为什么关羽会叫&ld

  • 古代人为什么会用瓷枕,他们脑袋不疼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枕头一直以来都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而我们现在的枕头,和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出土文物的枕头相比,又是完全不一样了。现如今我们的枕头基本上都是追求柔软舒适,然而我们看到古代人那些“玉枕”“瓷枕”,都是硬物制作而成,光是看着都会觉得脑袋发疼,那古人用这些枕头难

  • 古人门口为什么要放门槛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门槛,在我国,现在已经基本上从一样实际作用的物品,变成了一种象征意义,现在的门槛,大多就只存在于仍旧保留古制的旅游景点或者乡村等地了,很多人可能都没见过。但是,门槛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品,每家都会摆放在门口,那么这个门槛究竟有什么样的寓意,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摆放?小小的门槛中,蕴含着古人怎样的智

  • 古代皇宫真的有宫斗吗,后宫嫔妃平时做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宫斗,这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但凡扯上了宫斗,总会有很多人喜欢,尤其喜欢看着主角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步步成为冠绝后宫的人上人,就好像是自己也登上巅峰一样。然而,这些毕竟都是现代人的想象,真实历史上的古代后宫,真的会有这些非死即活勾心斗角的宫斗吗?古代的妃嫔们一般都会做些

  • 古代吃饭为什么叫做打尖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在各种古代题材的影视剧当中,我们总是能够听到这样一个词,“打尖”,通常出现在人们去客栈的时候,店小二问一句打尖还是住店,主角如果回答“打尖”,那意思就是坐下来吃个饭。但是为什么会把吃饭叫做“打尖”?影视剧也并非是对古代完全的虚构

  • 古代有哪些长寿的名人?他们又活了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1.彭祖要说长寿,彭祖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相传他一共活了八百年,从尧时期一直活到商周时期。不过八百岁这一听就是一个神话故事,一个人如何能活到这样长寿?所谓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实际上说的是彭国的存在年限八百年,而彭祖就是彭国的先祖。不过这个氏族善于养生倒是真的,八百岁不可能,但也的确是有很多长寿老人

  • 太上皇和皇帝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太上皇和皇帝,历史上两者并存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皇帝都是把这份“工作”做到了自己死亡,之后继承者继任。但也有极少数的几个是活着的时候成为太上皇,也有新皇登基。但是在外面看来,皇帝就是古代地位最高的人,那么当遇到这种情况,皇帝和太上皇同时存在的时候,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皇帝和太

  • 古代下九流都是什么行业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知道,古代经常会把人们划分成各种等级,给每个等级每种人群确定一个范围,自然也就存在一种鄙视链,地位高的看不起地位低的,有的时候甚至也会有一些政策出台,来对这些“不入流”的人进行打击。而古代一直都有“九流”之说,九流也分成上中下三等,我们最常听到的是

  • 古人吃什么零食?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人的生活中,除了每天必须要吃的主食之外,偶尔也会吃一些小零食,而且市面上各种零食层出不穷。不过,零食可不是现代人的特产,古代人同样也有零食,只不过因为古代并没有那么多的添加剂,用来调味,所以古人的零食大部分都是真正的原味,而能够用香料调味的,大多数都是贵族皇族才吃得起的,那么古人又有一些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