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意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典故出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意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典故出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2/19 14:42:32

秦国虽然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一直不得民心,所以很快政权也被推翻。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写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在说哪怕楚国只剩下三个族氏,也能把秦国给灭掉。比喻弱小的力量只要能团结起来一样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和出处,一起来看看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曾被很多人引用,大体意思是说楚国的后代终于干掉了大秦王朝,雪了楚国被秦灭亡的前耻。但是,“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在历史上非常有争议。前段时间刚刚重读了《史记·项羽本纪》,想发表点个人意见。

一、关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历史语境。

根据《史记》记载,秦二世执政时期,天下大乱,先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来各路英豪纷纷就反了。

秦始皇还没灭六国之前,楚国有位著名将军,叫做项燕,他后来被灭六国军团的王翦部队给杀害了。他有个儿子叫项梁

当各路英豪纷纷造反时,项梁还没反,安徽省桐城(古代称“鄛”)有位叫范增的人,前往劝项梁也起来造反。

范增在他的“劝反”演讲中,引用了楚南公这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蠭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顺便补充一点,项梁就是楚汉之争中的男主角之一,项羽的父亲。

范增后来成了项羽的重要军师,项羽称之为“亚父”,差不多就是项羽的“干爹”。

二、关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四种历史解释。

历史上,关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三户”,一直存在多种解释。

1、认为“三户”是楚国三家大贵族:屈氏、景氏、昭氏。

楚国的王姓是芈姓,古人除了姓以外,还会根据封地、官名等不同,衍生出氏,相当于一根主藤上结出的若干个瓜果,芈姓就衍生出楚国的四大氏,分别是熊氏、屈氏、景氏、昭氏。其中熊氏是楚王王族,屈、景、昭则是王族以外的三大贵族,著名的屈原,就是屈氏家族的后代。此处可以理解成王族被灭,屈景昭三户犹存。

2、认为“三户”是一个地名。

因为在《史记·项羽本纪》,有这一句:

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引兵渡三户”,率兵渡过了叫做三户的渡口。

3、认为“三户”就是三户人家的意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可以解释为楚国哪怕只剩下三户人家,

也将成为灭亡秦国的终极杀手。

4、认为“三户”是一个虚指。

古代的三、六、九,常常用作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也可以解释为楚国哪怕只剩下几户人家,

也将成为灭亡秦国的终极杀手。

此处补充一点,“亡秦必楚”做到了吗?当然做到了。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大军进咸阳,在位仅46天的秦王朝末代皇帝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屠城放火,干掉了子婴,算是在秦王朝的尸体上又补了一刀。

补充第二点,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人,父亲项梁是楚国人,他当然是楚国人。而汉高祖刘邦呢?江苏徐州人,也是在楚国的地盘。所以,“亡秦必楚”,是真的。

三、本人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第五、六种解释

在写本文时,本人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翻了很多典籍,做了大量资料考证,发现一个事实:

历史书中,除了《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句,其它均不可考。

《史记》中,除了范增说过这句,还不是他本人的话,而是引用,但引用来源也未交待!

历史上,楚南公这个人,不可考。有人说他是隐士,有人说他懂阴阳,但都是后世的只言片句,却没有关于他的其它文字记录。

而且只要说起楚南公,全部来自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好像此公的出现,就为了说这句话,说完就隐身了。

难道这句话真的存在过吗?我认为完全可以有以下的第五种解释:

1、是否范增为了说服项梁造反,临时编出来的楚南公段子呢?

2、是否司马迁为了增强项梁造反的故事效果,临时编出来的范增的段子呢?

很多史学家已经证明,司马迁的《史记》,有多处谬误。既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有各种不可考,如何证明它就是真的?

四、关于百度百科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解释谬误。

最后,要批评百度百科的本词条解释,它非常武断地将历史上的各种解释全都否定,又非常肯定地将“三户”说成是屈景昭三家。

这种解释方法,非常非常地不科学。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一打仗就国库空虚,难道不打仗的时候就不发军饷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国库空虚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战争年代国库空虚也是蛮正常的,但是其实有的时候大家也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正常情况下国库是不空虚的,但是一打仗呢?国库就再次空虚了,那么这是什么情况啊?不一样是军饷照样发的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

  • 朱元璋的画像为什么那么丑?他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经常在各种地方见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有一些画得朱元璋简直是丑陋无比,让人惊异为什么人类会拥有这样的脸型,甚至怀疑是不是印刷的时候出了问题,但是有一些却又并不是这样,朱元璋不仅没有那么丑,相反还很端正,很有作为皇帝的气派和威严。这就真的是奇怪了,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差异如此之大的画像?这件

  • 乾隆皇帝为什么是盖章狂魔?历史上乾隆到底有多喜欢盖章?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喜欢在别人字画上盖章?可能你会以为乾隆是吃了炫迈,盖章盖的根本停不下来。关键是他盖的都还是名画名作,这难免也就破坏了整幅画的观赏性,看来乾隆皇帝每次看到好的作品手也是痒痒,既然自己没办法像他们一样画出这么栩栩如生的画作,那就盖个章留纪念吧。所以很多当时的名作基本上都能看到乾隆的盖章,

  • 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那么他会废除刘禅称帝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诸葛亮北伐这件事情其实真的是把人看得非常的伤感啊,真的是可惜可惜啊,虽然意图是好的,但是怎么就是不成功呢?导致最后病逝五丈原,最近小编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人说假如假设诸葛亮能北伐成功的话,那么他会不会把刘禅给废除掉然后直接称帝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诚然,

  •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几岁?诸葛亮为什么愿意辅佐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的年龄差距还是挺大的,刘备是161年出身,而诸葛亮过了20年才出生,在古代刘备都可以当诸葛亮的爹了,两人辈分实在差太多。但就算是这样,刘备也愿意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也能看出来诸葛亮对于人才还是非常爱惜的,礼节辈分方面的事情就暂时缓缓。对于诸葛亮来说自己一定要效力一位和自己

  • 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全文详解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都一定会对三顾茅庐这个故事非常熟悉,当然现在我们说三顾茅庐也不仅仅是三国当中的一个典故,同样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那这次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下三顾茅庐这个经典的历史故事到底是怎样的,而且三顾茅庐里面也存在不少一点,也是大家相互之间讨论的热点,也会一并带大家解答出来。其实蜀国真

  • 如果关羽能活到刘备驾崩,那么关羽到那时会听刘禅的话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人问那就是关羽在荆州没有死,而且还活到了刘备死,这个时候就是刘禅上位了,那么这个时候的关羽会不会听刘禅的话呢?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下面就假设这个问题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如果关羽还活着,当刘备驾崩后,关羽肯定会听刘禅的!而且还会帮着刘禅抵抗诸葛亮,不仅

  • 糜夫人将阿斗交给赵云后投井自杀,是因为怕给刘备带绿帽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糜夫人很多网友都知道她是刘备的夫人,也就是阿斗的母亲,但是在长坂坡的时候刘备在逃跑的时候把她们母女两个给弄丢了,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了,但是最后赵云救出来的只有阿斗了,并没有糜夫人,话说当时糜夫人是投井自尽了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

  • 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洪秀全真的被剁成肉酱用大炮送上天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到还是喊得轰轰烈烈的,但是到最后却也还是失败了,那么失败后的洪秀全其实真的是超惨的,话说被剁成肉酱不说,最后还被大炮给轰上天了,小编看到这里反正是有点不是太相信的,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呀?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洪秀全被塞进大炮轰上天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炮

  • 清朝为什么要推出剃发令?剃发令是谁提出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剃发令是清军入关掌权后推出的一项强制命令,所有汉人都必须把自己额头上的头发都剃掉,然后在后面扎一个辫子。那清朝为什么要推出剃发令呢?古代汉人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对自己的毛发都非常的看重,随便剪头发都会被当做是不孝。所以满族人入关后为了确保汉人能够完全的服从他们,所以就想出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