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的诗画为什么能保存千年?靠什么防腐?

古代的诗画为什么能保存千年?靠什么防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2/16 5:26:25

很多年代久远的古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或者变色。但古代的字画似乎都能比较好的保存下来,甚至是有些千年以前的画作几乎也没被腐蚀掉,那古人是通过什么办法达到防腐的呢?其实这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还有前瞻性。因为只要是名人的字画,在古代肯定也价值连城,甚至可能会被当做传家宝,所以如难让笔墨一直不掉色就成一大难题。当然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一起来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吧。

众所周知,迄今传世最早的书法作品,

是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晋学家陆机的章草《平复帖》,

作为中国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

享有“法帖之祖”的美誉。

《平复帖》创作时间至少在1700年前,

但至今不腐,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让我们把《平复帖》放大了看。

看到那横横竖竖的痕迹没?

这是纸表面的纤维束,非密集,仔细看甚至还能看到一些未及捣碎的成股的麻绳头,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帘纹不显,似不曾有效地研光,纸吃墨力差”。

如果放到陆机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些特征,就叫做“制作原始”,与出土汉纸相仿佛。

这些证据,说明《平复帖》所用的纸张材料为:麻纸。

先前曾有人将其鉴定为“蚕茧纸”,但经专家多次检验,确认该帖为早期的麻纸。

那《平复帖》千年不腐,所用纸张材质有直接的关系吗?

即使是现代,所有被称之为“麻”的物件,都有粗糙、古朴的意味,麻纸也不例外。

陆机当年所用的麻纸,现代仍有小范围民间小作坊在生产,只是现代制作麻纸的材料,是纯枸树皮。比如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生产的“西和麻纸”,距今就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纯手工制作的西和麻纸

这种麻纸当地人也叫土纸,它以纯枸树皮为原材料,经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荡料入帘多等道工序制成。

枸树皮

它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千年不朽而适宜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长卷、册页等书画作品。

枸树皮制作麻纸

但西和麻纸究竟始于什么时候,无人知晓。据当地传承人说,自打记事起,村子里祖祖辈辈就在造纸。

在过去四五十年间,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地都有古纸出土。1986年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的古纸就是麻纸,最大一片21×19厘米,色泽白净、薄而匀,是张麻纸,其中纤维为大麻纤维↓

看来,麻纸确实能抵御千年风霜,坚挺地流传到现代,即使是置于无人看管的墓中。

而陆机所书信件的那张麻纸,由于受到后代钦慕者妥善地保管,要流传到现在,也不是什么难事。

西和麻纸绘制的书画作品

除了纸张,我国古画想千年不腐,还有一个绝招。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书画那么多,并不是所有都是用的麻纸,那那些没用麻纸的书画,用的是什么防腐高招呢?

这,还是让我们从喜气洋洋的春节开始说起。

春节年年有,对联户户新。

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张贴着喜庆吉祥的对联,洋溢着团圆,祈福着来年。

而这一张张春联的背后,却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小东西”的默默支撑。

它,就是浆糊。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绘画装裱的好坏,常影响一幅画的质量。而装裱中,刷浆糊的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明人周嘉胄《装潢志》在“用糊”一节强调:装裱与浆糊的关系,就如同墨与胶的关系,墨因为胶而成型,装裱因为浆糊而成就。

“裱之于糊,犹墨之于胶,墨以胶成,裱以糊就。”

“糊用佳,则卷舒温适。”

只有浆糊用得好,书画才能卷曲舒适,装裱的温度才能刚刚合适。

想当年,《清明上河图》1953年才重回故宫,1973年的时候进行了第二次装裱,装裱的技术则是用了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法,这时,最重要的道具——浆糊派上了用场!

此图的浆糊原料是用大米和小麦来做成的,还加入了“薰陆香末”。薰陆香又叫马尾香、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既驱虫又可使浆糊粘性更强。

此外,一些装裱师在制糊时,有时也会加矾,这并非为了防腐,而是为了可防止褪色以及固定书画的墨色;也可以可避免镶缝开绽。

小小浆糊,制作看似简单,只需要几种原料的配比就可以完成。一份天然材料的遇见,使得浆糊,作为一种可逆的材料,保护了古画千年。

大道至简,就是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小浆糊,背后蕴含的,是我国古人参透自然法则后,灵活运用自然经验的深沉智慧。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开心果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开心果其实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果实也是真的好吃的呀,但是有唯一的一个缺点,那就是这个果实真的好贵好贵,感觉几十块钱完全吃不够的样子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开心果到底是什么果树结的果呀,开心果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一、开心果就是阿月浑子树的果实。1、开心果属于漆树

  • 历史上的古人是如何得知黄金很珍贵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1.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黄金使用历史。早在商代早期,就有黄金饰品问世。在河南郑州的商代早期墓葬里,就出土有珥形金饰。在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更是出土的金块、金叶、金箔等物。说明早在三千余年前的时候,古人就开始发现黄金这样金属,并用之做一些饰品。这种金光闪闪的金属,自出现就成功吸引了古人的

  • 总感觉日本的刀很细还很耐砍,其实这完全就是被影视剧骗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日本刀其实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的,就是他们的刀好像非常的锋利而且也非常的细,当然更加重要的他们的刀竟然怎么用都用不坏的感觉,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了日本的制刀工艺非常的给力呢?下面我们可以就在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揭秘这个话题吧!日本刀不管纤细不纤细,都不能保证

  • 古时候各个朝代哪位皇帝的开国难度最大?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每一个新朝代的开启,必然会成就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这些皇帝可以说他们是天选之人,也可以说是亡命之徒,不以身犯险也不可能站到最高的位置,俯瞰天下。不过,这些朝代究竟哪位皇帝的开国之路难度最大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各朝代皇帝的开垦之路最难的一步是什么。当然最惨烈的应该还是秦始皇的统一之路,整个战

  • 清朝边境小国屡屡犯西藏,乾隆一怒之下派军打到该国首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的世界中,一直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国在古代不论是在哪一个朝代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存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更是空前的强大,周围的小国都要卑躬屈膝,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但是在当年西藏的边界却出现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小国家,这个国家叫做廓尔喀。不知道他是太过于的自信,还是不清楚清朝的强大,屡次穿越西藏边界,

  • 辽宁有一座怪山,常年寸草不生,专家表示这底下大有来头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各种各样的神奇事件,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位置演绎着。说起奇怪的东西,就在中国的辽宁有一座很奇怪的山,常年就是寸草不生,说是干旱吧又说不通,因为周围的山都好好的,能长出一些青草和树木。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东北三省的辽宁市管辖下的北票市,在北票市官营

  • 王莽上位后为什么要大肆更改地名?这下可把百姓害惨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王莽不仅喜欢改地名,还喜欢限定人名。大家都称王莽是从穿越回来的人物,实际上王莽的确做了很多看似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对后人的帮助还挺大。虽然刚改完地名那会,还引起了百姓的公愤,甚至引起了很多混乱的事情。例如当时的史学家就必须把某地的新地名和旧地名都给标注出来,加大了非常多的工作量。其实这里面也有部分

  • 古代皇宫内有哪些体育活动?明朝皇帝喜欢玩的投壶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体育项目往往能增加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还能增强人民体质。我们现代的体育活动已经非常丰富了,基本上涵盖了各种类型。那在古代,当时的人们又有哪些体育活动呢?其实同样也非常丰富,而且连皇帝也爱玩。其实我们好像很少能在古装影视剧中看到古人做体育活动,无非也就是骑骑马射射箭,更像是军队里的锻炼项目。其实在民

  • 金雄鎔真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金雄鎔可能很多人都是一脸的蒙逼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啊,作者为什么要来说他呢?其实这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话说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聪明的几个人只要,智商高达多少呢?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210了,那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真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金雄镕被誉

  • 古代男多女少,光棍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男性和女性性别基本上都是不成比例的,男性会比女性多出很多。这就导致了很多男性极有可能一辈子都打光棍,而且很多男人还妻妾成群,这些光棍门的机会就更加少了。如果男女比例出现失衡,极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那当时的政府是用什么办法解决光棍问题的呢?当然古人用的部分方法并不适用于我们现代,但在当时算是帮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