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如果刘邦不杀韩信派他去攻打匈奴那还需要和亲么?

如果刘邦不杀韩信派他去攻打匈奴那还需要和亲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4/1/2 4:41:47

刘邦虽然建立了汉朝,但是一直搞不定匈奴那边,所以只能和亲了事。但是派过去的公主基本上也没什么好日子过,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也没解决多少。如果当年刘邦不杀韩信,派他去攻打匈奴效果会不会更好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就不需要什么和亲了,韩信的军事能力当时已经达到了最强。但是刘邦却非常忌惮韩信,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绝不会允许存在一个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所以韩信也是死的比较冤。

韩信不死,汉朝绝对不需要和匈奴和亲。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汉朝初年在经过楚汉相争后,无论军队人数,还是财力物力都非常有限。就算韩信再能打,军队人数不足,财力物力有限,韩信也把匈奴拿不下来啊。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第一,韩信说“多多益善”,当时是说给刘邦听的,是有他的个人目的的(目的就是向刘邦要兵权)。事实上,韩信打仗,主要以奇谋为主,包括“背水一战”“暗度陈仓”“四面楚歌”等等,都是以谋略取胜。他从来没有依靠“多多益善”打过仗,因此对军队人数没有特别的要求。

刘邦当时领兵去匈奴打仗,之所以被冒顿围困在白登山上,明显就是谋略不足,才轻率冒进,上了冒顿的当。而并非是人力财力不足。如果是韩信带兵前往打仗,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有人说,不对啊,陈平不是跟随刘邦前往打仗吗?陈平是很有谋略的人啊。但是,我们仔细看陈平一生出的那些计策,都主要是教刘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很少有军事方面的。就算是军事方面的,最后也是战略布局,没有具体战术打法的。因此,陈平虽然跟随刘邦,其实在战术指挥上没有什么帮助。再加上陈平这个人,一向比较听刘邦的话,刘邦又一直认为自己很能打仗。因此,陈平不能也不会提出异议。就算提出来了,刘邦也不会听他的。

第二,如果韩信不死,汉朝初年无论财力、人力还是军队,都不会那么弱。

韩信不死的前提是韩信不造反,同时刘邦又不猜忌韩信。只要这两个条件同时达到,刘邦剪灭异姓诸侯王的内部战争,就不会打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当时造反的异姓诸侯王的情况。

燕王臧荼造反,是因为他是韩信的旧部。因为刘邦处置韩信(把韩信抓到京城,降为淮阴侯)后,他听说刘邦在打击韩信的旧部,才吓得造反。赵相陈豨造反,也是因为陈豨是韩信的旧部,再加上韩信撺掇他,他才造反。后来的燕王卢绾,本来和刘邦亲如兄弟,后来也是吓着了,然后造反。

刘邦在攻打陈豨的时候,梁王彭越又吓着了,不敢随刘邦出兵,也不愿随刘邦出兵。结果刘邦生气抓到他,把他废为庶民。然后吕后又骗他,把他杀掉。这一下,淮南王英布吓住了,才举兵造反。于是刘邦提兵和英布作战,杀死英布,但自己也受了重伤。

可以说,除了韩王信,所有造反的诸侯,都与处置韩信杀韩信有关。就算是韩王信,也是因为刘邦不放心他,对他移镇,才让他造反。而对韩王信的移镇,对韩信的移镇,也是造成后来韩信不满而蠢蠢欲动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种剪灭诸侯王的内部战争,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军队的人数和战斗力也大为受损,因此在与匈奴比拼中,才不占优势。

第三,如果韩信不死,不但不用刘邦出马,甚至不用韩信出马,就能解决匈奴的问题。

当时在边关对抗匈奴的,主要是韩王信、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包括赵相陈豨)。唯一和匈奴打过的,是韩王信。韩王信打不赢匈奴,多次向刘邦求救,因此造成刘邦怀疑他,对他移镇。

虽说韩王信打不赢,但有各种因素:一是韩王信是偏师,兵力有限。二是韩王信并没有真的抗击,毕竟是他的部队,他怕把军队打完了,自己成光杆司令。三是刘邦不信任他,他在试探刘邦。

总之,如果当时刘邦找到一条好的机制,既可以节制边将,又把兵马交给他们调度,打匈奴,未必打不赢。毕竟在战国末期到秦朝的时候,匈奴遭受了李牧、蒙恬等将领的沉重打击,根本没有缓过气了。刘邦只要学习战国后期和秦朝的经验(而且已经不用修万里长城,秦朝前人栽树,他只需要后人乘凉就是了),要对付匈奴,其实并不是个困难的事情。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什么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孙权儿子?关羽是看不起孙权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两国结盟,一般会用联姻的方式表明忠心,所以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但是当孙权为自己的儿子提亲的时候,却遭到了关羽的反对,为什么关羽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呢?有人说是因为关羽看不起孙权,孙权作为东吴皇帝还要被关羽嫌弃么。实际上关羽也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嫁到东吴日后会被当做人质,同盟关系并

  • 理发店门口的三色柱是干嘛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理发这个事情人人都分不开的,难的女的老的少的,古代的现代的,所以理发也还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但是剪头发的你每次到理发店门口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发现有一个三色柱在转啊转的东西,没个理发店都有,但是就不太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难道是为了标识自己是理发店,为了吸引用户用的?下面我们就着理发店门口的三色

  •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谥号最差的字,汉废帝是不是真的很废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汉废帝其实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像挺有意思的,其实他是帝王的谥号了,其实不仅仅是这些了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说的一个问题就是给大家盘点盘点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谥号最差的字了,什么废啊,什么戾啊好像都非常的有意思了,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谥号是古代中国对皇帝(国君、诸侯王)政治生涯的盖棺,在隋

  • 舍利子是什么?是怎么得到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在一些影视剧或者游戏当中听说过“舍利子”这个词,也有人知道这件东西应该是与佛教有所关系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它究竟有什么用处,也不知道真实的舍利子到底长的什么样子。那么,这种听起来很神秘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舍利又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佛教会比较重视舍利子呢?人皆有攀比

  • 巴西国家博物馆起火原因揭秘,馆内藏品真的全部烧毁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国家博物馆系列的一些事情,我们应该想到的就是戒备森严,而且藏品丰富,可以说把全国的东西都给集合在一起了,这样的地方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其实是文物的价值,但是就在最近巴西的国家博物馆出现问题了,因为巴西国家博物馆起火了,我的天啊,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火势非常的大,而且有人说好像藏品全给烧没了,

  • 蜀汉和曹魏都是亡在立储上的么?刘备立储比曹睿更明智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要说曹魏政权最大的变数就是从曹睿托孤开始,因为曹睿去世的时候只有35岁,而且没儿子,最后只能找个养子曹芳来继位。但是曹芳当魏帝的时候只有8岁,根本就限制不了司马懿这种老狐狸,导致曹魏政权被司马懿架空,最终曹魏灭亡晋国诞生。从时间上来看,曹魏灭亡的时间还在东吴前面,也是非常戏剧化了。而另一边的蜀汉也面

  • 清朝为什么比明朝大很多?清朝明朝领土对比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如果大家研究过明朝还有清朝总领土面积的话,会发现清朝差不多要比明朝大出300多平方公里,这还是算的永乐年间的明朝,明朝大部分时期的领土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今天的中国领土面积也会比清朝要小一些,当然其中有很多历史原因。但清朝的领土为什么能这么大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清朝面积的变化,还有跟明朝的对比,可

  • 古代有的人头被砍了,那么当时是头痛还是身体比较痛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古代很多人都知道关于砍头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挺有研究的,话说其实在古代吧人被砍头之后呢?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头比较痛呢还是身体比较痛呢?当然了脖子是一定比较痛的,所以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话说历史上好像对于这样的问题也还是有说法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在古代死刑是有很多

  • 盘点那些苏联科学家做过的耸人听闻实验,换头,僵尸,剥夺睡眠真是脑洞大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做实验好像我们中国这边有个什么克隆羊吧,当时也挺震惊世界的,但是这都是小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苏联这叫事吗?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盘点前苏联的科学家们他们做过的耸人听闻的实验吧,话说啊话说他们有什么僵尸实验,什么换头实验,还有什么剥夺睡眠实验系列的,也是把人看得十分的惊讶啊,具体是什么情况下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提前禅位?乾隆禅位跟和珅的死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乾隆皇帝如果不选择提前禅位的话,还能当更久的皇帝。但乾隆禅位最不高兴的人就是和珅了,因为和珅知道乾隆不在自己最大的靠山就没了。实际上乾隆提前退位就有除掉和珅的嫌疑,因为乾隆在位已经没办法动和珅了,所以只能借嘉庆之手除掉和珅。虽然嘉庆继位,但最终的掌权者还是乾陵,所以乾隆肯定给了嘉庆一些指使。而且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