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司马懿取代曹魏政权是好事么?曹家为什么没能防住司马懿?

司马懿取代曹魏政权是好事么?曹家为什么没能防住司马懿?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53 更新时间:2024/2/17 2:16:21

实际上曹魏算是三国第二个被消灭的政权,因为司马炎建立晋国的时候还并没有消灭东吴。估计曹操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竟被司马家篡权成功了。为什么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君王都没能防住司马懿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司马懿活的太长啦?其实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也不全是坏事,可能还促进了曹魏的发展,而且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反抗。

曹魏的政权,从公元220年开始,形式上维持到公元265年,为晋所代替;但实际上,从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后,政权就已经是掌握在司马氏家族手里;这一年是魏晋政权交替的关键性的一年,司马懿虽然没有做皇帝,但他是魏晋政权交替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

司马懿和他的儿孙为什么能够夺取曹魏的政权而代之呢?这要从当时客观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和曹魏、司马氏政权性质对当时具体历史情况的适应和不适应上来说明。

自东汉以来,和中央皇权势力相对抗的地方豪强势力兴起,这个地方豪强势力在经济上社会上有强大的巩固的基础。黄巾起义失败、东汉帝国瓦解后,豪族势力更为发展。

曹操起于这种历史环境中,曹操也是这些地方豪强势力中的一个。曹操集团在逐渐扩大发展中,也就更加吸收了许多地方豪强势力,成为自己集团中的骨干。但曹操和别的地方豪族集团是存在着区别的。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桓帝时为中常侍,大长秋。所以曹操的家世是属于宦官系统的。这一系就从东汉以来是中央皇权的依附物,是站在皇权一边和世家豪族对立的。

曹操一出手,对于世家豪族势力就是采取打击政策的。曹操二十岁的时候,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都尉。他初入尉廨,就“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后来,他做济南国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在迎接汉献帝都许以后,曹操是实际上的政权掌握者,是皇权的代表人。在他向国家政权的掌握者路上发展的时候,他的集权主义和世家豪族的地方分权主义的矛盾就慢慢地更加显露出来了。对于世家豪族,曹操逐渐采取打击的政策。

袁绍是汝南豪族,袁绍在河北时的政治,就完全是世家豪族的政治。曹操取得河北后,就一反其道而行。

《魏书》记载他取得河北后曾下令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

曹操对于手下能打击豪强的人都是非常鼓励的。杨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先挝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曹操)以为能”(《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注引《魏略》)。满宠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宠知将欲原,乃速杀之。太祖喜曰:‘当事不当尔邪?’”(《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曹洪是曹操的族弟,战争中救过曹操的命,是豪族大家,宾客布在各地。杨沛、满宠能打击曹洪宾客的“征调不肯如法”或“犯法”,曹操就称之曰“能”,称之曰“当事不当尔邪”,这可看出曹操对豪族的态度。

规矩老实一点的豪族,就向曹操俯首帖耳地臣服。如豪族李典,在黄巾起义时合宾客部曲数千家随曹操。及曹操破袁绍,李典自请以宗族部曲三千家徙魏郡(曹操封地)。

曹操强化集权的政策,也表现在他所采取的封国制度上。曹操对于功臣的封立,多是只有虚号而无实封的。有实封的,封地和封户也是很少的。除张绣外,诸将封户未有满千户的。曹操的集权政策也为他的子孙所继承。

魏文帝对于各封户本已很少的封侯,还采取汉武帝推恩的办法,从他的封户中分出一部分封他另外的儿子为列侯。

魏的同姓封国,情形更惨。皇帝的子弟,名义上虽也封王,而实际上却毫无实权,甚至毫无自由,和囚徒一样。皇帝对诸侯王管制极严。法令规定:诸侯王皆须就国,不得停留在京师,诸侯王不得辅政,诸侯王也不得和别人来往。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述魏的封国说:“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另一位史家也说:“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于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袁子曰)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在曹魏政权下有两种力量在矛盾着,一种是集权的力量,一种是日益发展起来的世家豪族势力。

司马氏对曹魏的政权争夺,正是代表着世家豪族对集权政治的反抗。在曹魏中央集权政策的控制下,这些地方势力的世家豪族虽然不敢公开反抗,但对集权蕴藏着不满。

在王凌计划起兵反对司马懿之前,他的儿子王广曾有一信劝他不要起事,信上说: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同党,“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姓安之,莫或之哀”(《三国志·魏志·王凌传》注引《汉晋春秋》)。所谓百姓,当然是指的一般世家豪族阶级,不会是劳动人民。百姓的“莫或之哀”,正说明世家豪族是不同情曹氏的。

魏明帝时,兖州刺史王昶曾指出这是曹魏政权的危急。他说:“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但王昶这种微弱的呼声,在曹魏中央集权打击豪强的大氛围中,没有被注意。

东汉以来发展起来的世家豪族,其势力是强大的。汉末以来分散性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是促进分权的世家豪族势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它是有可能冲倒集权政治而成为政治上的支配力量的。掌握着这一历史条件的便是司马懿父子。

曹氏与司马氏的斗争,是集权和分权的斗争,是专制皇权和世家豪族的斗争。司马氏的胜利代表着分权的世家豪族的胜利。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历史中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关系好吗?两兄弟为什么都没当上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中,如果出现了一位能够独揽朝中大权的人,他的儿子很少是能和睦相处的,毕竟都想获得自己父亲的继承位。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嗣子之争就非常的出名,最后还是由长子曹丕胜出,不过曹植的结局还算好,曹植并没有他对赶尽杀绝。但是这种兄弟情义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了,按道理

  • 古代发工资是怎么发的?又是如何存放工资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工资到账的时候了。现在大部分工资的发放都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直接到账,简单快捷,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取再亲手存起来。然而在没有银行卡更没有网银的古代,为了生存,人们也是需要工作和挣工钱的,他们发放工资只能是领“现金”。但是有些朝代连纸币都没有,那

  • 贾诩的智谋在三国谋士中能排上第几?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智谋谋士这个行业其实还真的是很有说法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和这些谋士完全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有诸葛亮,被神化的还有什么郭嘉等等,但是其实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被誉为是“毒士”他也非常的厉害,他其实就是贾诩了,那么如果我们正常无区别分析的话,

  • 在都不使用武器的情况下,项羽和吕布谁更厉害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战神其实就只有两号人物,一位是楚汉事情的项羽,还有一位就是三国时期的吕布了,如果要说还有没有其他人能胜任这个称号其实也还是有的,但是别人也不承认啊,所以啊大多数人承认的其实还是吕布和项羽了,那么问题来了竟然项羽和吕布都是战神,那么就来个对决,都不拿武器的话,项目和吕布到底谁更加的厉害

  • 古代有没有假币?古人如何防止假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假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对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损害,所以现在有非常多的防假币的招数,正版纸币和假币相比也有很多很明显或者隐藏着的差别。但是在古代,纸币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宋朝时期才诞生并慢慢流行开来。那么,智慧的古人们,他们对于防止假币,辨别假币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呢?古人是怎样对待假币呢?宋代纸币自

  • 最抠门的皇帝是谁?真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和一个凡事斤斤计较,尤其是在钱的问题上抠门抠到家的人有太多来往吧。抠门这个词,一向用来指代爱财如命而且舍不得付出的人,来源就是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烧香的时候看到寺庙大门上面有金粉,竟然想把金粉扣掉带走,可见,抠门用来形容一个人,真不是什么好词。然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古代作为皇帝,竟

  • 武状元是几品官?武举需要考哪些内容?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不知道大家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是不是对武状元会非常的好奇,古代一向都是奉行“惟有读书高”,那武状元到底是算几品官呢?是不是天生就会比文状元官低一级?其实也是看分封,如果你是难得一见的武举人才那也会得到皇帝的重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武举的开始内容,还是相当全面的,如果不好好

  • 从历史角度来分析狗有哈士奇,国中土耳其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六.已经说得累了,最后再说一件事情吧,那就是在叙利亚的战争中,很多国家看到恐怖份子拿的武器就是土耳其的啊,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你土耳其的成份问题了,所以也受到很多人谴责,但是土耳其的总理表示这部不可能,这都是虚幻的,而且也郑重的发话表示了自己的观点,郑重的宣布:“土耳其与恐怖组织不是180

  • 如果关羽投奔了曹操,在曹营排第几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非一般人啊,但是就是有点狂妄了,其实关羽最后跟谁了刘备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但是从现在来看也不差吧,但是其实关羽也是有机会跟随曹操的,但是他放弃了,假如我们做个假设,关羽当时投奔了曹操的话,关羽在曹营能排第几位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尽管曹操

  • 古代什么人能被称为公子?公子是贬义还是褒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看古装剧,一般男性的称谓都是“公子”,但在历史中并不是各个朝代的男性都能被称为公子,最早的时候想要被别人叫公子还要看你的出身,条件是非常苛刻了。不过虽然时间的推移,公子也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而变得比较亲民了,甚至有些贬义的意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公子&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