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都有哪些?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

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都有哪些?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4/1/23 6:27:45

现在人们做菜都讲究色香味俱全,不仅味道要好吃,而且形状颜色也要好看,要让人看着有食欲才行,那么,美味的菜品做出来少不了调味品的加入,正是因为有了很多调味品的存在,所以菜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土豆丝可以做成酸的也可以做成辣的还可以做成干煸的,那么,中国古代人们做菜有调味品吗?古代人做菜会加入什么?不同朝代人们的口味又是怎样的?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八百石……

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司马迁《史记》所记来看,早在商代初期,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是商初大臣,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他背着一口大锅(鼎)来见商汤,用烹饪时要调制出好滋味的道理,来说服商汤。可见,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已是当年掌勺者必须会的。伊尹是一位善于烹饪的美食家,因此被奉为厨师鼻祖,至今餐饮界都将他当神供着。在伊尹生活的年代几乎没什么调味品,当时做菜用什么来调味?

古代做菜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如据杨宝成、杨锡璋执笔的《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在编号为M284商墓中出土的一只铜鼎内,便发现了当年用于调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从先秦时普遍使用梅子这种调味品来看,“酸味”应该是其时的流行味道,人们喜欢喝酸味汤羹便是证明,不然武丁也不会拿“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来说事。梅子作为调味品使用时,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汤羹调味品外,做鱼、肉时也需用梅来去除异味。《晏子春秋·重而异者》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当调味品烹饪鱼肉制品的事实。

秦汉饮食突出“咸味”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酱称“醢”,醋叫“醯”。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醢为何后来改写成“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酱”字时认为:“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意思是吃饭时少不了酱这种调味品,就如军队打仗少不了指挥将领一样。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酱咸醋酸,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而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秦汉及以后“咸味”开始突出。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古人认为五味中“甜味”最美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周礼·天官》中“疡医”条有这样的说法:“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这种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甜味调料还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另外,烹制时糖还可以加深菜肴的色泽,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黄色。《楚辞·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调料制作美食的方法。在煮甲鱼和烤羊羔时,用甘蔗浆调味、着色,即所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而“粔籹蜜饵,有餦餭些”和“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则显示当时制作甜面饼时是用蜜蜂和麦芽糖;饮酒时掺蜂蜜喝,冲淡了苦味,让美酒更美。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唐宋时期“辣味”受宠

在五味中,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辛香调味品,对人的口、鼻刺激最直接,可极大地诱发食欲。这方面的材料主要有椒、桂、姜、葱、蓼、芥等,这些都是中国原产的本土调味品。其中,花椒和生姜最有特色,古人很喜欢,用得也多。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但引发新一波“滋味”革命的并不仅有上述这些本土调味品,还有“胡味”。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这些“胡味”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风味。再后进来的“胡椒”,则一直是古人眼里的高档调味品,尤以唐宋人最为崇尚。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他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食用价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从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等菜系的主打味道。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在金国的俘虏生活到底是凄惨无比还是非常惬意?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宋徽宗其实很多网友也知道的这个人也还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啊,当皇帝也当到了俘虏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大家都知道俘虏的生活其实都是非常的悲惨的,正常俘虏的生活这么悲惨,那么想必皇帝也是要惨得不要不要的啦?其实也许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了,宋徽宗在金国的俘虏生活到底是凄惨无比还是非常惬意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

  • 曹睿是怎么死的?曹睿为什么不喜欢曹丕和司马懿?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是因为曹操和曹丕的光环太强,导致曹睿的存在感好像不怎么高。可能很多人都是看了《军师联盟》以后才对曹睿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过曹睿在电视剧里的形象似乎有些病态,一个是恋母情节太严重,甚至会穿自己母亲个衣服。而且曹睿还非常仇恨自己的父亲曹丕还有司马懿,不过曹丕害死了他的生母不喜欢他还能理解,但是司马懿当

  • 黄月英贡献堪比诸葛亮却被埋没?黄月英个人资料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一直是一位被小看的人物,可能人们对她的印象只有长相方面的,而忽略了她的功劳。黄月英实际上被称为机器工程的创始人,诸葛亮的很多发明实际上是黄月英的功劳。例如木牛流马就是黄月英首先制作出来的,黄月英是当时大名仕黄承彦的女儿,所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也让黄月英成为了一个动手能力很强

  • 为什么说李存勗是影帝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五代十国的有一位皇帝啊他叫李存勗,这个人特别的有意思,他其实历史功绩也算是有的,建立了后唐,但是他的死他却非常的离奇,好像是死于女人的乳浆还是怎么的,但是最近有的人把他誉为是影帝皇帝,那么这到底是个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品鉴看看!李存勗

  • 古代有哪些姓氏已经灭绝?春秋战国的人名为什么都很好听?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人的姓氏其实是有非常多的,光是百家姓里就记载了568个姓氏,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姓氏已经灭绝,而最多姓氏的人还是李、王、张、刘、陈这五个姓。其实很多人会发现古代人的名字非常有特色,而且很好听,就拿春秋战国时期来讲,当时正是处于文学的一个顶峰期,所以大家对于起名字也有着很高的雅致,想让孩子拥有的品

  • 宋朝和明朝为什么都是被北方外族击败?宋明两朝结局有什么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宋朝和明朝两个朝代都是被北方外族给终结,但是元朝和清朝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宋朝末期和明朝末期来说,当时国内的情况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中原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但是到了元朝是首次由北方外族统一中原,所以很多东西都没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快就被推翻。而清朝就比较会治国了,随后最后的结局也是令人诟病,但也曾出

  • 清朝权利最大的官是什么官?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利?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到了清朝,官员们的级别和等级制度也发生了变化,那在清朝时期权利最大的官是什么官呢?因为清代全是靠八旗这个制度次成功入主中原,成立清朝。那八旗旗主们的权利又有多大呢?实际上这八旗旗主到了后期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了,正白旗的旗主就是皇太极,他都当上皇帝了那其他的旗主也就只能俯首称臣。而皇帝也怕要是其他

  • 剃发易服政策是怎样的?汉人誓死不从满清剃发易服政策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清朝很多人都会说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确实是这样,当时的清朝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的落后和陈旧,所以很多的东西都是一些老套的思想,而且,清朝还有很多比较落后的做法,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裹足,留长发等,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什么是剃发易服?当时的清朝是满族人创立的,汉人誓死不

  • 张飞许褚都是万人敌,为什么许褚老是被张飞暴打?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张飞和许褚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就是被誉为是万人敌了,但是这两个人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感觉都是非常的凶猛的这种的,而且也有点呆萌加无脑的感觉,但是其实张飞和许褚都是有交手的,但是好像同为万人抵的许褚好像经常的被张飞吊打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纵观三国,三位大

  • 盘点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几个英雄,五马分尸死于伯乐被清君侧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们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还真的是很给力的,当然了能被称为英雄的人也还是真的非常的厉害了也非常的多了,但是有的时候人其实就是古有一死的,有的人死的伟大,有的人却死得非常的窝囊了,那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来说说,关于中国历史上死得窝囊的几个英雄吧,有的真的是惨,五马分尸,被兄弟害死,为皇帝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