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会不会上课?皇帝都会学什么?

皇帝会不会上课?皇帝都会学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1/16 8:33:36

上课这件事情,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从小就开始的,有一些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家庭,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他尽进行教育了。但是,令人好奇的是,我们知道,古人也同样拥有学校,不过不是苏所有人都能进去罢了,那么,古代的皇帝,他们会不会上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毕竟身为储君,不学习如何处理国家大事,怎么能够当好皇帝?那么,皇帝上课都会学一些什么?我们今天就从万历皇帝朱翊钧来看看,他的课程表。

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初三日,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元万历,是为万历皇帝。他的父亲隆庆帝在留给他的遗诏中说:“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指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成国公朱希忠)、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德,无事怠荒,保守帝业。”除了国事外,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进学修德”自然成了遗嘱的重要内容。皇家历来重视对皇子的教育,由草莽英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其实这一年的三月,朱翊钧就已正式“出阁就学”,为将来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做准备。

读书习字 日讲不辍

皇帝就学,分为日讲和经筵两种。日讲是学习平常的知识,经筵是为皇帝讲授经传史鉴特设的讲席;日讲为经常性的学习,经筵为不定期的讲座。皇帝年幼时日讲尤受重视。张居正做过隆庆帝潜邸时的师傅,这一经历是他能在隆庆朝入阁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义无返顾地承担起小皇帝学习的事务。这一年六月,张居正上书为万历帝初步排定了上朝与日讲的日程表: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其余的日子做日讲。这就是说,每10天里有3天上朝,其余7天日讲。这种安排充分考虑到万历帝年龄幼小需要学习的实际,将日讲放到了优先于上朝的地位,得到了太后及朝臣们的一致认可。对每一天日讲的内容,张居正专门上奏了《日讲仪注八条》,对其做了相当细致的规定。据《春明梦余录》卷九记载,这八条是:

一、每日讲读《大学》、《尚书》。先读《大学》10遍,次读《尚书》10遍,讲官各随进讲。毕,即退。

二、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若有所咨问,乞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

三、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进字毕,若皇上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四、近午初时,进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

五、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

六、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寡,工夫不致间断。

七、每日定于日出时请皇上早膳,毕,出御讲读。午膳毕,还宫。

八、查得先明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日若遇风雨,传旨暂免。

上面8条可以说是万历帝的一张简易“课程表”:每日天不亮就需起床,早饭后即赴文华殿听日讲。第一节课是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与《尚书》,先是传统式的通读背诵,然后是讲官串讲。课间休息的时候,还要在司礼监太监的协助之下处理奏章以锻炼应对国事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节课是正字课,万历需工工整整写字若干幅,由正字官指点,接受他们中肯的意见。

接下来的第三节课主要是有选择地讲解《资治通鉴》,通过探求历代兴亡的规律,借鉴其中的帝王统治经验。三节课上完,已是中午,用罢午膳,皇帝起驾还宫,一天的日讲结束。另外,就是上朝不日讲的日子,万历仍需要温习经书或习字,遇上疑难的问题,应在讲官讲毕及时向辅臣发问。一年四季,除了过年和大寒大暑等天气外,并没有假期。万历帝生母李太后对其管束严格,每逢经筵日讲之后,总要他复述一遍,如遇到该背却没有背下的,就要受到训斥,甚至罚跪。

经筵的仪制要比日讲隆重的多,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官员亲自参与其事。经筵分在春、秋两季进行。月凡三次,逢二进行。春讲,二月十二日始,五月初二日止;秋讲,八月十二日始,十月初二日止。全年共15次。经筵主要讲解四书与五经,结束后光禄寺在皇极殿(今太和殿)东庑设宴款待参加经筵的官员。

明理澄性 务本舍末

读史可以明智。为了让小皇帝能更快地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治国的方法,张居正于隆庆六年(1572年)向万历进呈《帝鉴图说》一书,该书由张居正命讲官马自强等人考究历代帝王事迹,选取“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每一事配图一幅,后面附以传记本文,图文并茂,很适合少年皇帝的心理。万历对此书十分喜爱,常将之置于座右,便于随时翻阅,借以明理澄性,每逢讲读之日,便叫张居正解说,习以为常。

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四书五经毕竟过于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因此课暇时万历帝对诗词、对联、书法等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少年万历曾写过一首《咏月诗》:“团圆一轮月,清光何皎洁?惟有圣人心,可以喻澄彻。”以明月喻澄彻的圣人之心,颇见功力。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刚上“属对”课的万历皇帝“面谕辅臣作对联。(辅臣)先拟三字对云:‘天地泰’,(万历)对曰:‘日月明’。张居正贺云:永乐十一年端午,宣宗随成祖北京射柳,连发三矢皆中。又出对云:‘万方玉帛风云会’,即对云:‘一统山河日月明’,成祖大喜,赐名马、纻丝等物。时宣宗年十五也。上所对适与符合”。

万历帝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习字时先摹赵孟頫,后专章草。少年气盛的皇帝经常借兴挥洒盈尺大字赏赐给辅臣们。他曾赐首辅张居正“宅揆保衡”四字,赠次辅吕调阳“同心夹辅”四字,赠六卿“正己率属”各一,讲臣六人“责难陈善”各一。张居正等人虽然事后上书称颂御笔“遒劲飞动,有鸾翔凤翥之形,究其精微,穷其墨妙,一点一画,动以古人为法,锋颖所落,奇秀天成”,但同时也委婉地规劝沾沾自喜的小皇帝于此不必过分花费精力,在肯定万历的书法是前代人主善书者无以复逾的基础上,指出“帝王之学”,当务其大者,并列举汉成帝、唐明皇通晓音律,梁元帝、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能文善画,可他们的这些才华对治理天下丝毫无补,万岁爷应该及时“讲求治理,以圣帝明王为法”。

张居正尽心尽力地对小皇帝万历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他勉力尽心,能达到或超过前代贤王,再现大明帝国的辉煌。但“糜不有初,鲜克有终”,或许是因严管之后的逆反心理在作怪,或许是没了李太后与张居正的良言督促,或许是有了新首辅申时行的迎合……万历亲政后不仅没能将其少年学习时的勤奋精神带到治理国事中来,还成了几十年不上朝的逍遥怠政的皇帝,终将明王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人对妻子的称呼都有哪些?古人对妻子的10种称呼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在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称谓都非常讲究,例如光是自己的妻子就可以有多达10种称呼,而且还都不重样。其实现在我们会用的称呼一般就是老婆、看古装剧里会叫娘子、夫人等。这些大家肯定都非常的了解,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称谓就比较的生僻了,不过感觉还是挺优美的,如果你们家喜欢古风的话不放平时可以拿出来用用

  • 唐朝是怎么给杨贵妃跨省送新鲜荔枝的?真的会累死几匹马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传闻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但是荔枝只有在南方才能种植,那当时到底是怎么把荔枝从南方运到长安还要保证荔枝新鲜不腐烂呢?据说每次给杨贵妃送荔枝都要累死几匹好马,难道真是这样么。其实古人的智慧我们真不要小看,当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用隔绝氧气的方法防止水果氧化腐烂了,那当时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呢?一起来看看吧。你

  • 三百年前的四川与重庆上万只华南虎下山吃人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华南虎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种动物现在也是处于濒危物种了,数量极其的稀少了,但是在三百年前前后四川和重庆这个地方的华南虎那就可怕了,简直就是满山都是的,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也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有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看看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吧!难

  • 观音和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两人谁的地位更高?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观音和太上老君在西游记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实两位的真实身份也远比西游记中所表现出来的要高的多。太上老君是道教鼻祖型的人物,而且更有开天辟地的传说;观音也是五老之一,活动范围囊括了整个三界。那观音和太上老君谁的地位会更高一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观音和太上老君的传奇人生。观音在唐朝前原本称呼

  • 孙悟空为什么怕九头虫,而二郎神为什么不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西游记》很多网友都知道的其实不仅仅是孙悟空一行都取经这么简单了,其实这背后的故事也实在是多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九头虫的故事,有的人说了其实孙悟空是非常的怕九头虫的,但是只有二郎神却不怕,那么这九头虫到底有什么背景呢?还有就是二郎神为什么又不怕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九

  • 皇帝炼丹除了长生不老还有什么其他目的?丹药能治疗不孕不育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皇帝炼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只是这个美好的愿望永远都是一个假命题。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指望丹药能使自己长生不老,所以有时候也会拿来治疗一些其他症状,例如说不孕不育。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用丹药想治疗不孕不育,虽然听起来是有些滑稽但却是发生过,一起来看看最后的结果是如何吧。中国历史

  • 乱世出英雄,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乱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都说乱世出英雄,而英雄辈出的年代,恰恰又是人们喜欢讨论和关注的,就比如三国,后世一直对其讨论不断,对三国武将谋士也是争论不休,各种影视作品也以是此作为蓝本改编而成。看来人们还有对战火纷飞年代的英雄人物满怀憧憬。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乱世,看看是否符合各位心中的标准。第五名 南北朝时

  • 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喜爱看古代题材的影视剧的朋友,可能对一样东西并不陌生,它听起来就像是皇帝赐予的一个保命符,只要拥有它,就可以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保住自己的性命,没错,这就是很多影视剧中都会出现的一个“免死金牌”。听上去,甚至是可以连皇帝的命令都放在一边,一直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历史上

  • 除了三姓家奴还有啥?盘点三国中最侮辱人的外号!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作为大家最喜爱的朝代,对它的谈论从来都没消停过,除了征战沙场的武将和运筹帷幄的谋士,我们还有太多三国的话题可以畅所欲言。这些英雄人物都有着自己外号,比如关羽叫“武圣”,赵云叫“常胜将军”,典韦被称为“古之恶来”。这是都是比较

  • 猪八戒是怎么变成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和孙悟空谁更强?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这样算的话,猪八戒的前世才是天蓬元帅,后来因为投错了胎才成了猪,感觉也是非常的喜感了。当然在西游记中并没有很全面的交代猪八戒的前世今生,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猪八戒上一辈子的事情。当然诸葛亮在当天蓬元帅的时候实力并不弱,据说能和孙悟空打个55开,虽然总感觉有点够呛...但在西游记中竟然把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