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白居易、杜甫在唐代也只能租房?唐代官员60%都没房子

白居易、杜甫在唐代也只能租房?唐代官员60%都没房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92 更新时间:2023/12/5 6:14:18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人才为房子发愁,古代人也有同样的烦恼。例如唐代时期,像白居易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也只能租房,当时的官员更是高达60%都没自己的房子,当然当官的人是有公家给分房的。但你要是被贬或者出了什么错误,这房子也就再也不是你的了。不过唐代被誉为最开放的封建时期,人们自然也不会把心思放在房子上,而且古人几乎世世代代都在同一个家里,一般情况都不会选择轻易搬家,也不需要新房。

长安月下,到处灯火阑珊,车水马龙,古老的大唐气象俨然升腾起一派繁荣气象。帝都的四周人群都以能够来到长安生活为奋斗目标,无论西边,还是东边、南边都风尘仆仆赶到长安,有的是科举、有的是做生意,总而言之,盛世滋生人口给大唐带来了从来未有的雍容大气。

然而大唐此时也开始患上“城市病”,住房成了所有人关心的话题,这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人群并非普通的老百姓,甚至唐代的官员也为住房难感到焦虑。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四月:“内侍省见管高品官、自身都四千六百八一十八人,除官员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外,其单贫,无屋室居止,宜每人家衣粮半分。”《旧唐书·宪宗本纪》这段话九十指当时宦官当中,有房子的仅占36.7%,剩下的63.3%……的人都没有自己的房子。

高房价一直都是唐朝主要的“城市病”,很长时间,一些官员都在为解决“住”的问题而发愁。

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肯定,提高自己的声名。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等到翻看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

但是顾况真的把白居易的才华能够立足在长安想的简单了,很长时期,白居易靠租房子维持生活。在他担任礼部主客郎中、知制诰这一类似皇帝的机要秘书要职的他,此前在已经在长安飘荡了17年。在诗中他形容这段无房飘零的生活“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泊木偶人。”这首诗可谓道尽了白居易在长安租房岁月的辛酸。

作为千百个个大唐租房者,白居易只是其中一位,包括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在长安更是凄凉。他35岁来到长安应试,在长安城南租了一个地方住下,后来因为拿不起房租被迫迁移到长安“八环”以外的地方去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看到妻儿老小跟自己受苦,他从心底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这个“寒士”虽然满腹才华忧国忧民,却被冻得瑟瑟发抖,实在让人生怜。

是什么让大唐的房子如此紧缺呢?无外乎当时的有钱人把房子都给占了,基本每个人手里都有两套房以上,或者更多。除了拥有宽敞的房子外,在长安好的地段房子都被囤积下来,他们又在郊外建造别墅,所谓“东都立第于集贤里”、“有于午桥创别墅”等等的记载。其次由于住宅房屋紧张加之好的地段被寺庙占据,于是唐朝的房屋租赁开始走火,在长安,租房子住是普遍现象,许多人也都习惯,并不以此为耻。唐穆宗时期的高级官员郑权由于为官清廉“家属百人,无数亩之宅,赁屋以居”。从穷困走出来的韩愈对此非常钦佩,曾说“可谓贵而能贫,为仁者不富之效也。”

此后租房成了没钱却又需要在长安长期生活的官员们基本选择,按照白居易的收支水平来看,他“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每月能赚16000二文工资,换算一下当时的100文相当于现在的20元,折合下来月入3200元。对此收入,白居易说能租费,还能有点结余,以此可见,后期他对自己的生活水平是满意的。当时的租房业火到什么样呢?就是当时的太子都亲自参与这些商业活动“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贾)昌立大师影唐及斋舍。又立外层,居游民,取佣给。”就是太子给一个叫贾昌的人盖了一套大房子,专门留出一大部分作为出租房屋,以此收租金。

从安史之乱后随着唐朝经济实力下降和社会逐渐动荡,曾经火热的租房逐渐冷了下来,背井离乡,大面积迁徙的离愁别绪开始充斥当时的诗文,以此可知,租房也好,买房也罢,全都需要一个安定的局面。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没好好教育刘禅?刘禅真是块朽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论语中有句话叫“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其实听上去还挺绝情的,刘备和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为什么都没有好好教育刘禅,让他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明君呢?其实曹操的几个儿子能成大才,也和他们家的教育息息相关,哪怕出身就是一位天才,

  • 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在很多人的眼中,似乎“清官”就都是真正两袖清风的模样,不贪不腐,不结党营私,不谋取个人财产,一心为国为民做事。明朝历史上,就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清官海瑞,历经四朝,严惩贪官污吏,的确做了很多实事。但是海瑞尽管是清官,一生当中却娶了很多老婆,这一点让人有些不理解,“清

  • 中国史上四大鬼使神差的巧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上,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有很多事情是个谜团,很多事情用科学难以解释。中华大地上下5000年,有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无法解释的巧合事情,到底是鬼神所为,还是命中注定,还是只是一场巧合?第一个

  • 史上一些奇葩,搞笑的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世界之大,从古至今,地球一天天运转,每天都有无数件事情发生。人们厌恶悲伤,令人反感的事情,喜欢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事情。从故至今,这个规律从来没有被打乱过,在历史有很多耐人寻味,奇葩,搞笑的事情发生。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在古代发生的奇葩搞笑的事情给大家乐呵乐呵。驴是怎么丢的:据说是说是有三名

  • 古代和亲目的是什么?公主和亲永远都是牺牲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封建时期,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和亲的现象出现。和亲的意思是中原统治者和草原少数民族之间达成的政治联姻,以保双方和平,那从中原嫁到草原上的公主都是牺牲品么?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并不是野蛮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而且草原上的公主也会到中原来,我们在很多清朝剧当中,应该也都看到过。当

  • 苏麻喇姑真的每年只洗一次澡而且还把洗澡水给喝掉吗?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清朝的苏麻喇姑这个人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就是她实在是活得很久很久了,感觉就是她非常能活了,但是她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得到了很多人的探究,那就是话说她好像是每年只洗一次澡啊,而且最后竟然还把洗澡水给喝掉,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这就事情竟然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名字都是两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大家看完三国后,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三国里的人物名字都是两个字,凡是名字三个字的基本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人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和汉朝实行的一个政策有关,后人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时就都只取一字。有些人名有三个字,例如诸葛亮,那是因为他姓诸葛,名就是一个单字“亮&rd

  • 曹魏、东吴、蜀汉谁家内斗最严重?三国各自矛盾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曹魏的内部斗争和矛盾应该是最严重的,不过依靠自身强劲的国力依然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一方。但曹魏之所以能保持强盛,就是因为他们实行了很多会引发矛盾的政策,让朝内士族和宗亲产生相互制约的现象。东吴和蜀汉在孙权、刘备在世的时候内部还是非常团结的,但他们已不再也是乱成一锅粥,而且他们一乱就是灭国的下场,丝毫没有

  • 战国七雄最强的国家是秦国吗?战国七雄实力排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虽然战国时期,最后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是秦国,但整个战国有250多年的历史,秦国并不是一直保持领先。实际上,有好几个国家的巅峰期都在秦国之上,而且实力也绝不输秦国,但他们没有采取灭国统一的策略,所以说想要保证自己能一直强大,最后的办法就是想秦始皇那样,趁自己最强的时候完成收编,好几个有实力的国家也是错过

  • 古代皇帝是每天都需要上朝吗?皇帝上朝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皇帝上朝就像我们上班开早会一样,官员都讲讲最近有什么大事以便启奏,不过皇帝要是每天都上朝未免也太辛苦了,皇帝的上朝时间究竟是怎样规定的呢?首先要看这位皇帝是不是一位刻苦之人,因为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是不上朝的,只知道贪图享乐,所以那些宦官才有机会独揽朝政。但也有皇帝非常负责,哪怕是生病了也要坚持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