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时期百姓生活水平最高的是哪个国家?

三国时期百姓生活水平最高的是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25 更新时间:2024/2/14 3:09:57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难,看看三个国家治国的政策就大概可以知晓了,反正蜀汉的百姓应该算是比较惨的。因为刘备不懂经济,弄了个真银换假银,搞得百姓怨言很大。而曹魏和东吴的百姓日子就过的比较不错了,东吴人杰地灵,山水风景都非常的不错,加上孙权一般不会乱颁布民生政策,还是由朝中大臣们商议后一起定夺。而曹魏在国内实行的政策是最领先的,而且曹丕曹睿都非常开明,这也是曹魏百姓的福气,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吧。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魏蜀吴三国百姓都深受战争困扰。那么魏蜀吴三国中,究竟哪国百姓生活水平最高呢?恐怕很多人会猜曹魏,因为曹魏国力最强。其实不对,三国初期,生活水平最高的其实恰恰是实力最弱小的蜀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说,只要刘备北伐,关中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迎接刘备,这绝不是有意虚张声势,而是有一定依据的。

三国时期,蜀汉百姓生活水平分两个阶段,前期高于魏、吴,后期则是三国中最惨的。下面我们先来谈下“箪食壶浆”。

古代的百姓不会存在所谓的“崇刘”情况,谁能带来太平,谁能让百姓生活安逸,百姓就会拥护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至于所谓的箪食壶浆,完全是一种政治愿景,但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这就是陇西地区。

曹魏刚刚建立时,陇西一带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因为环境复杂,加上曹魏错误的民族政策,这里的羌人时常反叛,所以,诸葛亮首次北伐才选择了这里,这个时候的陇西百姓对于蜀汉是欢迎的,毕竟蜀汉的到来会改变曹魏的统治现状,这就是所谓的“箪食壶浆”。

只不过这个阶段非常短暂,在街亭之战后,曹魏很快调整了对陇西的统治策略,稳定了这里的局势,此后,蜀汉就很难在陇西一带站稳脚跟了,包括后来自诩在陇西有一定威信的姜维,同样没能再取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三郡不战而降的辉煌战绩。

那么三国当中,蜀汉百姓的生活水平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阶段:幸福

东汉末年,战乱纷争,先后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可以说对整个中原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人口下降严重,但益州一带却如同世外桃源一样,躲过了大部分的战乱,这也是当年刘焉费尽心机选择到益州做州牧的原因所在。刘备在入蜀前,诸葛亮、法正等都说这里是“民殷国富,沃野千里,户口百万”。

当然,单纯通过“民殷国富”就说蜀汉百姓生活水平最高,显然没有说服力,我接下来就通过具体的货币经济来阐明。

我们都知道,判断一国经济状况如何,首先可以看该国的货币是否大幅贬值,社会上是否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当时魏蜀吴三国都是怎么个情况呢?

东汉末年,董卓为了聚敛财富,废除了汉朝通行数百年的五铢钱,而改铸小钱,结果导致了“谷一斛至数十万”,物价飞涨,百姓财富被大量剥夺,生活凄惨。

而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后来的曹魏,因为曹魏的统治区域恰恰是当年董卓的破坏区。直接结果就是曹魏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曹丕继位后,曾强力推行两汉五铢钱,但努力失败,曹魏不得不重新让老百姓以谷子和纺织品为货币进行交换。

与曹魏相比,吴蜀两国经济相对较好,货币始终能够正常流通,但原本铜矿资源丰富的东吴,却因孙权的错误货币政策,经济出现严重动荡,最后不得不下令百姓上缴铸钱所用的铜料,而铜的严重短缺,让孙权直接发行了大额货币“当千”钱,这就等于拿一张白纸去换百姓的农产品,无异于掠夺。

刘备入蜀后,因为大肆赏赐功臣,造成府库财力不足,所以也采取了铸大额钱币“直百钱”的办法,掠夺百姓,只不过蜀汉掠夺程度最轻,加上诸葛亮出色的治理能力,整个蜀汉前期,百姓生活都是三国中最富足的,史载蜀汉“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第二阶段:最惨

由于蜀汉人口是三国中最少的,而蜀汉又实行的是军事优先体制,所以,随着战争的推进,蜀汉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而曹魏和东吴却因战争较少,经济逐渐恢复。

诸葛亮北伐的后期,原本民殷国富的蜀汉已经是一片“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的惨况,加上后主“频出游观,增广声乐”,加大了皇室的支出,蜀汉大量人口脱离了国家的户籍控制,或隐匿山中,或逃亡他国。

到蜀汉统治的后期,东吴使臣见到的蜀汉百姓是“民有菜色”,东吴的张梯就曾说“今蜀阉宦专朝,民劳卒弊,因危而伐,殆无不克”,预言蜀汉不久必亡。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在古代主将叛乱了,为什么部下都跟着叛乱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其实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的,那就是在古代的会经常出现什么叛乱这样的事情,但是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主将掀起的,那么这些主将的部下难道就没有不想叛乱的意思吗?还有就是这些部下为什么都一股脑的跟着叛乱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先说一个小故事,当年大将军年羹尧大雪天坐轿子,周围有四个亲兵扶

  • 刘备为什么能在涿县这个新手村招募到两位顶级武将啊?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备其实有的时候感觉他的运气也蛮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好比他还在涿县这个小县城的时候就已经是运气爆棚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在这个所谓的新手村就已经获得了三国时期的顶级大将两位,一位就是关羽了,还有一位就是张飞了,那么刘备这到底是走了什么样的狗屎运呢?刘备凭什么就能招募这两位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

  • 古朝鲜黄河文明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黄河文明其实全程是黄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的文明完全不同于其他几个文明,因为这个文明的黄河流域气候非常的恶劣,所以种植农作物完全就是看运气,所以只能种植小麦,黄河文明如果要追溯的话,那得追溯到6000年前,当时的母系氏族文化就是这个文明的代表,但是就在最近伟大的韩国表示我们的黄河文明完全不是事,因

  • 每一道圣旨前为什么要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的圣旨其实大家也会明白的这个东西也比较威严,我们经常看电视剧就会知道很多人在快要被杀头的时候一道圣旨就下来了,很多时候这个人就躲过一劫了,那么有的网友也仔细的分析了,那就是其实大家看到在每一道圣旨来的时候,都会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几个字,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为什么要放走曹操?败走华容道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赤壁之战最后曹操惨败,只能从华容道撤退,期间曹操也是感叹自己不该小看孙权和刘备二人,自己差点被这两位后辈杀死,那就太丢人了。所以这个是时候曹操终于认清了自己对上吴蜀并不是具有碾压性的优势,但终究明白的太晚。而且在华容道上还有个一鬼门关在等着他,当时曹操也没几个部下,而且将领们也都已经负伤,如果被后面

  • 顺治皇帝23岁就死了,为什么还有14个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顺治皇帝其实还是挺多人都知道这个皇帝的,也算是极其的不容易的一位皇帝了,但是在他23岁的时候他就死了,这个年龄放在现在还是在读书呢,但是他在23岁的时候死了之后旗下竟然还有接近14个孩子,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一六四四年十月初一,福临在满汉大臣的劝进下,

  • 借东风的人是周瑜还是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真这么简单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根据三国演义里的说明,当时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和周瑜都知道用火攻对付曹操。但是水上一直刮的都是西北风,这样不但烧不到曹军还有可能把自己人给烧了,所以周瑜也是因为这件事天天睡不着觉,心烦得很。这时候诸葛亮猜到了周瑜的心事,就写了一个封信派人交给了周瑜,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

  • 郭嘉那么厉害料事如神,当初为什么不杀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郭嘉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被誉为是鬼才,真的是神机妙算了,那么这么厉害的郭嘉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那就是最早的时候刘备投降了曹操,曹操麾下的其他谋士将士都让曹操杀了刘备,但是曹操就问郭嘉怎么说,郭嘉也说不杀,那么郭嘉这么聪明为什么这一次就失误了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

  • 此间乐不思蜀的下一句是什么?刘禅说乐不思蜀到底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后人对刘禅的评价褒贬不一,总体来说还是觉得刘禅能力偏弱。不过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从这点来看刘禅也是保持了一个永远不会被打破的记录。等蜀国灭亡刘禅被抓后,有一次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念蜀国,然后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我现在就很好,根本不想念蜀国,其实这后面还有

  • 用四大名著主题曲播报天气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四大名著很多网友都知道还是比较文学类型的,说到天气预报这件事情其实真的很严肃很严谨的,但是最近却有四大名著的主题曲和天气预报竟然结合在一起了,这个时候相比大家都知道了这又是某位央视名嘴在说段子了,没错就是段子手朱广权他又双叒来了,那么这一次的用四大名著主题曲播报天气又是什么段子呢?下面跟随小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