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是怎么送快递的?要是延误军机下场会怎么样?

古代是怎么送快递的?要是延误军机下场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4/1/20 22:40:57

现代的快递业已经非常发达了,而且部分地区可以做多当天送达也算是非常效率了。不过在古代的时候要怎么送快递呢?可以说在没有车被发明出来之前,马应该是算最快的交通工具了,不过马毕竟是动物,不能24小时都保持告诉运动。但是古代又没有网络,所以通信就只能靠人专门骑马传送,时间上非常的急促,而且要是延误了军机的话也是死罪一条。所以在古代干送快递这一行风险还是挺大的。

快递,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但近来热炒的用无人飞机送快递,仍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古代快递又叫“急传”,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秦汉时期,全国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隋唐以后,对快递不快、泄密等违规行为已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

“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有信史可考,快递在中国上古周代时便已出现。据《周礼·秋官》记载,当时周王朝的官职中,便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对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实际上,早在商朝已有近似于快递的驲传制度,并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最原始最主要的快递方式之一是“步传”,即靠人工步行投递。这在周代叫“徒遽”,与用邮车投递的“传遽”正好相对。

步传又叫“步递”。“遽”与“邮”、“驿”、“馆”、“置”意思差不多,都是邮传、速递机构。如春秋时,齐桓公在齐国大路上,每30里设一个“遽”,汉代则30里设一“置”。

“健步”是古人对快递员的最常用称呼之一,《通鉴》注称,“健步,能疾走者,今谓之急脚子,又谓之快行子”。健步其实就是邮差,不同时代叫法也不同,秦代叫“轻足”,汉代叫“邮人”、“驿足”,宋代叫“递夫”,明清叫“驿夫”……。据《隋书》记载,陈末隋初有一位叫麦铁杖的“投递员”,“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由京城夜送诏书到徐州,“夜至旦还”。

古代邮件有严格的保密措施——

“大小二篆 ,皆简策所用”

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所以传递之前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则要装入书袋中。

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件的形状、大小,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袋中。其中,“函”为一种小木盒,用来装简牍,上有木板盖,刻线三道,凿一小方孔,用绳子扎好后,方孔处要用封泥封好。

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要用囊封,尤其是密奏,更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的作用,还有等级之区别。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邮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递工具就要考虑缓急。

宋代,邮件保密制度和技术更为完善和进步,出现了“字验”、“数递”、“色递”、“字递”、“物递”等多种先进的保密手法。

清代邮件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唐代“快递”果品水产——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魏晋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一部专门的邮政法规,即魏国由陈群等人制定的《邮驿令》,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到了隋唐,快递业更为发达,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在李隆基(唐玄宗)当皇帝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多人,其中驿夫17000多人。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写下了亲眼所见:“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唐时已开始流行用快递运送水产、水果。当时平原郡(今山东境内)进贡的螃蟹,便是使用快递。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这种蟹是在河间一带捕捉的,很贵重,在当时一只价值一百钱。为了保证是活的,每年进贡时都用毡子密封起来,捆在驿马上速递到京城。

中国快递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快递业务是给杨贵妃送荔枝,诗人杜牧是这样写的:“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李隆基为讨宠妃杨玉环欢心,使用快递,从遥远的南方向北方的长安送荔枝。这在今天已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太奢侈了!

在古代,快递主要为皇家、达官贵人服务。明代于慎行的诗句“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写的就是快递鲥鱼之事。

秦汉“投递员”统一着装——

“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韝云”

如今的邮政投递员都统一穿着墨绿色的工作服,秦代以水德自命,色彩上“尚黑”、数字上“尚六”。当时的车同轨一律为“舆六尺”,用于快递业务的马匹则是“乘六马”;上等投递员的着装都是黑色。

到了汉代,黑色不受欢迎,投递员穿红色工作服。《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东汉驿卒有特殊标记,“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韝云”,即头裹绛红头巾、膀戴绛红套袖。另外,身上还背着“赤白囊”,即一种红白相间的专用邮包。

在南宋,供职当时快递公司“斥堠铺”的,朝廷会发给春、夏、冬三季衣服。

除着装外,秦代对邮件快递的要求也有明确说法。《行书律》中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发律论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有“急”字的邮件(文书)要立即传递,不能有片刻耽误,普通邮件当天送出即可,不能积压。如果不及时投递,要依法惩罚。

古代“快递”最快“程限”——

驿马“日行500里,16驿”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邮”基础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里建一“置”,即所谓“改邮为置”。

置,即“驿置”,又叫“传置”。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邮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

马肯定比马拉着车跑要快多了。所以,东汉以后,车辆被逐渐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叫“马递”,这时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

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

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二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度的要求是“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即古人眼里所称的“至速”。

隋唐时期对陆路的驿速则有这样的程限: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如果是急件,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跑300里。更急的,如送赦书,则日行500里,日行约16驿。

宋代的快递“急脚递”,是在步递和马递基础上创立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

泄密快递信息将被严惩——

“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

由于古代快递多为政令、军务一类,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

秦代规定,如果拆看或伪造文书,未能察觉,罚二甲,即《法律答问》中所谓“发伪书,弗知,赀二甲。”

《唐律疏议》规定,“诸文书应遣驿而不遣驿,凡不应遣驿而遣驿者,杖一百。”打板子算是最轻的处分。

在唐代,快递送晚了,或是不依驿道行走(枉道),也要被处罚,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是处死。如果在投递过程中出现稽程,将根据时间的长短、公文的性质、引起的后果,作出相应处罚。

所谓“稽程”,就是耽误快递。唐律规定,“诸驿使稽程者,一日杖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如果是军务,“要速加三等,有所废阙者违一日加役流,以故陷户口军人城戍者,绞。”

对失密或私拆、损坏、丢失邮件,唐代也有相应处罚规定。当时禁“漏泄”、“稽缓”、“遗失”、“忘误”,其中对泄密处罚最厉害,《唐律疏议》(卷九)中规定,“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

私拆邮件的,《唐律疏议》(卷二十七)规定,“私发官文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密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

此后,各朝代对邮递违规的处罚规定,均与唐朝差不多。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是,古代官方投递员都持有牌符一类的信物,也就是相当于通行证的驰驿证件,“一证通行”,大大减少了快递过程中的人为耽误。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官员的工资最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如果要比较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哪个朝代官员薪水最多,也就只能看个平均值了。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在北宋时期,王安石能够拿到将近10万的月薪,已经相当于是鼎新人才了。这也比唐朝和明朝的官员俸禄高出很多,为什么在北宋时期官员的工资能这么高呢?其实也跟北宋发达的经济有关,想要钱多那经济必须能跟得上才行。北宋宰

  • 扶不起的阿斗中阿斗指的是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不管看没看过三国,“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大家肯定都有所耳闻,那这个阿斗指的是谁呢?其实就是孝怀帝刘禅。那为什么要说刘禅扶不起呢,难道是因为刘禅能力太弱了么?其实刘禅也有他自己的智慧,只是和创立蜀汉的一代功臣相比刘禅的确没那么优秀,而且软弱了不少。不过刘禅作为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

  • 北京奶子房为什么叫奶子房?奶子房名称来历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在北京奶子房有一辆直升飞机坠落,不过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不过大部分的吃瓜网友都是被这个地名被吸引住了,为什么在北京会有个地方叫做“奶子房”呢?听上去还挺容易让人误会的,那今天就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奶子房”这个名字的来历,其实这个名字早在明朝时期就有

  • 古代银子不都是自己熔的吗?为什么还会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银子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小编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应该是比较好得到的,懂点知识的人还是能熔出来的,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银子其实就是钱,用来干什么都可以,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是帝王,还是谁其实都还是觉得钱不够用啊,那么为啥不去自己熔点银子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看吧!什么叫做“银

  • 曹睿扮母是真的吗?曹睿是不是有恋母情节?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在《虎啸龙吟》当中,曹睿变成了一位非常恋母的皇帝,因为自己的母亲甄宓被曹丕赐死,所以曹睿心里一直恨着曹丕。所以曹睿会经常穿上自己母亲的衣服来思念她,看上去也是一种病态的恋母情节。不过在历史当中曹睿真的喜欢扮母么?其实在古书上的确有相关的记载,但在电视剧中曹睿又穿女装又养男宠,难免会让人对他的性取向产

  • 古代打仗为什么大部分都是步兵?骑兵和步兵哪个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能骑马上战场的一般都是领袖或者指挥级别的人物,不过既然骑兵要比步兵更有优势,为什么打仗大部分还是步兵为主呢?而西方则有专门的骑兵团。冷兵器时期,大家还是要拼真刀真枪,但是骑兵明显是要比步兵更有优势的,缺点可能就是不太灵活,如果陷入地方的包围就会非常被动了。一起来看看古代打仗,到底是怎么权衡步兵和

  • 刘备如果得了天下,第一个砍的人会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刘备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次小编看到他被人叫大耳贼的时候就会笑起来,也是很多有趣味的一位了,最近小编也看到一则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讨论,那就是作为刘备如果他真的得了天下了,那么他会先砍了谁?是诸葛亮还是关羽?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要砍了他们,如果不砍的话刘备的就要被他们功高盖主

  • 古代皇帝娶了外国媳妇,历史上真正的咖妃最后结果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还是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的,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很有威望的,皇帝说的话就是圣旨,现在婚姻是不分国界的,现在的婚姻也是自由的,现在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结婚,也就是混血。那么,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了这样的习俗,古代的皇帝也是在当时去了一位妃子名叫咖妃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

  • 古代皇帝为什么非要等到死了才传位?不会提前退休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古代的封建时期是有很多的朝代的,比如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当然了,每个朝代都有很多的皇帝,因为古代就是一个皇帝制度,皇帝在当时是最厉害的一个人,皇帝就是一国之君,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看到宫廷剧或者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啥知道,在古代皇帝为什么非要等到死了才传位?不

  • 为什么圆明园被烧紫禁城却完好无损?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非常屈辱的历史,历史上的中国总是遭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当然了,说到圆明园,有不少的人要也是知道的,圆明园是当时到一座私家园林,不过,在后来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同时,最后还被一把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座辉煌的园林最后成为一片废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