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要斩马稷还有别的选择么?马稷为什么不选择当道扎寨?

诸葛亮要斩马稷还有别的选择么?马稷为什么不选择当道扎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21 更新时间:2024/2/27 1:50:05

说起诸葛亮斩马稷也是一部心酸史,可能后人看到的都是马稷的自负不听诸葛亮擅自做主,不过就当是的情况来看就算是马稷选择当道扎寨也不一定是张郃的对手。不过因为这场仗蜀军打败,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只好把马稷给斩了,其实诸葛亮也是不舍的,不过当是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了,毕竟军令如山诸葛亮也是深知这一点。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的决定性战役。

而此次北伐又是诸葛亮准备最为充分(诸葛亮的《出师表》便是为此次北伐而上疏)、取得影响最大(陇西三郡叛魏降蜀)的一次北伐。

故而,街亭之败,很令倾向于蜀汉一方的后人们而惋惜。

对于街亭失守,通常人的观点都将之归结于马谡刚愎自用,违背诸葛亮的指令而在山上扎营之故。

更有不少人甚至认为马谡乃十足的蠢材,缺乏最基本的常识。

其实,这都是后人根据胜败的结果而将之简单化处理。

就如同我们通常只关注到历史上那些胜利者的“英明神武”,而忽视了那些“失败者”也是一时才俊。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马谡肯定不是蠢材,否则,诸葛亮也就不会那么器重马谡。

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而刘备虽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却也并没有彻底否定马谡的才能。

所以,马谡肯定是有才能的,诸葛亮征南中孟获,便是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

那么,才识过人的马谡,为何会犯在常人看来都极为愚蠢的错误呢?这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马谡认为“当道扎寨”挡不住魏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汉军队在10万左右(也有观点认为在8万左右)。

据目前最可信的推测,马谡守街亭的兵力在2万5千左右,而张郃的魏军有5万兵力的明确历史记载。

街亭战场,位于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东北部,是一条长达十几公里、宽约五、六公里的山谷地带。

在如此的开阔的山谷地带“当道扎寨”,很难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也就意味着将与魏军正面硬杠。

而马谡的兵力是少于魏军的,马谡并非不知道水源的重要性,却没有两全的选择。

以马谡的兵力要想守住街亭,必须依托于当地的地形。

这才是马谡没有选择“当道扎寨”的原因所在,马谡只能寄希望于魏军强行攻山或等待后方大军的支援。

但是,张郃却没有选择攻山,而是切断了蜀汉大军的水源,而以蜀汉的国力也派不出多余的兵力支援马谡(已分兵多处)。

街亭之败,实际上并非败于马谡,而是败于蜀汉与曹魏的国力之差。而此后,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而没有突破亦是如此。

诸葛亮以马谡违反节度、举动失宜而斩杀马谡,实则上是诸葛亮要想以后继续北伐,就必须有人为此次北伐失败而买单。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后方统帅没有亲临前线,很难“因时、因地制宜”,而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决策。

据《襄阳记》记载:(马)谡临终与(诸葛)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悲泣)。

蜀汉十万大军尽为马谡之死而悲泣,可见街亭之败,马谡的决策并非最为主要的原因。

其后,蒋琬到汉中,对诸葛亮说道:"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楚成王以城濮之战的失败而逼迫主将成得成自杀,晋文公闻言甚喜,认为楚国替自己除掉了威胁)。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而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也认为: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

而诸葛亮为申军法以及以后的北伐大业,故屈斩了马谡。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剧毒“鹤顶红”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鹤顶红”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东西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会经常性的出现在电视剧啊,小说里面,而且这个东西只要一出现就是什么剧毒啊,死人啊这样的,那么这个东西真的是有剧毒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吧!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rdqu

  • 司马懿权力被架空为什么还能培养三千死士?司马懿是怎么咸鱼翻身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从扶持曹丕上位,到权利被架空,司马懿也真的是能忍。司马懿作为四代君王元老,曹叡也是要防着司马懿生怕曹家毁在了他的手上,所以曹叡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架空司马懿的权利。不过司马懿还是培养起了三千死侍,最后排上了大用场,不过司马懿到底是靠什么让这三千死侍能忠诚于他呢?其实司马懿背后还有汝颖集团的支持。阴养死士

  • 苏轼的少年游主要内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苏轼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苏轼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学者,自古有关苏轼的诗词还是有不少的,那么,小编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是苏轼的少年游,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苏轼的少年游是什么意思呢?这首词的内容有哪些含义?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苏轼《少年游》书法作品苏轼的这首词

  • 出卖岳飞的三个叛徒最后怎么了,为什么能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精忠报国的岳飞没有得到一个号下场,为奸人所陷害,即使到了今天,也让人十分痛恨这些陷害他的人,但是,当年陷害的人,却一个个都是善终,这就让人很不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可就算如此,他们的雕像现在依然跪在岳飞庙前。公元1142年,正当岳飞带领他的岳家军准备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时,却被赵构的十二道金牌召回,此

  • 唐太宗多次想杀魏征,为什么魏征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唐玄宗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太宗是古时候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上的成绩也还是不小的,那么,其实,唐太宗一直都想杀掉魏征,但是,魏征为什么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人说是因为魏征运气好,有的说是因为唐太宗的技法不行,小编也是看到网上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还是有不少的,具体的就跟随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什么不西征,因为地方太穷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秦始皇很厉害,统一了六国,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贡献,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国力那么强盛,为什么不继续往西边打扩大国家领土呢?可能是元气大伤,可能是西边不适合作战等等?估计很多历史迷都很崇拜秦始皇,认为只有秦始皇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古今少有。原因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登基称

  • 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不杀汉献帝?汉献帝对曹家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汉献帝的一生虽然看起来有些窝囊,但也算是过的比较平顺没招来什么杀身大祸。曹操虽然从来不把汉献帝放眼里,但也不至于说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直接在汉献帝在位的时候就痛下杀手,曹丕称帝后也没对汉献帝怎么样。不过比较讽刺的就是汉献帝活的比曹操和曹丕都还要久,少了纷争说不定对汉献帝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三国机密》

  •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是生性开放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一位皇帝,有关秦始皇的讨论还是有很多的,秦始皇的功也是大于过的。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网友在议论秦始皇的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秦始皇的母亲真的是生性开放吗?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无论秦始皇在后世评价多高,

  • 秦始皇留下来的一个制度让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多年,至今还在沿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秦始皇还是做了不少好事的,可能很多人都说这个人怎么的焚书坑儒啊,劳役过重啊,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做得挺好的,比如统一量横之类的,都是非常不错,另外还有一个郡县制,到今天还在沿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他的开创人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秦国,完成大一统,被人们称为“千古一

  • 阿房宫花费了多少钱建的,阿房宫是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阿房宫是一个超级大的建筑群,不是还有一篇文章叫做阿房宫赋吗?写的就是这个,可以看得出来工程浩大而且极尽华贵,让人艳羡,那么真实的阿房宫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来看一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晚唐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为后世展现了秦始皇营造阿房宫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