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

安史之乱后大唐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79 更新时间:2024/1/22 19:43:37

说到古时候的唐代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代可以说是中国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了,小编刚刚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议论,安史之乱后唐代是怎样一步步衰败的呢?其实,小编觉得还是很有趣的,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有不少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安史之乱是谁发动的

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史思明组织发起了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亦称“天宝之乱”。

叛乱发生之后,安禄山将他占据的地盘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大唐的国家。这就是“大燕”。安禄山自称“大燕”的皇帝,不会再听从李隆基的命令了。不过“大燕”在大唐的眼里也不过就是一个在玩过家家的小孩吧。

安禄山和史思明会发起叛乱,就是看到大唐当时的皇帝李隆基不理朝政,专宠杨贵妃,使得国家混乱。最后安禄山和史思明虽然没有的到这个江山,也是逼得李隆基杀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杨贵妃。

安史之乱全过程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

在755年时,安禄山就开始蠢蠢欲动。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禄山叛乱的这一个消息。在几经犹豫之后,他决定任命安西的节度使封常清再同时去管理范阳、平卢的节度使,以此作为对这次叛乱防守的前期准备,还任命了皇六子荣王李琬作为元帅,当时的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作为副元帅东征。

在唐玄宗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不过因为杨国忠没什么本事,使得安禄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当时东京的留守李憕还有御史中丞卢奕因为不投降,就被安禄山杀了。河南的尹达奚珣没什么骨气就投降了安禄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为有人投降了,有些丧失判断。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用“失律丧师”这样的罪名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坚守这的大将。

在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并改国号为元圣武。此时大燕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打入了长安。

唐玄宗看到是这样的局势,就马上选择了逃离长安,逃到了马嵬坡这一个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饿又累,不愿意再战斗了,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就请求唐玄宗杀了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这几个祸乱朝政的人。杨国忠其实已经被士兵们乱刀砍死了,唐玄宗看这样的情况就打算为杨贵妃求情,不过士兵们不买账,最后玄宗还是赐死了杨贵妃。这是士兵们斗志高昂,马上就进行了反击。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叛乱。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由盛而衰的点,同时,这件事还造成了唐代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经历了一共七年零三个月,虽然这个叛乱最后是被镇压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了这一次的祸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来看都是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从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了。

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对于唐朝中央机构的命令言听计从。当中央下达命令时,阳奉阴违,并不会好好地、完整地执行命令。更多的情况下,是把圣旨当做一张废纸。这就看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说是下降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低点。

从经济上看,这次平定叛乱花了不少的物力,中央的财务状况有点被掏空的感觉。而且因为在打战,人们也无法安心地耕作。中国一向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了安心耕作的环境,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据很多史料记载,在这次的安史之乱结束后,民间是有了一场大饥荒。这就可以证明,这次战争对于经济的打击是多么的大。

所以,安史之乱即使被平定了,也给了唐朝不可磨灭的伤害,还影响到了后世。

安史之乱的影响

《旧唐书》中提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几乎没有人烟。唐朝诗人杜甫有诗云:“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后的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民众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被打乱,那么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

其次,边疆不稳定也是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根本无暇顾及边疆事务。唐玄宗为了镇压安禄山叛乱,召回了镇守在边疆的士兵,造成了边防空虚的状态。

西边吐蕃人见唐朝正在内乱,根本无无暇顾及边疆事务,于是他们和安禄山乱兵一起,夺去了河西走廊、陇右。公元790左右,唐朝陆续失去安西北庭,这让岌岌可危的唐朝政权逐渐危在旦夕。除此之外,唐末藩镇割据额局面,也是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以及经济中心南移,百姓赋税加重都是安史之乱的影响。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御前带刀侍卫官职大吗,御前带刀侍卫里面的人武功高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在不少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御前带刀侍卫这种称呼,各个看上去都是武功高强,而且听名字就感觉牛逼轰轰的,但是,这些人到底是多大的官,和丞相之类的比又怎么样呢?还有武功为题,既然是保护皇帝安全,是不是很厉害?[御前侍卫的第一印象]看多了清宫戏,朋友们肯定都对“御前带刀侍卫&rdqu

  • 三国时期各国人口各是多少?曹操真的有八十万大军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了,不管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肯定都不会陌生,毕竟关于三国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太多,你想不了解都难。不过三国时期,魏国、吴国和蜀国人口到底各有多少呢?曹操称自己有80万大军是真的么?蜀国大概只有28万户,就算兵和民1:2来算,那魏国就有160万户了,真实这样想打下蜀国也不需要

  • 历史上死相最惨的皇帝是谁,谁把他的头颅当成了收藏品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虽然皇帝看上去是呼风唤雨,但是我们从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到太子之争是何等残酷,而且,如果是在乱世,就更惨了,为人所杀改朝换代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而历史上的这位皇帝,死就死了,头颅还被人拿去当收藏品,真实可怕。晋国正卿智瑶春秋末期的时候,当时的晋国由智、韩。赵、魏四家一齐把持着,其中智氏的实力最强。智氏为了

  • 诸葛亮为什么坐轮椅?膝盖真的是被师弟孙膑给割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诸葛亮这个风云人物小编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个人真的是厉害真的是好给力的,现在也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诸葛亮都是以一种神人的方式出现的,所以真的是人气很高啊,最近不少的网友都在说了,看诸葛亮每次打仗都有座轮椅,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话说是被师弟把膝盖给割了?到底是什么情况?下面跟随小

  • 三国时期名将如云,普通士兵活得猪狗不如?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想必大家都是非常有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名将了,有的喜欢蜀国的名将,有的喜欢魏国的,也有的喜欢东吴的,什么刘关张,什么五虎将,什么曹姓一家等等,各个都是光鲜艳丽啊,但是大家是不是又有所了解呢?那么普通士兵的生活和待遇呢?话说连猪狗都不如啊,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吧!

  • 赵云一生被自己说的三句话改变命运,其中两句得罪了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要说武将虽然勇猛,但是情商方面往往不够,就算你为主人立下汗马功劳,但有时候就是比不赢别人一张嘴。赵云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云的勇猛大家肯定都看得见,但是赵云的情商就不怎么样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三句话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其中还两次得罪刘备。要说刘备阵营人心不和,刘备是要付很大责任的。三国是个风起云涌的

  • 赵云无败绩有被罗贯中夸大么?赵云真实实力到底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里面有很多场景和故事都是虚构出来的。就拿赵云说例,在三国里赵云叫常胜将军无一败绩,这可能是赵云在人设上最大的成功。但是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一点夸大的成分么?其实看赵云的对战记录几乎也没和什么实力强劲的对手正面交锋,拼个你死我活过。那赵云的真实实力到底怎么样呢?一看到这个问题

  • 常山赵子龙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明星人物小编思来想去的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其实很多人还真的是很喜欢赵云这个人物了,而且甚至都高过于诸葛亮,由于《三国演义》的熏陶,想必大家对蜀国的大将们都是喜爱有加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一次赵云在和别人单挑的时候都会说“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rdquo

  • 赵云去世前对诸葛亮喊出四个字,孔明听后放声大哭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赵云在三国里算是比较完美的人物了,战绩显赫活的时间也够长,虽然刘备对赵云一直有戒心,但是到最后证明了赵云的忠心连诸葛亮都觉得惭愧。据说赵云在死前对诸葛亮说出了四个字,诸葛亮听后放声大哭,如果刘备能早点重用赵云可能还会为蜀国带来一些生机,毕竟赵云是连曹操也舍不得杀的人物,蜀虽然得到了地利但是没有人和。

  • 常山赵子龙,“常山”的由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赵子龙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还真的是很有特色的一位了三国时期的人物了,简直就是惊为天人了,不仅仅是相貌英俊,而且武艺高强,话说单挑的话除了吕布应该是没有人是敌手的,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赵云的武艺高强这件事情,我们要说的是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叫赵云叫“常山赵子龙”,那么这个&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