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正史里马稷真的被诸葛亮斩了么?马稷或许根本就没有死

正史里马稷真的被诸葛亮斩了么?马稷或许根本就没有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18 更新时间:2024/3/2 3:35:56

诸葛亮首次北伐就吃了败仗,可能我们都会怪马稷没听诸葛亮的命令,不过就当是马稷的兵力和张郃的兵力相比,马稷几乎也不可能获胜,难道马稷这次只是一个背锅侠么?如果诸葛亮把自己的失败全推到马稷身上也是说的过去的,不过在正史里马稷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的可能。诸葛亮也是爱才之人,而对于缺少人才的蜀国来说马稷活着还是有用处的。

三国历史中,有很多人的结局都是谜团。比如孙小妹,离开刘备之后是死是活、是否改嫁,正史均语焉不详;比如荀彧,究竟是病死还是被曹操用一个空食盒逼死,史家也有争议;又比如吕蒙,到底是杀关羽之后病死还是被孙权所忌而毒杀,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一个明明已经被诸葛亮斩首的人,很可能并没有死?没错,这个人就是马谡。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惊讶:“挥泪斩马谡”可是正史,不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马谡怎么可能没死呢?这里要说一句,马谡还真有可能没死,而且这不是根据演义小说猜测出来的,而是根据《三国志》做出的合理推测——原因就在于,《三国志》对马谡结局的记载,实在是太过于蹊跷了。

“挥泪斩马谡”的版本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体现,说的是“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这里的“戮谡以谢众”五个字明说了诸葛亮杀了马谡,而且是为了“谢众”,隐含之意是马谡有触犯众怒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马谡本来没有领兵的经验,街亭是诸葛亮北伐的要害,当时魏延、吴壹等老将均不赞同让马谡守街亭,所以马谡在街亭之败,不杀不足以平诸将之心也是有可能的。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恰恰是《三国志·马谡传》中又来了一句“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这就很奇怪了:马谡明明在诸葛亮班师回汉中时就已经被“戮”“以谢众”了,为何又在此又被“下狱”了?而且这还不是最奇怪了,更离奇的是马谡是居然是在“下狱”之后“物故”的!

什么是“物故”?《三国志·刘璋传》中也有“瑁狂疾物故”之语,“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这里的“物”音同“mo(去声)”,通“歾”或“殁”。裴松之在此还引注了《襄阳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一段的情节就非常丰富了:马谡临终时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当然十万军民都为之流泪。后来马谡“物故”了,诸葛亮还亲自为之祭奠。这里有两点与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矛盾:一是马谡应当是死在狱中,二是军民的同情心在马谡这,谈不上以马谡之死“谢众”。事情至此已经非常离奇,但马谡终究是死了,只是其“死法”不能统一。然而,更蹊跷的事情还在后面。《三国志·向朗传》记载了这么一句:“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一句话,内容量太大了。向朗是荆州人,自来崇拜马良、马谡兄弟,按照《三国志·廖立传》中说是“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马谡入狱后,向朗知情不报,诸葛亮因此免了向朗了官,前情后景可谓非常详尽且逻辑通顺,《三国志》中言之凿凿,实在很难怀疑其真实性。从《三国志·向朗传》可知,马谡入狱是在“五年,随亮汉中”之后,这里的五年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先屯兵于汉中,之后于次年北伐。马谡之前一直有功无过,所以逃亡只能是因为失街亭。马谡逃亡,向朗知情不报而受牵连,“免官还成都”,其后的仕途都有明确记载,那么问题出来了——马谡的结局到底如何?

综合《三国志》,关于马谡的结局有三种说法:“戮谡以谢众”、“下狱物故”、“谡逃亡”。那这三个说法之间有没有可能不冲突呢?要知道《三国志》分别写三国历史,为了避免重复叙事并突出各人的性格,通常会将同一个事件分散到不同传记中分别描写,彼此照应。如此说来,似乎可能得出这样的一种推论:诸葛亮先要“戮马谡”,因为百官求情,变成了下狱。这其间马谡逃跑,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官。之后马谡又被捕,再次下狱,最终“物故”,诸葛亮“为之流涕”,并“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然而在民间,的确还有一种说法:马谡逃亡之后更名改姓,又跟随姜维北伐出力了。这时马谡所用的姓名,是“宁随”。宁随此人不见于正史,但《三国演义》中提到了一笔:“魏伐蜀,姜维被围,副将宁随曰:‘魏兵虽断阴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将军若从孔函谷,径取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奔剑阁守之,则汉中可复矣。’维从之。”从中可以看出,宁随是姜维副将,而且其建议对姜维是有影响力的。“宁随”二字,太像化名,可解为“宁死追随”之意。然而,如果宁随真是的马谡,那诸葛亮“临祭”的又是谁呢?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找了一个替死鬼,保了马谡一命。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马谡逃亡、向朗被贬,就都是诸葛亮等人导演的一场大戏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刘邦可以失败无数次而项羽只能失败一次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刘邦项羽这些都是三国里的人物,关于三国的风云历史很多人也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么,在当时,刘邦和项羽的传言也是有很多的,有的人说,刘邦为什么可以失败无数次,而项羽却只能失败一次呢?小编也是觉得很好奇,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邦和项羽的成败,其实是背后两种国家体制的较量。中国的社

  • 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都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去世,而在他死后,长子扶苏也被赵高调换过的遗诏害死。那么不禁有人要问,秦始皇根本不只有这两个儿子,其他的那么多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胡亥,阻止赵高?他们在秦始皇死后,都去了哪里呢?秦始皇可谓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皇帝,其凭借强大的军力,一统六

  • 虞姬会是刘邦安排的卧底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喜欢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虞姬了,虞姬是当时的一位美人了,虞姬也是一直陪伴在项羽的身边,服侍着项羽。当然了,有传言虞姬和刘邦的关系一直很好,有网友便猜测,虞姬会是刘邦安排的卧底吗?小编也是觉得非常奇怪的,但是,又是有点好奇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在网上查询了一番,具体信息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史记·项羽

  • 杨贵妃到底是谁的女人?她的真实样貌美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杨贵妃小编觉得还是有不少的人都知道的,杨贵妃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一位红人了,杨贵妃的体态非常的肥胖,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以肥为美的。越肥代表越富贵。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杨贵妃到底是谁的女人呢?杨贵妃真实样貌美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随着电影《妖猫传》的

  •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去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临终托孤时,深知自己的儿子刘禅并不是一个能与自己相比的人,也许是出于“嫡长子”的身份,刘备别无选择。他也告诉诸葛亮,若是刘禅委实不能做这个君主,他可以取而代之。然而大家都知道,即使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也一直奉他为主,那么他又是为什么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做皇帝呢?刘备

  • 司马懿为什么总能猜透诸葛亮的计谋?两人性格相克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在司马懿没有出来之前,诸葛亮几乎是战无不胜,名声也是达到了最高点。但是自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首次和司马懿正面对决,诸葛亮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好像司马懿总能猜透诸葛亮的想法,而且在上方谷老天还帮了司马懿,难道司马懿的出现就是为了克制诸葛亮么?对于诸葛亮来说司马懿的出现绝对是致命的,几乎是宣判了蜀国的死亡。

  • 乾隆皇帝为何能够一举平定西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乾隆皇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乾隆皇帝是当时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同时,也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小编看到关于乾隆皇帝的议论还是有不少的,乾隆在世期间的功绩也还是有很多的,小编看到有不少的网友在问,乾隆皇帝为何能够一举平定西北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在网上查看了一番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是什么人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对于曹操的评价,看法虽多,但无外乎两个方向,枭雄和奸臣。达芬奇尚且在不同的角度中练习画不同的鸡蛋,对于后世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人,评价自然是会有所不同。那么,说他是奸臣的看法是因何而起?是谁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这样评价曹操呢?在死后将近两千年,曹操依旧很忙,忙着在各种书里当“人生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从小时候起都知道一个“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课本里讲过,老师也讲过,长大以后我们也许对孩子们也讲过。但是,我们只单单知道匡衡勤奋读书,是否有人了解过他后来的故事?匡衡如此刻苦,想尽办法努力学习,他的未来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凿壁借光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讲的是西汉是的匡衡把

  • 慈禧颜值到底如何?慈禧长得美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慈禧太后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是中国古代上的一位杰出的人物,也是当时晚清政府的统治者。当时想的慈禧太后可以说非常的奢侈,也是非常的爱慕虚荣,那么,慈禧太后美不美?是怎么登上统治者的呢?有的网友说应该长得美。不然怎么脱颖而出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通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