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丕采用九品中正制加速了宗亲的衰败么?

曹丕采用九品中正制加速了宗亲的衰败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4/1 12:23:28

司马懿的子孙最后能篡权成功,到底是因为司马懿命太长还是曹家宗亲衰落了呢?其实这两点原因都有。其实看司马懿的一生,感觉老天注定要让司马家接过曹家的江山,司马懿熬过了三代君王,到了曹芳上位的时候司马家的势力已经盖过曹家了。而且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曹家宗亲被士族打压,士族的成长也和曹丕采用了九品中正制有关。

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说司马懿是最幸运的人,也是最隐忍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隐忍,取得了曹魏几代掌权者的信任和倚重;他又凭借自己的长寿,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雄主,最终轻易架空魏室,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了苹果。然而,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他之所以能够轻易达成这一目的,除了自己的长寿和隐忍之外,还与曹丕更改了曹操提出的一个政令,为他提供了方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在汉朝的时候,选官的制度一般是举孝廉,举茂才,但是汉末天下大乱,人口流动非常大,这一方法基本不再适用。而曹操本身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因此他三次发出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想法,陈群曾极力劝阻。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他们在对人才的人品要求上发生了分歧,其根本却是陈群在为士族争取利益。因为曹操此举,会提拔起大量的寒族子弟,与此同时,以陈群等人为代表的大族,就会损失一部分利益。如果我们细看曹操阵营的人才组成,就会发现,除了他自己的宗室曹家,以及嫡系将领夏侯家族之外,不管是谋士还是将领,大都出身于寒门,背后没有家族支持,像陈群、荀彧这样出身于士族的人,少之又少。

可是曹操去世,曹丕上位之后,其用人方略,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制度,他认为可以在各州郡选拔有知人之明的人,担任“中正”一职,负责考核人才,并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然后吏部便根据这个品级评定,给选拔出了人才授予官职。这一方法听起来公平公正,但是那需要处于理想状态下,需要人人都没有私心。可是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各州郡选拔出的中正,几乎都是当地的名士,或出身大族,关系盘根错节,评定人才之时,要顾及多方面的利益,而非真正的公平公正。因此,这一选拔制度施行之后,很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在曹操时期,一时被打压的士族,再次兴起,并成为了曹魏朝堂的主力,而在曹操时期兴盛一时的寒族,则几乎不见了身影。单以后来被司马懿提拔起来的邓艾为例,像他那样报国无门,长期被埋没的大才,在整个曹魏该有多少?像他那般幸运,得遇司马懿改命运的,又能有几人呢?

另外,曹丕时代,在重用士子的同时,被打压的不仅是寒门子弟,还是曹魏宗室及其嫡系。例如他掌权之后,最受信任和倚重的人,成为了司马懿、陈群等人,曹魏宗室中,曾与他一同成长,一同被曹操教养的曹真和曹休也要差一些。最终他选择的托孤大臣,也是以士族为重,宗室次之,寒门子弟则一个也没有——《三国志·陈群传》记载:“帝寝疾,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

当然了,陈群虽然在为士族争取利益,但是作为一个君子,他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会想着窃取曹魏的权势,毕竟他“在朝无適无莫,雅杖名义,不以非道假人”的人,也就是说,他在朝堂上从来不做违背道义的事件,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偏见。可是另一士族代表司马懿却不这样。司马懿出身于河内司马家族,自商周时代便开始传承,一直是名门望族,在世家中本就颇有号召力,只不过曹操时期,他没有太多出头的机会而已。不过,到了曹丕时代,他开始被委以重任,到了曹叡时代他开始掌握兵权,曹芳时代高平陵之变后,他则军政一把抓,彻底架空了魏室。试想,如果不是曹丕时代就开始打压宗室、打压寒族,让士族开始崛起,他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支持吗?能迅速架空魏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九品中正制是人才选拔制度的一种进步,但是它对魏室被架空,埋下了伏笔,而若仔细算起来,这好像仅仅是因为曹丕改动了曹操的一个政令而已。当然了,这并不是否定曹丕的能力,毕竟估计他自己也没料到自己会英年早逝,说不定还留了后招,只不过没来得及实施而已。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持会什么样的看法呢?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包青天真的很黑吗?他的额头上为什么会印有月牙?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包青天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包青天是古代非常有名的一位大成,当然了包青天是一位断案高手,在古代一些大小案件纠纷,只要有包青天就会迎刃而解。可以说,在当时,包青天是不折不扣的断案神。那么,关于包青天的面容,有不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包青天是真的那么黑吗?包青天的额头上为什么会有月牙呢?具体的

  • 清朝的公主分等级吗?一共有几等?哪一等最为尊贵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腐朽落后的朝代了,当时的清朝也叫清政府,清朝因为闭关锁国是变得腐朽不堪,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清朝的公主分等级吗?一共有几等呢?哪一等级最尊贵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大部分人受影

  • 袁绍和项羽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四人都坐拥一方土地却以失败告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袁绍和项羽都是出身名门,而且坐拥一方土地,但是为什么最后他们都会失败呢?要说袁绍和项羽都错过了一个好时机,袁绍在官渡之战是被是没能统一人心,让曹操以少胜多。项羽是明知刘邦日后会成长起来,但也没能及时阻止,可能刘邦也是天命之人,在鸿门宴躲过致命一劫。当然历史上这4人所经历的事情都很像,看看他们都是怎么

  • 如果司马懿加入蜀国曹操还能完成统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人”的作用给放大了很多,往往一个人就能决定一场战役或者国家的走向。实际上,打仗还是要看兵力的,虽然有以少胜多的例子,但是不可能每次都让你少的赢。假如司马懿是在蜀国,诸葛亮去了吴国,周瑜来到了魏国,那三国的轨迹会发生变化么?可能并不会,蜀国还是最弱的,而

  • 华容道为什么放走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战役其实还是有超多都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也非常的经常的,有的战役还真的是曲折有序啊,战役很多但是我们今天只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这放走曹操不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揭秘这件事情!我们首先来分析分析当时的情况吧。赤壁之战打完了,曹操是败得一塌糊涂啊

  • 公孙瓒为何不重用神将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赵云是蜀汉名将,很多人都知道他跟随刘备参加过许多战役,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有人知道,在追随刘备之前,赵云曾经投靠过幽州一带的军阀公孙瓒,然而,公孙瓒却并不重用他。既然赵云能够为刘备做出诸多贡献,能力自然是有的,那么公孙瓒又是为何不用他呢?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一出场,白马长枪就曾救了

  • 关羽败走麦城为什么没有人救?关羽身边的士兵都去哪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关羽败走麦城不光是他一个人失败,整个蜀国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荆州也被吴国回收。讲道理刘备应该也清楚荆州对于蜀国的重要性,为什么当时不派兵去支援关羽呢?还有就是关于失败后自己的士兵怎么也都不在了?过去反水也没这么大批量的吧,关羽也是仗义人士,不可能对士兵不好,只可惜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蜀兵一同反抗了。三国

  • 蔡瑁张允是否真的死于反间计?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赤壁之战中,有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相信了蒋干的话,认为蔡瑁和张允二人与吴国通敌,盛怒之下将二人斩杀,以致在赤壁之战中惨败的情节。那么在事实中,周瑜是否真的用了这样的计策,曹操是否中计,蔡瑁与张允真的死在曹操手下了吗?汉末三国时期,最具决定性的战役当然非赤壁之战莫属。而按《三国

  • 司马懿模仿诸葛亮不立墓碑是在怕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死后不让立墓碑,而是令抬棺材的人一直往南走,知道棺材的绳子断了就就地埋下。据说司马懿也是模仿了这种方式,不过当时的司马懿已经算是权倾朝野,而且魏国统一在望,为什么不好好立个墓碑给后人祭奠呢?司马懿一辈子都是小心谨慎,死后也不想让仇家找到机会报复,所以才效仿诸葛亮的计谋。诸葛亮素有大才,在隆中对

  • 秦王嬴政是属什么生肖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在当时的中国古代史上,秦国的皇帝是秦始皇,关于秦始皇,大家一定不陌生了,秦始皇在中国古代上还是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了,秦始皇的功过小编觉得应该是功大于过,秦始皇的功莫过于修建灵渠,修筑长城还有就是一统六国了。过莫过于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还有就是沉重的赋税徭役。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秦始皇是属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