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人是怎么避暑降温的?古代有冰棒么?

古代人是怎么避暑降温的?古代有冰棒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48 更新时间:2023/12/18 2:22:18

每到夏季我们就会非常庆幸生在了一个有空调的年代,不过想想在古代,他们的夏季应该也是非常炎热的,那当时又有哪些避暑的方法呢?其实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的多,很早就有了防暑用的冰室,还有饮,不过古代并没有电也没冰箱,那要怎么制冰呢?当然也是有特殊的方法啦。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人专门的避暑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皇帝富有四海,万人景仰。然而炎炎夏日,他同样饱受暑热煎熬。光靠“心情自然凉”是不行的,皇帝get 各种“花式避暑”技能,就连拥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现代人,只有羡慕妒忌恨的份了。

早在周朝,室就出现了“冰室”。为了保证夏天用冰供应,朝廷专门成立冰务办公室,名叫“冰政”,由“凌人”作为负责人。每年12月起,采集天然冰块,放在特制的“冰窖”储存。“手里有冰,心里不慌”,在桶里放上冰块,凉风满屋,暑意顿减。在各个朝代皇家的冰窖体积最大、贮冰最多。到了夏天,用不完怎么办呢?从周朝开始,出现了一种赐冰制度。皇帝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事。有身份、有官爵的高级干部才有资格享受到这种福利。

1977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经专家鉴定,这件青铜器名叫冰鉴,是战国时期用来冰酒的“原始冰箱”。冰鉴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在鉴内的缶四周放上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话说夏天,曾侯请人吃饭,没有什么比喝一杯冰镇酒水更有诚意的了。《楚辞·招魂》有这样的诗句:“挫糟冻饮,酹清凉些”。说的是在糯米酒里放几块冰,喝起来才清凉解暑。古人真是会享受啊!

汉代,皇宫专门修建了用来避暑的宫殿,名为“清凉殿”。听这名字,暑热就消了一半。清凉殿四周挂着水晶珠子,殿内用玉盘贮冰,置于膝前,再以石为床,加上宫女在一旁扇扇子,据说能达到“中夏含霜”的制冷效果。这就是古代的“空调房”吧!不过这是皇家专享,就算亲是VIP,也休想进去。

到了唐代,“空调房”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室外有水车,将凉水输送到屋顶,水流顺着屋檐滴下,形成水帘,隔离暑气,室内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它利用冷水循环,推动扇轮转动,产生风力,使室内凉风阵阵。可以说,这套机械设备就是风扇的原型。如今,我们也在用风扇,只不过动力由水能变成了电能。

唐末,人们发现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水温会降至冰点,凝结成冰。有了人工制冰的技术,普通百姓也能喝点冷饮了。人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冰酒,还能品尝种类丰富的冷饮。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等消暑神器。除此以外,宋人将冷饮分为两类,一类是浆,另一类是“渴水”。浆类饮料有凉酸浆、木瓜浆、葡萄浆、杨梅浆等,渴水则有“杨梅渴水”、“荔枝渴水”、“葡萄渴水”、“香糖渴水”、“林檎渴水”、“木瓜渴水”等。浆和渴水有明显的区别。浆是用无添加的100%纯果汁制作的,渴水相当于冲调浓缩果汁的冰水。街市上的冷饮店通常要到三更才能打烊收摊。而皇宫内,宋徽宗贪吃了两口冰块,竟然拉肚子了。

南宋继承了北宋奢侈豪华的风气。夏季,冲个澡是十分惬意的。在皇宫和达官显贵的家里出现了私人浴室。另外,朝廷设有“冰井务”,专门用来负责贮藏冰块,研究制作各种消暑降温的冰镇食品。官员们还能从“冰井务”领到一份夏日福利。南宋皇帝对大臣还是真心不错的。

冷饮在元代又有了新的创新,这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他是蒙古人,生性爱喝牛奶。可是夏季牛奶容易腐败变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忽必烈在牛奶中加入冰块,如此一来,牛奶凉爽可口,保存时间也延长了。接下来,忽必烈又在冰镇牛奶中,加入了蜜饯和果酱,称之为“奶冰”。无意中,忽必烈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冰激凌。后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元朝。马可·波罗在皇宫不仅见到忽必烈,也看见了皇家专享的“奶冰”。马可·波罗有心学习了“奶冰”的制作方法,并带回西方,从此“奶冰”在西方不断推广传播。经过再次加工改造,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冰激凌。

明代皇帝避暑不止停留在冷饮上,对皇宫的建筑规制有了明确要求。在修建屋檐时,要做到“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别小看这22个字,是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人们正是利用了日影的角度,设计了上述的屋檐。有了这样的檐,皇宫北屋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阳光满屋,起到了冬暖夏凉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皇家避暑用品由实用品艺术品转变。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冰箱。这对宝贝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厘米,上下均呈正方形,箱体为木胎铅里,采用天然冰制冷。盖面和箱体四周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面为冰梅纹饰,色彩艳丽,工艺精湛。盖的边缘采用鎏金工艺,并饰以“大清乾隆御制”款。这样一个“土冰箱”,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

夏天睡凉席,清凉爽快,好不痛快。寻常百姓用竹子、藤条、灯草编织席子,至高无上的皇帝会用什么席呢?清朝的雍正皇帝曾经专门为了一条凉席,特意传旨广东以后不要再制作这样的席子。原因是这张席子是用象牙做的。目前世界上仅存三条象牙席。广东的牙雕艺人将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再将象牙片磨制出洁白的光泽,再劈成丝,最后才是编织。由此可见,象牙席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此外,制作象牙席的材料利用率不足10%,造价更是价值连城。

原本以为皇帝只是手摇房子,苦熬秋天的主儿。事实证明,皇帝不但将穷尽各种避暑方法,还将普通的避暑用品演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尽显皇家风范。笔者只能说皇帝真会玩!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什么放任和珅贪污?和珅为什么要贪那么多钱?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熟悉了。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和珅,不过和珅除了贪自身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只是能人做了违法的事也不可能被世人接受。和珅是乾隆面前的大红人,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状态,纪晓岚可能在他面前也不算个什么人物。不过乾隆皇帝是知道和

  • 郑国为何会修建郑国渠?韩国也为秦国统一出过力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是不是被这个题目搅昏了?乍一看,今天要讲的似乎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恩怨,但是如果翻一下秦国历史应该能猜到,其实就只有一个,韩国。这个韩国当然不是今天的韩国,而是我国古代周朝时期的韩国,历史上韩国的出镜率并不高,但是国家各种人才倒是不少,有闻名后世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这两个算是最有名的

  • 为什么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后人,而不说是刘邦后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而这个中山靖王又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尽管这只是小说的杜撰,真实情况下刘备并没有这样自称,就算自称了也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进行证明的证据。但是,为什么刘备不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毕竟刘邦的名气总比一个中山靖王要大很多,刘备为什么不这样说呢?秦自从商鞅变法之后,

  • 蜀汉为什么叫蜀汉?为什么不叫"刘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时期,对于先后建立的三个国家,曹魏、蜀汉和孙吴,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叫法,但是也有人发现,曹家的“曹魏”,孙家的“孙吴”,为什么刘备的蜀国不叫做“刘蜀”,却要叫“蜀汉”呢?若论正统,名义上魏国才是

  •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赢了,是否有机会灭亡东吴?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战役,是刘备称帝之后与东吴展开的一场战争,虽然说的是要为关羽报仇,但其实很多人认为,就算关羽没死,刘备也未必不会发动这场战争。可惜,蜀国大力出击,最终还是惨败给了东吴,刘备自己也因此一命呜呼。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获得了胜利,他是否会有机会灭掉吴国

  •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究竟是怎么去世的?谁最为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自古英雄爱美人,谈起美女,男人们总是兴趣十足,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出过这四位美人,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而且这可都是有典故的,“沉鱼”,指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讲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

  • 如果汉献帝生在和平年代,会不会成为一代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知道,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悲惨,明明有着最尊贵的地位,却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不到,他曾经与大臣密谋刺杀曹操,可惜事情败露,参与事件的大臣,甚至连自己的妃子都被曹操杀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衣带诏事件。可是,尽管身为傀儡身不由己,汉献帝的一些事迹还是表明,他应该是一位好皇帝。那么,如果他生

  • 关羽和刘备谁的年龄更大?刘关张三人年龄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刘关张结义我们都觉得是按照年龄大小来排位的,不过后来发现实际上关羽才是年纪最大的。可能这里面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有些不同,关羽的真实年龄也没有很详细,到底刘关张三人的年纪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不管刘备年纪是不是最大的,估计这个大哥都是当定了的。毕竟关羽和张飞身份比刘备还低,都指望跟着刘备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 清朝人扎辫子几天洗一次头?清朝对于辫子长度有什么要求?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规定每个男人都需要扎辫子,不然就是死罪。其实我们平时也能感觉到,夏天的时候如果头发太长肯定会感觉不舒服,整个头上都闷热闷热的,那清朝时期的人们留着那么长的辫子到夏天怎么办呢?可能我们会觉得起码要勤洗头吧,不然头都臭了,实际上当时人们并没有很讲究这些,不管是洗头还是洗澡可能和我们现在相比都少了很多

  • 杜月笙是如何霸占的孟小冬?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杜月笙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毕竟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有着传奇的一生啊,作为青帮大亨的他也是有着非凡的人生的,所以在当时的大上海什么东西能少得了他的,所以有一位叫孟小冬的美丽女子就走进了他的法眼了,而且被他霸占了,话说当时也是用了什么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等等手法才得手的,那么这到底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