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朝时期写手的稿费有多高?

宋朝时期写手的稿费有多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69 更新时间:2024/3/1 11:52:56

我们知道现代的作者、写手写出东西来,都是需要稿费的,虽然目前国内普遍的稿费标准非常低,以至于很多作者不得不做一些其他工作来挣一份薪资,单纯靠写作生活,很多人都会揭不开锅。那么在古代,也有这样一些类似于稿费的费用,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宋朝时期的稿费是怎样的吧。

《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此后,稿酬就有了“润笔”的称谓。

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心腹内监携黄金千斤,向司马相如求赋一篇。司马相如得悉原委,落笔千言,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的愁闷悲思。汉武帝深受感动,陈皇后重得宠幸。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到唐代,润笔已成了文人约定俗成的写作收入。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文章写得快而且华丽,请他代笔的人众多,因此,家里“金帛盈积”。

曾任北海太守的唐代书法家李邕,文章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八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但他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新唐书》说,自古以来,因写文章获钱财之多,没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雪夜出兵奇袭蔡州,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淮西报捷后,韩愈为之撰写《平淮西碑》碑文,却把功劳记在了另一位大将韩弘身上。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李愬部将石孝忠极为愤怒,冒死推倒了韩文碑。尽管韩愈所写碑文表彰的对象有争议,但此文确实写得精彩备至,可谓“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

按《中国物价史》所记唐朝开元盛世时物价,绢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五百匹绢,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又按《中国度量衡考》所记,当时一斗米约有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大概需要26元,买7690斗则需要199940元。也就是说,韩愈此篇碑文就拿了近20万元稿费。此碑文只有1505个字,换言之,每个字至少132元。

《容斋续笔》还记载了跟韩愈同时代另一位著名写手皇甫湜,他给裴度写过一篇《福先寺碑》碑文,裴度赠给他的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不满意地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须三匹缣,你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九千匹绢,相当于360万元,1200元一个字的稿费,要在今天,一定会让媒体挥汗炒作。

唐朝后期著名诗人元稹死了,白居易给元稹写了篇墓志铭。元稹的儿子为给白居易的这篇墓志铭发像样点的润笔,不惜拿出银马鞍、玉腰带、马车、绫罗绸缎,以及丫环等,折合铜钱六七十万。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翔实记载了他反复谢绝作墓志铭的报酬,不成后遂将其捐献用于修葺香山寺之事。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文人,设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于舍人院”。宋代官俸较薄,皇家有此之设,也算是对文人的人文关怀了。《陔馀丛考》还记载,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写了四道制文,宋徽宗赏赐给他不少堪称无价之宝的御用之物。

翰林学士孙抃撰写《进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读后“感泣弥月。明赐之外,悉以东宫旧玩密赍之”。皇帝要秘书写公文尚有恩赐,则臣下按例有馈赠更不待言。北宋名臣寇准拜相时,杨亿撰写制书,其中称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寇准认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例外赠百金”。

明代的润笔,初期为个别现象,至中后期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润笔对明朝中期以后的文化作品商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翻开明代中期以后官员的文集,像严嵩、海瑞、张居正、汪道昆、王世贞等,无论是倾朝权贵,还是清正官绅,文集中都充斥了应酬性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收了费的。即如海瑞,其闲居在家,有薄田四十余亩,却也为人作文,接受馈赠。

清代的润笔之风更盛。清初,病危的钱谦益,利用黄宗羲的文笔与自己的名气,三篇文章所得的润笔竟达三千两白银,这三篇文章分别是墓志铭、诗序、庄子注序。

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定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即一千斤米左右。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宋朝公务员的薪水是所有朝代最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古代朝代甚多,每朝每代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安排给官员们的薪水自然也是不同。纵观整个古代,折算下来,竟然是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宋朝给官员们的薪资水平最高,放在现代那也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宋朝公务员们的高薪资究竟高到了什么地步吧。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

  • 北宋一大臣建议火烧皇宫,为什没有遭到反对?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皇宫历来都是皇家非常重要的处所,不仅居住着皇室族人,而且还是皇帝处理政务、皇家日常生活的地方。如果遭到损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要重修,让它恢复往日的样子。然而,北宋时期,一位大臣居然在宫殿遭到损毁之后建议直接烧完,更令人惊异的是皇帝居然没有反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范雍,北宋大臣,虽然名声远不如

  • 刘邦和刘秀是什么关系?刘邦刘秀谁更伟大?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喜欢把刘邦和刘秀拿出来作比较,一位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一位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实放到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刘秀是中国整个历史上难得出现的好皇帝。刘秀是少有的开明君主,还勤于国政、改革开拓,很快便让东汉重新振作起来。刘邦虽然也很伟大,但是历史形象就没刘秀这么好了,毕竟当时的对手项羽抢走了很多风

  •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后有发现刘备的野心么?曹操为什么放走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早期和刘备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还把刘备吓个半死,难道当时曹操就已经看出刘备的野心了么?刘备能顺利称帝就是因为前期保密工作做的好,谁都没能看穿他的意图,而且也没人能想到刘备这种人能做出一番事业,毕竟当时有更加棘手的敌人。曹操此番也只是想试探一下刘备,好在刘备隐藏的深不然可能早被杀了。要问谁最赏识和

  • 赤壁之战曹操身边谋士为什么都没能给出好的计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身边的人才最多,这也好曹操爱人才有关,但是在最为关键的赤壁一战上为什么曹操的这么多谋士都没能给出好的计谋呢?感觉全是吴蜀这边出尽了风头,曹魏一点反抗的余力都没有。实际上曹操并不擅长打水战,而且刚开始有点小看对手的实力,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取胜。曹操当时自信也是不无道理,身边的谋士就有些失职了。曹操可

  • 历史上最可笑的一次造反事件,只为了吃顿饭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一般而言,造反无非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不满统治者的压迫,要为和自己一样的底层人民争取权利,另一个则是觊觎皇帝的位置。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次让人哭笑不得的造反经历,听起来就像是穿插在正史当中的一个笑话,堪称史上最无厘头的造反。那么,这一次的造反又是什么样的呢?唐朝末年,民变蜂起。这些民变,基本上都

  • 如何理解“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的,虽然句子看上去很简单吧,但是仔细的辨认你会发现这句子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道理到底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完整版应该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是我国古人

  • 青楼在古代真的就是妓院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青楼大家肯定不陌生了,青楼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娱乐场所,特别是在宋朝时期,青楼随处可见,娱乐场所的变多也标志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那么,当时的青楼真的是妓院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青楼里面的女子大多是卖艺不卖身的,也就是说里面的人都是歌妓舞蹈家,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只有没有才

  • 诸葛亮死后要求口含米脚踩灯有什么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仅是蜀国的领袖,更是蜀国士兵和百姓的精神象征,所以诸葛亮已经有考虑过自己死后应该怎样保留这个士气。所以要求在他死后嘴里放几粒米,脚上要点亮一盏明灯。其实诸葛亮这么聪明应该早就想到自己死后蜀国会面临什么困境,毕竟蜀国人才太少,后继无人是最大的危险。但是诸葛亮也是尽到自己的本分,鞠躬尽瘁

  • 盘点中国古代最奇葩的九场战争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古代战争其实也还是有非常的多的故事给大家说说的,当然了中国古代的战争也是多得很的,战争的场次什么的其实想说并不能说清楚的,但是总有一些战争是能让人给记住的,今天要说的就是那些比较能让人记住的奇葩战争了,那么这些战争到底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战争就打了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