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的大龄剩女是怎么脱单的?

唐朝的大龄剩女是怎么脱单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35 更新时间:2024/3/13 14:16:29

说到大龄剩女好像就只有现在社会才有这个问题了,其实好像也并不是的,在唐朝啊李世民上台以后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当时女性结婚的年龄已经小到了13岁了,所以一不小心你就会发现你就到了大龄剩女的行列了,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上,作为大龄剩女的唐朝女性要怎么办呢?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又该怎么脱单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

夏天到了,公园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这些为自家大龄未婚儿女操碎了心的老人们,可能实在无法理解,自家条件优秀的孩子,怎么就能推销不出去。在这其中,女儿又比儿子更让人发愁——精心养到大的闺女一不小心就跻身大龄剩女的行业,简直让人在老年广场舞伙伴的队伍里抬不起头啊!

一天又一天的无功而返,也许会将这些心力交瘁的大爷大妈们逼到恨不得买台时光机,把自己不省心的孩子扔到古代。网上都说了,古人结婚早,胆敢晚结婚都是要判刑的。尤其是闺女,到年龄不结婚官府还会强制命令相亲婚配,多省心啊。

不妨再畅想一下,去哪个朝代好呢。秦汉?不行,经济发展太落后。明清?不行,礼教太严,毕竟是亲闺女,嫁不出去也别裹小脚自残啊。唐朝吧,国家昌盛民风开放,再舒心不过了。

有这种想法的中老年美女帅哥们,唐朝大龄剩女指南,了解一下。

一、国家也是很想让你嫁出去的

唐朝初年,我们万民敬仰的世民兄在登上皇位没多久,就下诏鼓励大家尽快解决个人问题,不要争做剩男剩女:“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

到了岁数尽快结婚,不要在家里蹲着给国家人口问题增添烦恼,丧偶的也别矫情,大方接受官府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牵线。

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唐朝初年嘛,熬过了几百年的战乱,人口和国家的小麦一样一茬又一茬的减少,再执行计划生育,不,守节守贞的道德规范就要变成少数民族了,当然不能再走矜持路线。更别提大龄未婚人士,简直就是拖唐帝国税收的后腿。于是皇室带头早婚早嫁,也鼓励大家到了青春期就赶紧成家。

到了开元年间,按说国家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不然也不会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了嘛),对于老百姓的个人问题应该抓的不是那么紧。

而实际情况是,玄宗追随着祖辈的脚步号召大家尽快组队成家,还把女子的适婚年龄提前了:“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生活水平上去了营养跟得上,13岁发育的差不多就能嫁人了,赶紧的。

到这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和剩女有关系的线索,多正常的封建社会鼓励多生多育的国家政策啊。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两次君下诏,却并没有像秦汉时期那样,强制性命令民众到了年龄必须脱单,脱不了的官府工作人员要上门给予帮助,拒绝接受的话家中父母就要去大牢聊一聊,地方长官本年考评业绩也别想了。

二、然而你以为这就能顺利脱单了?

唐朝的婚嫁诏令,更像我们现代社会中每天听到的“请抑制你买房的欲望”的号召,然而大家可听可不听,除了特殊人群外,大家我行我素买的不亦乐乎,也没人管的感觉一样。

也就是说,即使国家一再下调女性的适婚年龄界限,窜到二十以上仍然待字闺中的妹子们依然大有人在。要不著名的灵魂诗人白居易怎么会发出“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这样的感叹。

有人说,像战乱、守孝这样的天灾人祸,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嘛。打仗按年来算,守孝也以年作为计量单位,一不小心错过了花期是有的。发挥一下主管能动性,别太挑,还是可以顺利避过剩女的诅咒的。

这就想得有点多了。

首先,我们要清楚,唐朝是一个很讲究门第的时代。受南北朝时期“高门嫁女,娶妇索财”观念的影响,妹子们在婚姻市场抢手的原因只会有两点,要么出身高,要么嫁妆多,当然那种二者兼备的我们就不用在此徒劳的仰望了。

搁到现代我们对妹子的要求是白富美,然而在唐朝只要有“富”就可以了。至于白和美什么的,不要紧,家里的姬妾可以弥补这点遗憾。妻子娶回来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壮大家族资源,甚至提高家族门第。

因此北齐社会学家颜之推曾对此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辱,可不慎欤。”

可惜这犀利的点评并不被世人所接受,累世清望的山东旧族带头,将家里的闺女明码标价,求亲者竟然络绎不绝,也搞得整个社会婚嫁竞奢之风愈演愈烈,可与我们现在的买房热一较高下。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现代社会你是怎么为了一套房欲生欲死,千年前的妹子就是如何为了一点嫁妆嫁不出去。大家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

三、灰姑娘只能永远扫地

那么问题来了。有吃土的妹子,就会有赤贫的屌丝,谁也不要嫌弃谁,互相凑合一下算了。那就要说道唐朝一个著名的制度了。

自从科举制在唐朝被发扬光大起来后,无数学者针对其在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方面的里程碑式意义深入研究,大加赞叹。但是说实话,科举造福的是穷小子,却并不是灰姑娘。

我们高中在学习科举制这个知识点时,旁边总会附上一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国家为广大寒门出身的男性开通了一条跻身上层统治阶级的高速通道,有运气有才学有手腕的穷小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为什么还要屈就邻居家的灰姑娘,而不是等到身价倍增之后想办法娶有钱有势的公主呢?少奋斗十年总是好的,古今通用之理。

但是国家却并没有为贫寒的灰姑娘们送去一个神仙教母,也就是说,她们一辈子都会处在没钱、没势的状态中碰不到命运的转折点。她们是好姑娘,可是她们嫁不出去。

《太平广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陆县丞的女儿因家贫受尽人情冷暖,愤而投井,变成女鬼以后仍对自己无资材不得嫁的单身状况耿耿于怀。终于在一年以后托人说媒李十八(别问我是谁)。李十八活得好好的,根本不信这个邪。结果过了两天病死了,他家的人都觉得这是天命姻缘,给陆女郎和李十八结了冥婚。

变成鬼还要搞点不科学的事情才能让自己脱单,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对于贫穷的大龄剩女们怀揣着怎样的恶意。不过男权社会下的妹子,不依附于家族,不依附于男人,能够活得恣意精彩的都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可以预见到自己今后悲惨的境地:

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

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湿蚕筐。

一生孤苦,无处可依。终日辛勤劳作,却养活不了自己。

相比较下,现代社会有学历有工作的仙女们,其实不能被叫做剩女。不是社会挑剩下了她们,是她们不愿将就而已。

参考文献:

1.《太平广记》

2.《唐代贫女难嫁现象探析》

3.《唐代晚婚女考论》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许褚力大无穷,为什么却怕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许褚这个人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有点力大无穷的感觉,而且也非常的勇猛啊,说到力大无穷吧,其实在武艺方面也是厉害的很啊,所以许褚在曹魏大将里面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人物了,那么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在见到赵云之后竟然非常的害怕赵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 曹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曹丕和曹植谁更适合继承曹操?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曹魏的争储事件是最有趣的,因为曹操的几个儿子都非常的优秀,和刘备还有孙权相比简直好太多,这也是曹魏政权能延续的基础。不过当时曹操可有的人选从四个变成了两个,最终选择了曹丕当太子,那在这个过程中曹丕到底是怎么上位的呢?大儿子战死,小儿子曹冲有夭折,曹植虽然比曹丕有才华但是不够稳重,而且大臣们还是抱着立

  • 刘备为什么不给赵云兵权?刘备究竟多怕赵云?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虽然蜀国看起来大家的感情最好,实际上刘备堤防的人也是很多。刘关张不用说,拜了兄弟感情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其他人就不见得了。在五虎将里只有关羽和张飞有兵权,其余三人都是没兵权的,如果说不给马超和黄忠兵权还能理解,为什么就连赵云也不给呢?实际上赵云非常忠心就连诸葛亮也很欣赏,而且还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

  • 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蜀国灭亡的原因其实很多网友都有自己的看法的,有的网友要说了那就是关羽导致的,也有的网友也要说了,那很有可能是蜀汉内容出现了问题,也有的说是刘禅听了小人的言语了,其实说了这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蜀国灭亡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情况吧!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主要集中在

  • 赤壁之战郭嘉就能给出好计谋么?猜想郭嘉会怎么打赤壁之战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利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也说明了当时打仗光靠兵多也不能保障一定可以获胜。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为什么都没能在这场战役中提出好的建议呢?可能有人会说是因为郭嘉不在,如果郭嘉在的话就能给曹操出谋划策了。这里明显是高估郭嘉了,当时的情况是曹操亲自南下出征,根本就没有会输的打算

  • 盘点三国演义里那些成为现实的预言谶言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演义》很多网友都知道这部小说也真的是非常的好看了,改编成电视剧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了,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了,其实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有非常多的英雄,有非常的多的伏笔了,还有非常多的预言谶言成真了,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有那些是成为现实的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 司马懿到底是靠什么赢的诸葛亮?如果两人互换阵营结局还一样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博弈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诸葛亮比司马懿成明早,两人后期交手的次数也并不多但是都很精彩。有人说司马懿就是为了克制诸葛亮才出身的,其实两人的性格大相径庭,司马懿有着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能忍,不管受到什么委屈都能忍,但是当时的诸葛亮没那么多时间,用了各种激将法都没能激怒司马懿。要

  • 孙皓晚年是怎么治理东吴的?孙皓上位孙策孙权要被气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孙权在世的时候,东吴内政一片祥和。可能刚开始有人怀疑孙权的能力,认为他不如自己的哥哥孙策的,但是事实证明孙权也有他自己的优点,而且就连曹操都非常欣赏。不过东吴和蜀汉最大的问题都是继承人不行,刘备的儿子刘禅和曹丕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孙权的两个儿子更是因为争太子搞得两败俱伤,最后只能让孙皓继位,结果孙

  • 2008年5月16日:中国政府接受的第一个外国救援队伍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在2008年的今天,在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中国政府接受第一个外国救援队伍。2008年大家一定都知道,中国的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当时一片混沌,可以说非常的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时,日本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当时日本派出了30名士兵前往中国帮助中国,这也是中国政府接受的第一个外国

  • 赤壁之战曹操的谋士为什么没有给出好的对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赤壁之战曹操意外惨败,也是让刘备成功崛起,成为三国鼎立的其中一员。其实曹操阵营中能出谋划策的人才最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都哑火了呢?当时曹操可以说拥有绝对的信心南下,但是水战确实不是曹操的强项,而且当时曹中阵营有经验的人也不多,加上曹操有些轻敌所以就导致了这次的失败。可能曹操也没听取更多的建议吧。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