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于禁为什么要背叛曹操?魏国有哪些知名人物选择叛变?

于禁为什么要背叛曹操?魏国有哪些知名人物选择叛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82 更新时间:2024/4/28 4:41:19

虽然魏国山好水好,但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叛变,这其中有自己的原因也有曹操的原因,毕竟魏国的内部斗争还是非常激烈的。相比之下东吴和蜀汉叛变的也就只有些小人物,毕竟大家都是出身入死过的兄弟,所以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就选择叛变。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魏国比较知名的叛将,当然姜维投降后也成了蜀国大将,但在魏国是并没有那么受到重用。

曹操南征北战三十余年,身边曾聚拢起大批的谋士良将,绝大多数尚能“从一而终”,但也有投敌叛逃、转换阵营者。其中有五位叛将让曹操伤透了心,若他们不反水,都将成为曹魏的开国元勋。

1.张邈

张邈跟曹操、袁绍都是好朋友,官至骑都尉、陈留太守。曹操起兵后,张邈立刻追随,并支持他当上兖州牧,对其极度忠诚。曹操跟张邈有托妻献子的交情,在征讨陶谦前曾对家人讲,万一自己战死沙场,他们便去投靠张邈(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三国志·卷七·吕布张邈臧洪传》)。

张邈是曹操的至交好友,最终还是背叛了他

然而,曹操擅杀兖州大名士边让、无辜屠戮徐州十余万百姓,让张邈对老朋友失望之极,最终决定跟他决裂,与陈宫共同拥立吕布为兖州牧,一度害得曹操几乎失去全部根据地。曹操对张邈的背叛愤怒无比,所以在击败吕布后,便屠杀张邈留在雍丘的家眷。张邈后随吕布投靠刘备,在率兵向袁术求援途中被部将所杀。

布东奔刘备。邈从布,留超将家属屯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邈诣袁术请救未至,自为其兵所杀。引文同上。

2.陈宫

陈宫为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轻时与海内名士相互结交,跟曹操颇有交情。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后,陈宫积极游说多方,让曹操成功地接任州牧,由此被后者倚为心腹谋士。在曹操讨平兖州黄巾军期间,陈宫又积极献策,帮助前者艰难获胜,立功极多。

陈宫原是曹操的大谋士,最终还是背叛他

然而,曹操擅杀兖州大名士边让、无辜屠戮徐州十余万百姓,让陈宫对他失望之极并与之决裂,与张邈共同拥立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尽管把陈宫视为头号谋士,但总是和他对着干,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败局。吕布兵败被杀后,陈宫慷慨赴死,临行前请曹操照顾自己的父母、妻儿,后者含泪应允,时在建安三年底(199年初)。

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见《三国志·卷七·吕布张邈臧洪传》注引《典略》。

3.毕湛

毕湛是曹操担任兖州牧期间的别驾,总理州府事务,地位非常高。毕湛之所以离开曹操,缘于张邈、陈宫在背叛后劫持他的家人,威胁他转投吕布。曹操听到毕湛家人被劫的消息后,便让毕湛去投奔张邈,后者却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不背叛,让曹操感动的流泪。结果没多久,毕湛还是偷着去投奔张邈。

毕湛曾担任曹操的别驾,后投靠张邈、吕布

吕布、张邈被击败后,毕湛被抓捕归案,众将都以为他必死无疑,可曹操却认为毕湛是个孝子,不仅把他释放,还任命他为鲁国相。虽则如此,毕湛还是失去曹操的信任(“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4.魏种

曹操对魏种有知遇之恩,对他的忠诚度也很自信。所以张邈、陈宫叛变时,曹操便对众人讲:“别人我不敢保证,魏种绝对不会背叛我!”结果不久魏种背叛的消息便传来,曹操气愤地说到:“魏种如果不逃到南越或是北胡,我就一定不会放过他!”(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曹操对魏种有知遇之恩,后者还是背叛他

等到曹操在射犬城擒获魏种后,却出于惜才的心理,不仅命人把魏种释放,还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虽则如此,魏种同样也失去曹操的信任。(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引文同上)。

5.于禁

于禁原属济北相鲍信,在鲍信战死后转投曹操。于禁为将坚毅庄重,曾在张绣突袭曹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溃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被曹操称赞可媲美古代名将(“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见《三国志·卷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于禁追随曹操近三十年,可惜晚节不保

于禁随曹操征战四方,因功拜左将军,封益寿亭侯。襄樊之战期间,于禁被关羽俘获后投降,旋归孙权,令曹操大失所望,哀叹其气节竟不如降将庞德(“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引文同上)。曹丕称帝后,于禁被孙权遣返,备受同僚嘲笑,最终竟羞愧而死。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刘禅?刘禅真的是块朽木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北伐时期,因为太过劳累导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导致最后身心疲惫已经要撑不下去了。诸葛亮这么累实际上就是因为刘禅没有能力帮诸葛亮忙,或者说是诸葛亮不放心刘禅。诸葛亮的性格非常谨慎,什么都要亲自过目才能放心,很多人说为什么诸葛亮不好好培养刘禅,说不定还能有些用处。只怕诸葛亮认为刘禅是块朽木,根本就没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什么杨广是最冤枉的一个?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的,有的算是比较的好的,有的也算是比较的差的,有的呢也算是悲剧的,但是也有的算是很给力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的,这个还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其中有一位叫杨广的人,他好像是最为悲剧的一个了,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下看!个人觉得隋炀帝杨广并没有被冤枉,他与秦始皇一

  • 古代那些喜欢做买卖的皇帝,自己开店卖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可能一直认为,皇宫应该是非常严肃的地方,就连打个喷嚏都要小心翼翼。然而历史上总会存在那么一些奇葩的皇帝,要将皇宫弄得热闹起来,这就是历史上那些喜欢摆摊开店做买卖的皇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那些喜欢做买卖的皇帝都是谁,他们又是怎么开店的呢?以帝王九五之尊,却乐于开店做买卖,在历史上并非罕见的怪

  • 三国时最忠心的父子傅彤傅佥,为国捐躯蜀汉真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事情其实就是指的那些比较有爷们气息的武将什么的,当然智力方面也是把人看得大呼过瘾了,但是其实这些也都太多人诉说了,我们要做的其实应该看看那些小众的让人觉得不容易的事情了,今天就给大家说说三国时期蜀汉最为忠心的一对父子吧,他们为国捐躯,是蜀汉的真英雄啊!乱世出英杰!中

  • 赵云死后谁最伤心?诸葛亮为何表现冷血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赵云是五虎将里活的最久的一位,不过因为之前也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会有些看不惯他的人故意刁难赵云,好在诸葛亮和赵云关系非常的好。但是赵云死后诸葛亮却显得非常冷血,连眼泪也没落下一滴,难道之前诸葛亮都是表面和赵云关系要好么?其实诸葛亮心里早有准备,当时也是北伐的重要时期,所以没太多功夫浪费在儿女情长上了。赵

  • 古人的"义结金兰"到底是怎么结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听到说某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因为志趣相投,或者为了相互照顾,而在一起“义结金兰”,结为异姓的一家人,并且一起上香祭拜。那么,古人究竟是用怎样的方式结拜的呢?他们这样结拜,对于自身有没有什么要求?结拜的时候又什么讲究没有?义结金兰,出自《世说新语·贤媛》&ldquo

  • 刘晔在三国中为什么不出名?刘晔才华不输郭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刘晔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其实刘晔是刘秀的后代,当时著名的战略家而且多次给曹操献上妙计。不过作为三朝元老的刘晔并不出名,可能名气还没有戏份不多的郭嘉大,当然这其中就是罗贯中的责任了,毕竟大多数人看的还是《三国演义》,所以会漏掉很多重点事件和人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刘晔,他的谋略可是不输郭嘉

  • 诸葛亮斩马稷给蜀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斩马稷并没这么简单,当时诸葛亮是会累斩马稷,心中还是万分不舍的。但是军令如山,诸葛亮也没办法,依法处置。马稷死后对蜀国到底有没有影响呢?其实还是有的,马稷虽然犯了一次错,但人还是非常聪明有智谋的,虽然自负了一点但也不是说就不能改了。所以马稷的死对于蜀国来说相当可惜,诸葛亮是把马稷当自己的接班人

  • 吕布杀死董卓后说了什么?董卓和吕布是怎么被离间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吕布因为中了离间计,愤怒杀死董卓,董卓是吕布的养父那弑父后吕布说了什么呢?其实吕布也是一个非常冲动的人,不过除掉董卓也算是为民除害,当时天下人都在讨伐董卓。这中间的关键人物就是王允和貂蝉,男人肯定都是有尊严的,吕布看到自己的老婆和董卓在一起两人肯定会闹翻。只是最后两人的一段对话成了经典。众所周知,在

  • 盘点历史上那些文武双全建功立业却不为人知的宦官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厉害角色还真的是很多很多了,王侯将相,文物百官,那个不是文物双全,说到这些也不稀奇了,那么有没有宦官也就是太监也有文物双全建功立业的人呢?宦官对国家的贡献有没有呢?下面就是这样的一个的盘点,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学习看看吧!我国历史上有着这样一群让人无法忽视的人,对于国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