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司马徽为什么要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诸葛亮有跟错人么?

司马徽为什么要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诸葛亮有跟错人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2 更新时间:2024/1/2 16:37:51

罗贯中在演义里写到是司马徽把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当时诸葛亮的名气已经很大了,而且刘表也多次找过诸葛亮只是都被拒绝了。其实诸葛亮还是一位有野心的人,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出来,但是很显然跟着刘备一起的风险很大,而且不一定能成功,既然这样为什么诸葛亮还是要选择刘备呢?诸葛亮算是跟错了人么?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争斗,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各自人才之间的比拼。刘备是最吃亏的,因为前期的刘备,人才过于匮乏且还单一,武将关羽张飞很牛,但却没有谋士。

好在当刘备寄居在荆州刘表手下时,终于得到了一段安稳时光,开始搜寻人才,诸葛亮这三个字,终于被刘备听到。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因祸得福,的卢马跳檀溪,逃过追杀,在荆州的乡野民间,遇到了水镜先生,然后得到了徐庶,由徐庶临走前,告知刘备诸葛亮才是真正牛人,让他去请。

在正史中,却很简单,徐庶直接让刘备去请,然后刘备就跑了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三顾茅庐也许没有《三国演义》中那般让人眼花缭乱,但可以确认,是徐庶首先推荐的诸葛亮,刘备跑了三次后才成功邀请其出山的。

但问题是,同样在《三国志》中,裴松之注解时,却引用了《襄阳记》的记载,一下子,本是很简单的问题,却成了迷,因为水镜先生司马徽横空出世。在刘备特意拜访他时,第一个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并还说出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当时,刘备必是请求司马徽向自己推荐人才,并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和人才观,所以司马徽向刘备说道:“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即,寻常那些平庸儒生们,怎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方向?只有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这里便有两位如此人物,一个号卧龙,一个号凤雏……

单看这句没毛病,但通晓成语典故的人,必会清楚,这句“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是出自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一书,全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显然,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时,是只说出了前面一句,可后面那句却没有说。是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不必再说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从“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成语来看,被运用的最广泛的便是,劝人放弃原有信念时说的,比如劝降对方阵营的人物时,几乎都会出现这句。表明,你其实不是投降,而是认清了历史潮流的人物。

之所以形成这种样子,关键点就在于后面那句“通机变者为英豪”,即,这一句最完整和正确的表达,其实强调的是“变通”。

那么如今再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话,显然就有了毛病!因为,刘备找司马徽,是他已意识到自己人才匮乏且单一主动变通,寻求智谋人才来的。而司马徽却只强调了前半句,即:能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却根本不提后面“变通者才是豪杰”意思——这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那么司马徽为何要这样呢?如今已经没人知晓,他的这句: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细究起来,还有修改原句,改变原有意思的嫌疑。显然,司马徽敢这样修改,必有其含义,后人只能揣摩了。也许正是如此,在《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又说出了一句,更为著名的话。

在司马徽得知诸葛亮真跟随刘备出山时,不无遗憾地说道: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

其实,这等于是很直白的解释了,为何司马徽不敢说出通机变者为英豪,这7个字。即,《三国演义》中的司马徽,已敏锐意识到了,刘备虽是一位堪为霸主的人物,却没有一统江湖的历史机遇,诸葛亮只不过是白忙一遭。

这大概也是最合理的解释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必然的,因为罗贯中堪称读懂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所以才给司马徽加上了这句经典台词,以至于达到可以乱真的效果。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宋江上梁山的投名状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投名状”,可并不是一个像写的状纸那种简单的正经的东西,一般是指加入古代边缘群体要做一件非法的行为,用以表达自己对组织的忠心。就比如在水浒传中,加入梁山泊就需要下山去杀一个人,带着人头上来。但也不尽然必须杀人,有一些经历过生死的人,他们的经历本身就足以成为他们的投名状。那

  • 韩遂是靠什么起家的?韩遂选择归顺曹操的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韩遂也算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虽然实力并不算非常强劲,但也不能小看。韩遂和马腾原本都归顺了曹操,但是马超却让韩遂抗曹,最后还失败了。看的出来韩遂也并不想制作一个为曹操打工的人,而是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方之霸,或者成立自己的国都。当然当时每位大军阀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最后能做到的也只有三位。汉灵帝死后,

  • 古代太监手中为什么要拿一把拂尘?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看过古代宫廷戏的网友应该都知道,在宫中除了皇上妃子大臣,还有一点权力的就要数太监了,当时在宫中,太监可以说非常的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太监是生活在皇上身边的人,各种消息都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同时,太监在当时也是拿工资的人,有人说太监的工资很低,其实,并不是这样,当时的太监由于生活在皇上和很多

  • 刘表在荆州为什么不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从曹操手中出逃后来到了荆州,寻求刘表的庇护。当然刘备当时想的肯定还是要自己干出一番视野,不想寄于任何人之下,但是刘表对刘备也是多了几个心眼,生怕刘备会在背后捅他一刀,所以限制了刘备的活动范围。不过刘备刚好阴差阳错请到了诸葛亮帮自己,那为什么之前刘表不去请诸葛亮呢?其实刘表也请过,但时诸葛亮不愿意

  • 宋朝时期的基层机构,齐全堪比现代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宋王朝的评价就一直不像其他朝代那样统一。有人认为它太弱,弱到不堪一击,也有人说它很厉害,经济发展相当繁荣。这么说其实都没有错,因为大家都是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毁誉参半的宋朝的那些基础设施。没错,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救助中心”&ld

  • 诸葛亮北伐时为什么将领年纪都很大了?蜀国真的没人用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北伐时自己已经四十七岁,而且阵中很多将领像是赵云、魏延也都上了年纪,可能只有姜维稍微年轻一点,从这点上来看也能知道当时的蜀国是多么缺人。而且赵云随后还去世了,导致诸葛亮悲伤欲绝,当时的蜀国不管失去谁都是一种重大打击。随后因为又失去两位大将,诸葛亮更是直接晕倒,可能也是知道自己北伐的结局到底是什

  • 李隆基为何宠爱胖胖的杨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虽然知道,唐朝人的审美会偏向胖一点的形象,但是不管怎样也应该是有一个限度的。现在有人推测过李隆基最宠爱的杨贵妃的身高和体重,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不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杨贵妃绝对算得上胖妞,虽然这可能是一个理由,但是既然以胖为美,宫廷中一定不只有杨贵妃一个人胖,但是为何李隆基偏偏独宠杨贵妃呢?中国

  • 刘邦面对项羽提出的单挑时说了哪八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项羽和刘邦是死对头这件事情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的,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们也说了,面对这样的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因为他们两个之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就比如说项羽想找刘邦提出单挑这件事情,但是刘邦只说了八个字差点没把项羽给气死,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秦朝灭亡之后,项

  • 曹操为什么杀高顺却把张辽留了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击败吕布后杀了高顺却把张辽留了下来,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因为当时高顺无论是武艺还是名声都在张辽之上,曹操为什么要把强的人杀掉呢?可能就是因为高顺太过忠诚,誓死都不愿意降曹操,要是到那个时候一般人为了能活下去都会选择降服,干嘛要跟自己的命过不去呢。但是高顺就是一个例外,只可惜跟了吕布这样的主公。熟

  • 关羽不死三国鼎立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只持续了短短的六十年时间,其实三国本来就不对等,魏国后期要比吴蜀强太多,吴蜀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人可用。所以说就算关羽没有败走麦城也不见得就能延长三国的历史,就算能演唱估计也撑不出10年。魏国迟早会统一全国,唯一变数就是统一的时候曹家已经被司马家篡权,也是相当讽刺。因为关羽死了还丢了荆州,所以刘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