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有几个盛世时期?当时人们是什么生活水平?

古代有几个盛世时期?当时人们是什么生活水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4/2/14 6:00:10

我们常说,汉朝盛世,盛世大唐,明朝盛世,可是说得多了,难免会疑惑和好奇。古时候的盛世究竟是什么样子?毕竟千百年前的世界与现在完全不同,我们经常关注的也许就是某一个人物的生平,而很少去探究一个时代那些普通百姓,所以对于古代的人民生活并没有专门研究的学者了解。既然如此,古时候那些所谓的盛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程度?普通人们的生活水平又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古代盛世里,老百姓能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平?这个历史话题,“我们爱历史”的张嵚发表原创章,选择中国古代几个典型的朝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百姓的生活场景。

一、两汉时代

汉朝盛世年间,普通自耕农家常吃麦子做的干饼“糗”,另外还有“汤饼”面食。因为当时没有发酵技术,所以这类主食都是口感坚硬。还有大米或小米做的干饭。稍有点钱的人家,能吃上加甜枣的米饭。日常蔬菜主要是冬葵和蔓菁,大豆从西域传入后,也是火热受欢迎。大豆的鲜叶干枝,当时全是西汉农民的菜。而《盐铁论》以及各类西汉壁画证明,鸡肉以及猪肝等畜类下水,西汉平民逢年过节时,也能吃得上。

汉朝人的出行,比起先秦战国也更方便,北地的边郡养马业发达,大城市里常见高车大马。但放在平民百姓家,最好的也就是轺车。这种两马拉的敞篷马车,经常连座位都没有,基本是走一路站一路。就这种简易马车,也只有中等人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都是用“鹿车”,即单人推的独轮小车。好些两汉名臣早年贫寒时,都曾推着“鹿车”讨生活,尝尽民间寒苦。

所以说,在汉朝做老百姓,能就着冬葵啃干饼,推着鹿车出去奔波,年节有口鸡肉吃,就是幸福生活。

二、盛唐时代

盛唐的农业生产,发达到“稻米流脂粟米白”,天宝年间唐朝官仓储粮高达九千六百万石。唐朝百姓的食品种类,自然也更丰富:主食有“煎饼”“胡饼”“蒸饼”“稻米饭”各类,“蒸饼”更是唐朝各阶层大爱。汉朝时还非常珍贵的芹菜韭菜,唐代时已经遍及大江南北。瓜果的种类也更多,樱桃梨杏都能吃到。比起汉朝百姓年节常吃鸡肉来,唐朝百姓过节却能吃上猪肉,《北户录》等史料里唐朝百姓过节吃猪肉的桥段,写得十分热闹。

更能反映盛唐生活水平的民俗,当属喝酒。中国古代粮食充足时,喝酒风气才会火热。放在盛唐年间,这事更是大热。《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长安自昭应县的官道,两边全是各类酒店,各类美酒一路排开,客人们先喝后买,甚至按照饮酒感觉随便给钱。有时更是甩甩手就白送。《岭表录异》里的盛唐广州,集市的各类店铺里都有酒,客人们可以边逛边喝,每天散集后常见喝躺下二三十人。真心喝高兴。这喝高兴的场面,着实证明盛唐的温饱水平,果然不错。

三、两宋年间

宋朝常被调侃为“弱宋”,但经济生产绝不弱。宋真宗年间时,宋朝的岁入就已甩开盛唐三倍多。外加商品经济更发达,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化也是极大。

最直接的就是“吃”,现代人熟悉的煎炒烹炸手艺,宋代时也终于成型,老百姓的家常菜肴,种类也是更多。一线城市的肉类消费也激增。《东京梦华录》统计,每天深夜在汴京南熏门接受检验的猪肉贩子,人数就多达上万。汴京城里面向普通市民的小吃店林立,包子肉饼鹅鸭奶酪全都有,总数多达上万家。不少小吃店都成了百年字号。“舌尖上的大宋”,味道就是这么丰富。

同样变化大的更有“穿”,虽说宋代如汉唐一样,开国就对衣服礼制做了严格规定,却架不住商品经济高速冲击。到了北宋中期时,一些宋初时只有达官显贵才可穿戴的服装,平民百姓就已公然穿戴。曾经只有皇家才可佩带的金银首饰,更变成汴京市井街头风靡。脑筋守旧的北宋高官司马光,瞧见北宋街上身穿丝织品的平民百姓,就曾当场悲愤大呼:“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穿丝袜”。这声悲愤,却恰道出了宋代最大亮色:发达的两宋经济生产,让汉唐年间许多权贵专享的生活,终于可以服务于平民了。

四、明朝年间

十六世纪明朝“隆万中兴”时,正赶上火热的大航海时代,于是明朝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被来华的欧洲传教士看了个满眼。

在那些好奇的欧洲人笔下,当时的明朝人,着实是“吃得好住得好穿的好”。西班牙人拉达看到,每个集市上鱼肉蔬菜都非常充足,种类比欧洲多得多,价格却比欧洲更便宜。葡萄牙人克鲁士也感叹,广州的明朝老百姓的住房质量极好,砖瓦十分优质,内部条件更是“整洁舒适”。哪怕是普通明朝农夫,家里也备有华贵的衣服,在参加盛大活动时穿出来。如此明朝,以传教士利玛窦的说法,真是“远比欧洲富裕得多”。这记载只是走马观花。

明末清初学者陈舜的《乱里见闻录》里,也清楚还原了万历年间的广东生活:六七文钱可以买一斤肉,一二钱能买一斤鱼,三文钱更可以买到一斗盐。堪称“百般平易”。也同样是这“百般平易”的生活下,明朝中后期奢靡风气大起,但以饮食来说,《五杂俎》里记载,那时南方的水产,常年充斥北方市场,江南特产的银鱼虾蟹,明初还在北方属“稀品”,明中期后全能轻松买到。普通家庭摆宴请客,都常用金银器皿,摆几十种山珍海味。以至于一顿宴席花费,就是家里数月生活费。《皇明疏钞》里也统计:十六世纪中后期,淮安一府每年酿酒,就要消耗小麦百万石,相当于上万边军的军费!

隆庆年间军事家杨博也感叹过,宁夏边地军户家的女子,出门也要戴名贵首饰。《客座赘语》里记载,隆庆年间时,明朝百姓的服饰风尚,还是十年一变,万历年间时,竟是三年一变。各种奇装异服年年刷新眼球。苏松地区的集市,到了各类宝货人流“如山如林”的地步。北京城的每年描绘,也是“人烟凑集”。消费风气空前火热。所谓“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这类火热场景,就可浓缩说明。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神话中的鬼门关真的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民间传说、志怪小说里面,一般都会存在一个人死后的世界,阴曹地府,而从人间通往阴曹地府的关隘,就叫鬼门关。单单是听名字,这当然就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是人们臆造出来的神鬼世界。然而,在广西北流市,就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那么,这个现实中的鬼门关是什么来历?它与传说当中的鬼门关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在我国神话传

  • 为什么要给马身上打烙印?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说马烙印这件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见到一些的,其实从字面的意思大家也知道的,就是单纯的指的给马打上烙印这个事情了,其实也就是做记号了,那么古时候这个事情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作业本,都会写上名字,因为如果不写名字的话,很容易搞乱,不知道谁

  • 朱元璋与明教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在看一些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的时候,元末明初时期,会有一个名字被提起,那就是“明教”,虽然故事的主角不是明朝开国皇帝,但是总会在一些片段里被提到,这就说明,小说里面,朱元璋曾经是明教弟子。虽然是小说,但是究竟有没有可信度呢?朱元璋创立的朝代,为什么要成为“明朝&

  • 一日三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真的是从宋朝开始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宋朝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地方好像真的是超给力的,很多人其实想穿越的地方就是去宋朝的,所以这个朝代有多么的吸引人是可以想象的,最近也有关于宋朝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有的人说了,我们心爱女子的一日三餐好像就是在宋朝出现的,但是又有的人说不是,所以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有一种吹捧

  • 当时的清朝百姓对圆明园为何麻木不堪?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圆明园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圆明园是当时皇帝们的御花园,明清两代皇帝都非常的喜欢圆明园,但是,后来因为因为八国联军侵华到底圆明园被毁,当时的圆明园被抢劫一空,带不走的就毁掉烧掉,最后的圆明园简直成了废墟。当时,圆明园被毁清朝的老百姓们都非常的麻木,这到底是为什么?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八国联军一共有多少人?是哪八国?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惨痛的教训史,古时候的中国因为综合国力弱,总是被别人所欺负,欺负中国最多的还是日本军,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总是想着称霸全亚洲,扩大自己的国土,于是,便把自己的邻国中国作为下手对象,当时的中国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到底是哪八国?八国联军一共有多

  • 缠足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中国史上第一个缠足女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古代有一种习俗就是缠足。说到缠足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但是还是有少部分人不知道,缠足就是女性把脚用布巾裹起来,慢慢的让脚变小,最终变成三寸金莲,当时的人们认为脚越小越好看,如果女子没有裹脚,那么,长大后是没有人要的。其实,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那么,缠足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中国史上第一个缠足

  • 秦始皇修建长城真的是为了抵御外侵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秦始皇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始皇是当时秦朝的皇帝,在位期间还是有不少的功绩的,主要的功绩就是秦始皇兴修灵渠,修筑万里长城,还有就是一统六国,打下了顽强的江山,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真的是为了抵御外侵吗?有这么简单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

  • 古代没有纸是怎么上厕所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上厕所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生活习惯的好的人一天得拉一次,有的人一天得拉几次,反正入厕这件事情好像变得十分的简单了,入厕其实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忘记带纸了,所以对于上厕所带纸这件事情有必要好好研究研究,说以就着这个话题我们来分析分析在中国的古代,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呢?有对这个感兴趣的被错过!其

  •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的岳父教他的?黄承彦一生有哪些成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黄承彦这个人可能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他是谁,其实黄承彦就是诸葛亮的岳父,据说黄承彦教了诸葛亮很多东西,就连木牛流马的技术也是黄承彦传授的。而且黄承彦更是东吴的大恩人,黄承彦救了被困在八卦阵里的陆逊,如果陆逊死了对于东吴来说也是一次致命打击。其实黄承彦这个人物还是挺神秘的,那他到底有过哪些贡献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