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金庸小说中那些客串的真实的历史人物

金庸小说中那些客串的真实的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34 更新时间:2024/1/22 19:45:33

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说派别,一直以来都吸引着非常多的读者,在现实无法实现的虚拟世界里体验一把做武林高手的感觉。而说到这,金庸便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笔下的诸多武侠小说都穿插着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只不过都是客串,并非主角。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他的小说里有哪些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吧。

路上有一老乞丐,拉住一名路过的少年“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天赋异禀,是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这里有一本武学秘籍,看与你有缘,就便宜点10块卖给你。”

于是少年就热情满满,手起钱罐落,拿出所有积蓄买下此书,练成神功,打遍天下无敌手。

每个男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武侠梦,或是纵横江湖、快意恩仇,或是伸张正义、惩奸除恶,又或是排山倒海、葵花点穴。虽然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这些,但我们总能找到一些慰藉填补,比如武侠小说。

说到武侠小说,不得不提到金庸先生了。《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金庸先生所创作的小说那可是历史文化的综合,因为他的小说几乎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古典诗词、典籍野史都有借鉴,还有地方风物,这也拓展了他的读者群。总之,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中经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一堆,主角也有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蒙古南下、李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

但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历史”的外衣,里面则根据剧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

理由很简单: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冲突的戏剧化。因为真实世界里极少有凭着个人武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这与武侠小说中的一个打一百个的绝世高手完全不同。

所以必须要对史实进行删改,甚至只借个名字进行原创,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下面就按小说来梳理一下。

NO.1 《倚天屠龙记》

首先我要稍微提一下,收纳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花云等一干明朝开国元勋在内的明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明教原名叫摩尼教,是一个叫摩尼的波斯人在3世纪创立的,吸收了一些佛教和本地宗教的思想,和诸多宗教一样,借着僧侣传教和外交传入中原,在宋元时期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对抗朝廷的秘密斗争形式。

小说中基本与此相同,因为它受朝廷压制,行事诡秘,不与江湖等同,所以受到江湖人士和朝廷两头排斥,被称魔教。由于以上几位名气太大,不好自由安排,所以也没安排什么武侠戏份,多是一些偏智囊的角色。

另一位农民起义大佬陈友谅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时他还年轻,可以安排一些篡位丐帮、挟持少林之类的剧情。

失败后就逃走并保持和正史一致去了——投靠徐寿辉起义反元,再逐渐做大,成为割据势力之一,之后就与“广积粮,缓称王”,逐渐发展实力的朱元璋大战,在鄱阳湖被朱打败败,光荣扑街。

五散人中四人也能从史书中找到,彭莹玉最为有名,他先率徒弟周子旺造反(常遇春初次出场时就是周的部下),失败后又联合徐寿辉等起事并建立“天完”政权,可惜日后战败身死。

铁冠道人张中曾辅佐朱元璋大破陈友谅,据说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运,而后功成身退,不知所踪;周颠人如其名,是个疯疯癫癫、蓬头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史载他多次为朱元璋做出神奇的预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后不辞而别。

朱元璋十分怀念这位半仙,洪武二十六年时亲笔撰写了一篇《周颠仙传》来纪念他;冷谦则是元末明初的着名道士。

有意思的是,波斯总教流传的圣火令武功源自“山中老人”霍山,中亚历史上有名刺客组织阿萨辛派的首领,不过在小说中仅作为背景人物出场。

而蒙古朝廷方面出场的主要就是帖木儿家族,察罕帖木儿,历史上确实是朝廷重臣,也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将。

但他并没有被封汝阳王,而是遭刺杀后朝廷追封颍川王,真正的汝阳王是一并被追封的他父亲阿鲁温,他的儿子王保保是元末的名将,连死对头朱元璋、徐达都佩服不已。

但王保保并非察罕的亲生儿子,而是外甥,且有汉人血统,后来过继给察罕。王保保才是本名,帖木儿是后改的名字。

NO.2《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近四分之一篇幅发生在蒙古草原上,前有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后有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里面遍地都是真实历史人物,如铁木真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麾下大将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哲别;对手札木合、王罕、桑昆等等。

剧情不涉及郭靖时基本符合史实,一旦郭靖出场,历史就要为主角让位。比如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与西征花剌子模之间相隔了十几年,但为了让郭靖参与进来,时间被压缩到了两三年。

全真教方面,王重阳和七子都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但并非是武林高手,而丘处机在历史上有着多重身份,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无愧真人二字。

NO.3《鹿鼎记》

这是金庸最后一部长篇,也是与历史人物结合最多的一篇,几乎将半个康熙朝的大事都卷了进去。所涉及的不仅有清廷、天地会、台湾、三藩、西藏、蒙古,甚至还有海外的俄罗斯。

全书的引子是《明史》一案,吴之荣告发、鳌拜下令严查、江南无数读书人惨遭牵连,乃是清初最著名的文字狱。而通过顾炎武、黄宗羲等几位大儒的口述,引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另一个是大力将军吴六奇。

历史上的吴六奇除了救人报恩一事之外,并不算多么正义的人物,主要原因是他身为明朝总兵却率部降清,并在清朝身居要职。

而故事中的吴六奇是个慷慨豪迈的奇男子,暗地里反清复明,结交仁人志士,还做了天地会红旗香主,只可惜最后身遭暗害。

鳌拜身为辅政大臣,在索尼死后大权独揽,又擅杀苏克萨哈、在朝中跋扈嚣张甚至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终于被长大成人的康熙帝亲率一群习武的少年人擒获,这是百分之百的史实。

但里面加了个韦小宝,戏剧化与惊险程度大增。书中有三个整日吃闲饭、拍马屁,贪钱财的官员:明珠、索额图、康亲王,之所以塑造成这样,那完全是为了趣味性以及衬托韦小宝了。

历史上的纳兰明珠是康熙朝中重臣,可不是那个唯唯诺诺、为人圆滑之极的马屁精。

力排众议撤三藩、支持施琅的攻台计划都是他的功绩,索额图则是扳倒鳌拜的功臣,平定三藩时也出了不少力气,而最大的功劳则是签订《尼布楚条约》,确立东北中俄疆界。

这些功劳也归了韦小宝,他自己成了远远躲开战场的胆小鬼康亲王杰书更是一代名将,在三藩叛乱时临危受命,平定了耿精忠,而后进军福建,收复厦门、金门等地,把郑经赶回了台湾。

这回总算没让韦小宝抢走,可他在书中也变成了个整日饮酒作乐的寻常王爷。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刘备外出为什么喜欢带关羽不带张飞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备很多网友都知道蜀汉的王啊,但是这个人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被人称为大耳贼,但是今天我们不说这个我们说的是,如果刘备外出的话他一般会带谁出去呢?最多的好像就是关羽吧,那么会不会带张飞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刘备一出来,就遇到关羽和张飞这两个非常厉害

  • 曹丕和曹睿为什么都活的不长?曹魏灭亡最大元凶并不是司马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活了65岁,但是之后两位帝王曹丕和曹睿都只活了40岁,为什么当了皇帝以后反而活不长了呢?其实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本来也不是很长,可能也就在3、40岁左右,能活过50岁基本上就算长寿的了。其实曹家和司马家更多的是命运的选择,因为司马懿也没说去害曹丕或者曹睿,两人的确就是活不过司马懿,最后司马懿为了保全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什么还不敢进攻蜀国?其实司马懿另有目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都说司马懿最怕的人就是诸葛亮,宁愿穿女装都不敢正面出兵,好不容易挨到诸葛亮死了结果司马懿还是不愿进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司马懿一直都是老谋深算,什么事都想的比较长远,所以这么做其实是另有目的。在《虎啸龙吟》里面其实就把司马懿当时的心理活动给描写出来了,不除诸葛亮其实是为了保全自己。234年,诸葛亮去

  •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到底是耕的地还是耕的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诸葛亮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好像有点志向在山野之间啊,从出师表就可以看出来的,诸葛亮经常说自己是布衣,在南阳耕地呢,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他做到了蜀汉的丞相,那么他当时耕地耕地到底是耕的什么地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其实要先看看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布衣这个问题,结论是既是又不是!为什

  • 梁山好汉的排名究竟有怎样的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梁山好汉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代名词,他们的很多故事也为人所熟知。虽然《水浒传》的本质仍旧是小说,但是也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研究。那么,梁山上一百多位好汉,究竟是靠什么方式进行的排名?对于这样的排名,难道好汉们本人就没有什么异议吗?我们现在看排名,考试自然是以考试成绩,出书则是以第一第二主

  • 曹操让刘备带自己的兵攻打袁术是为了监视刘备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当年把刘备骗过来就是想试探刘备,期间还给过刘备5万兵马攻打袁术,当时的5万人马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尴尬点在于这些都是曹操的人,真打起来会不会听刘备的都不一定。当时曹操可能只是想监视刘备,而刘备也想尽快脱离曹操的控制。如果刘备太过显露自己的野心肯定也活不长,对于刘备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刘备依附

  • 孙策遗言到底对孙权说了什么?孙策希望周瑜担当诸葛亮的角色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孙策和周瑜算是东吴的奠基者,只是孙策不幸英年早逝,导致孙权早早就要继位。不过孙权当时也把周瑜放在了很高的位置,如果周瑜一直在孙权基本上也是没什么实权的,因为以周瑜的威望和功劳朝中大臣肯定都信服于他,不过周瑜并没有这么强的私信,所以也是甘愿辅佐孙权。同时孙权也给了周瑜很大的权利,只是周瑜同样死的有点早

  • 越南人为什么把十二生肖的兔换成了猫?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越南人很多网友也应该知道其实这个国家我们也不便多说吧,但是他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十二生肖这个事情在他么那是有的,但是这其中的兔子他们给换成了猫了,但是他们是吃猫的,所以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又有什么样的内涵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真正的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

  • 孝庄不愿和皇太极合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孝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的感觉,同时,孝庄在当时的清初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那么,说到清朝大家也不陌生,清朝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进行沟通,到底当时的人们越来越愚昧无知,当时孝庄作为一名皇后还是很贤惠的,不仅是协助治理后宫,更是教导人们新的知识,只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 至今仍在流传的"历史悠久"的骗术,你见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骗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憎恨的对象,靠一些不正当的小把戏,骗取人们辛苦的血汗钱,而且手法越来越多,也让人们防不胜防。然而总有一些看起来着实让人怀疑骗子智商的小手段,不仅现在很多骗子在用,数百年前,便已经有人尝试过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明清时期那些至今仍在沿用的骗局吧。网络上经常有网友上传自己收到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