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上皇"与"太上皇帝"只相差一字,有什么区别?

"太上皇"与"太上皇帝"只相差一字,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67 更新时间:2024/2/20 11:42:52

学习汉语多年,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字之差,意义便会有非常大的差别,极少时候尽管字长得一样,但是书写时的位置不一样,也有可能造成差别。在古代,有时候也会存在有皇帝退位而并没有去世的情况,人们一般称他们为“太上皇”,事实上还有一个“太上皇帝”的称呼,两个称呼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含义却天差地别。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古代君主退位后,就成了比皇帝说话还算数的太上皇帝,但事实上,退位皇帝并非人人皆称“太上皇帝”,绝大多数皇帝退位后变成了“太上皇”。“太上皇”与“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相当大的区别,涉及担任者秉政掌权是否名正言顺的重大政治问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称皇帝,建立了最初的皇帝制度。他将业已去世的父亲、原秦国庄襄王追尊为太上皇,是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享有此尊称的逝者。

秦始皇的做法为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所传袭。刘邦称帝后,尊父亲刘太公为汉帝国的太上皇。刘邦尊父亲为“皇”而非“皇帝”,符合两点传统观念:

其一,“天亡二日,土亡二王”,在国家统治权力的架构上,中国古代君主从来都是拒绝二元化领导体制的。“一山不容二虎”,哪怕这两只“虎”是父子关系。

其二,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三皇无为,五帝有事”,尊称为“皇”,仅仅意味着地位尊崇,却并无治理国家的权力,只有冠之以“帝”,方才达到位尊而有权的境界,刘太公没有治理天下之实,所以不曰“帝”。正如颜师古所言:“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而太上皇帝手中握有掌权“资格证”,能统御军国大政。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以“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为借口,传位给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拓拔宏,是为孝文帝。当时,南北政权对峙,北魏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严峻,单单凭借太皇太后冯氏和五岁的小皇帝,不足以震慑天下,护佑臣民。于是满朝文武联合上奏孝文帝说:“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有了“帝”这个“资格证”,献文帝算是离位不离权,拥有了继续掌握皇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史书上说他“国之大事,咸以闻”。

北齐帝国武成帝高湛登基五年后的一天,“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当有易王”。高湛信以为真,决定禅让皇位给皇太子高纬。此后,高湛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统领北齐帝国,而高纬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唐睿宗李旦有幸在“武周革命”后第二次登上皇位,完全有赖于第三子李隆基的军事扶助。712年,唐睿宗李旦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李旦决定把儿子“扶上马”后再“送一程”,故“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对于父子俩的分工,《新唐书》简而言之曰:玄宗“听小事”,而睿宗“听大事”。睿宗也算是历史上一位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帝。

还有一些时候,出现了“太上皇帝”称号的错误运用,如赵佶、赵构、赵惇三位宋皇在退位后皆称“太上皇帝”,但从实际来看,他们都没有继续理政。因此,三人全都应为事实上的“太上皇”。但误用“太上皇帝”称号,是对退位皇帝进行精神安慰的表现,因而这一误称也得到了普遍的理解与认可。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要是魏延不踢灭七星灯诸葛亮会免于死难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对于魏延踢到诸葛亮的七星灯这件事情想必喜欢诸葛亮的人都是痛心疾首啊,其实不仅仅是你痛心疾首,就是蜀汉也痛心疾首啊,关于七星灯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就是诸葛亮为自己续命而做的一个七个奇门遁甲续命的阵法了,但是最后还是前功尽弃了,那么如果假设魏延没有踢灭七星灯,诸葛亮就能真的免于死难,续命成功吗?下面我们

  • 庞统当面揭穿刘备虚伪一面刘备为什么没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如果有人敢当面违背曹操的意愿这人肯定就死定了,但是刘备就不是这样的人,刘备向来以“仁义”著称,不会因为一点冒犯就痛下杀手。所以有一次庞统酒后揭穿了刘备虚伪一面的,但是刘备也并没有责怪,其实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当时的人也好面子,你连自己主公的面字也不给要是哪一天想谋反就得

  • 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拯救"单身狗"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单身的问题不只是在今天,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虽然古代会把婚姻作为一项政策来实施,到了合适年龄没有结婚就算犯法,可是毕竟也不会所有人都能够顺利结婚的,有时候是出于经济原因,有时候是整个社会环境。李世民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颁布了一道诏书,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解决单身人群的问题吧。单身狗是

  • 姑姑帽是什么?蒙古妇女戴的姑姑帽起源于什么时候?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蒙古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还是有很多自己的特色。蒙古以前也叫做匈奴。后来,中国古代被蒙古人成吉思汗所统治,成立了元朝,元朝可以说就是蒙古的天下,后来,成吉思汗死去,朱元璋上位,成立了大明朝,说到蒙古,现在依然是一个自治区,蒙古人民自己治理自己的领土,今天,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姑姑帽是什么?其实,姑

  • 隋唐时期男性怕老婆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在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的古代社会,“怕老婆”似乎是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可是在隋唐时期,非常多历史有名的人物都怕老婆,比如房玄龄,还因为这件事情传下来一个“吃醋”的典故,当然这个词当时的意义与现在已经有很大差别了。那么,除此之外,还有谁怕老婆呢?为什么隋唐时

  • 孙尚香是孙权派来监视刘备的么?孙尚香在蜀国只怕这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只是为了两国的联盟能更加稳固,而且孙尚香在蜀国也能当一个眼线,帮孙权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其实孙尚香可能并不喜欢刘备,还经常做出刁难之事,有时候会故意撒泼。不过孙尚香在蜀国也有怕的人,就是张飞。张飞性格耿直,而且一直认为兄弟肯定比女人重要,所以不怕得罪孙尚香最后还夺回阿

  • 古代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栽桑养蚕?是东汉时期内蒙古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蚕很多人都知道,有的人甚至叫蚕为蚕宝宝,有的则很害怕。其实,蚕长大后要吐丝把自己裹起来,最后变成蛾子飞走,那么,蚕吐得丝也是非常珍贵的蚕丝,蚕丝可以用来加工成精美的纺织品。同时,蚕丝具有轻薄,保暖性好的特点,深受现代人的喜欢,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了养蚕技术。据有关文献记载,相传在东汉时期的内蒙古

  • 优旃凭什么敢反语谏秦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优旃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的,他呢其实就是秦朝的一位小品演员了,就是讲笑话的,但是这样的人物在当时社会那就是最为底层的人的,地位非常的低,被誉为是低贱职业,但是就是这样的身份的人啊,他不仅仅能反语谏秦王,也能反语谏秦二世,是什么原因能给他这样的气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 曹操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欣赏孙权这个优点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说的,就连曹操也希望生孩子能生出像孙权这样的人,那曹操到底是欣赏孙权什么呢?要比武艺孙权远远比不上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不过孙权掌管东吴基本上没发生过什么内斗,大家相处的都非常好,这就体现孙权的能耐了。其实这句话也体现了曹操羡慕孙权这样的性格,因为曹操永

  • 刘备真正的墓地在哪?刘备陵墓里真有双股剑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死后不像诸葛亮那样选择简葬,毕竟刘备当时的身份已经是皇帝了。不过因为曹操开了一个一切从简的先例,所以之后的皇帝也都遵守不然按照以前的规矩太浪费了,对于蜀国这样的国家也承受不起。不过一直有传闻说刘备的陵墓里还是有不少宝贝的,其中之一便是他的武器双股剑。一起来看看刘备到底有哪些随葬品吧。&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