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什么延缓了攻势?司马懿在担心什么?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什么延缓了攻势?司马懿在担心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74 更新时间:2024/3/5 12:13:08

诸葛亮北伐期间因为碰上司马懿采用消耗战术,最后把自己的身体也给累垮了,司马懿深知这样下去诸葛亮肯定会因为身体吃不消而患疾,所以也是不攻只守,最终诸葛亮倒在了北伐的路上。但是诸葛亮不在了,司马懿为什么还是不敢进攻呢?其实不是司马懿不进攻,而是当时司马懿并没有掌控兵权,并不是他想要进攻就能进攻的。

在中国过去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里,有一位长着狼顾之相的人物,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最大的胜利者——司马懿。他的为人沉稳,善于隐忍,他的一生就在隐忍和演戏的过程,尽管如此他仍然保留着一份稳准狠的狼性。在当时诸葛亮连年率蜀军10万攻打曹魏属地时,因为当时曹操已经去世多年,能够与诸葛亮抗衡的人也就只有司马懿了。在公元前234年,诸葛亮,又一次率军北伐曹魏属地,与司马懿对战于五丈原,对于诸葛亮我们都非常熟悉,诸葛亮自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他这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八阵图等这几项发明,对于这些司马懿更是遥不可及。对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身怀鬼神之测的诸葛亮,司马懿与他对战也是毫无胜算,于是司马懿采取了防守的策略来对付诸葛亮的进攻。

刘备之子刘禅虽然说才能不算高,但他心胸宽阔,天资聪敏,继承了刘备的宏远志向,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样昏庸无能。诸葛亮在世前也是尽心竭力的辅助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谋略才能超群,更是能够独当一面。这也符合当年诸葛亮对他的夸赞:“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所以在诸葛亮病逝后,蜀国并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更没有任人宰割。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的就是说知道对方的实力和权谋,找到对方的弱点和优势,然后制定相应的计策,已取得胜,也就是说了解对方,战胜对方!话好说但是实际上去做并不容易,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斗争的故事也印证了这句话。诸葛亮当时是蜀国的丞相,一心想恢复汉室的辉煌,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与司马懿不同,在他们的争斗中,诸葛亮的优势更加明显,也很显然,司马懿论智谋也是斗不过诸葛亮的。

我们通过记载也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就开始北上伐魏,直到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生病去世死在了五丈原。作为与诸葛亮多次斗争的老对手,在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却没有攻打蜀国。而当时司马懿所在的曹魏国力已经远远胜于蜀国,想要攻打蜀国取得胜利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并没有理由不去攻打蜀国。

在诸葛亮去世时,司马懿当时是曹魏大将军,在长安坐镇,全面负责与蜀汉的战事。而诸葛亮病逝时,蜀汉正发生内讧,当时在五丈原前线的司马懿想趁势攻打蜀国的,从《晋书》记载中可以看出:司马懿“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也就是说,当时并不是司马懿不想攻打蜀或者不敢攻打蜀国,而是当时的魏国当政魏明帝不想攻打蜀国,为什么可以伐蜀而魏明帝却不想呢?经过研究发现,魏明帝是从当时的三国全局考虑的,因为当时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除了蜀汉以外还有孙权的吴国。曹魏长期与蜀汉对战,对这段时间很长久,即便是国力雄厚曹魏也消耗很大,需要很长的一段休整时间,对于现在伐蜀,时机还未到国力和财力还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此时还并不具备马上伐蜀的条件。关于伐不伐蜀,并不是司马懿自己说了算,司马懿需要听命于当政的君主。

当然,后来也有人解释说,司马懿野心勃勃,能力超群,具有“狼顾之相”,这就因为这样魏帝对他怀有猜疑,对他并不是完全信任。如果不是因为曹魏能有的后辈很少,魏帝也不会重用司马懿让他执掌军队大权来抵挡诸葛亮。就在诸葛亮刚刚去世不久,司马懿就被夺取了兵权,虽然晋级为太尉,也加了官爵,但其实是太尉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而后来到魏明帝去攻打辽东太守公孙渊失败之后,才再一次的请他出山执掌军队,但是后来到司马懿刚经历过数次战役后,攻占了辽东,解决了辽东问题后,魏明帝就突然去世了,而他又不得不被新的君主免去了军权,总而言之,对于司马懿的曹魏君主对他只有猜忌和不信任。

司马懿作为一个有经验而且老道的统帅,有机会攻打蜀国时,总不想放弃,然而就在他想要攻打蜀国之时魏帝是不准许的,要说其中的原因,还要从从司马懿掌握军权说起。

从228年到234年,在这七年时间了,诸葛亮先后五次出兵攻打曹魏,在这五次讨伐战争中,虽然说蜀国的在战争中收获颇多,但是也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兵。在前三次讨伐战争中,主要是曹魏大军抵抗诸葛亮的军队,由于曹军当时的主将因病去世,而且曹氏家族的中后来的继承人几乎没有人有能力抵御像诸葛亮这样的足智多谋,又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将领的大任。在这个时候能够担当此重任的将领也就只有司马懿了,于是司马懿就开始了执掌雍州的军事大权的生涯。

作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且将建功立业为人生理想的人,遇到这样的挫折他是不会放弃的,曾经曹操说司马懿说:此人具有狼子野心,时刻窥视天下,不是忠义之人,像司马懿这样聪慧的人,看到自己相中的曹氏一族对自己的评价就不是忠义之人,他是忍受不了的。随着曹氏一族对自己的打压和不信任的步步紧逼,以隐忍著称的司马懿也终于忍不住了,与其给不信任自己且能力一般的曹氏一家将自己参与半生而打下的江山浪费掉,不如自己执掌江山,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建功立业,一统江山的理想。于是公元249年,司马懿终于发动了“高平陵事件”,这场战役结束后,曹氏先祖四代人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成功地落入了司马懿的手中。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曹操眼里诸葛亮厉害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我们来谈谈诸葛亮出山时的选择,其实诸葛亮的出身也不算是什么名门贵族,但是因为有了水镜先生的加持让他有了点小名气。很多人可能都会问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其实诸葛亮和荀彧有点像,都是忠于汉室并且想要匡扶汉室,所以这和刘备的理想是一致的,在这点上孙权和曹操就已经排除在外了。不过在曹操的眼里诸葛亮可能

  • 中国古代人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六一儿童节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节日还真的就是儿童过的呀,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就不要凑什么热闹了,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去看看六一儿童节这个事情,就比如在中国古代我们祖先,也就是我们的古人他们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

  • 三国中哪个国家的部队最强?魏国水军是最弱的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魏国、吴国和蜀国三国部队各有长处也有短处,从赤壁之战也能看出曹操的水军是最弱的,在船上还有很多士兵直接晕船了。不过要是比骑兵就是魏国的强项了,在陆地上能和曹军正面交战获得胜利的屈指可数。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各国的兵力优势,古代打仗并不是谁兵多就一定能获胜,只要计谋用对了以少胜多也不是不可能。三

  • 诸葛亮如果不北伐蜀国会怎么样?诸葛亮为什么不好好治理农耕经济?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北伐是把双刃剑,用对了能给对手造成致命伤,用错了自己的损失会更大,根据诸葛亮的战绩来看应该是自己这方的损失更加惨重。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好好发展蜀国的经济和农耕,蜀国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不过当时蜀国老一辈的开国人物也没剩几个了,诸葛亮急于完成刘备的意愿也能理解,如果诸葛亮不伐吴的话可能就是对

  • 为什么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他到底有多爱哭?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曾经有人对三国时期不同的君主打天下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当然了,这是对《三国演义》的总结,并不是对正史的。总结到刘备的时候,就一个字“哭”,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话乍一听起来似乎很好笑,可是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那么,刘备这一生,到底是有多爱哭呢?刘备是一个布衣皇帝

  • 史上最短命的状元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在中国古代,如果自己想要有所作为想要自己有出息,一般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当上武官,成为真正的勇士,奋勇杀敌。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第二种,就是文官,考上状元被排到朝廷当官。其实,对于很多的寒门学子来说,考上状元扬眉吐气是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过,小编今天要说的说史上最短命的状元,考上状元仅6天便死了。

  • 关羽死后曹操和吕蒙为什么也死了?曹操是被关羽吓死的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杀害后,孙权把关羽的遗体交给了曹操,原本是想嫁祸给曹魏但最后还会暴露了。其实曹操还是非常欣赏关羽的,之前也希望关羽能够为自己效力,无奈刘关张三人情比金坚,想要他们叛变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关羽死后就发生了很离奇的事情,曹操和吕蒙都相继死去,难道这个关羽有关么?还有传言称这是因为关羽的

  • 曹操可以让多人围攻吕布,但是为不敢围攻张飞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张飞想必大家都比较的清楚的这个人吧,也的的确确是有点厉害,那个一声吼啊,完全是可以把敌人的战斗力消减几层的,但是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曹操经常性的让多人围攻吕布,但是却不敢围攻张飞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曹操只要见到吕布,就会让好几位大将一

  • 曹操年轻的时候究竟有多“皮”?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谁都是从最初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很多人都会按照自己方式去做事,尽管很多长辈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是如果不经历一番,谁都不会相信他们所说的道理。现在如此,在古代,也有很多名人年轻的时候非常“皮”,惹出不少让人笑话的事情来。看多了如何分析曹操指挥若定豪气磅礴,今天一起看一看,枭雄曹操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为称为是奸雄,但是最后的胜者却也是这位奸雄。曹操的性格有点极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并非一般人能承受的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宁愿是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辜负背叛我。这句话就已经表明了曹操的态度非常冷酷,有种宁杀错不放过的